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8771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4)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洛阳,所以说“二十三年”。

(5)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7)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柯:

斧柄。

(8)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zhǎng】增长,振作。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三)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2【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⑵【宫阙】宫殿。

⑶【归去】回到天上去。

⑷【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⑸【起舞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⑹【何似】哪里比得上。

⑺【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诗人自己)

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⑼【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

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题归纳】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⑴【舍(shè

)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⑵【戍(shù

)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⑶【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⑷【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⑸【况乃】何况,况且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⑴【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⑵【栖迟】停留,居留。

⑶【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⑷【汉文】指汉文帝刘恒。

⑸【吊】凭吊。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这首诗将对贾谊谪居长沙的凭吊和诗人自己受贬谪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进行表现,借古喻今,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同情,同时又从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以及对当时昏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⑴【左迁】贬官。

蓝关,即蓝田关。

⑵【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⑶【朝(zhāo)奏】早晨上奏。

⑷【九重天】这里指皇帝。

⑸【圣明】指皇帝。

⑹【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⑺【肯将衰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肯,岂肯、哪能。

⑻【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⑼【瘴(zhà

ng)江边】指岭南。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

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七)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⑴【征铎(duó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

铎,大铃。

⑵【槲(hú

)】一种落叶乔木。

⑶【积(zhǐ)】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⑷【杜陵】地名,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⑸【凫】野鸭。

⑹【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

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

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八)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汀洲】水中的小洲。

⑵【芜】丛生的杂草。

⑶【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⑷【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九)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⑴【丝】这里与“思”字谐音。

⑵【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⑶【云鬓改】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

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⑷【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⑸【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后为信使的代称。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十)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⑴【陂(bēi)塘】池塘。

⑵【徜徉(chá

ngyá

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⑶【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⑷【飏(yá

ng)】飞扬,飘扬。

⑸【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十一)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⑴【层楼】高楼。

⑵【强(qiǎng)】竭力,极力。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

哎呀!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古仁人必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呀。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滕子京谪(zhé

)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谪守,因罪贬滴流放,出任外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具】同“俱”全、皆。

【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浩浩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朝晖夕阴】早晚阴睛明暗多变。

晖,日光。

【大观】壮丽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然则】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极:

至、到达。

【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

贬谪、降职。

【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

后泛指文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霏(fēi)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开】指天气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yà

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芒。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樯(qiá

ng)倾楫(jí

)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

摧,折断。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冥冥,昏暗。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害怕被批评指责。

国,指国都。

【景】日光。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广阔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

【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芷,白芷。

汀,小洲。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这是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何极】哪有尽头。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偕,一起。

【把酒临风】端着酒,迎着风。

把,持、执

【求】探求。

【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

庙堂,指朝廷。

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面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如果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

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

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

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

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吧。

【选自《欧阳修全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环滁(chú

)】环绕着滁州城。

滁州,在安徽东部。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

ngyá

)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意】意趣,情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意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云归而岩穴暝(mí

ng)】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岩穴,山洞,这里山谷。

暝,昏暗。

【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伛偻(yǔ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洌(liè

)】清。

【山肴野蔌(sù

)】野味野菜。

蔌,菜蔬。

【陈】陈列,摆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