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417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8-4财务评价……………………………………………34

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

9-1组织机构设置………………………………………36

9-2实施管理……………………………………………36

9-3运行管理与维护……………………………………37

第十章环境影响分析

10-1环境现状分析………………………………………38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38

10-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9

第十一章结论

可行性研究结论……………………………………40

1.1项目背景

某某地,地处张广才岭与松嫩平原接壤处,80%以上为坡耕地,地势呈南高北低,境内沟壑纵横,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耕地水土流失面积14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6%,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县人民的生产、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仅1994年7月13日的特大洪水袭击,使某地一次永久性流失耕地30万亩,有近万户农民失去土地和家园。

据专家预测,如不加速生态综合治理,要不了50年,某地将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无地可种。

生态建设是某地农业建设的带有战略性的任务,县委、县政府从1997年起,做出了全面加强生态治理的战略决策,号召全县人民用10-15年时间,在省、市开发办的支持下,集中优势兵力,大规模开展生态农业治理,再造某地秀美山川。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位于二龙山上游暖河流域的平坊镇益阳、平坊村,是目前二龙山上游乃至全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项目区总面积3.8万亩,水土流失面积2.5万亩,占总面积的65.79%,耕地水土流失面积1.45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8%;

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坡耕地肥力大幅度减退,有机质含量由初垦时的6%下降到3%,每年流失土壤2.37万吨,跑水27.18万立米,流失土壤养料819吨,过量的水土流失不仅每年吞噬大量农田,而且造成了全县重要的生产、生活及旅游观光水源地——二龙山水库的严重淤积与污染,致使库容锐减,水质下降,给县城宾州镇及下游四个乡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二龙山水库原有兴利库容6400万立米,现已淤积1400万立米,其中来自暖河的淤积量约占三分之一。

二龙山水库为灌溉、防洪、养鱼、旅游、供水为一体的中型水库,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龙山水库扩建后总库容1.08亿立米,养鱼120万斤,而且成为国家级4A旅游区——二龙山风景区的一个重要景观。

该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元,旅游收入超亿元。

同时,二龙山水库肩负着十分重要的防洪重任,该库防洪库容4620万立方米,保护了下游15万亩耕地和3万人口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近五年来,在省、市农业开发办的支持下,某地开展了二龙山流域系统开发建设工程,先后完成了石洞河流域、暖河流域、陡咀河流域、泉眼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目前已显示出初步成效。

建设生态农业小区10.43万亩,其中:

坡耕地治理6.77万亩,造林3.66万亩,经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9.57%提高到了38.87%,土地年流失量由治理前的26.80万吨减少到9.73万吨,下降64%,年洪流量由治理前的267.59万立方米减少到129.05万立方米,保水率达51.77%。

项目区增加农林产值4973.29万元,增加收入3426.85万元,人均增收1370.8元。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是整个二龙山上游生态治理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全面完成该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才能体现出二龙山流域的整体效应。

该项目的功效在于应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对整个小区成规模,成系统治理开发,使其真正成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民致富先行区、水库功能调节区、四A景点园林区。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分平坊小区与三宝幸福小区。

平坊小区位于平坊镇益阳、平坊2个村,三宝幸福小区位于三宝乡幸福村,总面积3.8万亩,建设生态农业基地0.9万亩,其中:

坡耕地治理0.6万亩,营造林0.3万亩。

建设工期拟定2006年一年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总投资407万元。

其中:

水利投资185万元,农业投资91.6万元,林业投资102.9万元,科技投资20.9万元,其它投资6.6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07万元。

中央投资214万元,省投资86万元,市县投资21万元,群众自筹86万元。

1.4效益

一、经济效益

1、坡耕地治理0.6万亩,增产粮食77.5万公斤,增加产值87万元。

2、造林3000亩,年增加木材5065立米,增加柳条6300立米,年产值164.55万元。

合计年增加产值251.55万元,年增加收入152.08万元,人均增收987.5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社会效益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工程建成后,河流泥沙明显减少,水库淤积大幅度降低,旱涝周期大大延长,为小区建设高效农业打下坚实基础,保护了二龙山水库下游水田生产和宾州镇居民饮用水源。

同时也促进了小区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年增加收入152.08万元,人均增收987.5元,人均收入由1767元达到2754.5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生态效益

小区项目实施后,将使0.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较好治理,林木覆盖率由21.05%提高到28.95%,土壤流失减少61.56%,保水率达52.12%,小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对净化二龙山湖水,发展旅游起到积极作用。

1.5组织领导与管理

某地人民政府对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高度重视,为更好地完成该项目区建设,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高福仁为组长,副县长张玉华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有农委、农业开发办、财政、水利、林业、平坊、三宝等单位领导,抓开发建设,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日常工作由农业开发办负责,主要抓好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计划管理、资金管理、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章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分平坊小区和三宝幸福2个小区,平坊小区位于平坊镇益阳、平坊村,三宝幸福小区位于三宝乡幸福村,总面积3.8万亩,平坊小区、其范围北至平坊村,西邻新发村,东与三宝乡接壤,南与本村相连。

三宝幸福小区范围:

北至民祥村,西到高台村,东邻东方村,南与本村相接。

平坊小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7°

26′40″-127°

32′15″,北纬45°

32′50″至45°

37′10″。

三宝幸福小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7°

43′10″-127°

44′30″,北纬45°

42′14″至45°

44′26″。

2.1.2水文、气象

一、水文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平均迳流深R0=160mm,年迳流量405.54万立米。

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迳流量的77.5%,枯水期为5、6月份。

开发小区为半山区,洪峰、洪量涨落历时短,峰值较大。

二、气象

该小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西伯利亚寒流控制,气候干燥寒冷;

夏季受海洋暖气团和蒙古低气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春季多风干旱;

秋季凉爽气候多变。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4.2小时,平均每天7.4小时,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489.5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55.1%,年最高气温为36.1℃,最低气温-37.7℃,封冻期长达5个月之久。

无霜期平均14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550毫米,年蒸发量为1624毫米,常年多西北风。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一、地形

小区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总趋势呈南高北低,小区地形最高点为永祥屯南山,标高469米,最低点为永庆屯北,标高240米,相对高差229米。

二、地貌

小区大地构造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松辽平原呈过渡带东南隆起区,张广才岭余脉,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区,呈浑园状或角状低山,山间平原呈岗伏状平原或微倾斜平原。

三、土壤

据“某地土壤普查资料”记载,该区土壤主要类型为暗棕壤土、黑土和白浆土三大类。

1、暗棕壤土:

主要分布在山地和坡度较大的陡坡地。

主要理化性质:

容量0.7-1.4克/立方厘米,PH值6.5-7.0,孔隙度50%左右,有机质含量3-4%,全氮含量0.268%,全钾含量1.67%,全磷含量0.105%。

2、黑土:

有三个亚类。

即黑土、草甸土黑土和白浆化黑土。

主要分布在丘陵漫岗地形部位。

其理化性质:

土壤容量1.43-1.62克/立方厘米,孔隙度36.87-40.04%,最大持水量25-38%,PH值6-6.87,有机质含量在3.5-4.5%,全氮含量0.3%以上,全磷含量0.18%,全钾含量为2%,保水、供水性能好,土质疏松,耕性完好。

3、白浆土:

主要分布在山麓台地和坡岗地,母质为第四纪洪积粘土沉积物,呈棕暗色的白浆层,其理化性质:

土壤质地粘重,耕层容重1.2-1.3克/立方厘米,孔隙度50-55%,最大持水量30-40%,通透性能差,结构不良,潜在肥力低。

2.1.4水资源

一、地表水

暖河从南向北穿过治理小区,流径长7km,控制集水面积43.5km2(含小区境外东、西、南三侧的山地)。

年径流计算采用一九九六年十月黑龙江省水利厅编制的《黑龙江省水文图集》。

分别查得小区多年平均迳流深R0=160mm,变差系数CV=0.65,偏差系数CS=2CV,保证率P=75%时,模比系数KP=0.52。

某地迳流年内分配为Ⅶ区,灌溉季节来水系数K灌=0.788,溉期临界期来水系数K临=0.053。

1、年径流计算公式

⑴多年平均迳流量

V0=0.1R0F

式中:

V0——年径流量(万m3)

R0——年平均径流深(mm)

F——集水面积(Km2)

⑵设计年来水量

WP=KPW0

式中WP——设计年来水量(万m3)

KP——设计保证率为P=75%进模比系数

⑶灌溉期来水量

W灌=K灌WP0.788WP

⑷灌溉临界期来水量

W临=K临WP0.053WP

W临——灌溉临界期设计来水量(万m3)

2、地表水计算成果

名称

来水

面积

F

(km2)

径流深

R0

(mm)

径流量

W0

(万m3)

变差数

CV

偏差

系数

CS

P=75%

模比系

数KP

设计年

来水量

WP

灌溉期

W灌

灌溉临界

期业水量

W临

平坊

小区

43.5

160

696

0.65

2CV

0.52

361.9

285.2

19.2

3、地表水资源分析

从上表计算来看生态项目小区年径流量为696万m3,设计年来水量为361.9万m3,灌溉期来水量为285.2万m3,灌溉临界期来水量为19.2万m3。

经多年实践来看,一般中丰水年份用车从暖河拉水,解决附近旱田坐水种。

但遇到干旱枯水年份河基本断流无水。

要想解决抗旱用水,必须提取地下水。

二、地下水

㈠含水层

小区地下水有第四系砂砾石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1、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潜水):

分布在平原第四系地层中。

第四系地层由黑土、亚粘土、砂土、砂砾石等组成,厚度变化大,厚度3~20米。

含水层一层,由细砂、中砂、粗砂、砾石组成,厚度1-3米,水位1.5-4.5米,单井出水量10-20吨/时。

含水层顶板为亚粘土,底板为白垩系泥岩,地下水主要由降雨补给。

2、基岩裂隙水:

本区基岩主要是白垩系砂泥岩和大面积的花岗岩,白垩系砂泥岩中砂岩含地下水,基岩裂隙中赋存地下水,且具有承压性。

㈡地下水补给量:

1、降雨补给

W降=αPF

α——降雨入渗系数α=0.12

P——多年平均降雨量P=550mm

F——规划区面积  F=25.33Km2

W降=0.12×

550×

25.33×

0.1=167.18万m3

2、河流补给:

W河=KhJLt

已知:

K=19.73米/日h=2米

J=0.003L=7000米t=100天

W河=19.73×

0.003×

7000×

100=8.29万m3

合计:

地下水补给量167.18+8.29=175.47万m3

㈢地下水可采量

Q可采=qNt

q——单井出水量

N——平均布井数

t——年开泵时间

R=193.72(米)

N=F/4R2=4000×

667/4×

193.722

=18(眼)

Q可采=10×

18×

16×

100

=28.8万m3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二龙山小流域项目区总面积3.8万亩,耕地1.4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16%,耕地种类为水土流失、易旱、瘠薄型,其中:

水土流失型0.48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58%,易旱型0.45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1%,瘠薄型0.16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11%。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该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土地等级评价表

特征

等级

地形坡度

土层厚度

(公分)

地貌部位

侵蚀模数

T/Km2/年

作物产量

公斤/亩

(亩)

合计

14500

以下

60

平川

500

250

3250

~5°

60~40

坡中下

1500

200~250

4300

~8°

40~30

坡中

3750

100~150

3500

~15°

30~20

岗顶

6500

2950

15°

以上

20~10

坡上

11500

开发潜力:

1、土地资源丰富,经开发改造后可建成高产稳产良田。

交通方便,小区农副产品可直接远销哈市、大庆、佳木斯等地。

2、水资源丰富,小区地表水年径流量696万m3,灌溉期来水量285.2万m3,地下水丰富,补给量175.47万m3,可采量28.8万m3,为农田灌溉提供可靠水源。

3、小区气候适宜,雨热同期,日照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4、县委、县政府重视,制定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支持项目开发;

干部群众积极性高,有利于开发项目实施。

2.1.6自然灾害

本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旱、风、霜冻、冰雹、病虫害等,以旱为主。

小区水土流失严重,其危害表现:

一是跑水跑土严重,据调查统计:

年流失沃土2.37万吨,跑水27.18万立方米;

二是淤积库坝,水冲沙压农田,近年来暖河河岸扩张滚位,冲毁农田60亩。

二龙山水库经实测和公式计算,自建库以来淤积已达1400万立方米,年均入库泥沙60万立方米,致使水库有效库容锐减,严重影响下游灌溉和城镇工业、生活用水;

三是水土流失致使生态失调。

解放前后,该区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山上青松翠柏,古树参天,野生动物成群。

历经数十年的变迁,当年的景观在该区已不复存在,野生动物几近绝迹。

水土流失成因:

一是自然因素。

该区地形有低山、丘陵、漫岗、河谷,地形高差大,一遇大雨,暴雨迳流集中,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

二是人为因素。

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耕作粗放是产生现代侵蚀的根源所在,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给本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项目区有7个自然屯,422户,总人口1680人,农业人口1540人,劳动力839人。

2.2.2土地利用现状

某地二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总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

耕地1.45万亩,占总面积的38.16%,林地面积0.8万亩,占总面积的21.05%,荒山荒地面积0.72万亩,占总面积的18.95%,水域面积0.18万亩,占总面积的4.74%,其它面积0.65万亩,占总面积的17.1%。

2.2.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产玉米、大豆及少量杂粮。

规划前三年平均粮食总产2980吨,平均亩产205.5公斤。

本区耕地多为坡耕地,土质不佳,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本区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2.2.4地方财力及农民收入

项目区农业总产值494.7万元。

农业产值339.7万元,林业产值52万元,牧业产值38万元,副业产值65万元。

农业总收入272.1万元,人均收入1767元。

2.2.5水利、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及现状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为本项目科技依托单位。

省水保所设在某地,是我省唯一的一所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承担全省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现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副高级工程师2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1人。

县农业开发办聘请三位水利高级工程师参加开发工作,县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处,良种繁育站一处,镇有农技推广站。

全县有高级农艺师115人,有较强的科技力量。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小区现有农桥3座,路涵5座,农路9条,长12.25公里,排水沟4条,长9.75公里。

高压线路13.5公里,低压线路18.9公里。

2.3.2田间工程现状

开发小区为旱作农业区,田间工程主要是农路与排水沟,基本上达到遇涝能排,其它水利设施薄弱。

2.3.3农业机械及农业机械服务设施

小区现有农业机械:

中型拖拉机1台,大型农机具1台,小型拖拉机22台,农业总功率249.5千瓦。

项目区为平坊镇益阳村所辖,交通方便,可随时维修农机故障。

2.3.4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交通方便,小区距宾州镇20公里,某地至松江铜矿公路在小区穿过,区内农路砂石路面,四通八达,区内已安装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通讯信息灵通。

电力:

区内电力供应较丰富,农村生产、生活的动力和照明用电均能保证,随着小区建设,农产品的商品率也将提高,电力资源可保证农产品深加工的用电量。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调。

该流域沟壑众多,密集的沟壑把耕地切割得支离破碎,造成耕作困难,降低土地利用率,区内土壤侵蚀模数为1500~11500吨/平方公里/年,总侵蚀量2.37万吨。

破碎的耕地和严重的侵蚀,使土地肥力减退,水分流失。

森林植被遭破坏,生态系统紊乱,抗灾性能锐减,,致使小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发展。

2、科学种田水平低,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够,粮食生产的增产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3、农机具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

4、区内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自我开发能力弱。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区生态系统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项目实施后,使生态环境达到优良状态,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2、建设某地二龙山小流域工程,不但把本区建设成农业高产稳产区,农民致富先行区,同时也保护了二龙山水库水质及下游15万亩耕地和3万人口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3、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本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最关健、最核心环节,对于农户和整体性的“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极大改善本区灌溉、农机、道路、生态自然状况,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调,治理开发潜力大。

当地政府及群众有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2、本项目符合国家和我省农业开发总体规划,科技含量高,群众认可,且形成一定规模,建成后能明显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产生较好的示范作用。

3、项目区群众有治理水土流失经验,能够科学有序地实施此项目。

4、本项目确定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为科技依托单位,该所技术力量雄厚,能够确保项目实施的高标准、高质量。

5、地方财政和农民群众有一定的配套和自筹能力。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内多年平均迳流量为696万m3,设计年来水量为361.9万m3,灌溉期来水量285.2万m3,灌溉临界期来水量为19.2万m3,因区内无栏蓄工程,地表水不能利用。

本区地下水有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

分布在山间平原第四系地层中,含水层厚度1~4米,变化大,不稳定,单井出水量10~20吨/时,水位1~3米,地下水补给主要是降雨补给,次之为河流补给。

地下水补给量175.47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28.8万m3。

4.2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现状需水量

一、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

生态农业小区为旱作农业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和杂粮。

供水工程主要是机电井、水井。

农业用水主要是春旱时坐水种。

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

现有水利工程供水主要是机电井和水井,用水主要是人畜饮用水、农村工业用水和农业坐水种。

合计供水量10万m3

二、现状需水量

1、生活用水

人用水:

1680人×

64kg/人.日×

365天=3.93万m3

畜用水:

1460头×

50kg/头.日×

365天=2.66万m3

人畜用水合计:

3.93+2.66=6.59万m3

2、工业用水

农村“三坊”及乡企业用水:

16处×

1m3/日×

365天=0.58万m3

3、农业用水

玉米坐水种,以每亩2m3计算:

0.5万亩×

2m3=1.0万m3

现状需水合计:

6.59+0.58+1.0=8.17万m3

4.3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