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420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B.电磁铁能永久性地保持磁性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不能把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5.图2所示的简单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力的是

6.图3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7.小王同学分析了四个常见事例中的能量转化,其中正确的是

A.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C.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电能

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9.半导体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体中不需要应用半导体材料的是

A.输电线B.手机C.电脑D.电视机

10.图4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11.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相似的是

A.蛋糕B.面包C.地球D.太阳系

12.为控制大气污染,下列措施目前不可行的是

A.尽量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城市居民生活用的燃料

B.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C.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D.禁止使用石油资源

13.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4.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水的比热容为4.2J/(kg·

℃)B.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C.汽油的热值为4.6×

102J/kgD.柴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99%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中横线上方。

15.图5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图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选填甲或乙)

16.电动机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发电机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请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图6所示的军舰(保持质量不变)由大海驶向河流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如图7甲所示的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__。

如图7乙所示的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20.图8所示的实物图,是教材第十五章第二节“探究电流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

实验中,要测出:

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煤油的温度变化值△t,通电时间t。

查表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c。

则煤油吸收的热量的计算式为Q=________。

由能量关系可知电功W=Q,由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可以计算出电功率,再与U、I比较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21.请你举出一个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技术中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

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虚像。

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

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4分)

(1)如图9所示,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你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力的示意图。

(2)如图10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到玻璃三棱镜的AB面,请画出从AC面出射的折射光线。

24.(6分)某电炉的额定功率是1.1kw,额定电压是22OV,接入某电路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4A。

求:

(1)电炉的电阻是多少?

(2)电炉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25.(6分)某汽车以72㎞/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6×

104W。

汽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了2000m。

(1)汽车牵引力在这段路程中做的功是多少焦?

(2)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牛?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6.(8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11所示(各个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各个定值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请选用合适的器材,完成实验探究。

(1)你认为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2)本实验中,需要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

(3)在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4)小杨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使用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解起到的作用是()

A.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护电路

B.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改变电源电压

27.(6分)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2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13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共20分)

B卷共4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题号

1

2

3

4

答案

1.如图14所示,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

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

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

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

2.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太空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着名叫“鹰”的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完成了人类首次到达地球以外天体的壮举,图15所示为宇航员到达月球及在舱外工作的照片。

下列关于登月舱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在月球上的质量大于它在地球上的质量

B.登月舱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C.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太空中噪声太大

3.2008年5月12日在我省坟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众志成城、举国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为了尽快让全国人民了解震中汉川及附近地区的灾情,及时展开救援行动,在道

路完全阻断、气候恶劣且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果断组织了多次空降行动,其中15名空降兵将生死置之度外,乘坐大型军用运输机在茂县上空5000m处实施了空降,创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生死一跳”的奇迹(见图16)。

关于此次空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降兵的着陆点一定在他跳离机舱时的位置的正下方

B.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小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C.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等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D.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大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4.为了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同学设计了图17所示的电路。

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

小王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做了以下的实验,往Rt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

B.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

C.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D.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二、综合题(12分)

5.(5分)在抗震救灾中,为了从垮塌的建筑中尽快地实施救援,营救生命,使用到了大量的汽车起重机。

正在家中复习的小陈同学看到救灾现场的救援画面后,在感动之余,找来了一台玩具汽车起重机,进行了探究。

小陈要探究的问题是,起重机吊起的重物静止在空中时:

①支撑臂对起重臂的作用力大小;

②水平地面受到的起重机的压强。

为此,小陈除起重机外,还准备了以下器材:

重物、弹簧测力计、棉线、面积足够大的坐标纸、墨水、毛笔、复写纸。

(1)要完成他的探究,上述器材中还应该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问题①的探究,需要测量力臂。

请你在图18中作出支撑臂CD对起重臂AB的作用力F的力臂,其中O点是支点。

(3)在问题②的探究中,针对接触面积的测量中遇到的困难,小陈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的实验步骤为:

A.用棉线拴牢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起重机的重力G1、重物的重力G2;

B.将重物挂在起重机的挂钩上,如图18所示;

C.在水平地面上从下往上依次铺放坐标纸、复写纸,然后将起重机平放在复写纸上,保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D.取走起重机,根据轮胎和支架在坐标纸上留下的印迹,计算出起重机(包括轮胎和支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

E.求出水平地面受到的起重机的压强p=_______。

方案二与方案一只有步骤C不同,请你根据小陈准备的器材写出步骤C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陈对问题②的探究中接触面积的测量仍然感到不够满意,认为测量不

够准确。

请你任选一种方案,简略指出其测量不够准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分)为了探究“在忽略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同一种材料的一钟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小李和小赵同学共同设计了图l9(甲)所示的电路,其中M、N间可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

实验室提供的电阻丝的电阻均不超过10,其规格见表格一,提供的其他器材见表格二。

表格一表格二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锰铜合金丝

L

2S

镍铬合金丝

S

3S

5

2L

6

3L

器材

规格

电源

电压恒为3V

电流表A

量程O~O.6A

电压表V

量程0~3V

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为10

滑动变阻器R2

最大阻值为500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小李和小赵首先要进行“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探究,探究中他们应该选用的是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根电阻丝。

在正确选择电阻丝后,他们又选择了两个变阻器中的一个,接着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发现变阻器的滑片从右端a向左端b滑动直到接近b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虽有示数,但示数很小且几乎无变化。

针对上述现象,小李和小赵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并提出了改进意见[见图19(乙)]

你的看法和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听取意见并改进后,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结论。

(2)小李和小赵接着进行了“导体电阻大小甲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的探究,在探究中他们选用的是序号2、3和序号____的三根电阻丝。

在实验中,他们正确操作,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分别作出了图l9(丙)

所示的这三根电阻丝的I一U关系图象。

由图19(丙)可知,序号2的电阻丝的电阻是________。

分析图19(丙),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密时间:

2008年6月14日下午3:

00

二00八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卷(共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C2.C3.A4.D5.D6.B7.A8.C9.A10.B11.D12.D13.B14.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5.甲乙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磁感应

17.不变使用节水马桶等18.不变增大

19.3.5mA-4℃20.煤油的质量mcm△t

21.乘车时系安全带等给机器加润滑油等

22.正0.4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

23.(共4分)如图

(1)(2分)每画正确一个力1分。

(2)(2分)画出法线得1分,画出折射光线再得1分。

26.(共8分)

(1)电压、电阻

(2)电压(3)如图(4)C

评分意见:

每问2分。

27.(共6分)

(1)游码(1分)平衡螺母(1分)

(2)BAC(1分)(3)50(1分)

(4)在试加砝码和调节游码时,调节平衡螺母(2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D2.C3.B4.A

二、综合题(共12分)

5.(5分)

(1)刻度尺(或三角板.)(1分)

(2)见图(1分)

(3)(G1+G2)/S(1分)在水平地面上铺上坐标纸,接着用毛笔在起重机的轮胎和支架上涂上墨水,然后将起重机平放在坐标纸上,保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分)

(4)在方案一中,由于玩具汽车起重机(包括重物)较轻,导致其在复写纸上的印迹不够清晰;

在方案二中,由于墨水涂抹不均匀,导致印迹太深、太浅或者浸染到坐标纸上接触处以外的地方(1分)。

说明:

其他合理的解释也给分。

6.(7分)

(1)2、5、6(1分)

他们选择的变阻器是R2,最大阻值过大,应该换用R1(2分)

(2)4(1分)6(1分)在忽略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同一种材料的导体在长度一定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大小成反比(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