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5731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画高的教案文档格式.docx

  教学例题:

  出示“人字梁”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中的人字梁有多高呢?

会量吗?

  指名在图上指出从哪儿量到哪儿

  量人字梁的高实际就是量哪条线段的长?

  它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量出这个人字梁的高

  巡视测量方法适当指导

  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示范画三角形的高,边画边介绍三角形高的生成定义。

  结合黑板上的图,揭示高、底的有关知识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两个顶点也可以这样作高吗?

  教学试一试“:

  巡视测量方法

  指名口答共同校对

  师指图1:

它的高是从哪个顶点向对边作的高?

  从另两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高吗?

  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演示作出另两条高

  对于图3钝角三角形的另两条高,可稍作介绍并演示。

  如果有见过的,可以让其介绍。

  讨论、交流:

  互相在图中指出起点、终点

  互相指所要量的线段(中间1条)。

  与人字梁下面的横梁互相垂直。

  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

  交流测量方法以及人字梁的高。

  观察作图过程。

  交流:

对三角形的高、底的理解。

  独立阅读书中的一段话,加深理解高、底的知识。

  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情况。

  独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并记录。

  检查、订正。

  同桌互相指,并说明谁是谁的高(或底),明确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

  观察、交流:

  也可以作高。

有三条高。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想想做做”第2题

  “想想做做”第3题

  “你知道吗?

  巡视学生作图情况适当提示:

  指图3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谁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

  除了这两条高,你还能画出它的另一条高吗?

指名画图巡视检查

  能随便剪的吗?

  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

  你打算把高与哪根小棒的长度比较?

  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比这根小棒短?

  提示: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

边提示边画示意图?

  了解了三角形的什么特性?

  出示做好的三角形,指名拉,说感受

  独立完成,展示交流画图方法。

  直角三角形。

  互相指出两条直角边。

  (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高是第二条直角边;

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就是第一条直角边)

  独立作图,互相检查。

  独立阅读弄清题意。

  交流对题意的理解:

  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看图、分析:

  与两边的小棒比较有困难。

  垂直线段最短。

  独立阅读交流获得的知识

  交流生活中的例子。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举例说明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交流感受,评价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三角尺、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

(图略)

(1)a+b<

c;

(2)a+b=c;

(3)a+b>

c

明确:

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

(高)

板书:

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

(垂直、直角标记……)

2、示范画高的方法:

边画边说:

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

(无数条)

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

(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

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哪里?

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画完后问:

你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会有同学会提出:

三角形一共有3条边,只能以刚才的那条边位底吗?

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

继续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观察该图,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

这3条高相交于同一个点。

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4、举老师手里的三角板,问:

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

(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问:

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

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

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

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

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个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注意图上以规定了底,只要画出指定的一条高就可以了。

交流的时候,重点说说第三个三角形:

它的高是哪一条?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先串成一个三角形,除了书上举例的5厘米、3厘米和6厘米外,还可以怎样剪?

说说你的方法?

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比如可以这样考虑:

把14厘米一分为二是7厘米和7厘米,最长的边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如果一条边是7厘米了,那另外2两边合起来也是7厘米,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

在整数的范围里,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那另外两条边合起来就应该是8厘米;

8不能分成1和7,那还能分成2和6、4和4,3和5就是书的情况。

还可以想最长的是5厘米,那另外两条合起来是9厘米,9不能分成1和8、2和7,3和6已经有,还有就是4和5。

所以一共有4种情况:

3、5、6;

2、6、6;

4、4、6;

4、5、5。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

(可引导学生回忆: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

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1、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

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

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生看书,说说这些图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

还有什么地方也有三角形的结构?

课后小记:

在开始找三角形的高的时候,由于老师画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有的学生就说高在“中间”。

(我想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导致高画得不够准确。

)所以我在讲完例题之后,马上把原来的三角形下面的边缩短,左面的边移进去,再问学生:

这条高在中间吗?

找高的关键是什么?

在水平方向的边上画垂直的高,这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接着我画的三角形的边都是斜的。

这样找高的难度就大了,更加迫使学生只能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度量。

在这个三角形中,我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的是3条高。

这样做的理由:

一是进一步熟悉画高的基本方法;

二是三条高都画出来后,可以用相交于同一个点很方便地检查出画得是否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