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455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文档格式.docx

依托产业配套基础,积极引进研发机构,继续做大做强美的电器、格力电器、欧宝机电、德尔小家电等骨干企业,把芜湖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专栏1: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重大项目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奇瑞汽车年产20万辆AO级轿车、年产30万台发动机扩建、年产3万台叉车、集瑞联合重工年产3万辆重型卡车、玉柴联合动力年产5万台柴油发动机、安瑞光电年产100万套车灯、杰锋动力年产100万套排气系统、中集瑞江三期等项目;

材料产业:

新兴铸管三山工业园、楚江集团高精度铜板产业园及铜合金线材、神剑化工聚酯涂料、君华科技软磁材料、科聚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卓越纳米碳酸钙生产线等项目;

家用电器产业:

芜湖美的日电生产基地、500万台出口空调基地、芜湖美智空调、顺成电器配件、德尔小家电等项目。

第二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含量高、引领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12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950亿元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节能环保服务,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LED项目建设,形成LED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努力建设全国最大、全球一流的光电产业基地,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引进玻璃钢化处理、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应用、光伏控制系统等相关企业,发展光伏产业。

规划建设芜湖节能产业工业园,重点发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电站锅炉、节能电机等节能环保装备,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明显的节能装备制造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5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产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精密加工设备生产企业,以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为重点,着力发展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全面提高数字化精密加工装备制造水平。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高压输变电设备,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推进支线飞机零配件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支线飞机零配件产业基地。

围绕芜湖的优势产业和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和检验检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水泥成套和机电设备、矿山机械和煤炭综合开采设备、起重运输设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高效小功率电、农机具机械等装备制造,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3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

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汽车电子、船舶电子、光电子、通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发展步伐。

 

推动芜湖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建设,打造汽车电子研发中心、信息平台、试验和测试平台、技术孵化平台,提升汽车电子产业的整体规模和配套水平。

加速信息家电产品升级,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配套业发展,将芜湖打造为国内重要的信息家电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支持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台达电子、长信科技等企业加快发展,加大雷达装备及配套、光电子、微电子、特种光纤光缆等领域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显示技术产业化步伐。

依托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和安徽问天量子科技的产业优势,加快量子技术产业化,建设全国最大的量子技术产业化基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

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联系和协作,积极引进各类研究成果,着力引进制药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中成药、化学合成药、生物制药、生物萃取、医疗器械,加快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建设,打造生物药业和健康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1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

专栏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

三安光电LED外延片和芯片、德豪润达LED外延片和芯片、信义玻璃光伏薄膜导电玻璃(TCO)、邦大勤上LED应用产品(半导体节能照明)、中海佳豪LED封装、明远光伏电池、贝斯特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

装备制造产业:

海螺川崎大型余热成套设备制造、金鼎垃圾焚烧锅炉、电站锅炉、富山重工风力发电设备、齐齐哈尔二机床多工位机床、欧宝机电配套工业园、海创弋江高新节能装备、五七二O航空产业园、金牛22万伏变压器、鑫龙电器电源质量控制设备、恒升重型数控机床、芜湖起重100吨以上行车制造、瑞创农机装备基地等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

奇瑞汽车应用电子、中达电子零组件生产基地、长信科技电容式触摸屏、华东光电显示器产业化、问天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等项目;

生物药业产业:

杉杉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中加生物海洋生物制药、安徽两岸生物无抗生素生物添加剂、泉峰中药抗菌剂、芜湖凤丹标准化生产基地等项目。

第三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高端引领、低碳环保、集群集聚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突破16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以上。

能源产业。

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促进传统能源产业升级,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围绕世界新能源发展重点,积极寻求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工建设芜湖核电站,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污泥生物质混合焚烧发电等清洁能源。

加强城乡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供电保障水平。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9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化工产业。

高起点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积极引进国内外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和精细化工生产企业,重点承接石油化工、大型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打造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化工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4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

船舶制造产业。

支持新联、江东等船舶制造企业发展,重点发展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运输船、化学品运输船、成品油运输船、工程船、游艇等特种船舶,形成250万载重吨年造船能力。

积极引进国内外船舶配套生产企业,发展船用柴油机、船用发电设备、甲板机械等核心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形成船舶产业集群,全面提升船舶工业整体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50亿元, 

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

纺织服装产业。

承接发展高档精梳纱线、丝光纱线、色纺纱线,积极发展交织织物、装饰用布、产业用布制造等产业。

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提升印染及后整理能力。

提高纺织服装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烟草食品工业。

实施卷烟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重点发展中高档烤烟和混合型卷烟,把芜湖卷烟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烟高档卷烟和辅材研发生产基地。

推进双汇食品、同福碗粥、林锦记食品等项目建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专栏3: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大项目

能源产业:

芜湖电厂五期、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芜湖核电站、热电联产工程、信义太阳能系统示范应用、凯迪生物质发电厂、天然气江南联接线等项目;

化工产业:

融汇化工100万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重油催化裂解、环保特种涂料、高级润滑油等项目;

造船产业:

芜湖新联三山100万吨造船基地、芜湖新远船厂二期扩建等项目;

纺织服装产业:

、雅戈尔纺织基地、孙村纺织专业镇提升工程、圣罗纺织工业园、中天印染扩建、裕胜体育用品鞋类面料和运动鞋、新明达扩建、南陵服装出口基地等项目;

烟草食品加工产业:

中烟芜湖都宝技改扩能、双汇食品产业园、雨润集团肉禽加工、同福乳酸饮料和碗粥、林锦记果冻、溜溜梅果脯加工基地、卫岗乳业扩能、南陵食品加工园、金沃农业等项目。

第七章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项目支撑,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推进第三产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

第一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先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金融服务业。

以建设服务皖江、辐射周边的区域金融中心为目标,加快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建成金融服务区,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银行、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支持设立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着力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设立村镇银行,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典当等融资性机构。

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形成业绩优、管理规范的上市公司“芜湖板块”。

依托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展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产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加快皖江物流产业投资基金、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铁路建设基金发展,组建皖江金融控股集团,提高金融资本运作能力,鼓励发展投资咨询、资信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互为补充的金融及社会融资服务体系。

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快道路、港口、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现有企业的联合重组,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到2015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1家。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及江海联运,推进江海直达运输,构建港口物流体系,形成以芜湖港为核心的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

推进专业化大市场建设。

规范和调整专业交易市场布局,引导各类市场向规划区内集聚。

推动市场专业分工与产业集聚互动,从产品集散地向信息集散中心、从交易中心向商务中心转变,进一步推动专业市场的产销衔接,强化专业市场的物流配送、会展推广和价格发现的功能。

完善商品市场管理体制,形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聚集力强、辐射面广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和市场群。

到2015年,培育形成全国性专业市场1个以上、区域性专业市场10个以上。

服务外包业。

加强与国内外重点服务外包协会、商会和外包咨询公司合作,以软件外包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政府部门、公共卫生、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外包服务,着力发展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科研开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外包服务。

着力引进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接包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外包服务产品,把芜湖建设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到2015年,培育服务外包企业200家,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超10亿美元。

旅游业。

加大马仁奇峰、丫山花海石林、陶辛水韵等旅游项目深度开发,积极推进奇瑞工业旅游、王稼祥纪念园红色旅游、广济寺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两江两湖”、神山森林公园、汀棠公园、响水涧、阳光半岛、大浦乡村世界、天门山等生态旅游景观,积极开发鸠兹广场、滨江公园等城市文化旅游景观。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傻子瓜子、芜湖铁画等老字号旅游产业品牌价值。

加快星级酒店建设,大力发展快捷酒店,完善消费环境。

加大方特欢乐世界、梦幻王国的宣传力度,加强与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全面提升芜湖旅游美誉度。

积极融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旅行社,推动旅游企业集约化经营,发展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

挖掘芜湖的旅游资源,策划和推介芜湖精品旅游线路,延伸旅游产业链,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把芜湖建设成为泛长三角地区极具吸引力的高科技旅游中心城市。

到2015年,游客年接待量达2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90亿元以上。

第二节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

按照市场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融合、布局优化和合作发展,大力发展商贸服务、商务会展、家庭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打造布局合理、消费便捷的服务业体系。

商贸服务业。

加快各种层次商业中心和专业特色商业街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商贸服务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优质、消费便捷的商贸流通体系。

培育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加快规模化、多业态发展,完善城乡流通体系。

健全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商贸企业信息化建设。

到2015年,全市商贸批零企业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2家以上,超50亿元的5家以上,超10亿元的达20家。

家庭服务业。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居家保洁、保养维护等家政服务,积极发展物业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商务会展业。

建立健全会展业发展扶持政策,完善会展平台支撑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市场主体,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办好科博会、动漫交易会、旅博会、茶博会、房博会、建博会等专业会展,引进新的会展品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把芜湖打造成全国著名的会展城市。

第三节着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

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管理高效、错位竞争、辐射力强的原则,规划建设镜湖商务服务集聚区、鸠江文化创意集聚区、弋江服务外包集聚区、城东物流集聚区、荆方物流集聚区、横岗物流集聚区、政务新区金融集聚区、阳光半岛文化旅游集聚区等规模大、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

深入推进镜湖区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探索服务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集聚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和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形成合理的总部经济功能区,引导总部集群化布局,打造皖江总部集聚中心。

到2015年,建成企业总部4家,区域性总部22家。

专栏4:

发展服务业重大项目

现代物流业:

南翔物流中心、安得物流中心、美的仓储基地、裕溪口煤炭物流园区、三山港口物流园区、荻港水泥建材物流园区、横岗物流基地、方村物流基地等项目;

金融服务业:

城东金融服务区、皖江金融大厦、伟星时代金融中心、芜湖县、南陵县村镇银行等项目;

总部经济:

开发区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基地、拼牌服装营运中心等项目;

服务外包业:

服务外包产业园二期(大学科技园二期)、中软芜湖软件园等项目;

商务会展业:

芜湖会展中心二期等项目;

专业化大市场:

芜湖小商品博览城、长江船舶交易大市场、三山钢贸城、五金机电市场、汽配大市场、恒达花木城、再生资源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亚夏汽车城、宇航商贸城等项目;

商贸服务业:

世贸滨江商业区、华亿商业综合开发、汇锦置业中江商场、中央城商业中心、大润发超市、三山商业街等2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综合商业中心;

酒店业:

芜湖德信酒店、苏宁环球酒店、绿地酒店、万豪酒店、世贸酒店、鑫九酒店等酒店项目;

旅游业:

芜湖古城、大浦乡村世界、龙窝湖—响水涧旅游开发、芜湖阳光半岛旅游度假区、芜湖县怡龙生态山庄、小格里旅游景区等项目。

第十三章加快生态芜湖建设

强化生态立市的理念,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着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一节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坚持环境优先,遵循区域生态经济功能特性,合理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建设要求,转变国土开发方式,优化空间开发结构,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强度,扩大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增加城市居住和生态建设空间,减少农村居住空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产业、资源集聚。

不断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节加强节能管理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从源头抓起,严禁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准入。

继续在重点行业和企业组织实施节煤、节电、节油、代油、综合利用等示范工程,推进余热发电、热电联产、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车辆节油代油改造、建筑节能示范、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建设。

加强先进节能技术、工艺和产品的研发,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不断淘汰高耗能设备,降低产业能耗水平。

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积极推进公共照明节能。

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建立节能预警调控制度、约谈制度。

建立节能监察队伍,强化节能监督服务管理,落实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加强以节电和提高用电效率为核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引导电力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重、能耗高的落后产能。

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

加强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

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十二五”末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7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

加强危险废弃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辐射源监管。

加强农村污染源控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加快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市生活垃圾填埋厂改造,规划建设三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实施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程。

加强矿山修复生态治理,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恢复生态功能。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1%,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面推进生态芜湖建设。

第四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

推广太阳能等在建筑物中应用,积极开展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建设。

依托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引导开发区及大中型企业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推进秸杆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强对废气、废渣、废水和建筑、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全面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树立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