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1322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

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

【答案】B

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

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4.有关铵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B.受热时分解,都有NH3产生

C.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D.都能与酸反应

【答案】A

A.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A项正确;

B.铵盐不稳定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如:

NH4NO3

N2O↑+2H2O,B项错误;

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C项错误;

D.铵盐不都能与酸反应,例如硝酸铵不能与酸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A。

5.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A.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

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错误;

D.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

A.红、红、红B.白、黑、白

C.红、黑、红D.红、黑、白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

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

答案选B。

7.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

A.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

C.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

D.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

8.14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9.6gB.6.4gC.4.8gD.3.2g

【答案】D

根据题意:

有如下转化关系:

设Cuxmol、Agymol金属铜、银失去电子给了硝酸中+5价的氮,还原产物中的NO和NO2又失去电子给了氧气生成硝酸,整个过程等效于铜、银失电子,转移给了氧气,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2x+y=4×

,质量守恒:

64x+108y=14,分别解出x=0.05mol,m(Cu)=0.05mol×

64g/mol=3.2g;

D正确;

故答案选D。

9.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B.NO2与NOC.O2与N2D.NO与O2

【分析】

常温常压下,气体之间不能共存说明气体之间能发生反应,根据气体的性质解答。

A.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反应,所以二者能共存,但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A不符合题意;

B.NO2 

与 

NO不反应,所以能共存,NO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常压下,氮气和氧气不反应,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故C不符合题意;

D.NO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所以NO和 

O2不能共存,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0.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

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mol·

L-1H2SO4溶液100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

A.6.4gB.9.6gC.19.2gD.24g

Cu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硝酸得电子生成NO2、N2O4、NO,且转移电子守恒,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这些气体生成硝酸根离子得到的电子,所以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Cu失去的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得n(Cu)=

=0.1mol,根据原子守恒得n(Cu)=n[Cu(NO3)2]=0.1mol,再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能继续溶解Cu,n(H+)=2n(H2SO4)=2×

5mol/L×

0.1L=1mol,n(H+):

n(NO3-)=1mol:

0.2mol=5:

1>1/4,所以氢离子有剩余,根据硝酸根离子计算溶解铜的质量,设溶解Cu的质量为x,则:

3Cu+2NO3-+8H+=3Cu2++2NO+4H2O

192g2mol

x0.2mol

192g:

2mol=x:

0.2mol,解得x=19.2g。

答案选C。

【点晴】

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进行过量计算,注意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的利用,难点和易错点是没有进行过量计算。

11.按图进行实验,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O2,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试管内气体无色,是NO

C.试管内气体无色,是O2

D.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氧气,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分析,当一氧化氮和氧气恰好反应生成硝酸发生的反应为:

4NO+3O2+2H2O=4HNO3,结合一氧化氮和氧气按照4:

3全部溶于水,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O2,反应后剩余一氧化氮12ml-8×

4/3mL=4/3mL。

故选B。

1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

B.②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C.④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还原

D.向海洋中排放含NO3-的废水不会影响NH4+的含量

A.根据图像,海水中存在氮气,A错误;

B.②中氮气转化为

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B正确;

C.④中

转化为

,化合价升高,属于氮的氧化反应,C错误;

D.根据图像,

能转化为

转为氮气,氮气转化为

,故向海水中排放

会造成

浓度增大,D错误;

故答案选B。

13.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红棕色气体

B.只有氧化性

C.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能溶于水生成HNO3

A.NO为无色气体,A项错误;

B.NO中的N为+2价,N的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N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项正确;

D.NO是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4.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放液体,下列组合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氯化氢和水B.氯气和烧碱溶液

C.二氧化碳和水D.二氧化碳和烧碱溶液

当烧瓶内的气体极易溶于胶头滴管以及烧杯中的液体,使烧瓶内压强大幅降低时,烧杯中的液体会被倒吸到烧瓶中形成喷泉。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大幅降低时,烧杯中的液体会被倒吸到烧瓶中形成喷泉,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和烧碱溶液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使烧瓶内压强急剧降低,可以形成喷泉,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烧碱溶液反应:

CO2+2NaOH=Na2CO3+H2O或CO2+NaOH=NaHCO3,使烧瓶内压强急剧降低,可以形成喷泉,故D不符合题意;

15.下列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

A.NH3→NO→NO2→HNO3

B.Al→Al2O3→Al(OH)3→NaAlO2

C.S→SO2→H2SO4→MgSO4

D.Fe→FeCl2→Fe(OH)2→Fe(OH)3

A.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A正确;

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B错误;

C.S燃烧生成SO2,SO2被氯水氧化可以转化为硫酸,硫酸与镁等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C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D正确;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存SO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故A错误;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Cl−,故B错误;

C.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故C正确;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不一定存

,应先加稀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选:

17.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

该气体无色,排除了Cl2、NO2气体;

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一定含有SO2气体;

将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判断一定含有NO气体,则一定无O2,一定含有的气体是SO2、NO,一定没有的气体为Cl2、NO2、O2,答案选B。

18.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

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

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

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9.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选项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SO2

70%的浓H2SO4

Na2SO3固体

98%的浓H2SO4

C

NO

稀HNO3

铜屑

H2O

D

NO2

浓HNO3

NaOH溶液

A.AB.BC.CD.D

A.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

C.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

20.(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1

B.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2

C.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3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NH4)2SO4分解的方程式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设分解了4mol(NH4)2SO4,则分解生成的N2、NH3、SO2、SO3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6mol、3mol、1mol,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SO3+H2O=(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此过程中消耗1molSO3、2molNH3、生成1molBaSO4沉淀;

还剩余4molNH3,最终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说明3molSO2全部反应,则发生的反应为4NH3+3SO2+3H2O=(NH4)2SO3+2NH4H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此过程将4molNH3、3molSO2全部消耗,生成1molBaSO3沉淀;

根据上述分析,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1,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的溶液中有较多的NH4Cl和NH4HSO3,故答案为A。

2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滴加AgNO3和稀HNO3

原溶液中有Cl-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BaSO3、BaCO3等,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SO

,检验SO

,应先加盐酸无现象,后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白色沉淀为AgCl,不溶于硝酸,则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Cl−,故B正确;

C.观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则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Na+,不能确定是否有K+,故C错误;

D.若含

,滴加稀的NaOH溶液,且没有加热,不能生成氨气,则实验操作不合理,不能检验铵根离子,故D错误;

22.同温、同压下,在3支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有体积比为1:

1的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们是:

①NO、NO2;

②NO2、O2;

③NH3、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①>

②>

③B.①>

③>

②C.②>

①D.③=①>

假设气体体积为0.5V和0.5V,则:

①NO、NO2中,发生3NO2+H2O=2HNO3+NO,0.5VNO2的反应生成

的NO,NO与水不反应,则剩余气体体积为0.5V+

②NO2、O2中,发生4NO2+O2+2H2O=4HNO3,0.5VNO2的反应消耗0.125V的氧气,则剩余气体体积为0.375V;

③NH3、N2中氨气易溶于水,而氮气不溶于水,则剩余气体体积为0.5V;

综上所述,剩余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②,答案为B。

23.下列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

NH4SO4B.氯酸钾:

KCl

C.硫酸亚铁:

FeSO4D.氨气:

NH4

A.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故A错误;

B.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B错误;

C.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SO4,故C正确;

D.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D错误;

故选C。

2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是酸。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灼烧固体样品,焰色反应为黄色,样品一定是NaCl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此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

,也可能是Ag+,故B错误;

C.灼烧固体样品,焰色反应为黄色,此样品一定含有Na元素,但不一定是NaCl,故C错误;

D.NH3的水溶液显碱性,则在含有NH

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5.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molD.混合气体中含NO21.12L

A.沉淀达到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aNO3,故产物中的氮元素为硝酸钠和氮氧化物,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N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NaNO3)+n(NOx)=50×

10-3L×

4mol/L+0.1mol=0.3mol,故A错误;

B.Cu2++2OH-=Cu(OH)2↓,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求出参加n(OH-)=50×

4mol/L=0.2mol,n(Cu)=0.1mol,根据分析,铜失去得电子最终给了氧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n(Cu)×

2=n(O2)×

4,即n(O2)=0.2mol

=0.05mol,即氧气的体积为0.05mol×

22.4L/mol=1.12L,故B错误;

C.铜和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1×

2mol=0.2mol,故C错误;

D.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令NO的物质的量为x,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x,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3x+(0.1mol-x)=0.2mol,解得x=0.05mol,因此NO2体积为0.05mol×

22.4L/mol=1.12L,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图中a发生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图中b发生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C”或“D”)。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

(6)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的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写出①③步变化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