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3633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docx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1125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

    1. 温肌散寒、疏风解表;

    2. 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3. 温中活里、强脏壮腑;

    4. 温阴补虚、回阳固脱;

    5. 行气活血、消火化淤;

    6. 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身体方面:

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

温灸方式:

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

15分钟

   操作方法: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弹力,使艾条落至顶端,以水平或倒置动作调整艾条与顶端的距离,保持温度适度。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0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常用艾灸穴位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

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

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

《养生一言草》载:

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

《甲乙经》载:

“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

”又载:

“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

”《玉龙歌》说:

“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

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

别名“丹田”。

《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

“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

”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

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

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

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

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

“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

”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

据《窦材灸法》记载:

“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

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

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

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据《窦材灸法》载:

“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甲乙经》载:

“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

”《外台科要》载:

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

《医说》羹: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针灸大成》载:

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

“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

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

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

《甲乙经》载:

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外台秘要》集验:

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

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

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

《眼科锦囊》载:

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

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其他美容穴位 

   综上,腹部穴位是最多的,也是最集中的,建议大家使用温灸盒+手工艾绒,这样灸的面积大,可以同时灸多处穴位。

每个穴位一般灸5-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

初次灸的朋友时间可以稍短一点,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温炙操作取穴参考

 病名

 主穴

 配穴

 用法

 高血压

 涌泉、百会、曲池、足三里、悬钟

 头痛头晕:

风池、大椎;健忘失眠:

神门、肾俞;肢麻:

外关。

 温灸:

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15次1疗程。

 脑动脉硬化

 足三里、悬钟

 头痛头晕:

风池、大椎;肢麻:

外关。

 温灸:

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中风后遗症

 百会、天窗、肩与、曲池、足三里;

(2)百会、承灵、曲鬓、悬钟、阳陵泉

 软瘫:

气海、肝俞、脾俞,硬瘫:

中脘、巨阙、肝俞,口角歪斜:

地仓、颊车,肢麻:

隐白、神庭

 温灸:

每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

 头痛

 通天、悬钟、太冲、痛点.

 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

 温灸:

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一疗程.

 冠心病

 内关、心俞、膻中、厥阴俞、曲泽.

 天突、中脘、神堂、鸠尾.

 温灸:

每穴灸15-3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

 低血压

 百会、足三里

 心慌:

心俞、内关.头晕易疲劳:

关元、气诲;直立性低血压:

中脘、脾

 温灸:

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15次1疗程。

 感冒

 大椎、肺病、风门、足三里

 鼻塞:

迎香,发热:

曲池,头痛:

太阳、印堂,咳嗽:

天突

 温和灸:

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3-6次一疗程

 支气管炎

 大椎、肺俞、膻中、天突

 急性:

风门、身柱,慢性:

膏肓、脾俞、肾俞、足三里,痰多:

丰隆、

 温灸:

每穴灸10-2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

 肺结核

 肺俞、膻中、膏肓

 潮热盗汗:

阴郄、太溪,喀血:

孔最,遗精:

肾俞

 温灸:

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

 胃痛

 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上腹饱胀:

上脘、梁门,恶心呕吐:

内关,大便稀溏:

神阙、天枢,消疫乏力:

关元发热:

曲池,大便潜血:

隐白、肝俞,胃酸过多:

阳陵泉、公孙、太冲、肝俞

 温灸:

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

 胃下垂

 

(1)中脘、胃上、神阙,

(2)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

 胃溃疡:

左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十二指肠溃疡:

右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

 温灸或回旋灸:

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溃疡性结肠炎

 

(1)    关痢疾元、神阙、足三里,

(2)    脾俞、肾俞、命门

 食欲差:

中脘、胃俞,腹痛:

天枢、大肠俞

 温灸:

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15次1疗程

 痢疾

 神阙、天枢、上巨虚、气海或关元

 发热:

曲池、合谷,脓血便:

命门、三阴交,便次多、水样便:

阴陵

 温灸:

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5次1疗程,慢性者,每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