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734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

茶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为全面贯彻执行安全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本制度的考核工作。

负责对各部门、各级人员履行安全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2、安全责任考核按月度进行,年终进行总结,由安全环保部汇总,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提出奖惩意见,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公司的安全生产实行以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安全责任应明确内容、时间和考核标准的奖惩办法。

4、公司各级领导、全体员工与各职能部门,均须对各自工作范围内的安全项目负责任。

5、车间或部门因管理不到位或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火灾、爆炸或重大伤害事故,除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处罚外,扣除车间负责人及事故责任人当月安全补助金,并取消车间及车间负责人和事故责任人当年评优资格。

6、年度内车间或部门发生轻伤事故、火情、一般设备事故(责任事故),扣除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处罚外,扣除车间负责人及事故责任人当月安全补助金。

7、年终部门和全体员工进行年度安全总结,结合《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进行年度考核,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执行、兑现。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保障本公司的安全生产,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强化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同时向各自的领导负责。

公司的每位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各尽职守、各负其则。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部门和车间。

3说明

公司总经理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本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的每位员工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政令畅通,做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对各项工作及时的沟通和总结,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车间。

3内容与要求

本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研究安全生产有关事项,并做好会议记录。

3.2.1会议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3.2.2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3.2.3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2.4研究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计划(安全月、年检、季检、月检计划的布置、落实)。

3.2.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审查、批准新建、改建、大修的设计、计划以及工程验收和运行工作的监控。

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制定防止职业病和职业卫生的安全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和妇女保护工作。

研究有关安全生产教育,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时,要有计划的组织进行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审核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

审核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内容。

审批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落实方案。

4相关记录

《会议记录》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增强本厂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签定劳动合同的所有职工。

3内容与要求

公司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须经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凡新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

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厂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会议记录》。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D事故应急救援及防范措施;

E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安全培训由车间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会议记录》。

车间(部门)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B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C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D自救互救、急救方法。

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E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F本车间(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G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急注意的安全事项;

H有关事故案例等。

班组级安全培训由各车间按实际情况进行,由安全员或班长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会议记录》。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C有关事故案例;

D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本厂员工在厂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

除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外,还必须取得本企业的安全作业证。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专业培训。

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脱离岗位(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六个月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人员,由车间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

各部门、车间每年检修期间应对本部门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识别,填制培训需求计划,并组织实施。

安全作业证是职工独立作业的资格凭证,其发放范围限于企业直接从事独立作业的所有人员。

发放安全作业证应考核以下内容

A化工作业人员应考核本岗位的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操作技能、异常情况紧急处理以及紧急救护等。

B通用工种(包括机、电、仪等维修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考核本工种应掌握的安全作业技能和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安全基础理论知识。

C安全作业证车间考核成绩报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组织考核填写成绩报厂长批准发放备案。

安全作业证管理

A安全作业证是职工上岗作业的凭证,凡是独立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B安全作业证应记载安全教育的考核成绩。

C持证者必须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安全考核,成绩记入安全作业证内,考试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凡补考不合格者,应收回其安全作业证,取消独立作业资格。

4相关记录

《会议记录》

《安全培训资料》

消防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火灾与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公安部61号令)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

安全环保部。

负责本公司的消防管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

公司各部门、车间。

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4内容与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公司防火、灭火等消防工作。

在新、改、扩建项目中,遵守和执行“三同时”规定,取得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合格报告。

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由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公司的消防工作。

公司在员工岗前培训时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火灾事故预防

4.5.1按单位、部门划分消防责任区,完善防火安全责任制。

4.5.2按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4.5.3凡使用过和失效不能使用的灭火器,必须委托维修单位进行检查,更换已损件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

4.5.4必须落实灭火器报废处理,超过使用期限的灭火器予以强制报废,重新选配新灭火器。

4.5.5建立灭火器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4.5.6消防设施器材日常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各单位对本辖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情况负责,并确定专人具体负责。

4.5.7针对企业特点定期进行消防宣传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4.5.8厂内设置禁火区,生产区内严禁吸烟,动火作业应按照《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4.5.9进入禁火区的车辆必须佩戴防火装置,运载危化品的车辆进入禁火区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厂区应加装防雷设施,并进行防雷检测,避免雷电引发意外火灾事故。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装卸、换装、清扫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电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

加强易燃液体、液化气体和燃气设备的管理与监督、监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按标准配置生产作业区域和储存区域的用电设备和用电器具,生产设备应加装消除静电的设施和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电火花引发意外火灾事故。

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及时清除火灾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

根据企业条件成立义务消防队

4.6.1义务消防队应在企业突发意外火灾事故时及时进行扑救,避免和减少火灾损失。

4.6.2义务消防人员应熟悉企业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4.6.3每天保证都有公司管理人员夜间值班,加强夜间值班的巡回检查。

4.6.4加强对厂内禁火作业区、生产车间、危化品仓库(储罐区)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警戒和巡回检查。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7.1公司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上报当地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备案。

4.7.2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进行一次演练。

4.7.3当公司人员调整、作业场所调整后,应及时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如果发生火灾,火灾初期应积极自救和组织人员撤离,同时报告有关领导;有关领导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报警和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决定。

消防工作应纳入《安全目标责任书》,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考核。

5相关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相关记录

《安全目标责任书》

《消防器材登记台帐》

《会议记录》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各类生产设施(含安全附属设施)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施(含安全附属设施)建设、使用、维护、报废和拆除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

生技科。

负责监督检查生产设施从建设到报废拆除全过程中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

公司各部门、车间。

保障对生产设施的管理中执行本制度。

4内容与要求

生产设施建设

4.1.1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三同时”)生产和使用。

4.1.2公司根据危化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4.1.3各部门需增置的设施经批准购买后,须报生技科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