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72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第八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理解连通器原理。

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归纳法

6.实验器材

铁架台,烧杯,U形管压强计,塑料手套

七.技术支持

Camtasiostudio录课软件,爱剪辑编辑软件,畅言云平台,畅言教学通,

360wifi快传

8.课前任务

(1)课前准备

1.3月上旬翻转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查阅田艳的论著--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2.3月上旬根据本节内容列出微课内容清单,共5个微课视频

3.3月中旬微课视频制作

4.3月21日选择畅言云作为课程平台并开放学校机房让学生完成注册

5.3月25日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并下发课前作业

6.4月初利用畅言教学通统计学生上交的作业情况并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任务清单

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本上页的内容

二请同学们观看在网站上的微视频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3.U形管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4.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5.连通器原理及船闸原理

6.如果有对本节课的疑问,可以在“班级圈”中提出你的疑问

三.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前的内容

四.请同学们完成课前作业上的内容

九.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环节1:

知识回顾

1.内容回顾

2.体验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活动1:

学生回忆填写出缺少的内容,让学生迅速回忆起微课中的重要内容

活动2:

学生用一次性手套体验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环节2:

答疑解惑

讲解学生错误最多的几道题

学生课前作业中遇到的错题,让做对的同学讲解

环节3:

问题探究

实验一: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特点

让学生设计并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二:

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内部压强有何关系

活动2:

让学生设计探究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总结得出结论

探究1:

连通器开口处液面为何在同一水平面上

活动3:

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利用理论推导探究连通器开口处的液面在液体静止时为何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环节4:

应用拓展

讲解习题9

拓展出利用连通器原理测液体密度

讲解习题10

拓展出不规则容器的液体压强巧解

十.板书设计

十一.本课反思

8.2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活动一------知识回顾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观察下列两幅图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

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

__________(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__________(侧壁或底部)产生了压强,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外__________(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__________(侧壁或底部)产生了压强。

A图B图

结论:

(1)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__和_______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受__________和液体具有__________性。

二.U形管压强计

(1)当没有力作用在薄膜上时,U形管两液面_____(有或无)高度差;

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就越_____(大或小)。

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就越_______(大或小)。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越大则压强越大

(3)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内部或表面)有压强.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三.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

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1)深度h是指这一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2)单位:

ρ的单位是kg/m3,h的单位是m,P的单位是Pa;

(3)该公式表明:

液体的压强只跟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跟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无关。

四.连通器

定义:

底部互相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叫连通器。

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出三个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感知:

拿起一个保鲜袋套在手上,感觉一下,保鲜袋与手掌之间接触紧密么?

慢慢的从上往下将手插入水中,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活动二-----答疑解惑

活动三-----问题探究

1.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

液体

深度/厘米

方向

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格

2.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内部压强有何特点

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格

硫酸铜溶液

3.连通器开口处液面为何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请尝试用理论知识画图推导

活动四-----应用拓展

圆柱形的带柄容器(柄内中空,且与容器相通),先后注入等质量的盐水和水,且盐水和水的液面均高于容器柄,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哪个大?

盐水水

课前练习

1.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

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1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图1

2.如图2盛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它的底部A,B,C三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pC.那么

A.pA>pB>pC  B.pA=pB=pCC.pA<pB<pC  D.pA<pB>pC

图2

3.用如图3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若左、右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则由图可知(  )

A.ρ1>ρ2B.ρ1<ρ2C.ρ1=ρ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3

4.某水坝高50m,上游水位40m,则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

(g取10N/kg)()

A.4×

104 

Pa.B.4×

105Pa.C.5×

104Pa.D.5×

105Pa。

5.在一容器中装有水,容器的侧壁有一小孔A,小孔中喷出的水落到地面时距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S,现在在小孔A的正对面再开一个小孔B,问:

小孔B中喷出水落到地面时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多大?

A.大于SB.等于SC.小于SD.无法判断

6如图4,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图4

7.在一圆柱形桶中原本装有部分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现往桶中再加入部分酒精,那么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会()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判断

8、如图5所示,两玻璃管下端用橡皮管相连,上端开口,管内装有水,如果甲管不动,乙管向左下方倾斜至如图中虚线位置时,甲乙管中水面将:

()

图5

A、甲管中水面不变,乙管中水面降低;

B、甲管中水面不变,两管中水面相平;

C、甲管中水面升高,两管中水面相平;

D、甲管中水面降低,两管中水面仍相平。

9如图6所示连通器内有两种液体,其中带斜线部分是水,带点的部分是不知密度的液体,连通器竖直放置时,液体处于平衡,各液面高度如图,由此可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A.800B.1200C.2000D.3000

图6

10-、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横截面如图7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图7

一、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初步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之后,进一步研究液体的压强。

本节课既是压强知识的延伸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基础与铺垫,对前后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研究的是液体压强规律,由于液体压强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采用对比固体压强来分析液体压强的一些规律,让学生既进行理论的分析,又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是喜欢观察现象和动手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已不再陌生,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

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完成实验,激发学生成就感,在课上我安排了利用自制器材“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

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设计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

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

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

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有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2、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自己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难点:

公式p=ρgh的理论推导的理解。

(难点的突破,通过演示实验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模型液柱,通过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过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 

六、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自主探究、讨论法、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微课,微视频 

七、教学用具  

水、盐水或酒精、橡皮膜、压强计,水槽,自制教具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上课前两天发放任务单,课上播放学生自己自己制作实验的视频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

情景1:

你见过活的深水鱼吗?

为什么?

情景2:

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

思考问题:

通过这个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说明通过什么展示液体压强的存在。

演示实验1:

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组实验,亲身感受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用手指触起表面,会感到有压力。

(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液体存在压强)。

问:

这个设计是通过什么来展示液体也存在压强的呢?

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演示实验2:

观察实验装置没注入水前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水倒下去时,能看到橡皮薄膜鼓起来。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

橡皮膜向下凸起,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橡皮膜向侧凸起,说明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让学生感悟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有流动性所以对侧壁也有压强。

演示实验3:

用塞子把侧壁的洞口塞好,然后往里面装水,拔出塞子(水射出来则说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回答看到的现象及说明的问题。

(3)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课前已经通过微课介绍过U型压强计以及其如何使用。

学生可能猜想影响因素:

方向,深度,密度,体积,形状等。

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确定液体深度、密度和方向三个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

请小组讨论想探究的问题和实验方案,教师加以适度引导。

实验完后,请三小组的代表分别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

解决新课引入的问题:

(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2).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

(四)推导液体的压强公式

1.用微视频展示液柱模型

2.启发学生采用物理模型的方法,截取一段“液柱”利用压强定义公式结合质量、密度、重力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PPT展示

3.举例说明h的含义。

(五)液体压强的应用

讲解液体压强相关例题

(六)联系生活实际,总结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

1.液体压强特点

2.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

(注: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