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889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扩展压缩语段教案文档格式.docx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来描述事物,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示例二:

他,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腿,活像个衣服架子。

方法三:

运用表现手法。

运用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表现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表达效果,丰富表达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方法三”的提示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他瘦得皮包骨头。

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腿,看上去活像个衣服架子。

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无不惊异地回头看他。

(围绕“瘦”这个关键展开描述,想象合理2分,恰当地使用修饰词或修辞手法2分,表达流畅语意丰富1分)

解答“添枝加叶型”扩展语句题的方法:

1.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发现扩展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

如[典例1]中的“瘦”字即是扩展的基点。

2.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

3.仔细审读扩展后的句子,检查其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通顺合理。

▲考点分析二:

串联丰富型扩展就是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这类题目有的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写一段语意完整的话;

有的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在想象联想的基础上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典例2] (2009·

江西高考)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三个词语。

(50个字左右)(5分)

【创新设计教师版P83典例4】

[借题发挥]一般的扩展程序是:

领悟情境——明确方向——把握句式——借助修辞——描写渲染——突出重点。

考生在扩展语句时,一定要避免“另起炉灶”“偏离话题”“曲解原意”“不合情境”等现象产生。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要综合运用。

解答“串联丰富型”扩展语句题的方法:

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是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它们往往是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和得分点。

2.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进而组织语言材料,完善题目答案。

3.检查分析组织的答案,有两个层面要求:

一是显性要求,二是隐性要求。

所谓“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限制扩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

所谓“隐性要求”,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而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要求。

4.注意题干中的字数的限制。

▲考点分析三:

补写续写型扩展,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补写或续写。

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类,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

当然,关键是必须符合题干的要求。

[典例3] (2007·

江西高考)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

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的是扩展语句的能力。

以“×

×

”词语为开头,限定要求,进行扩写。

使用排比时要注意排比的有关知识,即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句子排列在一起。

同时还要使用其他的一种修辞方法,才符合要求。

“走进考场”是从情景内容上加以限定,扩写时应围绕这个话题来展开。

[参考答案] 走进考场,我看到物品摆放整齐,玻璃擦拭洁净,考生都信心十足。

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信的火花在脑海闪现,暗暗告诫自己:

沉着、认真才能扬起自己理想的风帆。

(围绕“走进考场”这一话题2分,修辞2种以上运用恰当3分,少字数扣1分)

解答“补写续写型”扩展语句题的方法:

补写续写型扩展语句题,往往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逻辑思维从而合理地推导出缺失的内容,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

(1)读懂题目要求,准确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2)仔细分析题目中提供的短语或句子的特点,以此为扩写源头,寻找丰富句子的突破口,弄清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情境、色彩等。

(3)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色彩等符合要求。

(4)检查扩展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

▲考点分析四:

前人论文,有所谓的“乐境”“哀境”之说,语句的扩展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或情趣的需要,给出相应的表述。

这种类型题一般着眼于对古代诗词名句的扩展,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相关语句加以赏析扩展。

[典例4] (2010·

四川高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6分)【创新设计教师版P83典例2】

[典例5 (2008·

湖北高考)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

②想象合理;

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 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 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

秋日湖上,波光粼粼。

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

左右顾盼。

镜头二:

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

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参考答案] (镜头三:

)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

)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

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准确理解诗歌内容2分,明确扩展要点1分,语言生动1分)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设计新颖的扩展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扩展要点,进而通过想象、联想组织画面,设计好人物动作、神态,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把画面展现出来。

解答“赏析想象型”扩展语句题的一般步骤

1.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

2.读透诗歌,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3.“吃准诗句”,结合诗歌的内容主旨,正确的理解诗句本身,找准诗句的扩展中心。

4.“想象整合”,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谨慎地选词造句,完成答案的整合完善。

▲失误分析:

抓不住扩展重点

扩展语句要求在已有信息或结合上下文语境或明确材料中要扩展的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扩展所要求写的内容,从而使语句更加充实、完整、丰富。

如果不注意要求,就会偏离了扩展的重点——所应扩展的不写,不需要扩展的随意乱写

忽视描写

扩展语句常与描写相连,与高考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合并考查,注重形象性。

如果不按照要求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或者不能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都会使整体逊色,导致失分。

要注意使用景物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手法,加上一定的修辞运用,把语句扩展得丰满。

续写扩展不相连

题目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关键是把握所提供材料的特征,根据要求准确续写。

续写如果不能扣住所供材料的文体特征、核心词汇、事件价值等,而是“狗尾续貂”乱写一气,得分必然很低。

重内容轻意蕴

主旨型扩展要把握住事物本身特点,提示生活哲理,如果不能扣住这点就易出现重内容而轻意蕴的错误。

这需要具有分析思辨的能力,在具体分析阐述时还需联系现实,提示出一定的生活道理。

点评也一般从材料出发,揭露社会的风气或现象,或批评,或讽刺,或规劝,或抨击,或褒扬。

▲考点练习:

题组一 添枝加叶型【创新设计教师版P84专题突破通练3、5、11、】

题组二 串联丰富型(2009连云港期中调研5)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高三生活。

要求语义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中。

字数不少于60字。

词语:

泪水疲惫欢笑执著超越感伤

关键词:

正文:

我的高三生活

参考答案: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P67A组6】

题组三 补写续写型【创新设计教师版P84专题突破通练2、6、7、9】

第二讲压缩语段

▲阅卷感悟:

2009·

江苏高考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

(不超过30个字)(4分)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我的答案:

“洼地效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评分:

________)

[评分细则] 能够扣住文段最后一句话,以下定义的格式答出“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相关信息即得满分,格式不对一般不给分。

考生甲

答案

洼地效应是指综合环境好吸引力就强的现象,洼地效应也指项目、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快,发展就快。

评卷

考试得分:

0分。

阅卷评析:

对“洼地效应”的概括说明,须采用下定义的格式,其格式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是一个单句。

本答案没有采取这种形式,再者直接抄录原文,缺乏抽象概括,超出规定字数,故本答案不得分。

考生乙

洼地效应是软环境和硬环境都较好、吸引力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快、发展快的现象。

2分。

本答案虽然采用了下定义格式,但缺乏对内容材料整体的归纳概括,导致表述不太严密和超字现象,故扣除2分。

本题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回答本题应紧扣文中的后一句话来分析,因为它包含了效应产生的条件、现象和效果三方面内容。

要理顺“环境”“洼地效应”“吸引力”“生产要素”“发展”五个方面的关系,要弄清“谁”(区域)的指代对象,要落实“概括”“不超过30个字”的题干要求。

最终形成答案时,还应注意表述的格式(采取下定义的形式)。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格式符合要求1分,要点齐全2分,语言简洁明了1分)

▲考点一 新闻类  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学生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

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拟写一句话新闻,就是根据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典例1] (2010·

天津高考)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3分)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P69B组3】

考点练习:

(2008·

安徽高考)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4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解题指导] 提取新闻中的主要信息,要先分析新闻的具体内容,找出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局)以及事件表现的意义等,组合成一句话,然后根据字数的要求,删除不重要的信息。

[参考答案] (示例一)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

(示例二)淮河、巢湖治污提速。

(示例三)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本题考查一句话概括段意的能力,能抓住材料主要讲淮河、巢湖水污染的问题1分,应该怎么办3分,超字扣1分)

一句话新闻的拟写方法:

(1)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而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就考点练习而言,“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一句即属关键信息。

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句。

(2)遣词合成,采用恰当的形式。

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组合,就可以写成一句话新闻了,一句话新闻还须注意一定的形式:

一般采用主谓句;

主语(陈述对象)必须明确;

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事件、行为、结果)。

压缩语段三注意

第一,压缩语段题,其答案切勿超过限定字数,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选主舍次;

第二,压缩后的答案不能缺少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

第三,对于包含多个语段的题目,确定答案后一定要对照语段和题目要求检查一下,看自己所写的答案是否丢掉了某个语段中的关键信息。

 

二、拟写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要求以一目尽传精神。

拟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拟写。

福建高考)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2字)(3分)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

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

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解题指导] 为新闻拟写标题,要体现出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性,表达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由于字数的限制,可将“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压缩为“全国牙防组”。

[参考答案] 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能围绕“卫生部”“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进行压缩,各1分)

拟写新闻标题的注意点

(1)题文一致。

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2)一语破的。

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它的精华,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才有突破性。

(3)简洁明快。

只保留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过程、细节、消息来源和不必要的议论,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4)旗帜鲜明。

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5)生动活泼。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注意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6)回顾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检查字数、标点、答题角度及其他方面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三、拟写导语: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新闻的要素要齐全,以便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试题如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典例4] (2005·

福建高考)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

(不超过40个字)(3分)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

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

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

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

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

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导语:

[解题指导] 陈述对象:

欧洲科学家。

事件:

迄今为止第一次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时间:

最近。

[参考答案] 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围绕“陈述对象”“事件”“时间”这三个主体信息提炼,各1分)

拟写导语的方法步骤

(1)首先找出陈述对象。

如上题从第一句可知是“欧洲科学家”。

(2)然后看发生了什么事,利用其中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如上题“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不能确定”“今年早些时候”“证明”“确实是系外行星”。

(3)最后压缩概括成一个完整意思。

(4)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特点。

如上题应去掉“去年”的情况。

四、概括消息要点:

这种试题可根据新闻材料的内容和试题所限定的字数来确定概括的详细程度。

[典例5] (2010·

烟台检测)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8字。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天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和部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同时公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

所选素材为新闻,这段新闻的基本信息句是“启动和部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整合这两句的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启动(实施)。

(4分,缺少“正式”二字扣1分)

概括消息要点的方法

(1)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表达出来。

(2)它一般是由时间、人物(事件)及情况和结果组成的主谓句。

(3)一般来说,它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要点要多些,因此,除了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他内容要点也应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概括出来,因为这种题型往往是按要点赋分的。

考点二 语段要点概括类  根据表达方式,语段可分叙述类语段、说明类语段、议论类语段等。

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就不相同,压缩的形式也不相同。

一、议论类压缩:

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

①议论的话题、中心论点;

②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

③结论。

压缩语段的任务重在概括观点,许多时候要把具体的材料抽象成泛指的通用道理。

有的语段的观点没有直接表明,这就要通过理性认识概括出观点。

[典例6] (2010·

浙江高考)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所不超过25字)(3分)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

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用分层法,语段共两句话分别论述了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两种理解存在差异,就此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 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1分)对“新”“旧”的理解(1分)有差异(1分)。

(或:

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

)(超过字数扣1分) 

议论类压缩题的解题方法

(1)找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安排在语段开头,起领起作用;

或在结尾,起概括、总结的作用。

(2)抓主要信息。

有些语段,特别是一些科技类语段,包含的信息量大,在阅读时一定要通过辨别和筛选,抓住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语句,进行概括。

(3)概括内容。

有些语段内容较庞杂,头绪较多,这就要求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基本精神和意图,把握语段中最重要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提炼观点。

对一些议论性语段,要根据语段论证的层次结构、句间关系等,逐层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按题目要求提炼观点。

二、说明类压缩:

说明类压缩针对的是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的语段。

主要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对象、特征、作用、目的等内容。

[典例7] 

说明类压缩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事物作解释。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括压缩:

第一步,通读全部(语段)材料,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第二步,抓住被说明事物(人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第三步,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并准确、简要地概括归纳。

有时需要弄清材料(语段)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概括归纳。

第四步,推敲表述,通顺、连贯、清晰、不改变原意是基本要求。

三描述类压缩:

描述类压缩针对的是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的语段。

四、叙述类压缩:

这类题目,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与新闻类拟一句话新闻、概括信息要点基本相同,再者高考单纯对叙述类压缩也不常有,不再举例阐释。

(2011江苏卷)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

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①地形;

②水深;

③构造;

④历史。

解析:

本题为概括题,要先找出概括的区域——“我国大陆海区……10次地震海啸”,再根据所配分值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几方面陈述的,然后选择最为精当的概括词或短语作答。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