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037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9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经济危机下能源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短缺的流动性使美国金融机构在次贷业务中的风险集中暴发。

2008年9月7日,全美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由政府接管;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美国银行宣布以接近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林公司;

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机构(见表1)。

  

  短短一个月时间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一向出言谨慎的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由纯粹的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蔓延全球。

  这场危机已经不需要我们再昭告全球。

我们每天都能从身边、各大媒体的新闻中听到有关消息。

从火车站排队等待回家的农民工兄弟到在求职中屡屡碰壁的大学毕业生;

从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大幅裁员到中国6万家中小企业的倒闭潮;

从A股市场爬上6000点后的一落千丈到石油、煤炭、钢铁一系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普通百姓、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急需了解这场危机的影响如何,如何才是最佳的应对之策。

特别是作为宏观经济传到末梢的最后一个受冲击产业之一——能源行业更是期待破解危机之道。

  

(二)历史轮回:

当前经济形势与1998年金融危机的对比

  1.中国经济困难重重,不确定因素增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实际增长9.9%。

第四季度次贷危机继续蔓延,加之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促内需的滞后效应,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远低于第三季度的增速。

2008年中国GDP增速为9.0%,增长速度回落非常明显。

  分指标来看,2008年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工业增加值第三季度大幅降至13%,第二季度为15.9%,其中7~8月部分受到奥运因素的影响,但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依然下滑至11.4%。

财政收入大幅放缓,第三季度财政收入仅增长10.5%,远低于上半年33.3%的增幅,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由上半年的9.1%大幅下降为0.8%。

2008年下半年收入增长继续低迷,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但估计扣除价格实际增长约15.7%,较2007年放缓5.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月增长29%,比上半年的33.5%显著下行,8月单月增速已降至18.9%,为近3年来最低。

社会零售依然保持高速,但实际居民消费已放缓,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23.2%(实际增长约16.9%),依然保持高速。

但统计局发布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增长5.7%,这一数字在第三季度继续下行,显示消费已实际放缓(见图1)。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工业品价格的回落,2008年9月CPI同比延续了回落的势头,3~9月价格变化折年率回落到了0.5%的水平,6~9月价格变化折年率为-2.6%。

未来农产品价格的涨价幅度将决定CPI水平,考虑到国务院明确提出要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预计中期CPI(未来6~12个月)可能在2%~3%之间。

2008年前三季度PPI同比上涨9.7%,涨幅比2007年同期高6.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均上涨12.4%(9月上涨14.0%),涨幅比2007年同期高8.6个百分点。

其中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1%,涨幅比8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在8月达到10.1%的峰值后,终于显现拐点。

全球经济危机蔓延,加之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预计PPI将步入下行通道(见图2)。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9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比2007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见图3)。

其中,出口额10740亿美元,增长22.3%,回落4.8个百分点;

进口额8931亿美元,增长29.0%,加快9.9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

相比于全球只有6%的进口增幅,中国的出口还算保持了相对良好的态势。

这主要是由于欧洲市场以及新兴市场的需求下降滞后效应,同时中国凭借其较强的竞争力扩大了自身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动荡的加深,新兴市场国家也将受到影响,需求将进一步缩减。

外围市场需求的集中下降,中国的出口增长可能大幅下滑,2009年形势将非常严峻。

  2008年在周期性、结构性调整和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三重影响下,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中国经济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是“最困难的一年”。

我们预计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将逐渐趋于稳定,逐步下降;

2008年发生的两起自然灾害(雪灾和汶川地震),因受灾地区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可避免。

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扩大内需的“十大工程”,将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预计2009年中国GDP增长将达8.0%。

中国经济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将保持转低的增长态势,不确定性前景日益增加。

  2.历史轮回: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1998年的对比

  2008年中国经济的严峻形势与1998年前后有诸多相似之处。

中国经济自1993年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增长速度逐年回落,GDP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13.1%降至1997年的8.5%,同时通货膨胀率(CPI)由1993年的14.7%和1994年的24.1%降至1997年的2.8%,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中国经济尽管在亚洲一枝独秀,但经济增长速度也降至1998年7.8%,CPI更是下降0.8%,接近通货紧缩的边缘(见图4)。

  亚洲经济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从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的进出口增长率同时出现下滑(见图5)。

1998年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增长,而负增长的趋势在1999年的前两个季度之中仍未得到缓解。

出口的结构方面,1998年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仍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在亚洲市场上却全面败退。

对东亚国家或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幅度的下降主要是源于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双重作用。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比1998年更为严峻,中国经济当前所面临的冬天,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长、要残酷。

  首先,中国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远比1998年更为严重。

我国出口依存度已从1998年的18%上升至目前的38%,且本次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远比1998年严重,当时主要是亚洲国家出问题,而本次则是中国的出口市场——欧美直接遭遇危机,未来欧美等发达经济还将遭遇房价下跌、失业高企、信贷危机三座大山的压迫,打击中国出口,见表2。

  其次,内需的放缓比1998年更严峻。

1998年国内房改后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增长,而本次恰逢国内房价也开始下跌,打压投资,进而打压基础原材料行业,内需、外需两架引擎同时遇阻。

  再次,财政政策的回旋余地比1998年要小。

当时国企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超过一半,而目前已缩小至30%,70%为私营经济;

当时众多基础设施薄弱,可谓百废待兴,容易发现项目进行投资,而目前多数基础设施已经饱和,通过基建拉动经济的难度增加。

  最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没有目前严重。

1998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57%,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仅为14%;

目前,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不到50%,净出口占GDP的比重超过20%。

这说明2008年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更加突出,结构性调整的任务也格外艰巨。

快速增长近6年的能源行业将转向一定时期的低迷期。

  二 

2008年中国能源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直接减少我国的外贸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放缓势必导致国民经济末梢——能源需求的下降,影响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

  

(一)煤炭主导地位稳固,经济危机冲击凸显

  1.继续保持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

  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见表3、表4)。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煤炭经历了低迷期、恢复期、紧缺期、基本平衡期等不同发展阶段。

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比重由1998年的27.4%上升到2007年的38.8%。

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于煤炭。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备特征和进入“重化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在较长时期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将长期保持不变。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国家发改委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决定和明确了“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提出“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6%”的目标。

  2.2008年煤炭供给稳定,乡镇煤矿产量略减

  由于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保持煤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的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突出问题。

因此,节能减排,资源价格改革,矿业权回收,成为2008年度煤炭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主线。

  2008年1~10月,全国煤炭产量达221798.13万吨,原煤产量共计完成221593万吨,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12.7%(见图6)。

其中,国有重点共计完成产量115201万吨,同比增长11.8%;

国有地方共计完成产量32116万吨,同比增长20.0%,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国有乡镇煤矿累计完成产量74276万吨,同比增长11.1%。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乡镇小煤矿的产量下降比较明显。

10月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环比下降0.2%,国有地方产量环比上升6.5%。

而乡镇煤矿环比下降3.2%,同比也出现了负增长。

应该说,小煤矿对于市场的反应是比较迅速的,以往进入四季度后小煤矿都会加足马力生产,而2008年乡镇小煤矿的产量下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煤炭市场供应面相对宽松。

预计2008年全国煤炭产量将超过21亿吨标准煤,与2007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见图7)。

  9月全国焦炭产量2566.5万吨,同比下降9.9%,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见图8)。

2~9月产量总计23090.9万吨,同比增长8.3%。

预计随着钢铁产量的大幅下滑,焦炭需求量猛降,焦炭价格较2007年同期大幅回落,近期焦炭仍有降价空间。

  3.煤炭需求持续下降,库存压力显现

  2008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弱导致煤炭需求萎缩,需求不旺致使煤价逐步回落,煤炭下游行业的增速明显放缓。

对煤炭需求较大的火电、冶金、建材等产品产量的累积增速分别为6.8%、2.5%、6.4%,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逐步显现。

2007年煤炭消费主要行业分布见图9。

  在2008年10月的统计数据中,火电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达到了-5.3%;

生铁的同比增速持续出现负增长,并显著下降到-16.8%;

水泥的情况稍好,同比增速较9月略有下滑,但也只有1.1%。

在这样一个传统的煤炭需求旺季,火电的增速竟然出现了负增长。

此外,受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下滑的影响,我国煤炭市场的价格和增幅环比有大幅回落。

11月,全国市场交易煤平均价格出现快速回落,达到625.88元/吨,而10月这一价格为768.51元/吨,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幅也由10月的70.5%下降到34.06%。

  

(1)电力投资增速回落,火电发电量快速下降

  电力行业在经历了2004~2005年30%~45%的投资高速增长后,2006~2007年回落到9%~11%的水平,2008年上半年,电力投资增速更是降至7.4%。

2008年1~8月我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率回落至10%,为2006年以来的低点,而8月当月的火电发电同比只增长了1.8%,10月全国火电发电量则同比下降5.3%。

2008年2~9月电力发电量及增速见图10。

  

(2)钢材需求下滑,钢价维持低水平

  从近期需求来看,由于钢铁下游行业建筑、汽车等需求加速下滑,对国内钢铁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钢铁需求有所下滑。

2008年1~8月,中国粗钢产量为35109万吨,同比增长8.3%;

其中8月4257万吨,同比增长1.3%。

除中国外,全球其他地区8月粗钢产量环比下降2.9%,独联体、欧盟粗钢产量均有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需求疲软的负面影响。

国内钢价继续探底。

经过持续大幅下跌后,国内长材价格接近2008年2月的水平,板材价格则接近2007年11月的水平。

预计未来价格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3)水泥投资反弹结束,重回负增长

  2004年之后,针对水泥行业投资过热的宏观调控使得水泥行业2005、2006年连续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负增长。

而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回升,2007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反弹,1~10月水泥累计投资完成额为8164965万元,同比增长62.89%,较前两年同期有大幅增加。

但从2008年10月单月看,水泥投资完成额为913961万元,环比下降12.60%;

同比速度发生了急剧下降,从9月的71.41%降为负增长-19.68%,是2008年以来出现的首次同比负增长。

全国的六大区域中,主要区域中南地区、华东总额分别占到全国比重的31.39%和20.90%,同比增速与全国平均62.89%的水平基本持平,分别为63.73%和56.06%;

投资增速最快的是西北地区,同比增长了123.44%,但由于基数较小,仅占全国比重的7.82%(见图11)。

预计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实施,对水泥行业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4)较为稳定的全国煤炭铁路运量加剧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2008年1~10月,全国煤炭铁路运量共计完成114411万吨,同比增长12.7%。

2008年以来,煤炭铁路运量一直稳定在1亿吨以上,这说明铁路运输状况已较为稳定,其中,8月和10月的总运量甚至超过了1.2亿吨。

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运输条件,另一方面是不断下降的下游需求,从而导致煤炭社会库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向消费地转移倾向,使得已经十分宽松的煤炭供求关系进一步失衡。

例如,2008年6月我国重点港口煤炭运量同比增长23%,而7月同比增长仅为6.2%,大大低于6月的增长,同时较6月环比更是下降了8.05%。

根据目前经济形式以及我们对于煤炭供需的预测,我们认为2009年这种运力相对过剩的局面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至2009年全年,但是从长期来看,运力相对紧张仍将是煤炭运输的主流趋势。

  4.煤炭价格快速回落,净出口转为净进口

  

(1)金融危机冲击下煤价迅速回落

  进入2008年以来,煤炭价格一路攀升。

7月21日秦皇岛市场上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煤价格达到995元/吨的历史高点,并引发了国家发改委对动力煤的价格管制。

由于受金融海啸冲击,市场担忧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需求放缓,9月以来,国际煤价连续大挫。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极大地打击了人们的信心,澳洲BJ标准动力煤现货价格不断走低,国内煤价也出现了见顶的迹象。

另外,国际煤炭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同样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资,煤炭与石油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比较关系,2008年以来国际煤价的上涨部分是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拉升所致,而近期国际煤炭价格开始快速回落,也受到油价大幅跳水的影响。

从历史趋势来看,近期国际煤价随国际油价下跌而继续下探。

国际油价已于2008年12月跌破40美元,创出三年半新低之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BJ)现货价格也从7月最高的192美元快速回落,11月24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跌至85.69美元/吨,已经与2007年11月底12月初的水平相当。

2008年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格走势见图12。

  纵观2008年的秦皇岛煤炭价格走势,总体上呈现前4个月稳步上涨、5~7月加速上涨、8月之后回落的态势。

前4个月,秦皇岛5种主要煤种的价格涨幅区间在13%~18%;

煤价暴涨发生在5月之后,5月5日到7月21日间,大同优混车板价每吨上涨了387.5元,达到1025元/吨,其间涨幅为60%,其他主要煤种的期间涨幅在63%~68%,而这时的价格已经较2008年初上涨超过90%。

针对煤炭价格飞涨,国家发改委先后两次颁布了限价措施,此后煤炭价格逐步得到平抑。

但是作为国内煤价风向标的秦皇岛中转地价格并没有马上掉头向下,而是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坚挺,回调幅度有限,但是最近价格进一步松动,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

11月10日,秦皇岛各煤种的车板价较2周前下跌50~80元,明显出现加速下跌的态势(见图13)。

  

(2)出口受政策影响变化较大,进口则较为平稳

  金融危机使国际石油、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而国内煤炭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但由于价格仍高于国际煤炭市场,这就使我国煤炭市场供求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

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偏低,会刺激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放弃采购国内煤炭,转向采购国际市场煤炭,减少对国内煤炭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煤炭市场下滑的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势必倒逼挤压国内煤炭市场,加大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

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的反差,再加上煤炭出口税的影响,势必使我国的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从逐月的进出口水平来看,2008年受国家暂停出口、配额发放、关税提高以及国际煤价巨幅变化的影响,我国的煤炭出口呈现较大的波动,而进口则相对平稳。

1~11月全国出口煤炭4097万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13.7%;

出口金额由2007年同期的29.16亿美元增长至45.77亿美元,增长57%;

而11月单月煤炭出口量为269万吨,比10月略有增加。

1~11月全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190万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16.9%;

其中,11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32万吨,继10月环比减少84万吨后,单月出口量继续下降(见图14)。

同时也注意到,从2008年8月开始,单月的进口量都显著大于出口量,如果这种局面维持到2008年底,则非常有可能出现全年净进口的情况,至少进出口量非常接近(见图15)。

  我国煤炭进出口经历“鼓励出口”到“限制出口”两个阶段,至2007年我国由一个煤炭净出口国变为一个煤炭净进口国。

2008年,我国国内煤炭供给持续紧张,国家通过关税和推迟进口配额等形式抑制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5.2009年煤炭行业过冬,明显出现供给过剩

  下面是我们对2008~2010年煤炭供需关系的预测。

预计2009年、2010年国内煤矿产量将会出现大幅下滑。

2009年有效产能26.70亿吨,2010年26.10亿吨。

宏观经济回落导致下游四大耗煤行业需求增速放缓,预计2008~2010年全国电力耗煤量分别为15.33亿吨、15.17亿吨、15.38亿吨;

钢铁行业炼焦精煤需求量为3.61亿吨、3.65亿吨、3.72亿吨;

水泥行业煤炭消费量为3.44亿吨、3.67亿吨、3.93亿吨;

化工行业需求量分别为1.34亿吨、1.35亿吨、1.36亿吨。

考虑到其他行业需求量的变化,国内2008~2010年煤炭需求量预计分别为27.12亿吨、27.02亿吨、28.17亿吨。

我们预计2008~2010年,煤炭进出口将保持基本平衡,出口量分别为0.42亿吨、0.45亿吨和0.45亿吨,进口量分别为0.40亿吨、0.45亿吨和0.45亿吨(见表5)。

  6.煤炭行业政策点评

  

(1)煤炭行业春天的来临尚需时日

  从国际上看,虽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各项措施来应对经济发展放缓的局面,但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复苏,我国外贸出口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提振。

从国内看,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包括投资在内的扩大内需的措施,但是真正将投资转化为有效的内部需求,还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

除了2008年第四季度已经落实的千亿中央投资外,大规模资金投入将在2009年实施。

针对中国经济走势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从2008年7月开始进行积极调整,最近已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货币政策方面2008年内已经4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应该说这些政策力度非常大,但是政策效果充分显现尚需要时间。

预计2009年下半年以后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中国经济才能恢复较好的运行态势。

  历史经验证明,当遭遇大的经济周期波动时,煤炭行业的调整难以在短短1年内完成。

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发展,1998年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达到了17.2%,但是煤炭价格指数从1998年3月到2000年10月都持续为负,煤炭行业持续低迷了3年时间,之后才逐步走出低谷。

在这一次面临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即使考虑到政府采取及时、有力的政策来刺激需求,避免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煤炭行业的调整周期也恐将持续到2010年以后。

  

(2)供需宽松为国家持续关停整顿小煤矿创造条件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数据,在截至2007年底的3年煤矿关停整顿行动中,共关停小煤矿11155处,减少产能约2.5亿吨,目前仍然有小煤矿14000处。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规划,截至2010年末,将继续关停约2500处小煤矿,从而使2010年末小煤矿的数量控制在10000处左右。

我们知道,1998年之所以出现煤炭行业亏损的局面,小煤矿对市场的冲击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缺少安全和环保等必要投入,小煤矿的生产成本低于国有大矿,因此在煤炭市场发生变化时,也更容易采取低价策略冲击市场。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政策的变化,国家重点支持大型煤炭集团的发展,煤炭市场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如前四家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1994年的6.7%提高至2007年的21%。

集中度的提高,将使煤炭市场相对稳定。

  影响煤炭供给以及煤价运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