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665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Word下载.docx

  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一级民营医院、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格准入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严抓消毒隔离,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质量安全。

  

(一)全面清理整顿,依法加强监管

  1.对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审批、校验管理开展全面复核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准入管理;

同时,将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信息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比对,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注册联网信息数据,做到底数清楚、信息准确、动态管理。

  2.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结合人员、设备和技术水平,严格核定诊疗科目,明确执业范围。

科室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注销相应诊疗科目;

机构达不到基本标准的,依法暂停执业,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超范围开展技术项目(手术)、出租承包科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业行为

  1.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础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

  2.建立和完善我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与管理,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3.医务人员(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定开展执业活动。

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中执业的医师,需注册多个执业范围的,应及时按规定办理。

  4.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病历管理规定,健全完善门诊记录制度,确保门诊病人和诊疗情况的可追溯性。

  5.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严格把握药品适应症、禁忌症等。

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重点规范抗生素、激素等药品的使用。

严禁使用过期药品。

  (三)严抓消毒隔离,杜绝感染事故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手术室、口腔科、产房、消毒供应室及注射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

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2.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管理,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进货验收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索取、审核相关许可证明等文件。

  3.落实基层医疗机构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4.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标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交接时间、种类、重量等登记工作。

医疗废物交送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处置。

  三、职责分工:

  

(一)县卫生局职责:

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制定方案,布署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审批、校验管理进行全面复核清理,将各单位上报的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信息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比对,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宣传、督查,资料的收集、汇总、总结上报工作。

  

(二)县卫生监督所职责:

对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民营医院、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的集中整顿工作进行指导和抽查,对无医疗机构许可证或无医师执业证的黑诊所、黑窝点依法取缔,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三)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

对本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中整顿的实施工作,依法整治和规范基层医疗机构。

  四、整顿实施

  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分为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迎接督导检查和总结评估四个阶段。

各阶段时间安排和工作重点如下:

  

(一)工作部署阶段(2016年5月上旬)

  成立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制定集中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宣传、部署集中整顿具体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制定集中整顿方案,并组织自查和整改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5月中旬-2016年7月)

  1.贯彻落实。

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对照整顿主要内容和相关标准要求,结合日常工作,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

县卫生监督所对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民营医院、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做到县不漏乡(中心),乡(中心)不漏村(站),村(站)不漏人,建立一户一档,上报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做到全覆盖、全检查。

  2016年6月底前将集中整治情况上报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将对上报的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信息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比对,对不达标的医疗机构下达整改通知、实施记分管理并公示通报;

一个月后,对整改单位进行验收,整改仍不达标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2.督导检查。

7月中旬前,我局在全面复核清理的基础上,对集中整顿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督查,开展明查暗访,巩固工作成果。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2月)

  各单位于8月上旬完成集中整顿工作的总结评估。

并于8月10日前将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总结(重点是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的特点与亮点、集中整顿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结果和建议等)及集中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纸质版(加盖公章)和电子版上报我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1.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将集中整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要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集中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动员、培训,结合实际,认真查找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认真开展清查和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步调一致,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对于不能依法履行监管责任,导致严重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科学设置规划,强化队伍建设

  1.县卫生局将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科学设置基层医疗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举办医疗机构,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与民办医疗机构协调发展,完善医疗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2.各单位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力量,配齐专业技术和执法工作人员。

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熟悉并掌握医疗机构监管内容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探索长效机制,强化常态监管

  1.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监管,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要强化与工商、宣传、公安、药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2.县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贯彻实施《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和《省医疗机构校验现场审查管理办法(试行)》,严抓日常监管;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日常巡查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巡查每年不得少于2次;

要做到日常监管与现场校验相结合,宣传培训与教育处罚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指导帮扶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3.各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挥核心管理职能,健全乡村一体化管理网络,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要发挥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管理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

公立医院要充分发挥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作用,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4.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通过热线电话、满意度调查及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及时受理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

对群众举报投诉线索要认真查处。

  (四)加强教育培训,营造舆论氛围

  1.各单位要加强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

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落实培训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逐步完善医务人员执业档案。

  2.各单位要围绕集中整顿工作主题,营造良好的集中整顿舆论氛围。

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介,做好宣传工作。

及时报道各单位的做法、经验和典型,树立和推广行业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