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防水功能概述Word格式.docx
《寿县古城防水功能概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县古城防水功能概述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寿县胜迹宏博,现在的古建筑有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报恩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元代的黉学、明朝时期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肃穆的孙公祠等;
名人古墓星罗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颇墓、宓子墓等;
古遗址有古郢都遗址、安丰城遗址、淝水之战古战场等;
其它还有春申坊、时公祠、斗鸡台、吕蒙正寒窑、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载于方志的寿州内八景和外八景等等。
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图3古城文物古迹及城址变迁图
2.古城介绍
中国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的特点,是功能的多样性。
城池体系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具体说来有如下两个特点:
1.城池是军事防御与防洪工程的统一体;
2.古城的水系是多功能的统一体,是古城的血脉。
下面分而述之。
当然寿县古城也不例外[2]。
2.1古城历史介绍
寿县古城墙,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防体系,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是全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
它位于淮河右岸的寿西湖行洪区和瓦埠湖蓄洪区之间,南接牛尾岗堤,西北接二里坝,寿县地势低洼,容易受洪涝侵袭。
古城好像一道铁壁铜墙,除防御抗敌外,又是防洪的坚固大堤。
现在依然发挥着抗洪的重要作用。
寿县城墙防洪加固工程被列为治淮项目。
古城基坚墙固,迄今保存完好。
城墙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如苍龙环绕,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
如清末状元孙家鼐所记:
“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
”据光绪《寿州志》记载,今寿县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明清时曾多次修因,迄今完好。
属宋至清古建筑,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后,如今亟待修复。
然而寿县古城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现今它仍然发挥着抗洪的重要作用。
古城好像一道铁壁铜墙,是防洪的坚固大堤。
据史料记载,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
明清以来,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断进行整修。
今城墙为南宋宁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
城有四门,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为“宾阳”、南为“通淝”、西为“定湖”、北为“靖淮”,各按地理位置取其名,有角楼八所,翼然立于城上(现均已倒塌)。
四门原都有护门瓮城(现有北门、东门存有瓮城),除南门外,东、北、西3门的瓮城门均与正面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
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斜道”之说。
这种巧妙设置是不但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
即敌军突破瓮城后,需改变方向才能攻击城门,守军可乘机关门打狗,消灭瓮城内之敌。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
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传说,伴随各城流传至今。
1958年,寿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4东门(宾阳)门景色宜人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图5南门(通淝门)夜景,夜晚也成了大家休闲的广场
图6南门(通淝门)成为了城里与城外车辆沟通的唯一渠道
2.2古城结构介绍
2.2.1古城大致结构布局
城的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高5—8米。
1991年大水期间,最多聚集人口达12万人。
墙体内以粘土夯筑,外壁下砌石基,上砌青砖。
砖石缝隙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等物粘合,非常牢固,旧有“铁打的寿州城”的称誉。
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
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寿县古城瓮城门和城门相互错开对于防洪也是绝妙之笔(图7)。
因为一旦瓮城门溃决,汹涌的洪水以超常速度冲击的是对面足够坚固的城墙,由于城门错开,极大地削弱了洪水对二道门的冲击作用。
特别是北瓮城门朝西、西瓮城门朝北,避免了来自东把河(河水由东向西流)和寿西湖的洪水对瓮城门的直接冲击。
古人思维之精妙,不能不令人赞叹!
为便于相互救应和运输粮草弹药,古人沿城墙内侧修有一条环城道路,并配有方便的上城马道。
在抗洪救灾时,这条道路可作为专业救灾道路,以利互相救援和运输救灾物资。
图7瓮城示意图
图8城门的顶端有门闸
当大水来临,寿县城里的人只要将门闸放下,便可抵御洪水
图9瓮城一景
瓮城,古人往往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在城门外还修筑一道城门,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等防御设施,中间的部分就叫瓮城。
图10北门城外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广场
图11龟驼石碑
对外的城门多为半圆形的小门,瓮城一般不大,当敌人攻破第一重城门时,先头部队会遭到在内城墙上的弓箭射击。
想必“瓮城”的创意与“瓮中捉鳖”有异曲同工之妙。
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
2.2.2寿县古城道路布局
寿县古城的道路布局是以4条大街为主干道,把古城分成4大区域,每个区域内又以街巷纵横交错组成交通网,沿城墙的内环城路为近年所修。
4条大街分别是南街、北街、东街和西街,它们是连接4个城门的主要干道。
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均不在同一轴线上,因道路修整,东、西街渐趋平直,南、北街依然保持原有的转折。
这种布局方式与常见的古城道路布局不同,没有遵循古制,形成经纬交织的“棋盘式”格局。
其原因是寿县古城是为军事防御而设置的城池,为了军事防御需要,防止敌人长驱直入,争取充分的战斗时间,而逐渐形成的道路布局特征,即“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所以就没有遵守王城制度。
这样的道路布局方式,一直作为当地建城的标准。
南街长680m,北街长1205m,东街长1005m,西街长1025m,形成南街短,北街长,东西街大致相等的格局,这是因为抗洪防水的需要,寿县古城的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如果道路是正十字相交,那么东西道路就要比现在的靠北,在城内积水的情况下,道路将被水淹没,阻碍交通,从而造成全城交通的瘫痪,所以东西道路南移,这也是历代建城积累的经验总结。
实际上,东西道路也就成了古城的地形分界线,南街道路较平坦,北街道路则缓坡向下。
图12寿县道路与水系布局现状图(资料来源:
寿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寿县志[M].黄山书社.1996:
9)
在西南区域,以纵向的南小长街为次干道,其他小巷与之相交,形成交通网;
在西北区域,以纵向的北小长街为次干道,其他小巷与之相交形成交通网;
在东南区域,以纵向的照壁巷为次干道,其他小巷与之相连形成交通网;
在东北区域,以横向的西大寺巷为次干道组成交通网。
4个区域都相对独立,区域内道路曲折蜿蜒,而非四通八达,主要以拐角路口、丁字路口为多,这样的布局是根据军事防御的需要而形成的,这样使敌人进城后,兵力,车子都不能直通,容易截击敌军,同时在防水过程中,也能减缓水的冲击力,保护建筑物。
道路的宽度也较窄,四条大街由条石路面改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连接大街的主要巷道宽不过4m,其他小巷的宽度更小,还有的是只能容纳单人通行的“一人巷”。
2.2.3寿县古城水系布局[3]
水既是古城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又是古城在战争中拒敌以千里之外的屏障,此外,也是因为水阻碍了古城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说,古城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寿县古城的水系布局,从城外来讲主要有两大河道、一大湖泊和一条大河。
两大河道一是位于城之西北的淮河干流;
一是位于城之北侧的东淝河,一大湖泊是位于古城西门之畔的西湖,一条大河是环绕城池的护城河。
淮河、东淝河、西湖和护城河紧临古城,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是古城的“水之长城”(图13)。
正是有此种形胜,作为军事据点的古城才得以形成,并在战争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因为水路的发达,在以水上交通为主的年代,寿县古城得到了发展,客商往来、河道繁忙、经济繁荣。
然而,也是因为河道众多,每当雨季来临,寿县古城都要面临考验。
由于古城地势低洼,加之淮河流域雨量充沛,河道淤塞,致使洪水经常泛滥。
城内水系布局主要是在城之四角处设置内城河和在城内不同区域辟有大小不等的蓄水塘。
城内地面流水和市民生活废水,就是采取分区蓄水和涵洞排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的。
在近4万平方千米、周围有城墙封闭的城内,逢到阴雨天,特别是大雨倾盆的天气,地面承水量十分可观。
处理不当,往往变成内涝,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另外,各大街小巷遍修“阴沟”(下水道),使水流向地势较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的内河,这两个内河通过涵洞与城外相连,在城外水位低的情况下,把城内的水排出去。
现今采用机械排水,水塘面积大为缩小。
图13城外水系图
2.2.4古涵洞的作用
寿县古城墙墙根处,原有古涵洞三个,现存两个涵洞,一是位于东北隅的东涵洞,一是位于西北隅的西涵洞(图)。
光绪《寿州志》记载:
“万历元年,知州杨涧修涵洞,州人张梦蟾有记:
‘寿城下故瓮涵洞三,盖洩市圃中瀦水,巳则坚闭之,以防外水浸灌,其一在城西南,地势稍峻,近塞弗通,而东北并西北者,则今存也。
’”清乾隆、光绪年间均重修。
现存的涵洞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位于城墙下的涵道,一是位于地面部分的月坝。
由于涵道位于地下,无法做现场测绘,在此仅引用资料加以说明。
据寿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载:
“涵洞方体,宽0.6米,深0.8米,长50米,其一端连接内河,另一端通城外,经过城墙石堤部分深1.5米。
”月坝是后来增建的,光绪《寿州志城郭》记载:
“乾隆二十年知州刘焕重修,并修涵洞,创建月坝。
”涵道与城外相通。
涵口之上筑有月坝,与城墙等高,既利于城内积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节堵阻外水倒灌入城。
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
同时,通过涵口观察水位,还可以比较城内外水差。
这一水利设施,曾被誉为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颗明珠。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
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是其一大特色。
这主要是在月坝与涵道组成的涵体中,设置一“侧凸字形”木塞,通过木塞的移动来决定排水或防水。
当城内水位高于城外,内河水通过涵道进入涵体,顶开木塞,水经城外涵管排出城外;
当城外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时,城外水进入涵体,水压推动木塞向内河涵管移动,并随水压的增大而不断塞紧内河涵管管口,从而防止外水倒灌入城,起到了奇特的防水效果,使防、排水“自动化”。
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
明代为了加固墙基,于城墙外侧以条石迭砌一周扩城泊岸,保护城墙不被水冲蚀。
古人赞其“若匹练之横亘也,菪生铁之焰祷也”。
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
图14“金汤巩固”字样
图15西北隅的城涵洞
图16东北隅的城涵
图17涵洞方、排水示意图
有了这些寿县的古城墙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从地处往高处排。
像一个漏斗一样永远不会积水。
人们称寿县城为“筛子地”,因不论城内雨水多大,城外水位有多高,城内却无积水、无涝灾,原来是水从“筛眼”漏掉了,当然这只是传说,其实是因为城里的雨水流入了内城河,在通过低洼处的两座涵洞排放到城外去了。
涵洞能控制城内积水的排出,而不让城墙外的围城大水进入城内,就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筑者其设计的高明。
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墙,近百年来三次保护着老百姓免遭洪水之害。
图18护城石岸
护城石岸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御史杨瞻创建。
石岸高三米,宽约八米。
其内口与城墙根基连为一体,外口则由条石叠砌壁立护城河沿,堪称城外之城。
图19、20石堤现在修成了外环
图21护城河清淤把这个石堤掩盖了
图22城外东南濠
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
图23城外围墙基
3.古城防洪
3.1防洪原因分析
一、古城瓮城的设计也是防洪的精妙之作城门,外再加瓮城,等于设置了两道防线。
东、北洪水来袭方向的两城门的瓮城做了交角处理,东门的外门位置北移,偏离中轴线4米;
北门的外门向西移了九十度。
当来势凶猛的洪水冲破外门进入瓮城后,水头受挫,形成涡流,大大减轻了对瓮城内门的压力。
二、在城墙外侧壁脚处加筑一周,护城石堤,为整个城垣增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三、在城墙内坡东北和西北处设有涵洞,涵上筑有砖石结构圆筒状月坝。
使防、排水实现“自动化”。
四、“棋盘式”格局,所以东西道路南移,防止古城道路将被水淹没。
3.2古城防洪历史
寿县古城的地面海拔高度为17.6~23.8米,如北门地面海拔为20.4米,东门为20.5米,而北门外的东犯闸闸外水位可高达24.5米以上(1991年),淮河正阳关水位可高达25.74米以上(1991年)。
所以,历史上寿县古城就经常被水围困。
如《五行志》记载,n64年,“寿
春浸城郭,坏庐舍……人畜溺死者甚众。
”寿州旧志记载,1866年,“寿州大水,城不没者
三,田庐淹没,人畜溺死者无数。
”而寿县古城所以能屡次免遭洪水侵害,全靠城墙保护。
古代的城墙,首先是作为军事防御构筑物。
后来,除了军事防御外,还用来抵御洪水,特别是出现以水攻城的战例后更是:
如此。
例如,《史记·
赵世家》载智伯联韩攻赵之晋阳城,以水灌之,“城不没者三版”。
寿县城在历史上也曾有三次水攻的战例,都因城墙坚固,抗洪能力强,从未被攻破。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工作队想对古城墙墙基挖开一点点来考察古城墙究竟是土筑的还是石材砌筑的,刚动手挖,就被闻声而来的寿县人民赶跑了,说万一洪水来了,墙根部挖过的地方就是隐患,无论如何挖不得,结果这次考古无疾而终,这个事例说明了古城墙历经千年沧桑而仍然完好无损的原因之一,救过命的古城更值得好好保护了。
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围困,保护了城内十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再次显示了它的特殊功能。
91年夏天暴雨不停洪水围城50多天才退去,据说在八公山上望去,整个城墙宛若一个大盆一样坐落在汪洋的洪水中。
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围困,保护了城内十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再次显示了它的特殊功能。
受洪水围困的高八点三三米的古城墙,在墙外水深已达七米高,北门水最深,在西门看得到的隔壁的淮河大堤,淮河水位已与大堤坝顶基本持平。
而东边还有一个大湖水行过来,雨还在接连不断地下,乔县长拼命了,她作出了加高北门、死守西门(最靠近淮河)的决定,老人孩子全部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
寿县古城四面环水,水位继续增高,县城一定被淹没,关键时刻江主席跨过城墙来到了古城慰问,江主席一来大家知道寿县有救了,果然两天后省府派人送大批麻袋药品来了,寿县在最紧张关头也没慌乱,因为经历过1954年的特大洪水,寿县城外洪水滔滔,寿县城里生活照常,没断电没短自来水,浴室里甚至还有热水洗澡,暴雨下了一个月城里没死一个人,没积一滴水这也是最大的奇迹了。
91年的大水几乎淹没城墙,城门顶端还刻着当年的水位线。
江主席当年乘小轮船进城是从城墙顶上进来的,可见水位高。
人们可在城墙边上濯足洗衣,但因为有了高大宽厚的古城墙,城内人的生命财产安然无恙,工作运转如常,城内的10多万居民安然无恙是古城的骄傲!
现在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在南门外造了很多房子,很多城里人不愿到城外居住,最大的担心还是怕洪水来,因为淮河,淝水就在身边,他们忘不了91年白浪滔天的惨景,因此古城真要发展恐怕得将淮河彻底治好吧!
而2003年的大水,对于古城来说,也是可以抵抗的。
图24、252003年大水围城
图26、271991年大水围城,洪水围困近2个月,然而城墙不倒
图281954,、1991年洪水水位线海拔线
当站在“宾阳”城门,看着城墙上镶嵌着的一块标注着1991年洪水水位线海拔24.46米的石牌时,我的心震撼了;
这震撼并不是出于对此城墙恢宏气势和古老悠久历史的感慨,而是出于对古人的杰作直到几千年后还让今人享用的现实。
图29古城城墙走道
可以想象当时寿县这座古城墙在洪水肆虐时其所经受的物理压力,也能想象如果一旦崩塌城池内顷刻淹没的所幸没有发生的情形。
和中国其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仅供后人研究瞻仰相比,从给后人造福的角度看,寿县的古城墙可谓是做到极致了。
古城城墙走道也成为了古城人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3.2城墙的加固(图29)
1991年汛期,大水围城,城墙墙身漏水,内堤脚散浸渗漏十分严重,特别是东门、北门瓮城和城东北拐两侧更甚。
当时城墙能否安全渡汛,成为国内和国际上都关注的一件大事。
大水过后,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关怀和重视下,寿县城墙防洪加固工程被列为治淮项目,当年就开始了施工。
本工程的主体部分是对老墙体加固维修。
寿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坡既是防洪工程,又是省级保护文物。
因此,老墙体加固既要保证防洪安全,又要维持文物外貌。
在设计上采取了墙体下部(主要防洪挡水部分)浆砌条石与混凝土相结合,上部浆砌砖与细骨料混凝土砌块石相结合的方法(如图)进行加固处理。
首先在材料上严格把关,老墙体加固,按照设计要求,每25米为一个单元,基础开挖后,要求做到四个一致:
即条石、砖的颜色要一致,砌筑的缝口宽度要一致,勾缝的深浅、水平度要一致,相邻墙段的外貌要一致。
条石的颜色一律选用青石(石灰石),黄皮、红皮一律凿除,钻花要均匀,新砖颜色要与老墙砖相仿,勾缝全部采用青色水泥,深勾缝,且要求缝口不仅要密实,还要平直并在墙顶上增做了仿古城壤,使整个墙体外貌达到一致。
图30城墙加固图
4.对古城的思考
保护古城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尽的义务。
寿县古城是地方城市,规模较小,其布局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因地理位置和作用的不同又形成了自己的布局特色[4]。
古代的城墙、城池延革到了现代,虽已失去了军事意义,但仍可起到防洪的作用,并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应进一步强化了城墙存在的价值。
不仅城墙如此。
许多古代城市的水网具有排洪蓄洪作用,也必须加以保护,不宜随意填掉。
寿县城墙是其抗洪的唯一屏障,一旦失守,必定城毁人亡,所以寿县应有“迁安”对策,一旦有城毁的可能,事先应将人员,财产转移至安全地带。
目前寿县把城北八公山地势较高地带作为工业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寿县志[M].合肥:
黄山书社,1992:
773-774.
[2]吴庆洲.中国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的特点.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86
[3]黄云峰,方拥.寿县古城道路与水系布局初探[J].华中建筑,2008(4):
158~160
[4]叶祯翔,王作垣,王印海,陈东明.寿县古城的防洪及建议[J].中国减灾,1994,4(3):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