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3555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气的特性与危害性Word文件下载.docx

氧气中

下限(%)

上限(%)

甲烷

632

556

乙烷

472

丙烷

-104

493

468

510

2.37

9.50

丁烷

-82

408

383

490

1.86

8.41

乙烯

485

丙烯

-67

458

455

2.00

11.10

丁烯

-80

443

1.70

9.00

(三)对动物的伤亡尤为严重

由于液化石油气跑入大气中后浮在地面上,且不易很快扩散掉,因此很容易被人和动物吸到肺部,一旦燃烧,就会在人和动物的肺部燃烧,人和动物一闪间就会死亡。

如东北某液化石油气厂球罐爆炸,在场的四匹马,火光一闪立即死亡。

说明了液化石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了肺部,在马的肺里也着火了。

否则马只会烧掉一些皮毛,不会立即造成死亡。

二、液化石油气的易爆性与危害

(一)液化石油气极易爆炸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很低,当液化石油气泄人房间与空气混合达到1.5%~9%时,遇明火即可爆炸,且爆炸速度很快,约为2000~3000m/s。

(二)会发生二次爆炸

贮存液化石油气的容器一旦发生爆炸,除了气相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外,还可能发生容器外的二次爆炸,即化学性爆炸,放出更大的能量,将容器撕裂,并使容器或其碎片以高速向四周飞散,造成人员伤亡或撞坏周围的设备。

能量对周围的空气作功,产生巨大的冲击波。

冲击波除了伤人外,还可摧毁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

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时,在每平方米的壁面上能形成70t左右的推力,其危害性是相当大的。

(三)爆炸后会发生连锁反应

因液化石油气设备一般不是单台运行,而是多台同时运行或存放,即使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虽一家一户1~2个,但户与户很近,有的只一墙之隔。

只要有一台设备或一只钢瓶发生爆炸,其余的将跟着发生爆炸。

如2002年,某市液化石油气公司贮罐区一台容积400m3的球罐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大量喷出后遇到明火导致二次爆炸,在6万m2范围内形成一片火海。

邻近一台相同容积的球罐在大火烘烤下,又发生粉碎性爆炸,其中1块碎片击中了另一台400m3球罐,并引起爆炸,后爆炸球罐的碎片,又将一台50m3卧罐击破,当即爆炸。

从而造成了连锁爆炸的恶性事故,响声远及百里,火焰高达百余米,4块几十吨重的球壳碎片飞出百余米。

大火持续了23个小时,将整个贮罐区的6台400m3球罐、4台50m3卧罐、3000多只钢瓶、12辆机动车辆和附近的建筑物全部毁坏,造成死32人,伤残54人,直接经济损失628万元的巨大损失。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已遍及千家万户,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的家庭房间内使用,这就很不便于安全管理,极易发生事故,且发生事故后,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液化石油气气态比重对安全使用的影响

如前所述,液化石油气气态的比重是空气的1.5~2倍,比空气重。

又由于挥发扩散较慢,因此,液化石油气跑人大气后,积存在低洼处或地面上的空气中,越积越多,积到爆炸极限的浓度,遇到明火、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着火事故。

北京某灌瓶厂,在检修3号残液罐时,自行主张,利用夜间停产的时间,打开气相闸门直接在院内放散,放出的液化石油气就象下大雾一样,在灌瓶厂院内积存着。

由于距3号残液罐5m远的地方,暖气沟的一块盖板未盖好,液化石油气窜入了暖气沟,沿暖气沟又窜入了锅炉房。

当检修工人到锅炉房休息吸烟时,火柴刚划着,立即产生一道火光引起锅炉房空间爆炸,两台锅炉的炉墙被炸得粉碎,水平烟道全部炸毁。

走到锅炉房门口的一位工人,被冲击波冲出12m多远。

液化石油气不但易积存在低洼处,遇明火爆炸,而且爆炸后造成的伤亡比煤气还要严重得多。

如石景山古城的一个煤气用户,临睡觉前烧了一壶开水忘记关火,水开后溢出将火扑灭,煤气继续跑入房间,当住户的人夜间上厕所开灯时,立即引起了空间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对门窗破坏得很严重,但侥幸的是整个一层楼无1人伤亡。

又如:

1979年某厂也发生了一起焦炉煤气用户的室内空间爆炸事故,这是用户偷气造成的。

炸得比古城那次事故更严重,整个第五层三个单元门窗全部被炸毁,但三个住户也无1人伤亡。

这主要是因为煤气的比重比空气小,漏出的气浮在室内的屋顶部分,或是上部的浓度大,下部的浓度小。

液化石油气的事故对人的伤亡要比煤气大得多。

北京某饭店,由于50kg大瓶的瓶库内的“U”型压力计玻璃管下部的弯管部分被碰断,库内跑了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并从瓶库的门缝窜人到生产操作车间。

由于液化石油气气体比重比空气大,所以跑出的液化石油气在地面上聚集起来,当瓶库的管理人员因换气瓶而打开瓶库门时,又使扩散到瓶库内的大量液化石油气窜入到生产操作间,遇着明火,立即造成了室内空间爆炸。

致使在场的4名工作人员全烧成重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血的教训,都说明液化石油气的气体比空气重,附在地面上,甚至能钻到人的衣服内或被人吸入肺部,燃烧时一起燃烧。

因此,虽是火光一闪,却烧伤惨重。

四、液化石油气气化特性的危害

液化石油气由于沸点很低,如丙烷为-42.07℃,故液化石油气的液体,由带压的密闭容器内泄漏到大气里,或容器爆破后跑出来的液体变为常压后,气化速度相当快,且体积很快就扩大到250~300倍。

如1瓶15kg(35.5升)满装的液化石油气全跑出变为气体后,能变成8875~10650升液化石油气的气体。

又因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很低,一般为2%~9%。

当与周围空气混合时,就会形成(443750~532500)~(98611~118333)升爆炸气体,即(443.750~532.5)~(98.611~118.333)m3爆炸气体。

这么大体积的爆炸气体按1m深计算,附在地面上,能占有(2l×

21~23×

23)~(9.9×

9.9~10.8×

10.8)m2,就等于16m2的房间的6个到33个房间全部有1m厚的爆炸气体。

这么大面积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一星火花,就会立即引起爆炸。

难怪即使跑出少量的液化石油气,爆炸后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何况1瓶气全跑出后,一旦爆炸了,怎能不使一个家庭家破人亡呢!

五、液化石油气膨胀系数大对安全使用的影响

液化石油气液体的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约是水的10~16倍。

所以液化石油气贮、运容器最怕超量灌装或超温使用。

因此对容器的充装系数和使用温度均作出了严格的、详细的具体规定,严禁超装和超温使用(以后详述)。

这主要是因为超装,以及达到满装时,如果温度再升高,容器壁承受的压力的升压速度比饱和蒸气压的升压速度约高100倍,因此容器内的压力很快就会达到和超过容器的承受能力,容器很快就会自行爆炸。

但有些用户对这一规定不够重视,结果造成了重大事故。

某电焊条厂,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烘干电焊条。

在使用中觉得烘干炉的火焰小,自以为是液化石油气的压力不足,实际是由于减压器出口压力低造成的。

但该厂不懂这方面的技术知识,以为把钢瓶的蒸气压加高就能解决。

因此,专门加工了一个大水槽,水槽里加半槽水,把液化石油气钢瓶放在水里,水槽里面通上蒸气管,提高水温煮钢瓶。

由于无人看管,水槽里的水达到近100℃,放在水槽内的钢瓶有一个未打开使用,因此造成了钢瓶爆炸。

爆炸后跑出的液化石油气,遇到了烘干炉的明火,又引起了整个烘干车间的空间爆炸。

有20多人伤亡,停产近一个月,造成严重的恶性事故。

这种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液体膨胀系数大。

对于钢瓶,当温度超过规定的使用温度60%时,液体很快就会充满整个钢瓶的气相空间。

钢瓶内承受的压力就变为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液体膨胀的压力,这种可达几十MPa的压力,钢瓶必然会爆炸。

其次要原因是由于钢瓶制造质量低,钢瓶使用时间长,由于腐蚀、疲劳等原因降低了钢瓶的爆破压力。

再加上液化石油气中,含丙烯等饱和蒸气压较高的组分多,在高温时,由于饱和蒸气压高,虽在液体未充满整个容器空间的情况下,也能使钢瓶爆炸,如丙烯在100℃时饱和蒸气压可达5.28MPa。

因此,严禁在超装、超温下,贮存和使用液化石油气容器。

六、液化石油气蒸发潜热对安全使用的影响

液化石油气为液态贮存,气态使用。

在蒸发过程中,如果钢瓶壁液面部分吸收热量的速度大于或等于蒸发速度时,其液体温度不产生变化。

当蒸发速度快,使用时气量特别大时,瓶壁液面部分的吸热速度小于蒸发速度时,液体就会急剧降温,瓶体液面部分就会出现冷凝水。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大量蒸发,瓶壁液相部分就会结冰。

由于液体温度下降,气化速度就会减慢,对用户使用就很不利,贮存大罐产生罐壁气相部分和液相部分的温差,即气相部分温度高而膨胀,液相部分因结冰而收缩。

当过于严重时,就会引起罐壁裂缝。

此即为球罐上温带易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有些用户不明白这个蒸发潜热的道理,为了出气快,对钢瓶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进行加热,结果出现了钢瓶破裂事故,造成了损失。

另外,由于气化潜热的存在,在液相跑出变成气体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1kg液化石油气的液体变为气体后要吸收418.68kJ(199kcal)的热量。

当接触到人的皮肤时,此处皮肤的热量便会被液化石油气吸收,皮肤温度就会迅速下降,因而造成局部冻伤,这也需要加以预防和注意。

七、液化石油气露点和沸点对安全使用的影响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值和露点值是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的,反之则减小,而其饱和蒸气压又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反之则降低。

比如丙烷在0.101325MPa(1个大气压)下的露点是-42.07℃,但当压力增大到0.8MPa时,其露点就上升为20℃。

液化石油气的露点还与其组分有关,含C原子数越少越易气化,反之则不易气化。

一般情况下,C4的成分比较大,而C4平均在(0℃)以下就不易气化了。

它们的沸点较高,气温在0℃以下就低于它们的沸点,所以就不会产生蒸气压。

在东北地区,贮存C4较多,由于气温很低,可达-30℃以下,压力表为零,或出现负压,都是正常现象,而在北京地区的冬季,当钢瓶内剩下的C4成分多时,在中午温度高时关上钢瓶角阀,有时到晚上或第二天早晨,也有产生负压的现象。

这种真空现象,对安全使用很不利:

一是对罐车或贮罐在卸液或抽液时不易抽出。

二是原有泄漏的地方,有可能向里进空气,造成不安全因素。

三是当钢瓶向外倒残液时,有空气进入置换残液,对安全使用也有影响。

四是对容器来说,在真空下使用,要防止出现因受外压而出现失稳损坏事故的发生。

八、液化石油气残液对安全使用的危害

如前所述,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物,主要由含3个或4个碳原子(C3、C4)的重碳氢化合物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和丁烷;

它的次要成分是丁烯、戊烷等。

从以上组分可看出:

含碳原子数越高,沸点也越高,沸点越高,也就越难气化。

在使用过程中,最易气化的C3和C4的组分逐渐减少,气瓶内最后存下的是不易气化的C5和少量的C4等组分。

其数量的多少根据组分和温度的不同而变。

这些组分在钢瓶内还有一定的压力(一般在0.05MPa左右),但不能气化或气化速度很慢,不足以克服减压器的阻力,因而不能继续使用,人们习惯称它为残液。

当人们擅自去掉减压器,打开角阀倾倒残液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常压下,流出的残液中的C4很快气化,C5组分也随之气化,并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一遇明火,就会立即燃烧或爆炸。

残液从液体到气体,体积最少要扩大250倍。

假如钢瓶内有1升残液,变为气体后为250升,与空气混合后变成为2777~12500升的爆炸气体,因此,即使有少量的残液倒出,也会产生较大的爆炸范围。

残液倒出后,又会聚积在低洼处或地面上,一遇明火就会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

有的同志不了解这一道理,随便将残液倒在地沟里、下水道里、厕所里、路沟里、暖气沟里、脸盆里等。

遇明火后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事故,有的还损失惨重。

因此,钢瓶剩有残液时,用户千万不要自行处理;

乱倒残液,要送液化石油气站统~回收和处理。

九、需要空气量大对安全使用的危害

液化石油气是否能完全燃烧,取决于空气量的供给。

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需要大量的空气与之混合。

其空气量需要多少,取决于各成分的发热量,发热量高的,需空气量就多,反之就少。

每m3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需25~30m3的空气才能达到完全燃烧。

而C3、C4需要的空气量又相差很多。

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的空气量约是煤气的6倍。

液化石油气燃烧后的产物,对人的安全和使用燃烧情况的好坏关系很大。

每m3丙烷气燃烧后的产物是3m3的CO2,4m3的水蒸汽,18.68m3的氮,合计共产生惰性气体25.68m3。

液化石油气各主要成分燃烧后的产物见表2—8—2。

表2—8—2液化石油气各组分燃烧后的产物(m3/m3)

气体种类

正丁烷

异丁烷

正丁烯

燃烧后产物CO2

3.0

4.0

燃烧后产物H2O

5.0

燃烧后产物N2

18.86

16.98

24.52

22.58

合计

25.86

22.98

33.52

30.58

因此,使用液化石油气必须加强室内通风,如果通风条件不好,就会造成燃烧不完全的情况,就会产生含有大量CO的气体,能很快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由于液化石油气燃烧不完全而产生CO中毒的事故已发生了很多起。

特别是市场上出售的液化石油气淋浴器和采暖炉,使用不当,发生事故的教训很多。

因室内温度高,门窗关闭严实,再加上水蒸气多,室内通风就更差,故极易产生CO中毒现象。

因此,要求淋浴器不要和浴室在一个房间。

使用液化石油气取暖也是如此,特别是红外线炉,燃烧后烟气全排在室内。

一用户使用红外线炉取暖,由于睡前未关火,一夜之间,造成两人死亡的惨痛事故。

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另外,液化石油气本身虽没有毒性,也不含有CO,但在空气中它的浓度增至10%时,只要2分钟就会使人麻醉发晕,不采取措施,也会有致命危险。

因此,使用液化石油气一定要保持良好通风,不断补充新鲜空气。

十、液化石油气的易溶性对安全使用的影响

液化石油气对一般物品是不腐蚀的,但它对于生橡胶、加硫橡胶能溶胀,能使其软化。

对于油脂,除蓖麻油外,在其他液态油脂中能完全溶解。

因此,对于液化石油气必须使用耐油制品,如耐油胶管,耐油橡胶石棉板,合成橡胶,聚四氟乙烯等。

又由于液化石油气能使油脂制的油漆和脂膏溶解,而且可以使橡胶管和次级聚乙烯管软化。

所以在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的丝扣部分,密封面部分不得使用油漆或脂膏作填充剂,不得涂沫润滑油或铅油。

有些用户不了解液化石油气的这一性质,乱用连接胶管和密封垫,结果出了事故。

如:

某机械制造单位一职工,因有工厂的便利条件,随便拣到一段橡胶管用在减压器和灶具之间了。

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胶管软化而漏气,中午回家点火做饭时,发生了爆炸事故,幸亏关闭钢瓶角阀及时,才未造成大的恶性事故。

又如,某液化石油气站的一名工人在工厂内拣到一个法兰密封垫,换到管路法兰上,在向钢瓶内充气时,由于此垫不是耐油橡胶石棉垫,被软化,液化石油气大量向外喷出,也由于关闭阀门及时和防火工作作得好,才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

因此,使用液化石油气设备,必须使用耐油密封垫、耐油胶管或聚四氟乙烯密封垫。

感谢您的浏览!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