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623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与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动手操作、感知)

(1)观察数学书(横放、竖放、斜放)的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动手,并说一说)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

(3)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并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长方形、正方形。

(生说)

(4)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分组实践:

拿着准备好的长方形测量、对折。

(学生观察长方形,找一找特点,

分组汇报)

(5)讨论归纳

相等的一组边叫“对边”。

板书:

对边相等。

(6)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对折、测量、演示、汇报。

总结:

四边都相等。

3、感知三角形、圆

(1)出示课本第38页例图、认识图形。

(2)看一看:

看红领巾。

(3)摸一摸:

摸三角形。

(4)摆一摆:

用三根棍摆一个三角形。

(5)思索: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相同吗?

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说一说)讨论归纳:

三角形的三边不一定一样长,所以三角形也不一定一样。

4、认识圆

出示课本38页例图,认识图。

学生用硬币,扣子摸一摸,利用实物画一个圆。

三、尝试训练

教材P38连一连,说一说。

四、巩固训练

教材练一练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的图形,你能说一说吗?

六、作业设计

1、请你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给你30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长方形?

几个正方形?

几个三角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1、学生动手操作

提问: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动手折一折

方法一:

方法二:

2、学生试一试

老师提问:

长方形、三角形、圆分别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

3、交流汇报

长方形可以这样折:

三角形:

圆:

4、利用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想一想,做一做)

教材练一练1题。

(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材练一练3题:

(组织学生动手折,并说出折的过程)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美。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2、用两个○,一个□,一个△,两个□,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图形?

第三课第

1、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用七巧板拼图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3、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尝试训练

1、你能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四个相同三角形吗?

2、你能把一个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生折一折,并剪一剪)

1、导入学习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美丽的七巧板,你们想看一看吗?

(生答:

想)

2、认识七巧板,并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七巧板,生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5号图是正方形,号图是三角形,3号图是。

在小组内说一说。

(1)七巧板中有个□,个△。

(2)哪些图形比较大?

哪些图形比较小?

(3)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讨论归纳:

七巧板有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4、6、7、2、1号是三角形。

1号和2号三角形面积最大,3号是平行四边形。

3、拼一拼,用七巧板拼图

学生分小组讨论,边说边拼图。

①拼出正方形。

(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②拼出三角形。

(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下正方形拼出一个三角形)

教材P45练一练1,想一想,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在教学中,一个图案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四、点讲小结

同学们,用我们学边的图形能拼出这么美丽的图案,真是太神奇了。

五、巩固训练

教材P45练一练第2题

(教学时,让学生先知道“守株待免”的故事,再动手摆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七、作业设计

请你用你喜欢的颜色、喜欢的图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贴在自己卧室里。

第四课时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意识。

2、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

小棒

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特点。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许多平面图形,你们知道了吗?

利用这些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有趣、美丽的图案。

2、自学课本

出示教材P44页例图,提问:

看一看它们像什么?

(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与所给的名字是否符合?

指名回答每一幅图案是如何构成的,让学生尝试画出其中的某些图案(说一说)。

3、师生共同观察“数学万花筒”

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数学万花筒”体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培养我们的欣赏能力,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看看我们周围哪些地方出现像我们书上这样类似的图形。

(生仔细听)

三、巩固训练

1、想一想、涂一涂。

教材第45页1题。

(学生涂色)

2、摆一摆,教材第41页2题。

(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摆两个△,最少用几根小棒?

摆3个呢?

(2)用10根小棒能摆几个□?

(生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形漂亮吗?

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动脑创造出来的,多动脑会让我们越来越聪明。

五、作业设计

(1)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你能用你学过的圆形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吗?

认识图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

接下来我就从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评价和反思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

教材按照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面在体上”的概念。

这样做,不仅为今后继续学习平面图形打下坚实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也已经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并初步感知其特征,但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难以体会“面在体上”的空间转化。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能辨认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体会“面在体上”。

2、数学思考:

体会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

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4、情感态度:

在探究活动中,养成认真勤奋、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教学难点:

经历从不同立体图形上得到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教学法。

学法:

我设计的基本学法为观察思考法、操作学习法,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手、口、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预设5个环节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图形》,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其特征、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低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

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会用鼠标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

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辨认四种图形。

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教室。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型、平面图形的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过程:

1、出示五种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

2、在认识新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同时介绍三棱柱,扫清学前障碍。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

认识新朋友

1、创设拼图宝宝情境,请同学们找一找,再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图形。

2、你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

3、概括:

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平面图形。

整合点:

用多媒体演示分类过程,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逐一粘贴的繁琐,方便快捷,一目了然。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态过程会与多数学生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从新课开始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

了解新朋友

1、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

我们到哪里找他们?

2、长方体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

你能从这些立体图形上找出长方形吗?

3、你能从这些立体图形上找出其他平面图形吗?

4、摸一摸立体图形的每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这几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了解的不透彻,通过多媒体演示“面”从“体”分离的过程,能够直观的、生动的体现出体和面的关系,即“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点,从而化难为简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活动三:

给新朋友画像

1、小组讨论,看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

2、学生活动,提出要求:

请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这些新朋友。

教学评价及效果:

经过交流,学生想到折、印、画、圈等方法。

再一次深化了教学难点,体会到“面在体上”。

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四:

找朋友

1、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

2、找出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传统教学中,只能是一名学生说,其他同学在脑中想象,但是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能够真实的看到生活中的图形和交通标志,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在生活中普遍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知识与生活间精心搭设了一座桥梁,生动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这个环节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效果最佳的环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完美整合。

结合学生生性好玩的特点,我用游戏的形式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

练习:

摘果子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了学生对图形的辨别能力。

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根据分图形的情况,准确掌握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到教学反馈。

练习二火眼金睛

象这种图形套着图形的题,学生找全是个难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会出现图形重合的现象,学生看得也就不是很清楚,但是,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数的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练习三小小设计师

比起传统教学的拼图设计,这个练习让学生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在拼组过程中又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效果及评价:

三个游戏练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强化了教学重点:

即正确辨认四种图形。

这种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的教学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四)小结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你打算怎样把这些图形介绍给爸爸妈妈呢?

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形各自的基本特征,初步渗透图形特征,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六、教学评价: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这节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学习过程评价。

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语言表达和合作精神。

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互评和师评。

 

2.学习效果评价。

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发挥学习的激励作用,因材施教,适时指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取长补短,有更大进步。

七、教学反思:

1、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合理恰当的整合在一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了学习效

率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知识,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2、多媒体资料的引用。

文字、图片、影音和动画练习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教学方式注意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

正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总之,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