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3311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Word文档格式.docx

课文研讨

  一、理清文脉

  文章开头先是简要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着概括地指出马克思的逝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造成的巨大损失。

用两个“对于”,从革命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一句,极言损失之大。

  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这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总结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作者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的意义。

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一切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其次,作者认为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

他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对于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

最后一句总结全文,马克思的事业和英名将永垂不朽。

  二、形式特点

  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第二层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

通过叙述描写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感人的印象──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是坐在安乐椅上逝世的。

这些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

第二层的议论是在第一层叙述、描写基础上进行的。

这部分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词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形式;

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形式;

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或修辞手段,抒发了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的真挚感情。

叙述可以记清事实,议论可以阐明观点,抒情可以吐露情怀,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演讲词的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语言准确生动是这篇悼词的又一特点。

如第3段阐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用语: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中的“繁芜丛杂”和“掩盖”。

“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繁芜丛杂”极为贴切、准确,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其他段落用词准确、生动的情况也随处可见。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理论贡献:

第一,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二,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这是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一面。

  实践功绩:

创办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

这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一面。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演讲词浓郁的感情色彩。

  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怀念之情。

  2.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为的是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3.“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4.“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

“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

“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

三、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1.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4.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

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

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四、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开拓课外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马克思主义的涵义、产生条件、理论品质和特征。

(P2-16)

答:

含义:

A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B

(1)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条件:

A客观条件:

(1)物质经济条件—工业革命

(2)政治阶级条件—三大工人政治运动

B主观条件:

(1)社会科学基础

a三大直接理论来源b阶级斗争学说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3)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理论品质:

(实践性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即与时俱进。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特征:

实践性(最根本)科学性革命性(含批判性)阶级性

完整性创新性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理论意义(P28-31)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内容

(1)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理论意义第一,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二,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它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常碰到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可分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可分为: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P30-31)

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32-34)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

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另一方面,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8-39)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辩证法的基本特征(P47-53)

A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P39)

辩证法可分为:

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维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它包括控制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等。

B矛盾、运动、变化的一些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等

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43)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P4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即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意义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适度的原则

3、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4、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5、现实意义,反腐倡廉。

10、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

(P46-47)

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意义: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

1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指导意义。

(P43-44)

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

对待他人、历史、外国文化的态度应该一分为二。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44-45)

关系

(1)对立

矛盾普遍性:

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统一

第一,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和体现普遍性。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

(1)这一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2)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

(3)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依据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意义。

(课件)

原理:

第一,在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主要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

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第二,在每一个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重点论”的前提基础,“重点论”是“两点论”的补充扩展,没有“两点论”就没有“重点论“)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

14、意识的本质与能动作用(P30、P56-57)

本质: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能动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本身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P57-59)

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意义)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意义)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从而创造财富。

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发挥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

(2)付诸实践,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6、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4-65)

含义:

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决定性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P66-67)

相同点:

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不同点: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B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缺陷。

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1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

(P68-69)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

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相互包含。

19、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理及意义。

(P70-71)

原理:

认识的总规律:

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到实践,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运动过程。

1可以使人们自觉地尊重群众那个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能使我们避免割裂理论和实践二者统一所犯的“左”倾和“右”倾的错误。

3对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P73-75)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

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1可以指导我们树立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

2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观点:

绝对主义:

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

相对主义: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

(态度: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2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7-79)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及其意义。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现实意义,优秀文化的促进作用和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P98)

独立性: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表现: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P102-103)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