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4271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新概念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分离易溶性固体溶质

(1)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溅出

(2)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液体

(1)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2)分液:

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

(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

(3)萃取剂与溶质易分离

(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用H2还原CuO的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H2,再加热(  )

(2)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

(3)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  )

(4)氯水和浓HNO3应放在带有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存放于阴冷处(  )

(5)分离纯水和汽油可以用萃取法(  )

(6)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固体可用蒸发法(  )

(7)从碘水中提取I2,可用酒精作萃取剂(  )

(8)分离汽油和煤油可用蒸馏法(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将下列物质填入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类别中(填序号)。

①NaOH ②浓H2SO4 ③乙醇 ④苯 ⑤KMnO4 ⑥CH4 ⑦Cl2 ⑧CO

(1)易燃液体____________;

(2)易燃气体____________;

(3)腐蚀品__________;

(4)氧化剂__________;

(5)有毒物质________。

【答案】 

(1)③④ 

(2)⑥⑧ (3)①② (4)②⑤⑦ (5)④⑦⑧

3.填写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________。

(2)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

(3)提取溴水中的溴__________,分离溴的CCl4混合液________。

【答案】 

(1)过滤 

(2)分液 (3)萃取分液 蒸馏

 

试剂瓶选取“4注意”:

瓶塞,瓶口,瓶色,瓶材质。

过滤中“3要求”: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中的“2注意”:

玻璃棒搅拌和不能蒸干。

萃取分液中“4步操作”:

加萃取剂→振荡放气→静置分层→分液。

蒸馏中的“4注意”: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冷却水的进出,加沸石防暴沸,液体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

化学实验安全“六防”

1.防爆炸

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2、C2H4)前要先验纯,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除要检验气体纯度外,还要向试管中先通一会儿气体。

2.防暴沸

稀释浓H2SO4或将浓H2SO4与酒精混合时,要将密度大的浓H2SO4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

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如制取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离酒精灯要尽可能地远些)。

4.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

常见尾气处理方法如下:

5.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下图为几种防倒吸装置:

6.防堵塞

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流入,或使内外压强相等。

如下图:

 (高考组合题)

(1)下列与安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B.(2012·

福建高考)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C.(2012·

福建高考)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D.(2009·

广东高考)浓H2SO4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E.(2009·

广东高考)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2)(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①有机反应的烧瓶中通常加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②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H2SO4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解析】 

(1)A项,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多摄入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组织硬化等不良后果,故不能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B项,强氧化剂是易燃试剂的助燃剂,二者应分开放置;

C项,金属钠着火用细沙灭火,不能用水灭火;

D项,应用大量水冲洗,再用NaHCO3溶液冲洗;

E项,不能再用稀盐酸冲洗。

(2)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热溶液中不能立即投入沸石,否则会引起剧烈沸腾,应将反应液冷却后再加入沸石。

②将浓硫酸加到Na2Cr2O7溶液中,相当于稀释浓硫酸,将顺序颠倒后易引起浓硫酸因局部放出过多的热量而沸腾迸溅。

【答案】 

(1)BC

(2)①防止暴沸 冷却后补加

②不能,易发生暴沸迸溅

考向1 化学品安全标志

1.(2010·

北京高考)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K、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解析】 CH4、C2H4为易燃气体。

【答案】 B

考向2 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

2.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通氢气,后加热氧化铜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废液缸中

D.用如图装置制氨水

【解析】 B项,热溶液中不能立即投入沸石,否则会引起剧烈沸腾,应将反应液冷却后再加入沸石;

C项,Na与H2O反应放出H2,易失火;

D项,易产生倒吸。

【答案】 A

试剂的存放(8防)

保存依据

保存方法

典型实例

防氧化

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

②加入还原剂;

③隔绝空气(油封或水封)

1Na2SO3固体、KI、Na2S溶液;

②FeSO4溶液加入少量铁粉;

③K、Na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

防潮解

密封保存

NaOH、CaCl2等固体

防水解

加入酸或碱抑制水解

Fe2(SO4)3溶液加入硫酸

防分解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暗处

浓硝酸、氯水、AgNO3溶液等

防挥发

①密封、置于阴暗处;

②液封

①浓盐酸、浓氨水等;

②液溴用水封

防腐蚀

①腐蚀橡胶的用磨口玻璃塞;

②腐蚀玻璃的用塑料瓶

①硝酸、氯水、溴水、KMnO4、汽油、苯、CCl4等;

②氢氟酸

防黏结

碱性溶液用橡胶塞

NaOH、Na2CO3、氨水、Na2SiO3等

防与CO2反应

NaOH、NaClO、漂白粉、石灰水、Na2O2等

试剂保存的3原则

①药品状态选口径(固态:

广口瓶,液态:

细口瓶)

②瓶塞取决酸碱性(酸性液:

玻璃塞,碱性液:

橡皮塞)

③受热见光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

 (高考组合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江苏高考)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新课标全国高考)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海南高考)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2013·

广东高考)因SiO2可与HF反应,所以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E.(2012·

山东高考)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解析】 A项,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而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错;

B项,水可防止Br2的挥发,对;

C项,硅酸钠溶液具有黏结玻璃的性质,错;

D项,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是因为玻璃中含有SiO2,SiO2能与HF反应,对;

E项,NaOH与玻璃中SiO2反应生成黏合剂Na2SiO3,错。

【答案】 BD

考向1 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②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

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

④硅酸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⑤氯水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⑥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A.②③④⑤    B.③④⑥

C.③④D.①③④

【解析】 Na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①错误;

见光分解的应该保存在棕色瓶中,②错误;

氯水腐蚀橡胶,⑤错误;

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⑥错误。

【答案】 C

考向2 常见试剂瓶的选择

4.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 ②大理石 ③NaCl溶液 ④浓硝酸,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解析】 大理石为固体,应放广口瓶中,NaOH溶液为碱液应放橡胶塞细口瓶中;

NaCl溶液为一般溶液应放无色细口瓶中;

浓HNO3应放棕色瓶中。

【答案】 D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常用物理方法

常用物理方法除蒸发结晶、冷却结晶、过滤、蒸馏(或分馏)、萃取和分液外,还有如下方法:

方法

装置

气体干燥

气体通过固体、液体被吸收部分成分而分离的方法

(1)干燥管应“粗进细出”

(2)洗气瓶应“长进短出”

升华

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NH4Cl受热分解,所得气体在口部遇冷后重新生成NH4Cl,该过程不是升华

2.常用化学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沉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而除去

除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溶液:

Na2SO4+BaCl2===BaSO4↓+2NaCl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除碳粉中的CuO,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

CuO+H2SO4===CuSO4+H2O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除CaO中的CaCO3,可用加热法:

CaCO3

CaO+CO2↑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CuO

Cu+CO2

气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CO

、HCO

、SO

HSO

、S2-、NH

分离和提纯一般应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须”

“四原则”:

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③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易复原)。

“三必须”:

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③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选择最佳除杂途径。

 (2012·

大纲全国卷)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起始滤液的pH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试剂Ⅰ的化学式为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

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列式并计算结果)。

【解析】 

(1)因混合物中有K2CO3,CO

的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2)溶液中真正的杂质离子是CO

和SO

,故可加入Ba2+除去,考虑到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故选BaCl2溶液。

(3)除杂试剂需过量,为了除去过量的Ba2+,可以加入K2CO3溶液。

(4)为了除去加入的过量的K2CO3,可加入稀盐酸。

(5)产品的纯度=

×

100%=

100%≈98.40%

【答案】 

(1)大于 弱酸强碱盐K2CO3发生水解使体系呈碱性

(2)BaCl2 Ba2++CO

===BaCO3↓、Ba2++SO

===BaSO4↓

(3)K2CO3 除去A中过量的Ba2+

(4)盐酸 CO

+2H+===CO2↑+H2O

(5)

物质分离提纯操作中常见误区

(1)除杂过程中,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试剂要除去,多种试剂有顺序。

(2)分液时上层液体和下层液体不能都从下口放出。

(3)从溶液中获得结晶水合物晶体时,不采用直接蒸发结晶的方法,而应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4)碘易溶于酒精,难溶于水,但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考向1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法

5.(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 A项,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I2虽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与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乙醇不能做萃取剂。

B项,乙醇与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它们互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式分离。

C项,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结晶法,原理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体,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

D项,丁醇与乙醚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醚蒸出,使丁醇与乙醚分开。

考向2 物质分离提纯的装置分析

6.(2014·

西安市质检)用下列装置进行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选项A中应该是长管进,短管出,A项错误;

HCl极易溶解于水,易造成倒吸,B项错误;

温度计测量的是气体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项错误;

氨气在CCl4中不溶解,在该液体中不会产生倒吸现象,D项正确。

考向3 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法

7.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

和NO

的相互分离。

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①②③④均是过滤

B.试剂1可为BaCl2溶液,试剂3可为Na2CO3溶液

C.沉淀B为AgCl,固体D中含NO

D.试剂3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AgNO3

【解析】 操作④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不能用过滤法提取。

分离提纯型实验题

【典题例证】 (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

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填“上”或“下”)层。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

解题关键点:

(1)须明确正丁醛的制备原理

①反应原理:

醇的催化氧化,即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②实验原理:

从正丁醇、水、正丁醛组成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正丁醛。

(2)须明确实验装置中各仪器的作用

A——反应器,用于正丁醛的发生装置;

B——添加液体(Na2Cr2O7、H2SO4、水的混合物);

C1——用于测量反应液的温度;

C2——用于测量蒸气的温度;

D——用于冷却蒸气;

E——用于接收正丁醛。

(3)要明确常见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如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查漏;

冷凝管进水方向为“下进上出”;

蒸馏操作中温度计用于测定蒸气温度,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浓硫酸稀释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会处理表格中的各种数据

正丁醇、正丁醛均微溶于水,故二者在水溶液中分层;

正丁醇、正丁醛密度均小于1g·

cm-3,故在水的上层;

正丁醇沸点为117.2℃,正丁醛沸点为75.7℃,隐含信息水的沸点为100℃,防止产生的正丁醛不纯,反应温度不能超过100℃,不能低于正丁醛的沸点。

(5)须熟记产率的定义式:

产率=

100%

解题疑惑点:

(1)将浓硫酸加到Na2Cr2O7溶液中,相当于稀释浓硫酸,将顺序颠倒后易引起浓硫酸因局部放出过多的热量而沸腾迸溅。

(2)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4)分液漏斗中的活塞处极易漏液,故在使用前应首先检验活塞处是否漏液。

(5)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可知,正丁醛的密度比水的小,故水在下层。

(6)由表中所给数据可知,在该温度下,生成的正丁醛能变为气体而蒸出,且此温度低于正丁醇的沸点,蒸出的正丁醇很少,此温度可同时避免正丁醛被进一步氧化,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7)正丁醛的产率为

100%≈51%。

【答案】 

(1)不能,易迸溅 

(2)防止暴沸 冷却后补加 (3)分液漏斗 直形冷凝管 (4)c (5)下 (6)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7)51

萃取、分液

高考母题

(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改编)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

(2)在分离环己烯(难溶于水,密度为0.8102g/cm3)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液的过程中,环己烯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流出”)。

【解析】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

(2)环己烯难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用分液漏斗分离时在上层,无机水溶液在下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1)检漏 

(2)上口倒出

教材溯源

提取碘水中的I2的步骤

人教必修1P9实验1-4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命题展望

教材通过实验提取碘水中I2,让学生掌握萃取分液的分离操作,高考命题者将此实验进行迁移,进行考查,该实验还有可能从以下出题点设题。

1.如何选择萃取剂?

【提示】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得多,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2.萃取分液的主要仪器名称是什么?

【提示】 分液漏斗。

3.如何振荡分液漏斗?

【提示】 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倒转过来振荡,使两液体充分接触。

4.分液时如何操作?

【提示】 使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5.如何分离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