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针灸治疗学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郗穴、募穴、下合穴偏祛邪,用于急性发作性痛证;
原穴具有双重作用,急、慢、虚、实都可。
常灸穴位:
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胃、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上篇总论
一、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疏通经络:
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不通则痛:
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
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就是调理经气。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实热引起者直用针刺,虚寒引起者直行灸疗。
镇痛作用。
调节针感的强度和针感传导的速度,促使气至病所,更好发挥疏通经络的作用。
2、扶正祛邪:
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补虚泻实。
《内经》云: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正与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利于抗邪。
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3、调和阴阳:
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二、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清热温寒,补虚泻实):
针灸治疗原则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确定的治疗大法。
1、治神守气:
治神:
一是在针灸施治的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
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益守神气;
病人神情安定,意守传感。
守气:
气=经气-经络之气,真气;
守气=守神,守气必先治神。
医者的治神守气,病人的意守感传往往对诱发经气、加速气至、促进气行和气至病所起决定作用。
2、清热温寒:
清法是通过针刺疏风散热、清热解毒、邪热开窍的治法,以寒治热;
温法是通过针灸温养阳气、温通经络、温经散寒的治法,以热治寒。
a、热则疾之:
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
b、寒则(温之)留之:
深刺而久留针,加施艾灸,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c、温清并用。
3、补虚泻实:
即扶正祛邪。
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病邪。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a、虚则补之:
“虚则补之”、“虚则实之”,是指虚证的治疗原则是用补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病证。
b、陷下则灸之: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
陷下即气虚下陷,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
陷下:
1中气不足,2血络空虚3脉象沉伏无力4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
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使气血和内脏失去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及其他内脏下垂等,常灸百会、神解、气海、关元、中院、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开阳举陷。
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腧穴,以开阳固脱、回阳救逆。
c、实则泻之:
“盛刚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
统称为“实则泻之”。
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d、宛陈则除之:
是“实则泻之”的一种,
“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
“陈”即“陈旧”,为时间长久。
“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
“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
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
e、不虚不由以经取之:
并非病狂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
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
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
当针下得气后,平补平泻,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4、治病求本:
抓住疾病根本原因。
1急则治标2缓则治本3标本同治5、三因制宜:
因地:
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补虚泻实既是针灸治疗原则,又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方法。
明确指出补泻不可误用,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
否则,就会造成“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
三、针灸临床的辩证论治纲要:
以脏腑气血论证为基础,以经络论证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
脏腑证治:
是对脏腑病变所表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属于何脏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大法,称为脏腑证治。
1、针灸临床辩证论治要点:
A明辨病症性质:
明确疾病表里虚实。
B突出经络辩证:
确定疾病经络归属。
C注重整体观念:
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
D分清标本缓急。
E做到三因制宜:
人,地,时。
2、经络证治:
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辩证论治方法,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关系)、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
A经络辩证:
1辩证归经:
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主要是根据《灵枢。
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病候(即“是动病”,“所生病”)予以归经。
2辨位归经:
3经络诊察归经:
(1)经络望诊
(2)经穴触诊:
又称“经穴按压”、“经穴切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通过经脉的传导,在体表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区或反应点的原理,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腧穴上进行触扪、按压,寻找和体验各种阳性反应,从而判断病在何经。
①循经按压:
,用拇指指腹沿经脉路线轻轻滑动,进行爪切、扪按,或用拇、食两指沿经轻轻撮捏,以探索肌肤浅层的异常反应。
对肌肉丰满厚实部分稍用力,通过按压、揉动以探索肌肉深层的异常变化。
循经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可有循经疼痛(酸痛、抽痛、压痛)、敏感、麻木、寒凉、灼热或肿块、结节、条索状反应物等。
②穴位按压:
穴位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有压痛、敏感、麻木、迟钝。
舒适或皮下组织隆起、结节、松软、凹陷等。
(3)经络电测定:
是利用经络测定仪探测经络、航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值)的变化来分析脏腑、经络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
(4)知热感度测定
四、针灸配穴处方:
1、选穴原则:
选穴原则是指选取腧穴的基本法则,它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
一般有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和辩证选穴、随症选穴五种选穴方法。
(1)局部选穴:
即围绕病痛所在的肢体、脏腑、组织、器官就近取穴。
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
多用于治疗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证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
(2)邻近选穴:
A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选穴。
B前后对应选穴法:
身前病身后取,身后身前取。
C取对应阿是穴(3)远端取穴:
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体现“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适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选穴,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病证。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4)辩证选穴:
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辩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
(5)随症选穴:
个别突出症状,随症选穴-经验选穴。
2、配穴方法:
是在选穴原则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
(1)按部配穴:
局部配穴、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
就是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古称“天、人、地三才”配穴法)。
如,眼病以局部的睛明,邻近的风地,远端的光明相配;
失语以刻下的廉泉,项部的哑门,上肢的通里相配;
痔疮以局部的长强,厌部的次(骨蓼)触,下肢的承山相配;
肩周炎以局部的肩(骨禺),邻近的曲地,远端的阳陵泉相配;
肝病以肝区的期门,背部的肝俞,远端的太冲相配;
胃病以腹部的中脘、梁门,背部的胃俞,四肢的内关、足三里相配等。
(2)按经配穴:
1本经配穴法、2表里经配穴法、3同名经配穴法、4子母经配穴法是参照六脏六腑、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
5交会经配穴法。
3、处方的组成:
处方的组成就是选穴、配穴、针灸措施和补泻方法的结合。
(1)影响针灸处方的因素:
A穴有主次,术有先后:
腧穴有主次,施术有先后,主穴每次必取,重点施术,配穴酌情选用。
B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根据病情不同症状,酌情用针,用灸。
C针刺深浅不同,治疗作用有别:
按方施术,要因人、因病、因时、因针刺部位的不同灵活掌握针刺深浅。
D补泻手法不同,治疗效果有异: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E知常达变,随症增减腧穴:
主穴不变,随症加减腧穴。
五、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1、五输穴主病:
《内经》“治胜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病在明之阴者,刺明之荥输。
”“病在脏者,取之井;
病变于包者,取之荥;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
六十八难》“并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主病范围。
2、子母补泻:
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
分为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
(1)本经取穴法:
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
如肺(经)五行属金,经渠五行属金故为其本穴,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故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
胃(经)五行属土,足三里属土为其本穴,解溪属火为其母穴,厉兑属金为其子穴,故胃的虚证直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
(2)异经取穴法:
病在某经,就在其母经或子经上取穴。
如肺的虚证直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
胃的虚证宜补手太阳经阳谷(母经本穴),胃的实证应泻手阳明经商阳(子经本穴)。
五输穴子母补泻取穴法
经脉、虚实、本经取穴、异经取穴
手太阴肺经、虚太渊太白、实尺泽阴谷;
足太阴脾经、虚大都少府、实商丘经渠
手少阴心经、虚少冲大敦、实神门太白;
足少阴肾经、虚溜经渠、实涌泉大敦
手厥阴心包经、虚中冲大敦、实大陵太白;
足厥阴肝经、虚曲泉阴谷、实行间少府
手阳明大肠经、虚曲池足三里、实二间足通谷;
足阳明胃经、虚解溪阳谷、实厉兑商阳
手太阳小肠经、虚后溪足监泣、实小海足三里;
足太阳膀胱、经虚至阴商阳、实束骨足临泣
手少阳三焦经、虚中渚足监泣、实天井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虚侠溪足通谷、实阳辅阳谷
井穴补泻,采用“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
3。
因时而用:
此外,子午流往针法也是以五输穴为取穴依据的时间针刺法。
(二)原穴和结穴的临床应用:
1.原穴应用:
可以直接反映脏腑的病变,诊断价值、治疗作用。
2。
络穴应用:
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本经+表里)3。
原络配穴:
针灸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常常配合使用,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这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代表。
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A、按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
在表里两经同时出现病变的情况下,以先病经脉的原穴配后病经脉的络穴;
B、以表里经脉病变的主次轻重定原络:
以主要病经的原穴(主)配次要病经的络穴(客)。
(三)俞穴和寡穴的临床应用:
1、背俞穴治疗特点主要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
如肝俞治肝,肾俞治肾,心俞、肺俞调理心肺,脾俞、胃俞调理脾胃。
五脏俞还可治疗所开窍的五官病,所主持的五体病。
如肝主筋,开窍于目,肝俞即可治疗筋病和目疾;
肾主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俞即能治疗骨病和耳疾、前后二阴病变。
2、募穴的治疗特点:
是驱邪泻实,有通调脏腑、行气止痛之功。
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实证。
如中脘通调腑气,治脘腹疼痛;
期门疏肝理气,止胁肋疼痛;
关元、天枢调理肠道,止腹泻腹痛。
3、俞募配穴法:
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
寓“阴病引阳,阳病引阴”之义,为前后配穴法的代表。
俞募穴:
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处,位于胸腹部,又称腹募穴。
(四)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穴位。
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隔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抒,髓会悬钟(绝骨),分别主治其所会的有关病变。
例如,胸闷气短的病证可取用膻中,筋脉拘急可取用阳陵泉,余依此类推。
(五)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八个脑穴,又称交经八穴。
它们是列缺、后浪、公孙、足临泣、照海、申脉、内关、外关。
不仅主治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病变,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变,且为治疗各自相通奇经病证的首选胞穴。
例如,后溪主治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的督脉病证,公孙主治胸腹气逆而拘急、气上冲心的冲脉病证。
为增强疗效,针灸临床上常将八穴分为四组,配成四对简易处方。
即列缺与照海相配,后溪与申脉相配,公孙与内关相配,足临泣与外关相配。
一个上肢穴配一个下肢穴,为上下配穴的代表。
现将八脉交会穴的配伍及主治病证列表1-9如下。
所属经脉,穴名,所通静脉,主治范围
手太阴肺经,列缺,任脉,肺系、咽喉、胸膈病证
足少阴肾经,照海,阴跷脉,同上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督脉,耳、目内眦、头项、肩胛、腰背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阳跷脉,同上
足太阴脾经,公孙,冲脉,心、胸、胃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阴维脉,同上
足少阳胆经,足临泣,带脉,耳、目外眦、侧头、颈肩、胸胁病症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阳维脉,同上
论述题
.试述痹证与痿证的不同点
答:
“痹”有闭阻不通之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灼热,此即为痹证。
“痿”有痿枯不用之意,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伴麻木、肌肉萎缩等的一类病证。
.试述寒邪客胃引起的胃痛有何临床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寒邪客胃引起胃痛,主要表现为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热则减,泛吐清水,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
寒邪客胃,寒性收引,气机阻滞,中焦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故胃痛暴作;
寒得热则散,遇寒则凝,所以胃痛得热则减,遇寒则剧;
中阳被遏则泛吐清水,口渴喜热饮,伴恶寒。
舌苔薄白,脉弦紧,为一派寒盛之象。
名词解释
1.特定穴:
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
2.因地制宜:
3.八脉交会穴:
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4.针灸配穴方法:
5.脏腑证治:
6.俞募穴:
7不通则痛:
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疾病。
8.扶正祛邪,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
9.八会穴:
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
10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就是虚症采用补法治疗,如关元,气海。
陷下则灸之是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
气有固摄作用,当气虚而失于固摄出现脏腑组织陷下脱垂症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
11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
如十宣,水沟,素髎;
菀陈则除之即对于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症,宜采用三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12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
13热则疾之:
热性病症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如风热感冒取大椎,曲池,合谷
14寒则留之:
寒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如寒邪在表,灸法较宜
15近部选穴:
病变局部或邻近的范围内选取相关穴位的方法,是根据腧穴所普遍共有的近治作用特点二选穴,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腧穴治疗规律,如如眼病取睛明
16远部选穴:
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
如胃痛选足三里,上牙痛选内庭
17辨证选穴:
根据疾病的症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如肾阴不足的虚热选肾俞,太溪
18对症选穴:
根据疾病的特殊或主要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
19原络配穴法:
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如肺经先病,先取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取络穴偏历
20俞募配穴法:
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
21扳机点:
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
22胎位:
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并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
各论
头痛
治法:
疏条经脉,通络止痛,局部加远端
主穴:
1阳明头痛:
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2少阳头痛:
太阳,率谷,风池,阿是穴,外关,足临泣.3太阳头痛:
天柱,后顶,阿是穴,后溪,申脉.4厥阴头痛:
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内关,太冲.5全头痛:
百会,印堂,太阳,头维,率谷,合谷,风池,
操作:
阿是穴可点刺出血;
紧张性头痛在颈项肩部肌肉紧张或压痛处刺络拔罐或用闪罐法。
风寒头痛风门加灸;
风热头痛大椎点刺出血,或加拔罐;
瘀血头痛膈俞刺络拔罐。
头痛急性发作期可每日治疗2次
方义:
头部腧穴可疏导局部经气,调和气血;
远端穴均为手足同名经穴相配,一上一下,同气相求,加强疏导经气作用。
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合谷调气活血止痛
面瘫
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叫”口眼口呙斜”.多发冬季夏季.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局部及手足阳明经穴
辩经:
足太阳经筋证:
额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手足阳明及手太阳经筋证:
面颊部肌肉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斜
类型:
1风寒证-风池2风热证-曲池3气血不足-足三里4瘀血阻络-局部阿是穴
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阳白向鱼腰部透刺,颊车透地仓,合谷选健侧。
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
在恢复期面部穴位刺激量可适当增加,可行灸法、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电针法等;
拔罐以闪罐为主,按照面部肌肉的走行,向上向外闪拔。
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
合谷为循经远端取穴,“免口合谷收”,既可祛除面部阳明筋络之邪气而祛风通络,又可调和面部阳明经筋之气血。
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
手阳明经证:
肩前部疼痛-合谷;
手少阳经证:
肩外侧疼痛-外关;
手太阳经证:
肩后部疼痛-后溪;
手太阴经证:
肩前近腋部疼痛-列缺
通经活络,舒筋止痛,
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
先刺下肢远端穴,做较长时间较强捻转提插手法,行针时鼓励患者缓缓运动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刺入肩关节,有强烈的针感,可加灸法,电针法
肩髃,肩前,肩贞,局部取穴“肩三针”配阿是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舒筋活血止痛;
加灸法祛风散寒。
曲池可疏通阳明气血,阳陵泉为筋会,可舒筋止痛
痹证
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行痹(风痹)-膈俞,血海痛痹(寒痹)-肾俞,关元着痹(湿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大椎,曲池
通痹止痛
肩部:
肩髃,肩髎;
肘部:
曲池,天井,尺泽,曲泽;
腕部:
阳池,大陵,阳溪;
髋关节:
环跳,秩边;
膝部:
膝眼,梁丘,犊鼻,膝阳关;
踝部:
解溪,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疼痛局部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坐骨神经痛
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通经止痛
根性(病在脊神经根处)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在椎管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
足太阳:
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足少阳,太阳:
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腰骶部疼痛加腰夹脊,阿是穴
殷门,环跳,委中,阳陵泉采用提插法,以出现沿臀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
腰部穴位可加刺络拔罐;
腰、下肢穴均可用电针
由于本病病位在足太阳,足少阳经,故循经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痿证
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
1肺热伤津-尺泽,肺俞,二间2湿热浸淫-阴陵泉,大椎,内庭3脾胃虚弱-脾俞,胃俞,关元4肝肾亏虚-太溪,肝俞,肾俞
调和气血,濡养筋肉,手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
手,足阳明经为主;
上肢:
曲池,合谷,肩髃,颈胸夹脊;
下肢:
髀关,伏兔,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腰夹脊。
配穴:
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
湿热浸淫加阴陵泉,大椎,内庭;
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关元;
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溪.
阳明经多血多气,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与膀胱经第1侧线的脏腑背俞相通,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筋脉,筋会阳陵泉,可疏调经筋
急性腰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或腰部用力不协调,腰部软组织由于过度牵拉,肌肉,筋膜,韧带等急性损伤,可伴有椎间小关节错位及其关节周围关节囊嵌顿等,致使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而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