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170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师进修总结1Word格式.docx

作业部分

模块3的作业是请自选一篇课文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遵循教案编制技能的方法写出一份规范、详实的教案,并且注意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要素。

请按以下步骤完成:

1.点击下载“教学设计方案表格”;

 

2、参照下面的作业样例“《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方案”,为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好各项内容,主要包括选题、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

请你将空白表中的各项内容填写好;

3、将文档重命名为jiaoan.doc;

4、上传作业,提交jiaoan.doc。

在截止日期之前,你还可以对作业修改1-2次。

注意:

作业样例: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共上传37份,其中63人没有提交,上传作业的老师都是按照标准模板的要求完成,这是第一次上交作业,整体情况还不错,内容一般都比较符合选题要求,部分学员在格式上有失分,请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要求,按要求做,否则就得不偿失。

作业存在问题:

1、学习者分析内容不够详细,某些学员对课程进行分析,而不是学习者。

2、部分教学目标主语不是学生。

3、情感目标表达不够具体,太宽泛。

4、文档命名不是“jiaoan.doc”,一些学员多了一个扩展名doc.

5、表格中“课题名称”、“科目”、“年级”、“教学时间”填写不完整。

6、标题不是“XXX教学设计方案”,没有在标题下面一行插入所在学校和姓名。

以下是模块3老师的优秀作业展示:

《老王》教学设计方案

乌市103中学崔新华

课题名称

《老王》

科 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80分钟)

学习者分析

①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都令他们感兴趣,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因此,许多学生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

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

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②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阿长与<

山海经>

》、《背影》、《台阶》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写人记事的能力,在这方面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应的自主和探究式学习的尝试。

③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在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朴素、含蓄、灵气飞扬的特点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语言了解一下当时那个时代,最后总结。

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再用方法指导学生的写作。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过程与方法

1.按照理解、品味、感悟课文的过程,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通过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探究贯彻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教学重点、难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资源

 DVD、图片、音频、视频、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1、利用DVD播放《爱的奉献》设置氛围,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放毕,上课铃声响起。

2、导语:

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以纯真的情感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

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写与车夫的交往,向我们诠释了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下面我们来认识杨绛。

( 

板书:

课题:

《老王》——杨绛)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

知识积累

1、简介作者杨绛及她的丈夫钱钟书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

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2、背景介绍

《老王》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基础知识

伛(yǔ)荒僻(pì

)攥(zuà

n)塌败(tā)取缔(dì

骷髅(kūló

u)滞笨(zhì

)愧怍(zuò

)惶恐(huá

ng)

展示课件

教学活动3

二、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

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

然后思考:

(出示课件)选择一个角度,用“这是一个的故事”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

2、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思考问题。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学生回答:

本文的线索是:

“我”与老王的交往)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信息。

多媒体展示:

3、走近老王

(1)指名朗读读1—4段,思考:

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

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职业:

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生活艰苦身体:

半瞎子:

生理缺陷

老王是一个苦人居所:

塌败小屋:

居住条件恶劣

姓名:

老王(没名):

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老光棍:

孤独终老单干户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2)阅读5—22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

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忠厚老实,不贪钱

老王是个善人

载病人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低声问我善良淳朴

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

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懂得感恩

老王性格特征: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

小结:

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同情和关心。

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的送礼淳朴、关心人、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4、走近作者

面对老王的遭遇,那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呢?

写到了哪些事情?

表现了什么?

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作者是个善人

女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心他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

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也给了他钱

作者性格特征:

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

小结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教学活动4

三、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

品味课文

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和事件,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讨论、交流)

1、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

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

这件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件事是详写还是略写?

为什么要详写?

生答:

因为老王要报答作者一家对他的关心。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详写。

因为这件事更能表现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师明确:

一个生存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的病人,一个命运如此糟糕而不幸的人,临死前,他还不忘用最朴实最简单而对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杨绛的感谢关心之意。

杨绛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来自心灵最真实的馈赠。

也让杨绛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

这最能表现他卑微的身份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所以要详写。

提问:

这一点对你写作有什么启发?

明确:

要写某个人物,有许多事可以写,如果每件事都花一样的笔墨来写,那文章可能就会象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但如果每件事又都一笔带过,那人物的形象就不会丰满生动。

所以写人,要通过记事,而记事就一定要有详写有略写,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要详写,其它的可以略写,这样就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2、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

明确:

文章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去描写老王。

除了正面对老王进行描写外,作者还写了自己见到老王时心里的想法,通过作者的表现来写老王,这种描写方法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侧面描写。

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从侧面烘托出老王行动的艰难。

3、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

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

体现

老王朴实善良。

4、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

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尊重和关心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

师归纳:

主要是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提问:

看到作者如此关心一个有残疾的车夫,你有什么感受?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多关心弱势群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不要觉得你是城里人,你就可以瞧不起乡下人;

你不要觉得你家里比较富有,你就可以看不起穷人。

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

但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作者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吗?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尊重那些卑微的人那些不幸的人!

5、对课文结尾一句话,“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应该怎样理解?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呢?

生答师归纳: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那些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惭愧。

小结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

我们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就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教学活动5

四、进入第四模块的教学:

拓展延伸

关注“老王”们:

这个环节通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点击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

在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一群和老王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多媒体展示弱势群体图片)

师:

同学们,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请大家以下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学生回答完成)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___。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不幸的人,许多弱者,而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爱的光环里,让我们学习杨绛女士,把爱之光分一些给身边不幸的人。

教学活动6

五、归纳结束布置作业

1、师:

同学们,跟周围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今天,我们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呀!

那么,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

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

同学们,请记住不要放弃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

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2、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

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送你几句话

我们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特雷莎修女(南斯拉夫\印度)

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心。

附:

板书设计

生活——艰苦 

苦 

 

关爱 

老 

精神——凄苦 

王 

绛 

善 

老实厚道 

知恩图报 

尊重 

《风筝》教学设计方案

乌鲁木齐市第103中学张新艳

《风 筝》

七年级

1.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

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七年级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这篇课文要求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庭的过程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能写出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作文。

1.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2.体验痛苦自责的心理活动过程,明白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1.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学习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勇于自省的可贵精神。

1.了解鲁迅及本文的主题思想。

2.把握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1.重点:

感受文章流露出的手足深情。

2.难点:

细致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简洁凝练的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意蕴。

 课件、投影仪、风筝挂图或实物风筝、板书

《风筝》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一.导入新课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

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

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

《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

1)、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2)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

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

有手足情;

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我”的自省精神;

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

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

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 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

1).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

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2).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四. 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

感悟课文

1).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

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

(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1.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

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

(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请你用自己话概括。

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

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3.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4.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

(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2.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3.而我明白了儿童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

“有过这样的事吗?

”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

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

(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2.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

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

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五、 

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

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