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始皇出游。
至平原津而病。
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九月,葬始皇骊山。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
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节选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注】①隐宫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六王咸伏其辜:
全,都B.乃抚东土:
安抚
C.关中大索二十日:
搜查D.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徒然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B.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C.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D.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秦国统一天下后,下令群臣议论帝王的称号问题;
秦始皇采纳群臣的建议,把自己称为“皇帝”。
B.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狭小,于是调发隐宫徒刑者七十多万人,挖运北山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送来木料,建成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
C.秦始皇厌恶别人说死,但在他统一天下之前,就开始派人在骊山开凿洞穴,为自己营造陵墓。
D.秦始皇夜间易服出行咸阳,在兰池遇上盗贼,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小题4分)
(1)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
(2)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2)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5.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6.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与情。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用温和自谦的态度打消学生顾虑的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刘节:
史家风骨士子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名流云集著称,陈寅恪地位最尊,自不待言。
陈又与岑仲勉并称“二老”,加上刘节、梁方仲,则号称“四大教授”。
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1926年,刘节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专攻中国哲学史。
清华国学研究院同学王力对刘节的印象和评价:
“君待人无贵贱,一接以礼。
视友事若己事,蔼然似长者。
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刘节与陈寅恪的师生情谊广为人知。
据中山大学历史系老师回忆,逢年过节,刘节去拜望陈寅恪时,必对老师行下跪叩头大礼,一丝不苟,旁若无人。
刘节还曾对学生说:
“你们想学到知识,就应当建立师生的信仰。
”但这句话在当时被当作罪证受到学生猛烈批判。
1952年到1969年,在送恩师陈寅恪最后一程的陈门弟子中,长期陪伴老师左右的,唯独刘节一人。
他是在任何压力下都绝不批陈的学生,义无反顾地与恩师同甘共苦,其自身所受苦难之深重已达无以复加之地,却还经常主动把老师要受的苦难都揽到自己头上。
1967年底,红卫兵要抬陈寅恪教授去大礼堂批斗,陈夫人出面阻止,被造反派狠狠推倒在地。
刘节挺身而出,代替老师去挨斗。
批斗会上,“小将”们对刘节轮番辱骂、殴打,之后又问他有何感想,刘节昂起头回答:
“我能代替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
抗日烽火绵延,家国罹难,导致学人不能安于讲席,经受乱离流浪之苦,刘节可谓体验得真切。
从《刘节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背井离乡,生活条件恶劣,要靠中英庚款的研究经费资助才得以勉强度日,他却安贫乐道,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
在治学上他主张求真、自信。
他说,“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在“文革”期间,刘节先后遭受60多场批判,受到戴高帽、剃光头、被抄家、遭殴打、罚劳改等等非人待遇,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节仍写下这样掷地有声的话:
“人格同学问是一致的,决没有学问好而人格有亏的伟人。
”表示“假定有一种势力要打破我的信仰,使我不能安静为学,我当然要抵抗……设若有一种势力要阻碍我的志向,使我不能如愿以偿,我当
然要拿出毅力来”。
面对这类政治运动,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但读书的人自能感受到他是以平常心、宽恕心处之的。
这有一个旁证,据其学生姜伯勤后来回忆,作为“白专”学生的典型,他也参与批判了刘节唯心主义史学,但1959年本科毕业时,刘节却向学校的党委领导表示:
“你们要把姜某留下来,这个人能成器。
”这既可见刘节的眼光,也可见其胸襟。
刘节对子女的教育一贯民主、宽容,据刘节的儿子刘显曾回忆,“我感觉他对我们兄弟俩是慈爱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
在他看来,虽然父亲可以说是“孔子的门徒”,但回想起来,父亲对儿子、妻子都是很平等、民主的。
“他从来不说重话,可以说对儿子亦子亦友、对我母亲亦妻亦友”。
在刘显曾20岁生日时,父亲对其说“感情要专一”。
当时刘显曾正在上高中,当天他亲自来学校要儿子回家过生日,“在他看来这是我的成年礼了,所以要告诉我这个重要原则。
【相关链接】
刘节,近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著述颇丰。
在研究先秦古史、先秦诸子思想、史学史方面有卓著成就,为了不被古代多种传说迷惑,他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
他多年开设史料学和史学史课程,著有《中国史学史稿》,这本书对历代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2分)
A.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有大师陈寅恪、与陈并称“二老”的岑仲勉,再加上刘节、梁方仲两位教授,名流云集,堪称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B.文章着重叙述了刘、陈的师生情谊。
刘节对陈寅恪行下跪叩头大礼,任何压力下不批陈,与恩师同甘共苦,代替老师挨批斗,这份诚挚的士子情怀令人钦佩。
C.文章在刻画刘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刻画了刘节的语言、动作、心理等;
“挺身而出”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D.“文革”让刘节经历了非人的生活,而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可见他处事的平常心、宽恕心;
姜伯勤事件也能从侧面表现这一点。
E.文章的最后一段交代了刘节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民主、宽容,对待家人平等、民主,这使他作为学者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亲切可感。
9.本文是如何体现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点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分)
10.“相关链接”的内容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概括。
11.刘节先生身上体现着怎样的“风骨”?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每题2分,共16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鲁迅的思维力和观察力是超凡的,他能于平凡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形象,挖掘出形象背后的深刻含义,他的创作往往汩汩滔滔,一气呵成,且主旨深刻。
B.他背着监考老师和班长偷偷地把讲台上的资料拿下去了。
C.税费改革制度的推行,有效地遏止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使广大农民大大减轻了负担。
D.要彻底根治校园周边乱设摊点、向学生兜售劣质食品的现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可。
14.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雀河谷地带景色优美,,,。
来自孟加拉湾的海洋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吹到这里,,,,,使人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就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①起伏有序,沟壑纵横②四周雪峰峻峭③赶着牛羊的牧童和转经的老人
④雪峰下是风化的砾石和黄沙形成的堆积层⑤大片的绿洲似翡翠般镶嵌在孔雀河谷⑥错落有致的村庄,缭绕的炊烟⑦形成了青藏高原难得一见的湿润气候
A.②①④⑤⑥③⑦B.⑤⑥③⑦④①②C.②④①⑦⑤⑥③D.⑤③⑥④①②⑦
15.下列有关课内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
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
B.《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C.根据文意,《阿房宫赋》一文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
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D.《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全文的中心观点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斗争,屈从、贿赂暴秦,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
1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其固然《庖丁解牛》B.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D.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
17.下列四组加点词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B.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C.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若非吾故人乎《项羽之死》
D.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羽之死》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B.项王瞋目而叱之《项羽之死》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项羽之死》
19.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
》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5、写作。
(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小姑娘武亦姝最近成了网络名人,在2月7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比赛决赛中,她以最高成绩摘得桂冠。
她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大赛评委的赞誉,更被网友夸赞为“满足了我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摘自《中国文化
报》
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
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表明我们社会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被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
——摘自《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一边是国学热、一边是洋节热的现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徒”即“囚徒”。
2.B仔细观察该画线句子,句式有其特点,根据句式,可排除A、C两项。
再根据句意,“阁道”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项。
3.CA项,“采纳群臣的建议”有误;
B项,“建成了”有误;
D项,“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有误。
4.
(1)秦始皇听到了,派御史挨个审问,没有人认罪,把在石头附近居住的人全部抓起来处死。
(2)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
【参考译文】
秦国刚刚兼并天下,下令丞相、御史说:
“六国国王都已各服其罪,天下完全平定了。
现在不改换名号,就不能颂扬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
希望议论一下帝王的称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
“我们谨慎地和博士讨论,都说:
‘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贵。
’我们冒着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
”秦王说:
“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称号的‘帝’字,叫作‘皇帝’。
秦王兼并了全国,确定了皇帝这一称号,于是抚巡东部地区,到达琅邪。
齐人徐市等上书,说海中有三座仙山,叫作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住在那里。
希望斋戒沐浴,和童男童女寻求三座仙山。
于是派遣徐市挑选童男童女数千人,到海上寻找仙人。
秦始皇易服出行咸阳,有四个武士随从。
夜间出来时,在兰池遇上盗贼,被盗贼困逼。
武士杀死了盗贼,在关中大肆搜查了二十天。
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
廷狭小,于是就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兴建朝宫。
首先建造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堂上可以坐一万人,殿堂顶上可以树立五丈高的旗帜。
周围环绕着架起阁道,从殿下直达南山。
在南山的山顶上修建标志,作为门阙。
在空中架设道路,从阿房宫渡过渭水,与咸阳相连接,以此象征天下阁道越过天河直至营室。
阿房宫尚未建成;
建成后,想另外选择一个好的名字称呼它。
在阿房宫建造宫殿,所以天下人称它阿房宫。
隐宫徒刑者七十多万人,分成几批营造阿房宫,或修建骊山工程。
挖运北山的石头,输送蜀地、荆地的木材,都集中到这里。
关中共计宫殿三百座,关外四百多座。
有一颗星坠落在东郡,到了地面变成石头,百姓有人在这块石头上刻写说“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听到了,派御史挨个审问,没有人认罪,把在石头附近居住的人全部抓起来处死,并用火烧毁这块石头。
秦始皇出外巡游,到了平原津就病了。
秦始皇厌恶说死,群臣没有人敢提到死的事情。
七月丙寅,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
九月,把秦始皇埋葬在骊
山。
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骊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了全国,把天下各方的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骊山,把隧洞一直挖到见水的地方,用铜封锢,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百官和各种珍奇异宝都徙置其中,藏得满满的。
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
拿水银做成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使用机械互相灌注流通,墓中上面各种天象齐备,下面有地上景象万千。
利用人鱼的脂肪作蜡烛,估计很长时期不会熄灭。
有人说工匠制造机关,奴隶们都知道,奴隶人数众多,就会泄漏出去。
葬礼结束,已经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又关闭了当中的墓道,放下了最外面一段墓道的大门,把工匠和奴隶全部关死在里面,没有一个逃出去的。
5.①长、畏。
②“长”意为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
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6.①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描绘出夜色的沉寂和凄凉。
(意思对即可)②表达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
思亲的悲凉况味。
(意思对即可)
7.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8.BE(A项“史学界”应为“岭南史学界”;
C项并没有心理描写;
D项原文为“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
9.①引用了同时代的王力及刘节儿子等人对刘节的评价,从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②引用传主自己的言论、介绍他的著作,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③叙写传主不同时期的真实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10.①介绍了刘节在历史学方面的研究范围和成就,以及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丰满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形象;
②史学家白寿彝对刘节著作的高度评价,突出了刘节在中国史学界的重要地位;
③在内容上,是对文本的有力补充;
在结构上,呼应文本相关内容。
11.①坚持信仰,保持独立的人格。
“文革”期间,刘节遭受了非人待遇,他以平常心、宽恕心对待;
艰难岁月中,以顽强的毅力,矢志不移,坚守人格和学问的纯净。
②安贫乐道,保持乐观心态。
离乱岁月里,他背井离乡,勉强度日,却能保持乐观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
③治学严谨,不被传说迷惑,钻研,求真。
他主张治学要求真、自信,也用一生践行著这一主张,对于学术,认真考据,不为政治风浪左右。
12.B(B项中的“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
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见,应用“视而不见”。
A项中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
,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C项中的“扑朔迷离”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D项中的“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13.C(A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思维力”与“观察力”对调,才能与“捕捉形象”“挖掘……含义”相对应。
。
B语法歧义。
“和”作连词,是“背着监考老师和班长”两个人,“他”一人拿资料。
“和”作介词,“他”与“班长”两人一起拿资料。
D肯定句与否定句杂糅。
改“必须”为“非
”,或删“不可”。
)
14.C(解答此题,首先应根据两处横线不同的上下文,将题中七句话分类:
第一、二、三道横线,应填表现孔雀河谷地优美的语句,即①②④句;
第四、五、六、七道横线,应填与“世外桃源”有关的语句,即③⑤⑥⑦句。
然后再分别对两处各句再次排序。
由于①写的是四周雪峰的形状,故应排在②和④之后(到此已可得出答案)。
由于“来自孟加拉湾的海洋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吹到这里”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⑦,故⑦应排在第二处横线的首位。
连接在⑦之后的最佳句子应是⑤,于是得出正确答案。
15.C(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包括当时的唐人,如杜牧、唐敬宗,③处的“后人”指唐以后的人,④“后人”指当时的唐人,尤其是唐敬宗)
16.C(A固然,古:
本来的样子。
今: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B行为,古:
行动因为。
举止行动。
D山东,古:
山的东面。
山
东省。
17.C你(A名词作动词,灭族;
众、一般的;
B技术;
技,通“枝”,支脉;
D跑;
趋向)
18.B(A数量名词作动词,统一;
C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D名词作动词,让……称王)
19.B省略句“举以予人”应为“举以之予人”ACD都是被动句
20.【解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
首先理解材料内容,中西文化比较是当代中国热门话题。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下,探讨此话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虽说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不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选项,但墨守陈规、畏葸不前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唐诗宋词等国学是中华文化的名片,继承国学文化遗产,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自然责无旁贷。
然而,唐诗宋词等国学再好,也不可能替代现代化建设。
圣诞节等洋节是西方文化的表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它被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热捧似乎也无可厚非。
可是,热捧不问初衷,崇拜因为赶潮,那就失去了追随的意义。
由于中西文化并存交织、乱象丛生,如何对待就势必成为现实关切。
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倡导文化批判精神,因而让学生针
对国学热、洋节热现象发表见解,是践行新课标写作理念。
点睛:
最好的立意:
分析传统与时尚、国学与西方文化等辩证关系。
如:
①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生活;
②可以洋为中用,改造传统文化;
③在坚持国学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
④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⑤国学与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时尚共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等。
二类立意:
只片面强调传统、国学或时尚、西化等重要性。
①弘扬文化传统,反对追求时尚;
②时代在发展,时尚是必然;
③月亮不是西方圆,文化还是国学好;
⑤坚守国学是故步自封,大胆西化是与时俱进等等。
三类立意:
只就事论事评论武亦姝或圣诞节。
①武亦姝用唐诗宋词点亮了人生;
②背诵唐诗宋词可增进文化修养;
③背唐诗宋词不能让中国现代化;
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过圣诞无可非议;
⑤圣诞节是西方人节日,中国人过圣诞是崇洋媚外等等。
四类立意:
脱离材料内容范围写作或由材料片言只语引申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