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482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6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布置

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

课后

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

都听过哪些寓言故事?

2、结合收集的资料讨论

什么是寓言?

寓言和童话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板书课题:

寓言两则。

解释“则”的意思。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则:

二、理解题目

1、分别说说“亡羊补牢”这四个字的意思。

2、重点讲解“亡”和“牢”的意思。

3、说说这个成语的整个意思。

三、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特别要注意“窟窿”和“街坊”要读轻声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精读课文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为什么丢?

找到相关段落回答

(1)羊圈破了个窟窿

a.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b.“窟窿”的意思是什么?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c.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d.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

引读前两句。

e.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2)街坊劝告,他不听。

a.“街坊”的意思是什么?

注意“坊”读轻声。

b.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

c.引导评议,齐读。

d.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e.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f.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g.指名读,评议。

 

2、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3、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4、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文中句子。

(3)从“后悔”这个词你了解到什么?

从“接受”这个词你明白了什么?

(4)于是他怎么做的?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5)那么养羊人修补羊圈的结果是怎样的?

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最重要(再也)

五、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还是没有修羊圈会怎样?

2、所以从这则寓言里你能懂得什么道理?

  

3、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

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

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窿:

右下部分不要忘记中间的“横”

  寓:

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叼:

最后一笔是提

5、课堂练习

畅谈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用一个假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相同点:

故事都是虚构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动物、植物或者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具有教育意义。

不同:

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重在教训和讽刺。

童话中有很强的想象力。

相当于“篇”

亡:

丢失

牢:

羊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结果第二天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自由练习,小组互讲

两次

练习书写

齐读

事情的结果

邻居。

齐读“街坊”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读出后悔之情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交流记字方法

书空

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记忆理解寓言的意思

了解课文大意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强调生字中的容易读错的音,解释词语意思

用不同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体会养羊人的心理变化

理解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

总结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

课堂检测

一、多音字

圈()钻()

()()

二、注音

窟窿()街坊()

三、看拼音写词

gǎn

()快

()动

勇()

()车

四、组词

街()狼()以()

衔()狠()已()

加偏旁组词换偏旁组词

每()寓()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解词

则:

亡:

牢:

南辕北辙

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缠”字的字形。

3、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知道这句成语,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谁能说一说那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今天我们就再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篇寓言故事。

3、学习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想去一个地方,而能到达这个地方的路由很多条,请问你是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呢?

4、可是有一个人他宁愿选择一条费事的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我们就去文章中看一看。

一起来学习《南辕北辙》

二、理解题目及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

谁能说一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2、教师解释“辕”和“辙”的意思。

学生可能还不能理解。

可以等到最后在让学生说意思。

3、自读课文。

注意读音。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指名读,纠正字音。

5、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

重点讲解“盘缠、车把式等词”

6、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

8、分角色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9、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从“硬要”这个词你能看出什么?

出示: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他的马好,赶车的本领大,盘缠带得多,走得远,就到不了楚国。

体会“越......越......”的句式

用这个句式练习造句。

10、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

小组合作。

全班讨论

三、理解寓意

1、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生活中发生的或者见到过的这样的事情。

四、总结: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

“缠”的右边不要写成“厘”

课堂练习

加偏旁组词

更   (     )

    (     )

看拼音填空

zuò

(   )位

(   )车

(   )饭

(   )业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说说自己的看法

齐读课题,说一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辙:

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辕:

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

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盘缠:

路费

车把式:

专精某种技能的人

默读思考

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北方的。

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两个人

分角色读课文

比较出示的两个句子

练习造句

小组合作,讨论

说一说自己理解的课文中心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做练习

复习引入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会置疑

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语言文字训练

理解课文中心

讲练结合

一、造句

越......越......

二、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三、加偏旁组词

四、看拼音填空

10惊弓之鸟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

10、惊弓之鸟(第一课时)

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叙述顺序。

2、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

3、用不同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清文章的脉络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用不同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10、惊弓之鸟

1——4:

提出想法

5——6:

试做

7——9:

分析原因

听写生词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都是讲故事的文章,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成语故事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自己不懂的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

魏国、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作痛、裂开

重点讲解字词:

意思(句子中理解):

悲惨、愈合、作痛。

它飞得慢,叫得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说出“悲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读音:

拉弦(xiá

n)、更(gēng)羸、愈(yù

)合

多音字:

写法:

注意“雁”里面是两个单人旁;

“魏”的笔顺。

(2)齐读这些词语

(3)除了这些词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4、轮读课文。

一人一小节。

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5、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顺序,弄清结构

1、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

是按照什么顺序分的?

2、全班讨论。

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是否合理以及原因。

分为三部分:

1——4、5——6、7——9

3、分别说说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部分

1、如果是你,当更羸提出自己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2、那么大王是什么样的反应?

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3、

4、理解“信不过”的意思

5、自己试着读读大王的话,要读出不敢相信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更羸和大王的话。

体会人物的心理。

五、课堂练习

更()大()

ngōngjià

n

()子()开宝()

大()()夫射()

试()()作文()()丽拉()

()打

加偏旁组词:

非、参

换偏旁组词:

猎、痛、裂、射

说一说知道的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闻鸡起舞……

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自学理解不懂词语

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轮读、齐读词语

悲惨:

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

(伤口)长好。

作痛:

(伤口)疼痛

齐读词语

更:

gēng更羸

ng更加

大吃一惊:

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轮读课文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三部分:

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

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分析推理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原因。

这怎么可能?

“是吗?

”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不敢相信

自由练习读课文。

要读出不敢相信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回忆导入,同时强调文章的体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言文字的训练

采取多种方法识字

理清文章脉络

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巩固基础知识

拉弦()愈()合

害()怕更()羸

试()()作文()

()丽拉()

10、惊弓之鸟(第二课时)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2、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1、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2、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10、惊弓之鸟

观察:

飞得慢  叫得惨

                       

思考:

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结果:

不用箭  只拉弓

抄写喜欢的词语

能够说出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惊弓之鸟。

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⑴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

⑵更羸告诉魏王()。

⑶魏王不信,于是更羸()果然()。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并且要通过这篇课文学习一项本领。

二、深入理解课文

7、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更羸是用什么方法射下了天空中的大雁。

谁能再来跟大家说一说。

8、只拉了一下弓,大雁就掉了下来。

那么同学们,请你默读第5自然段,圈出置大雁于死地的那个字。

9、为什么“嘣”字会置大雁于死地?

(1)出示图片:

这幅图描绘的是这一段的哪些语言?

(2)齐读这句话“那只大雁直往上飞……直掉下来。

(3)这句话当中出现了两个“直”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大雁边飞边鸣为

→;

直往上飞“↗”;

直掉下来“↓”

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儿的意思。

而“直掉下来”的“直”是垂直的意思。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空中掉下来。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空中直掉下来。

这两句话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4)这只大雁为什么听到“嘣”的一声就会“直往上飞”还“直掉下来”?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掉了下来。

用因果句分析:

师先举例

因为这只大雁听到“嘣”的一声,所以心里害怕。

学生练习说句子。

变换句式练习:

……是因为……

(5)如果你也跟魏王去打猎,也拉得动这张弓,发出的弦响,会不会把这只大雁吓下来?

(6)那么更羸最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

请你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说一说。

4、过渡:

更羸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知道那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那同学们,更羸是如何知道那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的?

请你用直线画出答案。

a)指名读这段话。

b)齐读这段话。

c)这几句话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

哪些是更羸的判断?

d)出示这段话:

“它飞得慢……得不到帮助。

”用先因后果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意思。

教师先给出一个例子。

e)更羸通过观察,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中间还需要他对看到的事情进行什么?

这才是更羸最大的本事。

总结:

所以说,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能够认真地观察,认真地分析才行。

三、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1、学完了课文,谁能来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这是惊弓之鸟的本义,但是它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3、出示

阅读短文

从前有个人被恶狗咬伤了。

伤好后的一天夜里,他翻墙进一户人家偷东西,偷完东西正在翻墙出去时,突然身后响起凶猛的狗叫声。

这个人大吃一惊,从墙上摔下来。

后来他怎么努力也翻不出去,因为他总觉得那只恶狗就要扑上他的后背了。

最后他被主人逮住时,才发现那只狗原来是被拴在柱子上。

(1)轻声读一读

(2)我们这篇文章叫惊弓之鸟,这篇课文可以起什么题目?

受过箭伤的大雁,心里很害怕。

被狗咬过的人,心里很害怕。

被解放军打败的敌人,()

以上这些受过惊吓的人或物,心里很害怕,都可以说是“惊弓之鸟”。

所以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之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四、联系实际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

2、学完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或者有什么收获?

填空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3、并不取箭,左手拿弓,右手拉弦;

那只大雁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大雁就掉了下来

“嘣”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不一样。

第一个“直”是一个劲儿的意思;

第二个是垂直的意思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因为这只大雁心里害怕,所以就拼命往高处飞。

因为它拼命往高处飞,所以伤口就裂开了,结果从天上直掉了下来。

大雁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它心里害怕。

更赢的本事不是只会拉弓吓大雁,而是他能从雁鸣声中知道这是一只惊弓之鸟。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指名读、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