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3751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化学教学论讲稿已经排版Word格式.docx

2、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基础)

3、化学(专业知识基础)

八、中学化学教学法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①、1865—1891:

化学教育的萌芽期(戴安邦)

②、1932: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开设《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

③、1934:

颁布《中学化学设备标准》推动了学习方法的改进,除了演讲法外还兼用实验法

④、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等学校未单独开设化学课程

⑤、1949——1965教材教法研究的兴旺时期

⑥、1966——1976教材教法课程停开,教研组解散。

(摧残期)

⑦、1976——到现在不同学制并行多种教材并存(百家争鸣期)

思考题:

1、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与加强化学教法研究的关系

2、师范生学习中教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一、中学化学概念的分类

1、物质组成

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2、物质结构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

3、物质性质

颜色、状态、密度、气味、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4、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水解

5、化学量

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解度

6、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7、基本技能

过滤、萃取、结晶、蒸馏、蒸发、溶解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内涵----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

2、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例1单质

内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外延: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有物质

例2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100克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

其中温度、溶剂的量(100克),溶解平衡三者缺一不可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溶剂为液体,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例3气体摩尔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升(四者缺一不可)

物质的聚集状态是气体,液体和固体不适用

三、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1、重合关系

特点:

内涵不同,外延相同。

例如:

氢酸与无氧酸

乙酸与醋酸

2、交叉关系

外延部分重合

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四氧化三铁),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3、对立关系

内涵相互否定,外延相互排斥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

4、从属关系

一个外延大的概念包含外延比较小的概念

酸与无氧酸、含氧酸,浓度与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

四、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

(一)、加强直观,由表及里例如:

讲“化学变化”时,可演示镁的燃烧实验,通过现象捕捉其本质特征,突破一个“新”字

(1)银白色的镁——白色固体粉末

(2)实验前反应物的质量<

实验后产物的质量

(二)、抓住关键,揭示本质

例如:

讲“盐的水解”应抓住盐组成中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和水电离出的少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即[H+]≠[OH-]这一本质

(三)、正确理解,全面阐述

溶解度的是非题

1、25℃时,在100克水中加入30克硝酸钾后便迅速溶解了,则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0g

2、在100克水中加入50克KNO3后得到一饱和溶液则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克

3、50℃时,在40克水中加入20克KNO3后得到一饱和溶液,则在该温度下,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克

又如:

气体摩尔体积的是非题

1)、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铁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升

2)、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氮气所占有的体积为22、4升

3)、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水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升

4)、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氧气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升

5)、在标准状况下,氢气所占有的体积约是22、4升

(四)对比归纳,巩固深化

原电池与电解池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五、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特点

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强

思考题:

1、试分析”摩尔浓度”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就概念的正确理解与全面阐述而言,编写出三个是非题(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两个是错误)

2、在学习本章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反复琢麽,试写出一篇小论文,题目自定

第二章中学化学课程论

一、化学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2、作用:

a、结合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对未来的公民进行文化素养教育

b、把化学作为一种工具实施普通教育(因为它是认识自然的工具,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c、对学生进行化学方面的职业准备教育和深造的预备教育

二、化学课程的设置

各门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任意的,例如化学课的设置。

(1)由课程间的关系来确定,学习化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做准备,因此在比数学和物理稍后开设化学(初三)符合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2)确定课程设置还应当依从心理学的规律,化学课程中包括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学生具备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我国初三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到15岁左右,思维特点是: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学习化学也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

(3)化学课程的设置具体规定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学校的教学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不能制定的指导性文件,1978年一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课时安排为:

初三

高一

高二

总学时

3

4

306

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改意见》,中学学制实现了五、六年并存,其课时安排为:

年制

五年制中学

高三

六年制重点中学

单科性选修

372

分科性选修

侧重

理科

432

文科

288

三、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简介

参看P421-438、

四、化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1、国内为化学教材的结构状况

(一)两种主张

①突出反映化学(描述性化学,经验化学)

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主线,各重要基础理论服从主线的要求,适当安排。

就世界范围来说,50年代前,中学化学基本上属于这种结构,教学内容主要是化合物的存在,制法,性质和用途等事实材料的罗列安排,理论知识甚少,化学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起不到指导作用,结果学生反映:

“化学不讲理,就像学外语。

”只有靠死记和硬背、

2以理论为主线,元素化合物为陪衬,把描述化学与理论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国63年和78年编写的教材

63

78

理论部分

34、5%

42、4%

元素化合物部分

65、5%

57、6%

总趋势:

理论部分加强

理论与元素化合物有机的结合

理论加强,但不消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二)编排体系

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处理方式

①反复穿插(苏联、西德、英国、中国)

②先集中讲理论再集中讲元素化合物(美国)

③按物质的结构,状态,变化,性质四大块编排(日本)

无机化学部分的编排

①按族讲,先主族后副族(苏联)

②不按族讲,只将一定量的主族和副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西德)

③只讲主族,不讲副族(日本)

④介绍几个主族,又介绍几个横行(美国)

⑤分区介绍(英国)

无机和有机

1先无机后有机(苏联、日本、中国)

2无机与有机交插(美国、英国、日本)

3先无机后有机,再归纳(香港)

2、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知识结构

①分初中和高手两个阶段

②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贯穿整个教材,把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与基础理论穿插安排。

基本理论:

a、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b、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

c、电化学基础

3、现行初、高中化学课本的特点

初中

高中

理论体系

体系不完整,以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为线索

有一定的完整性,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

内容范围

侧重形成基本概念,认识具体物质及无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形成初步技能

深化有关概念,认识元素周期系和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

提示物质的性质与结构间的依存关系,熟练并发展基本技能。

编排体系

以归纳法为主,重视形象思维

归纳法与演绎法并重,重视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

4、中学化学课的认知结构特点

①以实验为基础

我国化学家付鹰先生说:

“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实验是最高法庭”。

因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国外中学化学一般都有单独的学生实验用书。

目前美国的私立中学的化学课每周7节。

其中上课3节,实验4节。

美国的学生一般每周2节实验课。

据李振道教授讲,美国的不少小学生已开始动手做实验。

②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交流工具,必须学好,尤其是初三。

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是教学的一个分化点,必须抓好。

③具有不同层次的理论体系

例如:

元素化合物体系

元素化合物与结构的体系

元素化合物与反应的体系

④记忆性与抽象性内容多

化合价口诀,物质的溶解性口诀

⑤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对也比较集中因此教学时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现行初高中化学课本的基本内容

初中:

绪言一章、正文五章、学生实验13个、演示实验93个

概括起来三个方面:

基本概念

化学用语

物质结构简单知识

三种常见元素:

O、H、C及其化合物

三个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重点介绍)

酸碱盐溶解性表(重点介绍)

无机物相互关系表(重点介绍)

三个落脚点:

酸、碱、盐

两种技能:

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

重点内容(三个分化点)

①1、2章化学用语的教学

②溶液部分

③酸、碱、盐、氧化物相互关系表

高中略

思考题:

1、现行初中教材的基本机构和体系

2、对教材的物质及构理论为主线应如何理解

3、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为什么培能力,为什么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

第三章中学化学教学论

教学论在教育界是学术研究,讨论争鸣最为活跃的领域其学术流派有两个:

(1)外在论者:

偏重于研究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内在论者:

偏重于研究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教学就其本质和内容而言,是教师把人类已具有的科学原理(大量为间接的),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同时,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其理由如下:

①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已获得的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②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按照其年龄特征而仔细选择和精心安排的

③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并且要通过练习转化为技能技巧

§

3-1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特征

教学特征是由学科本身的特征决定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抽象性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不少,记忆性的化学术语和叙述性的元素知识较多,根据这些学科特征决定了中学化学教学过程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即间接经验为主

(二)实验教学是化学的重要特征

离开实验,化学教学就成为纸上谈兵,实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正确的观点,而且还是培养其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从现象和事实进行逻辑推理

一般来说,中学学生学习化学时,总是通过实验,实物观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宏观到微观,经验到理论,经过思维,实现认识的飞跃,获得理性知识,如果不重视讲解,分析,抽象,概括,一味追求做实验,没有理论提高是不对的。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获得就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而得到的。

(四)是一种可控的,特殊的信息过程,具有自控性,多变性,情感性,有人认为化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变量的多变量的复合函数。

B=f{T,S,E}

↓↓↓↓

教学行为教师学生情景

其中S,E依赖于T

所以化学教学应该是由教师自控激发学生自控,以情感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过程。

3-2中学化学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均有论述

1、古代教育家

孔子:

学不厌,教不倦

启发教育

因材施教

以身作则

墨子:

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

孟子:

因材施教

以身作则,身教结合

培养和锻炼的原则

2.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三性五原则

三性:

目的性,科学性和思想性

五原则:

自觉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性,可接受性

3.华东师大刘佛年校长提出了三个相结合

科学性和思想性

理论和实际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

动机原则:

外部和内部,我们尤其要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结构原则:

知识结构的规律性

此外,还有顺序,途径和方法原则等

3—3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

就是在教师的启迪下,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必然结果。

二、教育家论“启发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说学生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时教师就不能进行教学,只有学生想表述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再去开导他。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学应看重于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陶行知:

改革注入式教学法,提出启发式教学法。

三、国家教育部倡导启发式

1、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化学教育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2、1986《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教学要坚持启发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既要注意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启发式教学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1、实验启发

例如

(1)“催化剂”概念的形式

(2)CuO+H2=Cu+H2O

A,“时间对比”得出改变反应速度的结论

B,“过滤分离”得出反应前的质量不变的结论

C,“重新实验”性质不变

2、问题启发

例如“气体摩尔体积”一概念的形成

给定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计算共摩尔体积

……氮气…………………………………………

……氢气…………………………………………

……液态水………………………………………

……固态硫………………………………………

通过“分组计算”,得出结论(边对比,边总结,学生概括)

3、讨论启发

例如在讲卤素间的置换反应时

2KI+Br2=2KBr+I2

A,如何将产物加入分离

B,如何验证产物

C,如何验证“KI”是否过量或者“氯水”过量

4、推理启发

同一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可以通过第三周期进行逻辑推理。

5、比喻启发

例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8克氢气与8克氧气作用可以得到16克水,命题是否正确,通过类比,可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有条件的,“倍比定律”是客观存在的;

“反应物过量”并不稀奇。

例2氧气的收集方法:

比空气重。

五、倡导启发式的成果

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2、美国心理学家希鲁纳的“发现法”

3、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

4、北京景山学校的“单元结构教学法”

3—4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教材编得如何好,你钻的如何熟,但在教学中如果方法不得力,仍然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怎样教”和“教什么”这两方面同样重要

化学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内容,并受教学思想的支配,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就不一样

“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本操作”

前者是通过实验现象或事实,经过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

后者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不动手就不可能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百闻不如一见)

同样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同,教学方法也不一样。

如把学生当作容器:

所采取的方法就是“满堂灌”的注入式,如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必然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

由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符合下述基本要求

(1)要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因此要充分应用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采用实物、模型、教具等。

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要具有启发性(略)

(3)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

初三学生宜多采用演示实验,因为他们的化学知识较少。

高中学生宜多采用独立实验,因为他们已积累了不少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

例如,讲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时,应采用教师示范与学生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精讲多练)

一、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法,讲解法和讲演法。

(1)讲述法

特点:

通过教师的独叙述,形象描绘,恰当的比喻,加上教师真实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适用范围:

多用于感知还不够丰实的低年级学生(初三),如对某些化学现象的描绘、绪言的讲授、科学史、重要物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说明:

可以是一堂课内对某一项内容采用讲述法,不一定整堂课都适用。

(2)讲解法

通过教师对现象的分析、比较、推理和解释以及对原理的论证说明来完成教学任务,讲述法常配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进行。

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推理到判断,而获得结论。

各年级均可采用。

讲授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3)讲演法

教师讲话延续的时间较长,要求学生有较持久的注意力,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在听课时能抓住教师所讲的中心内容和结论。

在高年级讲理论性教材

通常是讲述和讲解相结合,同时还配合演示实验或其他直观教具。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系统复习已学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好处。

常用于检查或复习巩固的知识,或在讲授新课时配合讲解、练习、演示实验或配合学生实验,或配合参观等。

谈话法并非简单的一问一答,要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并非容易。

1提出的问题应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问题上,决不能为提问而提问,使枝节问题占用了课题教学时间,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要有水平

③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思考,否则会使学生显得尴尬,然后指定个别学生回答,最后总结。

谈话法在运用上是不容易的,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课堂的组织工作,有时还会出现意外。

3.实验教学法

化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进行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教师传授化学科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不少专家讲,我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基础理论并不比他们差,最大的差距是实验技能,动手能力不如人家。

从历次高考和一些地方的化学竞赛看,学生在这方面是较差的。

(1)仪器的名称不知道

温度计—温度棒

滴定管—滴管

烧杯—玻璃杯

研钵—玻璃碗

(2)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当

冷凝管的进水和出水位置颠倒

启谱发生器中把锌放在底部

(3)把物质的分离当成鉴别

(4)把除去的杂质当作物质的转化

(5)用分液漏斗分离沉淀和溶液

(6)仪器的装置和画法不规范

以上事实进一步声明了加强实验技能的重要性。

作业:

试比较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其它直观教学法

(1)传统的直观教具

a、标本,样品

KClO3晶体,化工生产产品(塑料,尼龙)

通过它们,学生能获得有关物质的具体形态和颜色等外在属性的感性认识,具有真切感,直观性

b、模型

仪器:

启普发生器,氨的合成塔

物质结构:

s,p,d电子云的形状

分子结构模型:

CH4

晶体结构:

NaClCsCl

化学方程式

HgO=2Hg+O2(加热)

c、化学挂图

元素周期表,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等

说明:

使用挂图时,挂的位置要适当,应用教鞭指示图表时,切忌将教鞭乱晃或移动太快,以免扰乱学生的视觉和思维

d、板书,板画

化学教学中的板书,板画,是配合讲授而利用黑板和粉笔书写,绘图,它与挂图的作用类似,也是一种引起视觉的直观手段。

1)板书,板画的内容应突出讲课的中心内容和关键

2)要与讲解密切配合,否则由于冷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书写绘画要快要正确,这样能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而又保持学生的积极思维,但是对于复杂的图表或补充习题等必须事先“画”或“写”在黑板上,以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