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424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育学.docx

《新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育学.docx

新教育学

填空选择:

绪论

1.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性)的学科。

2.本质属性/性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

5.教育学发展到20世纪,已经形成了(分化)与(拓展)的趋势。

6.20世纪有关教育的研究和知识,已不再是用“教育学”这样一门学科所能包揽的了,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学科群,统称为(教育科学)。

7.(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

8.(德国)设立教育学科最早的(哥尼斯堡大学),所开的讲座名称就是“哲学与教育”。

(康德)

9.教育是(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致的。

(补充:

教育的永恒性,即有人,才有教育。

10.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常常是衡量(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国民素质密切相关。

11.现代教育学在宏观上需要经济学为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12.教育事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为它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条件;而教育事业运行的结果,则又大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3.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的两个理论基础:

伦理学,心理学

14.萌芽时期的教育学(开始有人研究)也就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它是教育理论萌发和产生的时期。

这一时期,教育学与当时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最早孕育在哲学体系中。

15.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就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纪录)(《论语》)里。

16.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17.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家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18.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19.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著《学记》。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教育专著,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记载孔孟思想)。

20.《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学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还提出“不凌节而施”,“长其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等。

(可能与其他章节合出大题,例如,第二章第二节。

21.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

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

22.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发明的问答法,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产婆述术问答法也是“启发式”教学思想。

2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2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是工具,帮助统治者统治)。

25.但亚里士多德注意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的反映。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泛智教育”。

以上述思想为核心,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而夸美纽斯由于写了这部著作,成为人们公认的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26.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是又一位享誉全球的对教育思想的丰富、发展和教育学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

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副标:

论教育。

提出了自然教育观)。

树起了遵循人自身成长规律的自然主义教育的大旗。

卢梭认为,现存的人是坏的,但人的本性是善的,因此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

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体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深入了解、研究的需要,认识到这是有效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27.1776年,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设了教育学讲座,他的学生林克将他的演讲的内容整理、编撰并予以发表,题为康德论教育。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主张家庭教育,教育万能论)。

28.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并为后人所公认的是在19世纪产生重要影响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在1806年首次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他强调教育学的两个基础:

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此外,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系统研究了教育和教育过程,提出了按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活动变化而划分的著名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使原来难于把握的教学过程变得可操作起来。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他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

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赫尔巴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29.英国斯宾塞于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

实证主义者。

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

(教育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的)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杜威创立,代表作为1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的。

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促使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从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强调三中心和课堂教学)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强调实用主义,以活动为中心,实践)的对立局面。

31.苏联,1939年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32.我国近代教育家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对中国教育学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33.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34.1963年美国布鲁纳出版了他的《教育过程》一书。

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提倡“发现学习”。

35.1975年苏联出版了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36.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是保证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把“教”和“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

教育的概念分为广义狭义。

广义:

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品德和意识的活动。

包括: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

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三)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三、教育的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2、教育的历史性。

3、教育的阶级性。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起源四种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支持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动物界。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河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代表: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它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也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和人类同时出现的。

只有人才能经营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热泪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2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