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时代的体育课程标准新形态台湾高中体育课标的案例综述综述概述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变革时代的体育课程标准新形态台湾高中体育课标的案例综述综述概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变革时代的体育课程标准新形态台湾高中体育课标的案例综述综述概述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衔接;
台湾
NewStyleofPECurriculumStandardinEducationReformTimes:
TakenTaiwanHighSchoolPECurriculumStandardforExample
CHENFuliang,JILiu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choolofPE&
Health,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
Keycompetenciesarethethirdideologicaltrendguidingeducationalreformfollowedby“lifelongeducation”and“educationforallpeople”.InordertogivereferencesandinspirationsfordevelopingChinesehighschoolPEcurriculumstandardandmakingreformbasedonkeycompetencies,thispaperusesliteraturemethodtointerpretstructureandcharacteristicofTaiwanhighschoolPEcurriculumstandardbasedonkeycompetenciespublishedin2012.TaiwanhighschoolPEcurriculumstandardinvertskeycompetenciesintocurriculumobjectives,andtheninvertscurriculumobjectivesintoabilitytarget.PEcurriculumstandardhasbecomenewstyle,anditscharacteristicsarebasingonmultiplebasictheories,cultivatingstudents’capacity,layingemphasisonsidewiseintegrationandlengthwisecohesion,givingmoreprivilegetoschoolsandteachers,instructingteachingactivityandpromotingteachingevaluation.IthasenlightenedthatconstructingChinesekeycompetenciesshouldbescientific,startingcurriculumreformbasedonkeycompetenciesshouldreferdifferentnationalorregionalreformmodels,deepenreformshouldmakegoodpushingstrategies.
Keywords:
PEcurriculumstandard;
keycompetencies;
educationreform;
curriculumobjective;
keyabilities;
integration;
cohesion;
Taiwan;
近代以来教育变革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推进教育改革,我们进入了教育变革时代。
课程改革是教育变革时代背景下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一个国家或地区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思想及总体规划往往会投射到其课程标准之中。
它是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性、纲领性、规范性与范例性文本[1]。
2001年台湾地区正式启动实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展开面向新世纪的课程革新。
在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成为推进世界课程改革思潮的国际教育背景下,台湾展开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和课程改革实践,并于2012年颁布实施了新一代《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体育课程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以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和发展是当代教育领域的趋势,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已在欧洲与美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日本与韩国、台湾等掀起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
核心素养的内涵是现代公民为了获得成功与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应当具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
台湾新一代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研制而成,是台湾学校体育经过十多年新课程实施后的改进与经验总结,并结合国际教育改革思潮的课改产物。
解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课程标准,分析其特点,窥视其体育课程改革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等,取其精华、扬弃糟粕,可以为大陆体育课程标准修订和体育课程改革所用,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则鉴于台湾地区基于核心素养开发新课程,课程标准呈现出新的形态,二则鉴于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同宗同源,共处儒家文化圈,在教育哲学和教育环境等方面颇具相似性,因此,台湾地区现行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对中国大陆正在进行的围绕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和后续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会有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本文通过解读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剖析其结构与特点,试图为大陆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修订和即将步入“深水区”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1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解读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文本,从台湾“教育部”网站获得2012年版高中体育课程标准;
2)数据库文献,以“台湾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台湾课程改革”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01—2016年间文献260篇,其中98篇是本文所需。
3)著作,查阅新课程改革以来,大陆和台湾课程改革专家的著作,如钟启泉、王策三、季浏、欧用生、蔡清田等专著。
2台湾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的结构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由两部分组成,即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
必修科目体育课程体现了台湾对学生体育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
选修科目体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学习兴趣、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
2.1课程目标
台湾拟定的核心素养指标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
1)自主行动(身心素质与自我进取;
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
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2)沟通互动(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
科技资讯与媒体素养;
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3)社会参与(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
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
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并要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社会领域、自然领域、艺术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尽可能与核心素养相衔接,制定各自课程标准,协同促进学生成长为具备核心素养的未来公民。
因此,核心素养成为台湾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来源[3]。
基于核心素养,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求学生在完成3学年每周2节必修课后,应达到如下课程目标:
1)充实体育知能,建构完整体育概念;
2)增进运动技能,发展个人运动专长;
3)积极参与运动,养成规律运动习惯;
4)培养运动伦理,表现良好社会行为;
5)体验运动乐趣,丰富休闲生活品质。
2.2核心能力
台湾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将5个课程目标转化为5项核心能力,这种转化主要有3种功能:
有助于以具体的能力指标是否达成来检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有助于提高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发挥具体的能力指标引领课程内容的功能。
至此,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核心能力,三者一以贯之,层层之间相互转化,形成有机的逻辑联系,这是最新一代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轴。
这也是台湾进行新一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模式[4]。
转化后的5项核心能力为:
1)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功能及方法,并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2)培养个人擅长的运动项目,确立运动爱好,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3)做到定期适量运动,每周参加2次体育必修课,每学年应修满4学分76学时,执行终身运动计划,增进体能;
4)发挥运动精神,培养良好品德,并表现符合社会规范之行为;
5)力行动态生活,参与健康休闲活动,享受运动乐趣,促进生活品质。
2.3教材纲要
台湾高中体育教材类别和配置比例由学校从课程标准中选取,呈显出学校本位的特点,学校可以发展校本课程。
课程标准中教材类别共分7大类:
竞技运动类、户外活动类、健康体能类、舞蹈类、乡土活动类、健康管理类与体育知识类。
其中,健康管理类教材可以配合前5类教材内容,适时融入教学之中,也可以采用独立授课方式,而体育知识类教材必须配合前5类教材内容,以实施融入教学为原则。
课程标准要求各校根据学校特性、学生特征、资源条件及发展特色,自定教材内容与百分比,在提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表1教材类别与配置比例
类别
教材内容
比例%
竞技运动类
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技击,武术,其他
50~75
户外活动类
登山,露营,野外生存,攀岩,自行车,轮滑,潜水,水上安全与救生,冲浪,水中游戏,飞盘,其他
5~10
健康体能类
健走,健康操,肌肉耐力训练,瑜伽,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其他
5~20
舞蹈类
国际标准舞,民俗土风舞,中国古典舞,原住民舞蹈,街舞,创作舞,踢踏舞,啦啦队舞蹈,其他
乡土活动类
舞龙,舞狮,踩高跷,放风筝,拔河,赛龙舟,跳绳,踢毽,其他
健康管理类
运动保健(含健康体能内容),运动安全,运动与营养,运动与体重控制,运动伤害与急救,其他
体育知识类
运动技术与规则,比赛策略,国际运动动态,运动发展与欣赏,运动伦理与道德,运动服务消费教育,运动休闲产业与产品,其他
融入各类
教材
2.4教材内容
台湾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核心能力和由核心能力转化而来的分项能力指标、指标内涵,体现出“核心能力引领教材内容”(见表2)。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校至少规划3种主要运动种类或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教材内容,以建立学校体育发展特色。
为落实台湾高中课程总纲纲要的时代性,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还要求体育教材内容必须适时融入生涯发展、生命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权教育、海洋教育、环保教育、终身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及消费者保护教育等重要议题,以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这些议题,提高社会适应性。
表2举例展示了核心能力一转化出的分项指标、指标内涵,及其引领的主要教材内容。
表2核心能力一:
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功能及方法,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分项指标
指标内涵
主要教材内容
确认体育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与功能
能了解体育活动对个人、社会、国家与国际的时代意义与功能。
能了解运动权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本土文化具有更深层认识。
通过体育活动了解台湾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运动文化。
能描述亚运会与奥运会等国际赛会对国际交流与和平促进的贡献。
●竞技运动类
●户外活动类
●舞蹈类
●乡土活动类
●体育知识类
辨别不同体育活动的方法与技术
能描述至少3种运动种类或项目的演进及发展概况与趋势。
能指出至少3种运动种类或项目的基本技术。
能理解至少3种运动种类或项目的规则。
能说明至少3种运动比赛的策略与战术。
●健康体能类
具有欣赏运动比赛的知能与行为
具有欣赏动作美感与观赏运动竞赛的能力。
能主动了解重要运动竞赛的资讯。
具有付费欣赏业余或职业运动竞赛的观念。
能主动观赏各种运动赛会。
应用体育活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于日常生活中
能在运动前做好各种热身活动。
能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与装备。
能将基本的运动保健知识应用于体育活动中。
能将避免运动伤害的知识应用于体育活动中。
能将急救的知能应用于运动意外事故中。
能将运动安全防护的知识应用于体育活动中。
能将体育活动所学的动作技能,作为动态生活的基础。
●户外运动类
●健康管理类
2.5实施要点
在教材编选方面,台湾各校成立体育课程小组负责课程规划,课程规划必须在提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核定之后实施。
课程标准要求编选教材时,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动兴趣、体能、运动技能、学校特点(如学校的运动场地、设备、师资、重点发展项目等),慎选合适教材,还应注意与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性,编选出的教材内容应当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体育教学应以教育理论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身心特点与需要,安排适当的学习环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皆能得到有效学习。
体育教学过程应当包括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准备适宜的学习环境、拟定教学计划及目标、激发动机并进行教学,评价学习效果等。
各校可以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特色,采用随班授课,或以兴趣班进行选项教学,激发学生发展较为擅长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和比例为学生技能学习(占50%至7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占20%至30%)、体育知识学习(占10%至20%)。
技能学习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由教师观察学生运动技能的优劣而评分,如观察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流畅性、熟练度,有无符合规定动作的要领,教师可以事先定出主观评价的项目和标准。
客观评价由教师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以码表、皮尺、计次或得分等方式测量学生运动技能。
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有轶事纪录法、评定量表法或项目检核法,考评内容包括出席情形、服装仪容、努力程度、服从指导、分组练习情况、遵守上课秩序等各种行为。
每一教学单元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教学项目进行适当的体育知识评价,评价内容为教学项目的运动技术、规则、发展历史与运动安全等,评价方法有口试、笔试、评阅笔记与专题报告等方式。
3台湾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的结构
3.1课程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台湾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了5个课程目标:
1)建构健康与休闲知识,以丰富人文素养;
2)培养健康休闲运动之态度,以充实休闲生活,并提升生活品质;
3)培养休闲之技能及健康生活习惯,以提升身心健康的适应能力;
4)培养健康休闲运动之乐趣,并融入日常生活,以陶冶性情;
5)运用健康与休闲资源,推进全民健康休闲运动。
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在参与休闲运动过程中学习健康与休闲知识,养成休闲运动态度与习惯,培养休闲运动乐趣。
3.2教材纲要
台湾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的教材纲要分为7类,即休闲运动类、乐山健康休闲类、亲水健康休闲类、文化健康休闲类、养生健康休闲类、休闲旅游类与健康生活类,每种类别的教材内容又进一步设置了详细的内容(见表3)。
表3台湾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的教材纲要
主题
主要内容
休闲运动类
球类,极限运动(如滑板、攀岩等),体能运动,武术,运动保健与伤害防护
乐山健康休闲类
登山,步行,定向越野,野炊,滑雪,滑草,赏鸟活动,森林浴,滑翔翼
亲水健康休闲类
水上运动,独木舟、划船,龙舟竞赛,飞行伞,水上摩托车,潜水,赏鲸活动,温泉、冷泉、SPA,冲浪,钓鱼,沙滩堆沙创作
文化健康休闲类
文物展参访,竹雕,木雕,棋艺,茶艺,戏剧
养生健康休闲类
足底按摩,穴位按摩,刮痧,精油,芳香保健,静坐冥想,禅修
休闲旅游类
生态旅游,岛内旅游,国外旅游
健康生活类
体重管理,生活饮食,初级急救,哺喂母乳,性教育,脾胃调理,宠物饲养
3.3实施要点
在教材编选方面,台湾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兴趣、学校特色及资源,选择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适当教材。
为落实课程总纲纲要的时代性,选修科目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必须适时融入生命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法治教育、终身教育、人权教育、环保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及消费者保护教育等重要议题,以期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这些议题,反思社会变动,以达到启发效果。
选修科目体育课程规划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在课程实践中逐步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课内课外相结合,观赏参与相结合,全面培养,学以致用,终身受益。
在教学方法方面,课程标准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弹性安排、注重适性发展,以启发、创造、乐趣化教学,使学习过程生动而有变化。
校外教学要求教师注意全体学生活动情形,随时制止危险举动,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如果偶发意外,应依程序紧急妥善处理。
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范围包括行为、态度、知识与技能,评价兼顾形成性与总结性的结果,评价可采用适当而多样的方法,如纸笔测验、课后作业、平时观察、问卷、访谈、记录表、自我评价、上课参与及表现等。
4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特点
4.1具备多元的基础理论
课程标准应有充足的基础理论作为指导。
理论的隐晦或薄弱不但导致课程改革理论体系不完善,说服力不强,还可能导致课程改革实践操作的偏离和失范,同时使课程改革面对各种争论与挑战时理论辩护和实践辩护乏力[5]。
基础理论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阻力,会使其受到更多的质疑[6]。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具有多元而坚实的基础理论。
首先,“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是其基于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组织课程与教学。
无论是台湾必修体育课程还是选修体育课程,在编选教材时都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需要等。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身心特点,安排适当的学习环境,运用科学的教法,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皆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课程标准的这些设计思路正是基于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其次,“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是其基于的另一个理论,它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组织课程设计。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试图通过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中适时融入生涯发展、生命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权教育、环保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及消费者保护教育等重要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这些议题,提高社会适应性。
这是基于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进行课程标准研制的产物。
最后,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还基于了“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关注学科知识本身,重点探究学校教育应选择什么知识,如何组织知识等。
“体育知识类”在台湾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教材类别中独占一类,并且被要求融入到其他所有教材类别的教学之中。
4.2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永不停息地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7]。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更为具体的核心能力,在核心能力的下位进一步转化出更具操作性的分项指标,用指标内涵解释分项指标的意思,发挥核心能力引领教材内容编选的作用。
下面以必修科目体育课程目标1与核心能力1为例,剖析课程目标、核心能力与分项指标之间的转化。
课程目标1是“充实体育知能,建构完整体育概念”,将其转化为核心能力1变为“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功能及方法,并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再将核心能力1细化为4个分项指标:
1确认体育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与功能,……4应用体育活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于日常生活中。
对于每一个分项指标,都用明确的指标内涵对其加以解释。
例如,解释分项指标1的指标内涵是:
1能了解体育对个人、社会、国家或国际的意义与功能,……5能描述亚运会与奥运会等国际赛会对国际交流与和平促进的贡献。
根据分项指标及其指标内涵,相应的主要教材内容的类别便可确定出来。
教师可以依据主要教材内容的类别,甄选具体的教学内容,最终达成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目标。
4.3注重体育课程的横向统整与纵向衔接
台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社会领域、自然领域、艺术课程的最终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获得成功、适应社会。
因此,各门课程之间的横向关系是统整、协同促进学生具备核心素养。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在设计方面十分注重与其他课程的统整与配合。
例如,体育课程注重与其他课程相联系,避免教材孤立分歧或重复,主张通过“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适性化、统整化、现代化的体育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本情怀、整合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成为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能适应21世纪社会的要求[8]。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与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
在新一代高中体育课程标准颁布之前,台湾高中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的衔接性和连贯性都不够紧密,课程与教材内容存在脱节与重复的现象。
台湾高中体育新课标指出,体育教材和其他学科教材一样具有基础性、层次性与逻辑性,在编选教材与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要建立有效衔接的体育教材内容体系。
针对衔接不良的问题,台湾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注重课程发展的连续性、递升性和发展性,采用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与高中课程相结合的设计模式,统一由一个项目小组研制,将原有的小学至高中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试图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有序而完整的体育教育。
4.4强调学校本位,赋予学校和教师自主权
台湾高中体育课程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方式,“自上而下”主线上台湾教育部门拟定体育课程标准,统一实施,同时“自下而上”主线上鼓励学校和教师自主设计课程、自编教材,达成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教育目的。
这种学校本位的理念具有先进性,目的是让教师适应学生。
台湾课程专家欧用生(2007)曾这样打过比方:
以前是教育部门配好菜单,不管城市或乡村,学生胖瘦与否都吃一样的菜,现在让教师依据学区、学生特征去配菜给学生吃。
比如教育部门要求含有维生素,吃西瓜、香蕉、苹果就由教师自己决定,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吃相同的东西[9]。
为了保证教师具备自主设计课程和自编教材的能力、素质与态度,台湾尤为重视学校本位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
驱动教师自身的兴趣与需求,注重通过专业合作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智慧,建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10],是台湾学校本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
4.5可操作性强,便于教师参考和指导教师教学
从课程目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