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3064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外界刺激→被刺激处膜的离子通透性突然变化→Na+通透性>K+通透性

膜外高Na+、膜内低Na+

结果

Na+大量内流→膜去极化[内外电平衡]

Na+继续内流→膜内正外负→超射

膜内正电逐渐阻止Na+内流→Na+达到平衡电位→Na+通透性↓、K+通透性↑恢复→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复极化。

17.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18.动作电位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19.轴突:

神经元的轴状突起。

20.突触:

轴突与神经元或肌细胞的连接、接触。

21.简答题:

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的三个主要步骤?

①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②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指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22.等动收缩(等速收缩):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外界的阻力与肌肉收缩时肌肉产生的力量始终相等。

23.离心收缩:

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也称拉长收缩。

24.超等长收缩:

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

25.运动单位:

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简称MU)。

26.请简述肌纤维类型分为几类?

(一)按肌肉收缩的速度分为

不同的肌纤维类型,按其收缩快慢不同,可划分为慢肌和快肌两种类型。

(二)按肌肉的色泽划分

将肌纤维划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肌纤维。

如果再结合肌肉的收缩速度,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缩白、快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

这种红白肌之分,主要和肌纤维内肌红蛋白含量的多少相关。

(三)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

快缩—糖酵解型(FastGlycolytic,FG),

快缩—氧化—糖酵解型(FastOxidativeGlycolytic,FOG)

慢缩—氧化型(SlowOxidative,SO)。

(四)按肌球蛋白重链同功型

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中有四种不同的MHC异形体,它们是MHC-I、MHC-IIa、MHC-IIx(或MHC-IId)和MHC-IIb异形体。

一般认为MHC-IIx(或MHC-IId)是一种过渡型。

27.请论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1、肌纤维直径:

快肌纤维较粗,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浆网也较发达。

2、毛细血管网:

慢肌较丰富。

3、肌红蛋白:

慢肌有较多的肌红蛋白,所以颜色呈红色。

4、线粒体:

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

5、神经支配:

快肌纤维有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

(三)代谢特征

1、慢肌纤维中氧化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

2、快肌纤维中无氧代谢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

28.请论述肌电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一)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V=S/t

式中:

V为神经传导速度,单位为米/秒;

t为两刺激点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时间差,单位为秒;

S为两刺激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二)利用肌电图评定神经和肌肉的机能状态

1、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幅值的变化

肌电幅值是指肌电信号的振幅大小。

在肌电研究过程中,反应肌电幅值的指标有积分肌电(EMG)和均方根振幅(RMS)。

疲劳时增加。

2、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信号的频谱变化

反应肌电信号的频率特性的指标有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心频率(FC)。

疲劳时下降(左移)

(三)利用肌电图评价肌力

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肌电信号的积分值(IEMG)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的张力越大IEMG越大。

(四)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

在运动过程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肌电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运动中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度,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分析某项运动技术,找出在完成该项动作时有哪些肌肉参加;

各个肌肉用力程度怎样;

顺序如何;

直接为科学地安排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

第三章血液

29.红细胞比容或压积: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0.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部,是构成细胞质的基本部分,约占体重30%-40%。

31.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部的液体,约占体重的15%-20%。

32.渗透压:

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

33.等渗溶液:

正常人在体温37º

C时,血浆渗透压约为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称为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

34.碱贮备:

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35.贮存血量:

一部分血量潴留在肝、肺、腹腔静脉以及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为贮存血量。

36.运动员假性贫血:

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

37.红细胞流变性: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

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细胞的流变性。

38.运动员血液:

是指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粘度下降等。

这种变化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以恢复的。

具有这种特征的血液称为运动员血液。

39.血型(bloodgroup):

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机能

40.窦性心率: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活动。

41.异位节律:

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例如浦肯野细胞)。

42.心动周期: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这一机械活动周期。

43.心率: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44.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

这种由于心脏的收缩舒张所引起的动脉管壁扩张回缩现象称为动脉脉搏。

45.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46.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

47.心指数:

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48.心力贮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贮备,或称为心力贮备。

49.心音: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启闭、血液流动冲击瓣膜和血管壁的机械震动,都可通过周围组织而传递到胸壁,将听诊器的听头放置在胸前壁左下部,就可以听到这种振动产生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心音。

50.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

51.血压:

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

52.脉搏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约30-4OmmHg。

53.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人和许多哺乳动物的颈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外膜下有丰富的对压力变化非常敏感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第五章呼吸机能

54.胸式呼吸:

以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收缩、胸廓移动为主,女性;

屈体直角动作造型。

55.腹式呼吸:

以膈肌收缩、腹部移动为主,婴儿;

双杠或地上做倒立的动作。

56.胸膜腔:

胸膜位于肺表面的部分为胸膜脏层,位于胸壁内表面的部分为胸膜壁层。

这两个部分延续相连,形成密闭的间隙,即胸膜腔。

57.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值:

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58.连续肺活量:

连续地测五次肺活量,根据五次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呼吸肌的机能能力。

59.解剖无效腔:

在肺通气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将留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管腔内,由于这部分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管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60.氧离曲线:

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61.请简述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

1)氧离曲线上段的生理意义。

现象:

氧分压从100mmHg降至80mmHg:

血氧饱和度仅从98%降至96%

氧分压高于60mmHg:

血氧饱和度大于90%

意义:

高原或轻度呼吸机能不全时,不致缺氧

2)氧离曲线下段的生理意义

氧分压小于60mmHg:

氧分压略有下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

保证组织缺氧时,血液放出大量氧,以供肌肉活动。

62.请简述氧离曲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PCO2↑、pH↓、体温↑、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无氧)↑,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

2)CO2↓、pH值↑、体温↓和2,3-DPG的↓,使Hb对O2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O2。

63.氧脉搏(脉搏氧):

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氧量除以每分心率计算。

64.请论述运动时怎样合理呼吸?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

在剧烈运动时,为减少呼吸道阻力,人们常采用以口代鼻,或口鼻并用的呼吸。

其利有三:

①减少肺通气阻力,增加通气;

②减少呼吸肌为克服阻力而增加的额外能量消耗,推迟疲劳出现;

③暴露满布血管的口腔潮湿面,增加散热途径。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有意识地采取适宜的呼吸频率和较大的呼吸深度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讲,径赛运动员的呼吸频率以每分钟不超过30次为宜。

爬泳运动员即使有特殊需要,也不宜超过每分钟60次。

运动时(特别是在感到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情况下),采用节制呼吸频率、在适当加大呼吸深度的同时注重深呼气的呼吸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肺泡通气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

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根据有利于技术动作的运用而又不妨碍正常呼吸为原则,灵活转换。

如肩胸带固定与腹部固定。

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

如屈-吸,伸-呼。

腹收-呼,胸收-呼。

3.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周期性的运动采用富有节奏的、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

(四)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的作用:

①憋气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张力的增加,如人的臂力和握力在憋气时最大,呼气时次之,吸气时较小;

②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

如短跑憋气利于摆臂稳定。

不良影响:

①长时憋气压迫胸腔,使胸内压上升,造成静脉血回心受阻,进而心脏充盈不充分,输出量锐减,血压大幅下降,导致心肌、脑细胞及视网膜供血不全,产生头晕、恶心、耳鸣和眼黑等感觉,影响和干扰了运动的正常进行。

②憋气结束,出现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内压骤减,原先潴留于静脉的血液迅速回心,冲击心肌并使心肌过度伸展,心输出量大增,血压也骤升。

这对心力储备差者十分不利。

第六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65.物质代谢:

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66.能量代谢:

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钙与砖)。

67.基础代谢:

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º

C条件下。

68.基础代谢率:

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69.食物热价:

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

70.氧热价:

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71.呼吸商:

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RQ=CO2产生量/耗O2量。

72.代谢当量:

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代谢当量(MET),1MET:

约相当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耗氧量),即约相当于250ml/min或3.5ml/Kg/min。

73.简答题:

运动能量消耗的计算?

①测定安静、运动、恢复期的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②求出各阶段的呼吸商;

③根据呼吸商,查氧热价对照表;

④以该氧热价乘以所计算时间段内机体的总耗氧量,再减去同一时间安静状态时的能量消耗,即为该运动阶段的净能量消耗。

第七章肾脏功能

74.请简述人体新陈代谢代谢产物的拍出途径有哪些?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向体外排放。

这四个排放途径是:

1)从呼吸器官排出:

CO2、水/300ml、挥发性物质

2)从消化道的排出:

胆色素、无机盐、水/100ml

3)从皮肤的排出:

水/600ml、尿素和盐

4)从肾脏的排出:

尿素、尿酸、肌酐、水/1400ml和盐类

75.排氢保钠”亦称“排酸保碱”: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H+与小管液中的Na+进行交换。

H+-Na+交换的结果保持了血浆中NaHCO3/H2CO3的正常比值20:

1,从而使pH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第八章内分泌功能与运动

76.激素:

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77.根据图示,请简述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78.根据图示,请简述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79.请简述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轴包括?

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因其主要与机体的应激活动有关,也称作“应激轴”。

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也称生殖轴。

与运动健康养生有关的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第九章感觉机能

80.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

眼感光细胞:

300-800nm光波;

耳听觉细胞:

16-20000Hz(赫兹)的声波。

81.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度而改变的现象。

82.双眼会聚:

当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双眼会聚,也称辐辏反射。

83.视力:

指人眼分辨物体微细结构的能力,也称视力。

84.视野:

2.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85.位觉(或前庭感觉):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

86.前庭反应:

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

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

87.前庭功能稳定性: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在体育运动中,从事赛艇、划船、跳伞、跳水、滑雪、体操、武术、链球、投掷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较高。

所以,经常参加这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

88.本体感受器:

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肌梭与腱梭)。

89.本体感觉:

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各部相对位置和状态的感觉。

或称运动觉。

第十章神经系统机能

90.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终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或胞体相互接触,并进行兴奋或抑制的传递,这个相接触部位称为突触。

91.牵张反射:

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92.状态反射:

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93.请简述状态反射的意义?

1)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2)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用低头姿势。

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

3)但是,在运动中也有个别动作需要使身体姿势违反状态反射的规律。

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车时,做出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94.翻正反射:

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第十一章运动技能

95.运动技能:

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96.请简述运动技能泛化过程的神经特点及教学要求?

1)神经特点:

只有感性认识;

不清楚技能内在规律;

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

抑制尚未确立;

兴奋与抑制均呈现扩散状态。

动作表现:

僵硬、不协调、费力。

2)教学要求:

强调主要环节;

正确示范、简炼讲解

降低难度;

保护、助力。

97.请简述运动技能分化过程的神经特点及教学要求?

对技能内在规律有了初步了解;

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

分化抑制得到发展。

2)动作表现:

初步建立动力定型、

但尚未巩固;

大部分错误动作纠正、

顺利连贯完成动作;

新异刺激易导致多余

动作、错误重新出现。

3)教学要求:

正误对比,强化正确;

强调细节,注意协调。

第十二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98.需氧量:

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安静时约250ml/min(毫升/分)。

99.摄氧量: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100.氧亏: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101.请简述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

1.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lº

C时,体内的代谢率可增加13%。

2.儿茶酚胺的影响

如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的Na、K泵活动加强,因而消耗一定的氧。

3.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在运动后恢复期CP的再合成需要消耗一定氧。

4.Ca++的作用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102.最大摄氧量:

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

103.请论述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1.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

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血液及循环系统运输氧气的能力。

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

①肌组织从血液摄取氧的能力

②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且氧化酶活性高,肌红蛋白含量也较高。

∴有利于增加慢肌纤维的摄氧能力。

3.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

(1)遗传因素

VO2max的遗传度为93.5%

(2)年龄、性别因素。

104.乳酸阈: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第十三章身体素质

105.身体素质:

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及协调等机能能力。

106.相对肌力(比肌力):

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断面积(常以1cm2为单位)肌纤维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

107.肌肉耐力:

指肌肉长时间收缩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负荷的最多次数(动力性运动)或最长时间(静力性运动)来表示。

108.最大重复次数(RM):

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第十四章运动性疲劳

109.运动性疲劳:

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

110.请论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

一、衰竭学说。

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

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同时常常伴有糖原及高能磷酸物含量下降,补充能源物质运动能力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的现象。

二、堵塞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