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010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平说明书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适应症】

用于治疗糖尿病。

【规格】

3ml:

300单位(笔芯)

【用法用量】

本品是可溶性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

与其他胰岛素制剂相比,地特胰岛素用于基础-餐时治疗方案时不引起体重增加。

与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胰岛素)相比较,本品引起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较低,因而用于基础-餐时方案治疗是,可以进行更为积极的计量调整已实现血糖达标。

以空腹血糖作为评价指标,地特胰岛素较人NPH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时,推荐采用地特胰岛素每日一次给药,起始剂量为10U或0.1~0.2U/Kg。

地特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可使用一下剂量调整指南:

早餐前自测血糖(SMPG*)平均值

地特胰岛素剂量调整

>10.0mmol/L(180mg/dl)

+8U

9.1~10.0mmol/L(163~180mg/dl)

+6U

8.1~9.0mmol/L(145~162mg/dl)

+4U

7.1~8.0mmol/L(127~144mg/dl)

+2U

6.1~7.0mmol/L(109~126mg/dl)

4.1~6.0mmol/L

不调整剂量(血糖目标)

如果其中一次SMPG测定值在一下范围

3.1~4.0mmol/L(56~72mg/dl)

-2U

<3.1mmol/L(<56mg/dl)

-4U

自测血糖浓度

当地特胰岛素作为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时,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

本品用量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于为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而每日注射两次的患者,晚间注射可在晚间或睡前进行。

如果患者体力活动增加、日常饮食改变或者在伴发疾病期间,也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由其它胰岛素转用本品:

由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转用本品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

和所有胰岛素一样,在转换期间和在本品开始治疗的几周内,建议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本品和抗糖尿病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同时使用的短效/速效胰岛素制剂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剂量和/或给药时间。

本品和所有的胰岛素一样,对于老年患者和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本品经皮下注射。

由于可能导致重度低血糖,本品不得静脉注射。

应避免肌内注射。

本品不能用于胰岛素泵。

经皮下注射,本品注射部位可选择腹壁、大腿、上臂、三角肌区或臀部。

应在同一注射区内持续轮换注射点以避免发生脂肪代谢障碍。

本品和所有的胰岛素制剂一样,作用持续时间随剂量、注射部位、血流、温度和体力活动的程度而改变。

本品应与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系统和诺和针®

配合使用。

本品附有使用说明书,应遵照说明书使用本品。

【使用说明】

针头和本品仅供一人专用。

本品不可重新灌装使用。

每次注射后必须丢弃针头。

如果患者同时接受本品和另一种胰岛素笔芯治疗,应分别使用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两个胰岛素注射系统,每个注射系统分别用于注射不同种类的胰岛素。

不得使用本品的情况:

●对地特胰岛素或者本品中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

●如果怀疑开始出现低血糖。

●胰岛素泵。

●如果笔芯或装有笔芯的器械发生坠落,损坏或遭到挤压。

●如果本品贮藏不当或被冷冻。

●如果本品不呈透明无色液体,请不要使用。

使用本品前

●确认胰岛素类型正确。

●使用前请检查本品,包括橡皮活塞。

如果有任何损坏,或者未使用过的笔芯的橡皮活塞与白色条码带分离,即两者之间出现间隙,请不要使用。

并将产品退回供应商。

●每次注射都应使用新的针头以避免污染。

如何注射本品

●本品皮下注射。

注射技巧请参照注射系统使用说明。

●在从皮下拔出针头之前,应始终按住注射推键。

注射后针头应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以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射入体内。

●每次注射后必须卸下并丢弃针头。

否则,药液可能会漏出,导致剂量不准确。

【不良反应】

A安全性概括摘要

患者使用本品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与胰岛素药理学作用有关。

据估计大约有12%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会发生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治疗时最常见报告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请见以下C节。

临床研究表明,大约有6%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会发生重度低血糖(治需要他人协助处理的低血糖)。

与人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注射部位反应发生频率更高。

这些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红、荨麻疹、炎症、瘀斑、肿胀和瘙痒。

上述反应多为轻微和一过性的,通常在继续治疗几天至几周内消失。

胰岛素治疗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屈光不正和水肿。

这些反应通常为已过性的。

快速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可能发生急性痛性神经病变,这些症状通常是可逆的。

强化胰岛素治疗而突然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得暂时恶化,然而长期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

B不良反应应列表如下: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并按照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器官系统分级,与本品相关的不良反应如下:

非常常见(≥1/10);

常见(≥1/100,且<1/10);

罕见(≥1/10,000,且<1/1,000);

非常罕见(<1/10,000);

未知(无法用现有数据估计)。

免疫系统异常

少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潜在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出疹*

非常罕见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代谢和营养异常

非常常见不良反应:

低血糖*

神经系统异常

罕见不良反应: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痛性神经病变)

视觉异常

屈光不正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

脂肪代谢障碍

全身不适合注射部位异常

常见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反应

水肿

*见C节

C部分不良反应的描述:

过敏反应、潜在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出疹。

当本品用于基础-餐时治疗方案时,过敏反应、潜在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和出疹等并不常见。

然而,当本品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合并用药时,在3个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过敏反应和潜在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2.2%,为常见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全省性过敏反应非常罕见,但有可能危及生命。

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全身性皮疹、瘙痒、出汗、胃肠道不适、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与血压下降。

低血糖

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如果胰岛素使用剂量远高于需要量,就可能发生低血糖。

重度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及暂时性或永久性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低血糖症状通常会突然发生,表现为出冷汗、皮肤苍白发冷、疲乏、神经紧张或震颤、焦虑。

异常疲倦或衰弱、意识模糊、难以集中注意力、嗜睡、过度饥饿、视觉异常、头痛、恶心和心悸。

注射部位可能会发生脂肪代谢障碍(包括脂肪萎缩和脂肪增生)。

在特定注射部位不断轮换注射点,有助于减少这些反应的发生。

【禁忌】

以下患者禁用:

对地特胰岛素或者本品中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

【注意事项】

由于在不同时区之间旅行时,患者要在不同时间使用胰岛素和进餐,请在旅行前求证医生的意见。

高血糖

本品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时,可能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

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内,高血糖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

症状包括口渴、尿频、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干红、口干、食欲不振和呼气中有丙酮气味。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高血糖时间若不予以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有潜在致死性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漏餐或进行无计划、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可能导致低血糖。

如果胰岛素的用量远高于胰岛素的需要量时可能出现低血糖。

血糖控制有显著改善的患者(如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低血糖先兆症状会有所改变,应提醒患者注意。

对于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低血糖的先兆症状可能会消失。

伴有其他疾病,特别是感染和发热,通常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增加。

伴有肾脏或肝脏疾病、或影响肾上腺、垂体或甲状腺的疾病,需要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由其他胰岛素转换为本品:

患者换用不同品牌后类型的胰岛素制剂,必须在严格的医疗监控下进行。

一下方面的变化均可能导致患者所需剂量改变:

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商)、类型、种类(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和/或生产工艺。

患者从其日常使用的胰岛素制剂转用本品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剂量调整可能在首次注射或开始治疗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进行。

和所有的胰岛素治疗一样,使用本品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的反应,包括疼痛、发红、荨麻疹、炎症、瘀斑、肿胀和瘙痒。

在指定注射区域连续轮换注射点有助于减少或避免这些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在几天活几星期内消失。

在罕见情况下,注射部位反应可能需要停止注射地特胰岛素。

本品和所有的胰岛素一样,对于老年患者贺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调整剂量。

运动员慎用。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低血糖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在这些能力异常重要的情况下(如在驾驶汽车和操作机械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风险。

应特别提醒患者注意避免在驾驶时出现低血糖,尤其是低血糖先兆症状不明显或缺乏或既往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在上述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患者能否安全操作。

【儿童用药】

据国外文献报告,地特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在6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长达6个月的临床研究中得以证实。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尚无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的临床经验。

动物生殖研究表明:

在胚胎毒性和致畸性方面,本品与人胰岛素没有差异。

建议患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在整个妊娠期间和计划妊娠时采用强化血糖控制和监测的方式治疗。

胰岛素的需要量通常在妊娠早期减少;

而在随后的妊娠中、晚期逐渐增加。

分娩后胰岛素的需要量通常迅速回到妊娠前的水平。

哺乳期妇女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

【老年用药】

在老年受试者与青年受试者之间,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与临床相关的差异。

【药物相互作用】

已知有多种药物会影响葡萄糖代谢。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合用:

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合用时,已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例报告,特别是在具有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因素的患者中使用时。

如果考虑采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时,请谨记上述情况。

如果合用,应观察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体重增加和水肿的体征和症状。

如果出现任何心脏症状的恶化,请停止使用噻唑烷二酮。

可能会减少胰岛素需要量的药物: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水杨酸盐、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磺胺类制剂。

可能会增加胰岛素需要量的药物:

口服避孕药、噻嗪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拟交感神经、生长激素和达那唑。

β-受体阻滞剂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

奥曲肽/兰瑞肽可能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

酒精可以加强或降低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配伍禁忌

本品中加入其它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地特胰岛素的降解(如含有巯基或亚硫酸盐的药物)。

本品不能用于静脉输液。

本产品不能与其他产品混合。

【药物过量】

对于胰岛素药物过量没有特别的定义。

但是,当患者使用胰岛素剂量超过需要剂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糖:

对于轻度低血糖可采取口服葡萄糖或含糖食品的治疗方式。

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含糖食品。

对于重度低血糖,在患者已丧失意识的情况之下,可由专业的医务人员给患者肌肉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0.5-1.0mg),或由医务人员静脉注射葡萄糖。

如果患者在10-15分钟之内对胰高血糖素无反应,则必须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

患者神志恢复之后,建议口服碳水化合物以免复发。

【临床试验】

长期临床试验表明,地特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空腹血糖日间可变异性比人NPH胰岛素低。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表明,地特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HbA1c)与人NPH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相当,且体重增加较少(见表1):

表1胰岛素治疗后体重的变化

治疗时间

一日一次地特胰岛素

一日两次地特胰岛素

人NPH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20周

+0.7kg

+1.6kg

26周

+1.2kg

+2.8kg

52周

+2.3kg

+3.7kg

+4.0kg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的试验结果显示,地特胰岛素的治疗较人NPH胰岛素的治疗,轻度夜间低血糖的风险降低了61%~65%。

在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基础-餐时方案的胰岛素治疗的长期试验中,地特胰岛素较NPH胰岛素能更好地改善空腹血糖。

地特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HbA1c)与人NPH胰岛素相当,夜间低血糖的风险更低,且不会发生体重增加。

与人NPH胰岛素相比,本品的夜间葡萄糖曲线更平坦、平稳,因此夜间低血糖的风险更低。

地特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曾观察到抗体的行成,但这并未影响血糖的控制。

【药理毒理】

药物治疗组:

抗糖尿病药物。

长效、注射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ATC代码:

A10AE05。

作用机制

地特胰岛素是可溶性的,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平缓且作用持续时间长。

与人NPH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和甘精用胰岛素(insulinglargine)相比较,本品的时间作用曲线的变异性显著降低。

本品的长效作用是通过在注射部位地特胰岛素分子之间强大的自身聚合以及通过脂肪酸侧链与白蛋白相结合而实现的。

与人NPH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分子向外周靶组织的分布更为缓慢。

这些延长机制的结合使本品的吸收和作用曲线比人NPH胰岛素更易重复,即变异度小。

本品每日注射一次或者两次,依剂量不同,最长作用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

如果每日注射两次,则可以在注射2至3次后达到稳态。

当剂量为0.2-0.4U/kg时,注射3-4小时后,效应已超过的最大效应的50%,作用持续约为14小时。

本品皮下注射后,观察到剂量与效应(最大效应、作用持续时间、总药效)呈现比例关系。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

人体细胞系体外实验表明,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两种受体的亲和力小于人胰岛素,而且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也小于人胰岛素。

安全性药理学、多次给药毒性、遗传毒性、潜在致癌性或生殖毒性等常规飞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地特胰岛素对人体没有特殊危害。

【药代动力学】

吸收

本品注射后6-8小时达到最大血清浓度。

当每日注射两次时,注射2-3次后达到稳态血清浓度。

本品受试者之间的吸收差异,要低于其它基础胰岛素制剂。

分布

本品表观分布容积(大约0.1L/kg),表明大部分地特胰岛素分布在血液中。

体外和体内蛋白结合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本品与脂肪酸或者其他蛋白结合药物之间没有临床上的有关相互作用。

代谢

本品的降解与人胰岛素类似,所有形成的代谢物都是没有活性的。

消除

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终末半衰期是由皮下组织的吸收速率决定的。

根据剂量的不同,终末半衰期在5-7小时之间。

线性

皮下注射后,观察到本品剂量与血清浓度(最大浓度、吸收程度)成比例关系。

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不同性别之间没有雨临床相关的差异。

在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之间,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与临床相关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