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实行5S管理Word格式.docx
《企业如何实行5S管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如何实行5S管理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整理前要预先明确现场需放置的物品;
区分要保留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并向员工说明保留物品的理由;
划定保留物品安置的地方。
现在不需要的物品将来也许是最急需的,所以应先将其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两个月或三个月为限。
如果到了期限还没有使用,就将这些物品清出现场,妥善保管,以防同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混杂在一起。
对暂时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整理时,也许不能确定今后是否会有用,这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一个保留期限,先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等过了保留期限后,再将其清理出现场。
但是这些保留的物品是否有保留的价值,则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弄清保留的理由和目的。
要让现场的全体作业人员都参与整理,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大家一齐动手,并由此形成整个企业常规性的习惯是再好不过的了。
如果员工各自进行整理,那么每个员工都要明确了解各自所应负的责任。
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整理时,首先要决定整理的场所和对象,制定不需要物品的判定原则和需保留物品的标准及放置方法。
特别是对名称、批号、物品的分类、数量、场所和判定的依据等要制作成专用表格认真填写。
在日常整理时,要注意不买多余的材料;
不生产多余的产品;
不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污染作业场所和物品。
对作业后残留的物品要立即清理,现场不放置私人物品。
放置物品时要遵循平行、直角、直线的原则,一目了然。
对不能使用的工具和用不上的工具,要整理出现场,不制作多余的备份材料和资料。
现场的物品如果不加分类混杂在一起放置,我们就不能区分是否真正需要,在这种场合下不能逐个地对其进行判断,但如果将其进行分类,就可以知道它的作用和重要的程度。
我们首先可以按物品的种类和性能进行大、中、小的分类;
然后对分类的结果、是否有用、使用频率和价值等进行检查;
再根据技术进步的情况,对现在暂时不用物品的使用价值进行预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进行性能分类时可以参考有关的分类法和产品目录等。
分类的方法有许多,如按种类分;
按性能分;
按数量分;
按使用的频率分;
按价值分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按使用的频率来分类,可以一日或一周为单位计算使用的频率,这种分类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可以说,有效进行分类的要点就是考察物品取用和放置的频率。
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就近放置,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放置的远一些,这是整理的基本原则。
我们向大家推荐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ABC分析法。
以使用频率的高低来区分,高的为A,依次为B、C,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置在作业人员附近的地方,将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进行集中管理。
放置场所的布局,同样也要根据使用的频率来考虑,一般的原则是小件物品放在前面,频繁使用的工具和零部件根据使用的顺序放置。
这种按顺序区分也就是ABC管理法。
3.保管和保存
保管和保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不加以区分的,在5S管理中两者其实含义不同。
两者的区别在于存放时间的长短。
短期的为保管;
长期的为保存。
整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区分了使用频率高、数量大的物品和使用频率低的物品,并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保管和保存的方法。
根据对象的不同,我们要明确保管和保存的标准,使用前暂时的放置为保管,长期的为保存;
保管是在作业现场的附近,保存则是放置在仓库,可以离现场较远;
对使用量大,使用频率高的物品进行保管,要确定最适宜的固定位置;
对使用量小,使用频率低的物品可以不固定保管场所,或放入仓库保存。
整理出需要保管的物品后,就要对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对需要保管的材料、产品、备件、工具和消耗品等确定保管的位置空间。
在整理保管空间时,要将不需要的物品清除后,对整个的现场空间进行重新整理;
腾出来的保管空间放置什么物品要根据物品使用的必要性和使用频率来决定;
放置物品的场所不能混乱,要划出界线进行统一的规划。
对体积不大的物品可放置在货架和柜子上、抽屉内。
对垃圾箱、灭火器材、清洁用具、危险品等要确定专用的放置场所。
即使将表面上能看见的部分整理了,但如果不整理箱子和柜子的抽屉,也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整理。
比如我们通常可以发现,很多企业或部门为了迎接有关部门或上级的检查,突击搞卫生,将那些卫生死角集中到一个房间(或仓库),将门锁上或用很漂亮的屏风遮住,这是自欺欺人。
必须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进行了整理才能算是真正符合5S意义上的整理。
例如:
要规定抽屉中应放置的物品;
贮藏箱、货架、箱柜、办公桌的抽屉中要定期进行检查;
放资料的地方和放工具的地方要严格地区分开来;
要灵活运用隔板等手段进行分区整理;
要严格区分专用物品和共享物品等等。
4.利用标识牌进行标准化的整理
“要找的东西一时找不到,不需要的到处都是”,这是耽误寻找时间的重要原因。
在整理完成以后,要做到需要的物品能立即得到,根据指示牌或黑板就能很清楚的知道什么物品在什么地方,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寻找的时间。
标注区域和名称要在确定了保管场所之后进行,要决定整个场地的划分和布局;
在必要的场合中,将放置方法和排列的条件用指示板进行说明;
对能够区分的物品用记号或序号进行表示,也可以用图画和图片将其特征表示出来。
“整理”员重要的是“什么”、“在哪里”,要做到一目了然。
用指示板将有关内容简明扼要地表示出来如物品名称、分类、数量、存放位置或正在由谁使用等。
为了简单明了,指示板要灵活运用大小分类、不同颜色和不同形态等方式区别。
在保管场所中运用指示板,容易识别,效果非常好。
例如,杜邦华佳公司就在成品仓库里,不仅用型号区别不同产品,还用不同颜色的标志牌标明包装箱中粉末涂料的颜色。
使用指示板,有贴标签,用彩色颜料笔标记,用指示板记述等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指示板可固定安装在货架上或从天花板上悬吊下来可移动。
为达到理想的整理效果,使用指示板时,要考虑指示板的美观,尺寸、材质、字体、表示的内容等要统一;
对不同种类的物品和放置区域要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那么,哪些地方需要整理呢?
我们经常为场地不够用而发愁,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自己所管理的范围内找一找是否有落满灰尘的地方。
如果有的话,这些地方就是有待整理的地方。
落满了灰尘就是长期没有整理的缘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货架上如果布满了灰尘就可以认为是没有充分地使用货架或物品放置的不合理,如果货架上的物品也是尘土满目就证明这些物品是长期不用的东西,这时就要考虑是否应该将其清理出去了。
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整理的地方。
要在作业场地寻找积满灰尘的地方,不仅要在我们目光所能达到的“视力范围”内,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视觉难以达到的地方,如楼梯和桌子下面,以及那些需要弯腰才能看见的地方,或者很难观察完全的“最顶部”,当然,对现场长期不用的机械设备也要加以整理。
如果确实是没有用处,就应毫不犹豫地清除出现场。
有些东西,如某些办公用品、工具、废部件,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会使用,但却还是放置在抽屉、货架或橱柜的角落里,而形成了“遗忘角”。
这也是需要我们进行整理的地方。
首先,我们打开抽屉、橱柜,将靠近眼前的物品取出,检查角落里的物品,清除无用的东西。
将上次使用的物品放在面前,本次使用的物品放在最前面,并定期整理,养成习惯,这样反复进行,就会使一些过时的、不使用的东西逐渐移向里边。
前面则排列着新的工具、零件和材料。
这样一来就可一目了然,这种整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5.直观醒目的整理方法
整顿后的现场一目了然,这对整顿来说是最为理想的。
它首先取决于标识的明晰,清楚。
为使整理后的现场直观醒目,要准备好现场示意图,清楚地标明各项物品的放置地点,标明物品的适当库存量、存放位置和取放顺序,要能使每个人都明白无误。
在没有固定位置的情况下,要标明存放在何处。
整理的效果如何,要进行检查,通常经过整理后,要让现场的每个人都知道现场需要用的物品的存放位置,并随时能拿得到;
管理人员要清楚所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何时该需要补充。
对物品取用和放回的时间要有明确的记载。
整理检查表见表1
部门
工序
检查者
日期
分类
NO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对策和改进方案(期限)
是
否
仓库物品:
1、要用的物品和不用的物品分清楚了吗?
2、各类物品分区域摆放是否有序?
3、是否将同类物品摆放在一起?
4、各类物品是否有标志牌?
5、物品摆放区域是否用图板表示出来?
6、长期不用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
7、仓库内物品摆放得是否整齐?
8、仓库内物品摆放的高度是否有规定?
9、物品摆放在规定的高度以内吗?
10、是否有通道,以便工作人员和小车进出?
11、仓库内没有存放个人物品、材料和工具、设备
12、所需的工具是否表示出来了?
13、现场没有不需要的夹具、工具、模具吗?
14、现场没有不需要的材料和零件吗?
15、是否有标准对材料、零件的数量做出规定
16、作业现场是否有标志牌?
17、作业场所多余的材料是否用标志牌表示出来?
18、现场没有不用的设备吗?
19、是否将不用而又不便移动的设备罩起来,并挂提示牌?
20、现场没有与作业无关的物品吗?
21、现场能否一眼看出物品的最大量?
22、是否规定了现场各种物品的摆放数量?
23、要与不要的物品能否一眼就看出来了?
24、现场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摆放整齐吗?
25、现场有缺陷的材料、半成品等,分区域放置,并有警示牌吗?
办公室
26、现场整理采用拍照片和ABC管理法了吗?
27、桌面上和抽屉里没有无关的文件资料吗?
28、桌面上和抽屉里没有个人物品吗?
29、办公用品存放的用量是否适当?
30、每日使用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
31、每人都知道公用办公用品放置的位置吗?
道路
32、厂区道路上有无堆放物品吗?
33、道路上有交通标志线吗?
合
计
总
评
第二节
顿
一、整顿的意义和目的
1.整顿的意义
“整顿”就是对现场所需用的物品有条理地定位、定量放置,这些物品始终处于任何人随时都能方便取放的位置。
2.整顿的目的
整顿的目的是:
●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作业时,节省寻找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二、整顿的要求
1.要善于发现问题
通常,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在工作岗位上什么事情最重要”,但实际上通盘地考虑一遍后就会发现,“一年前使用后留下的”或“忘了收拾”、“怎么会没有收拾呢?
”等这样的情况有很多。
所以,整理的第一步要从产生“某件物品为什么在那里”的疑问开始。
首先,对现场的每件物品都可以提出疑问,对这些问题要用5w1H的方法去解决,明确是什么物品,在哪里,什么时间,是谁在使用或保管,情况如何等等。
其次,对问题要追根究源,不仅依据现有资料,而要追溯到以前情况,一旦了解问题的实质,就要立即明确改进的方向。
在考虑改进方案时,也要结合实际,考虑放置场所等方面的变动。
2.合理放置,取放方便
对制造业来说,其基本作业程序是由物资的流动构成的。
整顿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排列美观整齐,而是要达到物品拿出容易,放回方便,即排列成“物品能很容易地取放”。
容易取放的布局设计是整理的切入点,布局是否合理,对工作效率会有很大影响。
整顿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无效的劳动,减少无用的库存物资,节约取放的时间,以提高工效。
在考虑取放时,如何做到大家都明白,同时也是合理的放置就是整顿的基本要求。
对物品进行排列时,要充分考虑到物品的“移动”。
整顿将“移动”作为前提来选择保管场所;
按照物品和作业的顺序来研究工作流程,据此进行合理布局;
在分析流程时考虑物品移动的频率;
把握整个作业地点物品移动的情况,根据实际来考虑设备、零件、材料
工具的配置;
以流程集中的设备为中心来安排布局。
整顿的原则是“方便拿出,容易放回”,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用标示牌标明保管场所的位置,保管的每件物品都要标明放置的场所和方法。
如果需用容器保管,就要充分考虑好保管容器的尺寸、重量、数量,确定保管容器的标准量并指定保管人员,对易耗品、价值高和使用频率高的物品要设定好各自的合理储备量,当低于其合理储备量时要立即进行补充。
对整顿的结果要进行检查,要让所有的现场人员很容易地找到所需的物品,用后也能方便地放回,现场物品要容易搬移和清点,要有库存管理的计划,要让现场管理人员知道何时应进行补充。
在工作场地使用的零件和材料有很多是相似的。
为了避免混淆,整顿时,就要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决。
比如,对不同场所使用的物品要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在放置场所的标志牌上,要标明放置物品的形状,使人很容易地知道这里放置的是什么;
在保管金属零件时,要有其标识状态,如品名、用途、数量、检验状态(是否经过检验、合格与否)等,要易于识别;
货架并列时,排列要力求合理、简单明了;
在保管场所无论是谁借出了什么物品都要很清楚;
小的工具装进透明的塑料袋中,挂在墙壁上保管等等。
3.整顿的原则
在工厂,产品的移动是整顿的内容之一,但产品“移动”和“搬运”对产品本身来说并不增加价值,只能适合紧凑的流水作业,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发生改变,流程也就发生变化。
对此需要认真地加以考虑。
产品移动时,一般先用硬纸板按比例剪下设备的平面样板和模型,在桌上试着移动,以确定设备的最佳位置。
确定了产品移动的位置后,同样确定工作台、货柜、工件箱等的移动位置。
安装移动工作台、工件箱时,不仅要考虑固定式的,而且要考虑带有脚轮的移动式的;
安置工作台、货架等,要考虑能从房顶垂直起落的方式来减少其所占的空间;
等等。
整顿的根本要点是容易取出和放回,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快速地取和放,为此,除了多余的和无用的东西不能放置外,还有几个原则:
(1)对“不知何时才使用”的和使用频率很低的东西,集中起来进行统——管理。
(2)整顿时,要考虑物品的使用和存放管理的方便。
(3)对重量重,体积大的,为了便于使用,应该放置在下层,重量轻的放在上层。
(4)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安排在易于取放的场所。
在一个从上到F有A,B,C,D四层的货架上,在放置物品时,同视线等高的B层和C层最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最容易取放,可以保管使用频率高的物品,D层要蹲下去取出物品,不太方便,因为它的位置低,可以放置重的物品,A层因位置高,所以不适宜放置重的物品,只能放置少量的轻的物品。
(5)货架橱柜的透明化。
现场的货架和橱柜要尽量避免使用门,尤其那些笨重的铁皮柜应该尽可能地清除出去,因为门会阻挡我们的视线,延长我们寻找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实在要用时,门也应该尽量使用玻璃门。
不用保险柜(财务部门除外)。
经验告诉我们,铁皮柜的最大“好处”是能让我们眼不见心不烦,乱一点也看不见,但一到5S检查时便狼狈不堪。
进行整顿后,要进行检查。
整顿的检查表见表2。
仓库物品
1、物品摆放的位置用看板标明了吗?
2、数量标明得一目了然吗?
3、物品摆放是否水平、垂直、平行、成直角?
4、物品摆放地还有空间吗?
5、有没有做到先进先出?
6、物品之间有防止碰撞的空隙或缓冲材料吗?
7、能防灰尘吗?
8、物品是否有垫板,而不是直接放在地上?
9、是否明确规定不良品的摆放区域?
10、不良品的摆放位置是否有标识?
11、能一眼就看出不良品的摆放位置
工艺装备
12、是否规定了工装的摆放位置?
13、摆放位置是否有标识?
14、工装上标有名称或编号了吗?
15、使用频率高的工装是否放在离作业场所最近的位置?
16、工装是否按套妥善管起来了?
17、工装按作业次序摆放了吗/
18、工装按作业指导书放在指定的位置了吗?
19、现场工装混乱能容量看得出吗?
20、现场工装及时摆放整齐了吗?
21、工装能利用通用而减少吗?
22、工装能通过替代而减少吗?
23、考虑工装使用后便于放回了吗?
24、工装放置点离作业点的距离是否不超过10M?
25、所需的工装是否放在10步以内?
26、工装位置是否能不弯腰、轻松地拿得到?
27、工装能否悬挂起来?
28、能否不看就能容量地将工装
29、放回去的位置是否宽敞?
30、是否存在使用过程中更换其他工装的情况?
31、是否按形状进行了整顿?
32、是否按颜色进行了整顿?
刀具
33、是否将使用频次高的刀具放在手边?
34、是否将使用频次低的刀具共同使用?
35、是否按照不同的产品将工装成套摆放的?
36、采用防止碰撞的对策了吗?
37、在抽屉里是否使用了防滑垫?
38、是否在抽屉里纵向摆放的?
39、是否将砂轮堆放在一起?
40、是否有刀具的防锈对策?
计量检测器具
41、放置计量器具的地方干净、无灰尘和污垢吗?
42、放置计量器具的地方做到“三定了”吗?
43、计量器具上标有明显的使用期限吗?
44、是否将卡尺、千分尺放在没有振动的地方?
45、在有少许振动的地方是否垫上橡皮垫?
46、塞规、螺纹规放置时有防止碰撞的措施吗?
47、检测棒、直尺悬挂时有防止变形的措施吗?
油
48、机油桶、加油枪、注油口能根据机油不同按颜色分别开来了吗?
49、不同种类的机油不会混放在一起吗?
50、放置机油的地方是否实行了看板管理?
安全
51、通道上有没有放置物品?
52、板材等长的物品是否坚起来或挂起来?
53、对容易倒的物品是否有支撑?
54、物品叠放是否容易倒塌?
56、对传动部分是否有安全罩保护?
57、对危险区域是否有栅栏隔挡?
58、是否有明显的危险标志?
59、消防器材放置位置是否明显可以看得到?
60、消防器材放置的方法是否正确?
61、有没有做到防火水槽、消火栓前无障碍物?
62、交路口是否有通行标志?
第三节
第三节
清
扫
一、清扫的意义和目的
1.清扫的意义
“清扫”就是生产现场处于无垃圾、灰尘的整洁状态。
不管是家庭、工厂,还是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清扫都是必要的。
换句话说,不管开展什么工作,都会有垃圾和废物,而清扫这些垃圾、废物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灰尘都是必然要开展的工作。
可以这么说,清扫本身就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所有工作岗位上都会存在的工作内容。
我们还可以把清扫的对象扩大一些,将现场存在的影响人们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的东西都当作清扫的对象。
于是,就产生了美化工作环境,活跃工作气氛,缓和人际关系等等。
像日本企业不少生产车间里,工人自发地利用假期,在车间的角落里,修了小公园,在工作现场就可以看见小桥流水,或对休息室进行改造,变得富有家庭气氛,从而能让大伙儿得到更好的休息。
2.清扫的目的
●消除不利于产品质量、环境的因素;
●减少对工人健康的伤害。
二、清扫的步骤
作业现场如果又脏又乱,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心情就不会很好。
工作时自然会希望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关键是要制度化、经常化,偶尔临时大会战、大扫除,即使全力以赴,也难以全部整理干净。
平常我们每一个人要先从自己身边做起,然后再拓展到现场的每
一个角落,开展整个作业场所的清洁运动,这是关键。
清扫要分五个阶段来实施:
(1)第一阶段——将地面、墙壁和窗户打扫干净;
(2)第二阶段——划出表示整顿位置的区域和界线;
(3)第三阶段——将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清理干净;
(4)第四阶段——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对电器和操作系统进行彻底检修;
(5)第五阶段——制定作业现场的清扫规程并实施。
1.打扫地面、墙壁和窗户
在作业环境的清理中,地面、墙壁和窗户的清扫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地面干净就足以使人的心情变得很愉快,更何况墙壁和窗户也是非常干净的。
任何人身临其境时,都会产生“多干净啊,我不忍心也不好意思将它弄脏了”的感觉。
清扫时,要探讨作业场地的最佳清扫方法。
了解过去清扫时出现的问题,明确清扫后要达到的目的。
清理整顿地面安置的物品,处理不需要的东西。
全体人员用扫帚清扫地面,将垃圾清除,将附着涂料和油污等污垢清除。
分析地面、墙壁、窗户的污垢来源,想办法杜绝污染源,并研究以后的清扫方法。
2.区域和界线
将地面、窗户等地方清洁以后,要将放置物品的场所明确地予以区分。
对什么物品放置在什么位置,应明白无误地予以确认和标识。
标识时,首先要明确决定作业的场地、信道,然后要划定区域界线,因为什么物品放置在什么位置,这是在整理和整顿阶段就要予以确定的;
其次要注意在决定了消防器材、工具、备件等的位置后,需在相关物上也记上相应的标志;
同时对空闲区域、小件物品区域、危险和贵重物品区域等也要设法用颜色予以区别。
3.杜绝污染源
一说起清扫,常常想的是除去污垢而成为洁净的状态,其实,最有效的清扫是杜绝污染源。
清扫一般是用手来进行,而杜绝污染源则需手摸、眼看、耳听、鼻闻,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实现。
只有调动了人体五官的各项功能,才能做到一旦发现污染,就会从难以清扫和有待改善的地方,找到产生污染的源头。
污染大部分都是外来的,特别是刮大风时随风而来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