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125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完美版部编3

《小蝌蚪找妈妈》+图书篇目《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字,读准多音字“教”。

2.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能借助表示动作的词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图画按顺序说清楚小青蛙成长的变化过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两”字,读准多音字“教”。

2.积累表示动作的词。

3.按顺序说清楚小青蛙成长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1.会写“两”字,读准多音字“教”。

2.能借助表示动作的词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谜语:

身体圆圆尾巴细,身穿黑衣裳,水里生来水里长,长大变成小青蛙。

2.指出生活中见过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问:

课文中的小蝌蚪什么样子?

(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学生认读“池塘”,结合字的偏旁部首、生活实际和图片理解池塘就是周围是土的水坑。

(2)指生概括回答课文中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体长长的尾巴”。

(学生认读生字“脑、袋、灰”)

(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学生一起用上课文中的语言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4)抓住“甩”体会蝌蚪的可爱。

谁能演一演甩着尾巴的样子?

(5)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的可爱。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问题:

小蝌蚪找妈妈一共找了几次?

分别找到了谁?

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来。

(提示学生碰到不会读的字先拼拼音,解决不了再请教同学、老师。

(三)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读课文。

2.交流问题

(1)小蝌蚪一共找了几次妈妈?

(三次)

(2)小蝌蚪分别找到了谁?

(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

出示“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学生认读生字“阿、姨、龟”。

“鲤”字运用字理识字法识记;“龟”字和“电”进行对比识字。

(3)小蝌蚪第一次找到了谁?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内容。

指生读课文,认读多音字“教”,口头组词。

(2)再读课文,发现小蝌蚪身体发生的变化。

(3)练习说话,说说鲤鱼的样子。

(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

小蝌蚪着急找妈妈,看到了鲤鱼阿姨就急忙迎了上去。

(4)学习“迎”。

出示小蝌蚪和小鲤鱼的图片,动画演示“迎”的意思。

(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迎”的词语?

)积累关于“迎”的词语。

(5)出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指生读。

(6)小蝌蚪从鲤鱼阿姨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

因为鲤鱼阿姨的帮助,小蝌蚪又找到了乌龟。

4.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1)引导学生想象小蝌蚪当时开心的心情,指生读课文。

(2)再读这个自然段,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认成了自己的妈妈?

(根据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乌龟和小蝌蚪的共同点。

小蝌蚪看到乌龟和自己这么像,以为是自己的妈妈,就急忙追上去。

(3)学习“追”。

出示小蝌蚪和小鲤鱼的图片,动画演示“追”的意思。

第三次,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

5.学习课文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小蝌蚪妈妈的样子。

(2)学生汇报青蛙妈妈的样子。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刚刚见到妈妈时,小蝌蚪们是怎样做的?

(游过来)

讨论:

“迎上去、追上去、游过来”有什么不一样?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谁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生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标红“跳、蹬、蹦”三个字,学生观察共同点。

三个字都和“足”有关,像这样的字你还知道哪些?

这三个词语在意思上都表示什么?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踢、踹……)

6.再读课文,读懂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1)小蝌蚪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小蝌蚪是如何长出四条腿的?

(学生读课文,读懂小蝌蚪的成长顺序。

(3)老师出示小蝌蚪成长的五幅插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4)学生根据图片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注意说清楚小蝌蚪的成长顺序,先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

7.指导书写“两”字。

(1)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讲了几只小蝌蚪的成长顺序?

(两只)

“两”这个字你会写吗?

仔细观察这个字,该怎样写才好看呢?

“两”:

第二笔是竖,横折钩围成的框稍大,前后两组撇点,第一组稍大,第二组的撇要穿插到第一组撇点的点的下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

8.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学生展示。

三、整合阅读主题图书《自然妙趣》第2页《小蝌蚪》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有人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首诗。

1.出示《小蝌蚪》,学生自由朗读。

2.读一读文章中加点的“脱下、穿上”,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可以脱下什么,穿上什么?

3.多种形式朗读文章,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小蝌蚪找妈妈》人教(部编版)

1 小蝌蚪找妈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搜集有关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

3分钟)

1.课件出示池塘里有小蝌蚪的图片,导入: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儿。

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好吗?

(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1.观察图片,认识蝌蚪。

 

2.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注意课件的使用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

20分钟)

1.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读中识记、理解生字。

3.了解自学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词语,师相机正音:

“捕”读bǔ,不读pǔ;“迎、顶”是后鼻音,不要读成yín、dǐn。

(2)教师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利用小蝌蚪图片认读:

脑、袋、灰;

利用鲤鱼图片认读:

阿、姨;

利用乌龟图片认读:

龟、宽;

利用青蛙图片认读:

顶、鼓;

通过表演认读:

捕、迎;

通过具体语境读准多音字“教”。

4.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5.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1.认真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同桌之间开展自学。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3.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环节:

1.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2.教师要注意利用课件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拓展词汇。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图文结合,理解内容(用时:

7分钟)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出示第一幅图。

(1)这幅图中画的是哪儿?

都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2)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自由读。

(1)画出小蝌蚪的样子。

(2)交流小蝌蚪的样子。

(3)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理解“大大的”“长长的”与“大”“长”的区别。

(2)指导朗读:

强调重读“大大的”“长长的”,“游来游去”要慢点儿读,表现出小蝌蚪的自由自在。

1.看图,按要求说图意。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来游去。

(2)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蝌蚪的样子: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词语“一群”“快活”,结合语境体会“大大的”“长长的”比“大”“长”表现得更强烈、更突出。

3.用多种方式读第1自然段。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1.“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2.通过观察实物或看视频理解“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

在朗读中体会“甩”的意思。

在这里“甩”是摆动的意思,如:

牛甩着尾巴。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两、宽、皮”,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

3.出示生字书写动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指导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6.指导书写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组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观看书写动漫,注意书写笔顺。

4.学生一边看教师书写,一边书空。

5.在田字格里描红,再书写。

6.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并把没写好的生字再写几遍。

1.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示学生:

“两”是独体字,前后两组撇点前小后大,第二组的撇尖穿插到第一组的点的下方。

“宽”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部分写得窄些。

“皮”是独体字,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

2.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学生介绍书写经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用时:

3分钟)

1.复习词语。

2.提问:

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导入新课。

1.开火车读词语。

2.交流课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齐读课题。

  教师可以通过读词语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图文结合,自读自悟(用时:

22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6自然段,并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2)小蝌蚪是通过哪几个小动物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和乌龟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4)找到青蛙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

2.引导学生再读全文,说一说:

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

每一次是怎样变化的?

3.设疑:

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

4.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道理:

遇事要主动探索。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选出最出色的一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1.自由阅读课文,合作探讨后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巩固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2)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乌龟告诉小蝌蚪: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4)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