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009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胶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十十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Word文件下载.docx

2015年甲县撤县设区,下表为甲县境内主要气候要素值。

白河,“河多沙,性悍,迁徙无常”,俗称“自在河”。

1960年,白河作为两大主要水源之一的甲县水库建成,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人工湖。

当前白河在水库下游的干流连续多年干涸。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

季 节

平均气温/℃

12.3

24.6

11.4

-4.9

总日照时/h

787.5

737.5

677.2

599.8

辐射总量/(kW·

m-2)

176.6

178.7

118.4

89.5

 

续 表

降水总量/mm

56.0

504.5

90.8

8.4

降水占全年比例/%

8.5

76.5

13.7

1.3

蒸发量/mm

624.1

617.3

348.5

164.3

4.甲县可能位于(  )

A.河西走廊B.河套地区

C.华北地区D.大别山区

5.白河主要补给水源为(  )

A.雨水B.冰川融水

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县撤县设区得益于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B.白河在甲县东南多高山峡谷,河谷呈“V”型

C.白河水库下游的干流多年断流与水库无关

D.白河“迁徙无常”与“多沙”特征有关

答案4.C 5.A 6.D

解析第4题,根据表中气候要素资料判断,甲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约为660毫米。

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少,A、B两项错误。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为400~800毫米,C项正确。

大别山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D项错误。

第5题,由第4题可知,甲县可能位于华北地区,出现冰川融水补给的可能性不大,B项错误。

图中显示白河“性悍”,表明多洪水,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C项错误。

当地冬季气温不太低,冬季降水极少,冬季出现积雪的可能性不大,季节性积雪融水成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可能性不大,D项错误。

当地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雨水补给的可能性最大,且白河“多沙、性悍”与以雨水集中补给的结果相似,A项正确。

第6题,甲县撤县设区得益于城市化发展和政策调整,A项错误。

题中信息表明,甲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迁徙无常”,因此白河在东南段地形较平坦,河谷较宽阔,B项错误。

白河水库下游的干流多年断流与当地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等自然因素有关,同时水库大量拦蓄水源直接导致下游干流断流,C项错误。

白河因“多沙”,而下游河道平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淤高,容易出现决口,导致河流改道,导致“迁徙无常”,D项正确。

(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曾经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此后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的形状。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出现转移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啤酒厂B.钢铁厂

C.生物制药D.精密仪表

8.促使欧洲该类产业向东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B.降低生产成本

C.开拓更大的市场D.“香蕉带”严重的环境问题

9.该类产业的转入,可促进东部地区(  )

A.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

B.向西迁移传统工业

C.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自然环境的改善

答案7.B 8.A 9.C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图中产业向东部和南部地区转移,应为传统产业部门,啤酒厂属于市场指向型的产业,不会产生大范围的转移,A项错误。

钢铁厂在西欧发展一定阶段以后,生产成本升高,利润空间降低,可能出现图示产业转移,B项正确。

生物制药以及精密仪表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不会出现从西欧向东、南转移的现象,C、D两项均错误。

第8题,欧洲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西部落后,A项正确。

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开拓东部地区的市场,加之“香蕉带”地区开发早期发展,环境质量下降。

B、C、D三项均错误。

第9题,钢铁工业向东部地区转移,可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项正确。

钢铁产业属于传统工业,A项错误。

传统工业的移动方向为向东发展,B项错误。

产业转移后,自然环境会受到破坏,D项错误。

(2019安徽淮北联考)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

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下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

据此完成10~12题。

10.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

A.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

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

C.固沙植被使风沙减速后沉积

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

11.据材料可知(  )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

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12.实验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开天然降水B.减弱气温变化

C.防止风沙掩埋D.控制光照强度

答案10.C 11.B 12.A

解析第10题,主要考查地貌形态特征的形成原因。

根据材料,该地原本为平坦的荒漠,A项错误;

由“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说明不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洼地,B项错误;

由“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可推知生态环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D项错误;

根据“绿色斑驳的小沙堆”,可推知是固沙植被使风沙减速后沉积的结果。

C项正确。

第11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判读。

根据图示,低水条件下,羊柴的竞争系数较低,根据材料“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可知,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较强。

B项正确。

第12题,根据材料,人为设置了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来观测不同水分条件下油蒿和羊柴的竞争力。

若在室外进行,受降水影响,三个实验组水分条件会一样,无法进行实验,A项正确。

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分对植被的影响,因此与气温、风沙活动无关,B、C两项错误。

玻璃房内各地光照条件没有差异,光照条件的差异也不是实验的目的,D项错误。

(2019湖北襄阳五中模拟)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高原区。

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计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完成13~15题。

13.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14.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

A.汛期变快B.全年都快

C.全年变化不大D.枯水期变快

15.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

A.上游植树造林B.上游水土保持

C.下游修建水库D.下游疏通河道

答案13.C 14.A 15.C

解析第13题,渭河干流流经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越大,流水的侵蚀作用越强,河流含沙量就越大,其他月份降水少,河流侵蚀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

因此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在7—9月。

第14题,河流含沙量越大,河槽泥沙冲淤速度越快,汛期河流流量大,则汛期时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最快。

故A项正确。

第15题,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河流泥沙含量,A、B两项错误。

下游修建水库,使其上游水面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会加速泥沙淤积,C项正确;

下游疏通河道,会加快河流流速,减小其上游泥沙淤积,D项错误。

(2019辽宁庄河高级中学调研)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拥有盐碱地约30万亩。

在当地“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中低产田上,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经过不断改良与实验,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达到300千克。

农业研究所主要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并选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

据此完成16~18题。

(注:

1亩≈667平方米)

16.海兴县农业受土地盐碱化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7.海兴县改造盐碱土壤未采用传统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年降水量较少,淡水资源不足

B.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

C.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深挖淡水井

D.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的效果差

18.实验发现,在小麦拔节时期(春季气温上升至10℃以上时)浇灌微咸水增产效果较显著,其原因可能是该时期(  )

A.小麦需水量大B.小麦矿物质需求量大

C.降水稀少D.蒸发旺盛

答案16.A 17.B 18.B

解析第16题,春季气温回升,作物返青,需水量大,但此时尚未进入雨季,如果灌溉不科学,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A项正确。

第17题,根据材料“传统措施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

侧面说明这里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用传统方法简单但效果差,B项正确。

第18题,微咸水富含矿物质,但因其水咸一般不用于灌溉,但拔节时期浇灌微咸水增产效果较显著,这说明该段时间小麦矿物质需求量大,B项正确。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沉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的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9~20题。

19.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20.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江道

答案19.A 20.D

解析第19题,由材料可知,枯水期仓前以西河床高度升高、以东降低,结合材料信息“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可以推测出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小,海水上溯势力较强,可能到达仓前,受海水顶托作用影响,河水到达仓前以东河段较少,所以仓前以西河段以堆积为主,仓前以东河段则受海水冲淤影响较大,故出现研究人员测量的结果。

而夏季河流水位上涨,河流径流量大,此时海水受河水的前行冲击,进入河道的上溯段应向东推进,所以缩窄前河床高度的变化应以河流作用为主,仓前东侧河道受河水挟带泥沙堆积的影响再加上东退的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堆积应有所增加,所以东侧河床堆积升高;

而仓前以西河段夏季由于河流径流量大,受海水顶托作用弱,其侵蚀应该有所增加,故其西侧河床则因侵蚀而降低,故选A项。

第20题,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河道没有缩窄前,河流的“主河道摆动频繁”,所以缩窄河道是为了减少主河道的摆动,稳定入海江道,D项对。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分)(2019西南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冰川由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

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质量,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其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均不容小觑。

新西兰南岛面积15万平方千米,南北相距140千米,东西最宽处336千米。

羽扇豆俗称鲁冰花,由英国引入后,现已在南岛大量繁殖。

连绵的雪山、洁净的湖水和多彩的鲁冰花已成为南岛的旅游名片。

下图为新西兰简图及鲁冰花景观图。

(1)分析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地区冰川形成的条件。

(3分)

(2)P湖位于山麓地带,与山谷相连为狭长状。

试描述P湖的形成过程。

(3)简述南岛河流的水系特征。

(4分)

(4)试推断该地适于鲁冰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答案

(1)西风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雪较多(1分);

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1分);

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显著,利于积雪保存(1分)。

(2)P湖所在山谷受冰川作用(1分),形成狭长状洼地(1分);

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1分)。

(3)该岛河流皆短小(1分);

落差较大,水流湍急(1分);

多自西北向东南流(1分);

支流少,流域狭窄,各成体系(1分)。

(4)鲁冰花喜温凉(1分)、降水较多(1分)、气候湿润的环境(1分)。

22.(14分)(2019广东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千米,但下游河道宽约2千米,且河床较浅。

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

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位于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千米,时速30余千米,潮高可达2~4米。

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

(1)说明阿拉瓜利河上游建设水电站有利的水文条件。

(2)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的原因。

(3)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4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

(4)为抵御涌潮,有人提出在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堤坝的措施,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

答案

(1)阿拉瓜利河流域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1分);

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1分);

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1分);

热带雨林茂密,含沙量小(1分)。

(2)河道宽阔的原因:

下游流量大,流水以向两侧河岸侵蚀为主(1分);

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强(1分)。

河床较浅的原因:

下游流速缓慢,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1分);

涌潮逆流而上,易造成泥沙淤积,因此河床较浅(1分)。

(3)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1分);

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后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1分);

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1分);

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1分)。

(4)修建堤坝会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热带雨林的自然环境(1分);

修建沿河堤坝使河流空间固定,导致涌潮浪更高,破坏力更强(1分)。

23.(15分)(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北部地区分布着一半以上的耕地,仅拥有全国1/5的水资源,特别是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的4%。

2018年,“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设想引发了专家热议。

该工程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全年平均水量)至新疆等干旱地区,发展0.13亿公顷灌溉区和牧场,建20万平方千米绿洲,形成长1000千米的运河,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与环境。

工程全长6188千米,总落差1258米。

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建设周期约10年,建成后可解决1.5亿人的就业问题。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下图)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沿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共需打隧洞136条,隧洞总长2337米。

(1)推测“红旗河”调水工程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2)说明“红旗河”调水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5分)

(3)推测“红旗河”调水工程可运行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4)分析在平原地区利用明渠方式输水的利或弊。

(任答一方面即可)(4分)

答案

(1)可增加农业用水,扩大绿洲、牧场面积,促进农业开发(1分);

改善区域气候、生态环境(1分)。

(2)调水工程的路线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断层发育,开挖隧道困难(1分);

工程量巨大,投资大(1分);

维修养护困难(1分);

对调入区及沿途生态造成破坏,且修复困难(1分);

水源输出地涉及多条国际河流,协调难度大(1分)。

(3)春、夏、秋季(即4—9月)(1分)。

原因:

西北地区农业活动集中在4—9月(春、夏、秋季),该时段工农业用水量大(1分);

水源输出地海拔高,冬季河水结冰,无法调水(1分);

春季积雪融水多,夏秋季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可调水量充足(1分)。

(4)利:

明渠施工简单,修建成本低(1分);

建成的运河促进航运(1分);

可开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1分);

明渠水汽蒸发量大,可降低温度,增加湿度(1分)。

或弊:

明渠水分蒸发损耗大(1分);

下渗严重,抬升地下水位,矿物盐分不断累积,加重土地盐碱化(2分);

水质易污染(1分)。

24.(18分)(2019湖南长沙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的自然原因。

(2)指出甲、乙、丙三地黄土层厚薄的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因。

(6分)

(3)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4)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了两种观点。

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

观点1:

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

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的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植被。

答案

(1)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1分);

侵蚀搬运能力弱(1分);

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1分)。

(2)乙>

甲>

丙(2分)。

甲地离沙源地较近,堆积的黄土层较厚(1分);

乙地地势低,堆积起来的黄土层更为深厚(1分);

丙地离沙源地较远(1分);

丙地降水较多,对黄土的侵蚀更强,黄土层相对较薄(1分)。

(3)黄土土质疏松,钻探及开挖难度小,但开矿地面作业地基不稳(1分);

若是地下开采,易造成地面塌陷(1分);

开矿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1分);

黄土层覆盖厚,掀土后采矿会增加工程量(1分)。

(4)观点1:

不正确(1分)。

渭河径流量小、水位浅(1分);

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1分);

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1分);

渭河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1分)。

或观点2: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1分);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1分),水库易淤积(1分);

地势落差条件达不到梯级开发的要求(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