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20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整合专题 1317Word文件下载.docx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④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思想论战

内容: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性质:

这是资本主义维新思想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

影响:

①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

②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为中国文化

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①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

②维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一步学入的表现,维新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变革要求,表明向西方学习已学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①经济基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二、兴起

①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②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③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④主要阵地《新青年》

三、主要内容:

核心是民主和科学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影响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1、积极方面: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是一场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④民主、科学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⑤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2、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开始传入: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文章,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系统介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正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指明了方向。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

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运动,于1921

年7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2、此后在实践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总结说明:

1、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逐渐发展的历程相适应

2、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

经历从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

3、向西方学习的道路没有走通,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斗争后,从西方找到的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提示: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

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

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从学习物质层面→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1、经济:

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

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5、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

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衩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长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启示:

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①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

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

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6、“新”的含义:

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斯大林模式”

一、形成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

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

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三、作用

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四、评价: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民也是不利的。

]

五、经验教训: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经验才教训: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苏联改革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主要改革活动

㈠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

2、措施:

首先从农业开始:

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革失败。

㈡勃列日涅夫改革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

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

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㈢戈尔巴乔夫改革

1、方针:

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政治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3、结局:

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2、具体原因:

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3、直接原因:

股价暴跌。

二、危机的特点

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三、影响

①动摇了人们对19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心,各种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纷纷出台;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各车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队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罗斯福新政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实行工业复兴法;

③调整农业生产;

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级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②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③“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⑥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订指导性经济计划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三、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1、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专题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

1、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

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

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二、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三、“冷战”的兴起

1、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关系公开破裂,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经济:

1948年“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3、军事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1955年)。

四、“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

2、美苏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使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威胁了世界的和平。

5、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

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要求改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外部因素:

美苏争霸的影响,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思想渊源:

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形成过程

①1952年法、意、德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⑤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⑥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⑦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调整对欧政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④随着欧共体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随之发生变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外因:

“冷战”爆发后,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

内因:

(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③注意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贸易立国”;

④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⑤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①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2、兴起的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宗旨与原则: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

5、中国的振兴: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探索和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四、多极化趋势

1、表现:

欧共休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的振兴,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2、原因: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消耗了双方的实力,欧共体、日本、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下的国际力量对比

3、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听关系:

此时的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表现:

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建立以自己的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1998年,科索沃战争;

1999年,轰炸南联盟。

②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目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解决全球化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各国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5、深化认识:

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格局吗?

多极化在当前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格局呈现的特点是“一超多强”。

专题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该组织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原则,使美元得到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3、世界银行

1945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成立,世界银行最初主要向西欧国家贷款,后来也面向亚非拉国家

4、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通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规定: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作用:

积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消极:

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背景:

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原因:

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③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㈠欧洲联盟

1、成立:

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