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1937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西城初二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D.铜比铁的密度大,则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的质量较大

14.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的方式去上学。

小张骑电动车以20km/h的速度平稳前进;

小王以3m/s的速度跑步前进;

小李蹬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k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2分,每小

题3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5.关于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乙图,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丙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进行校正

D.丁图,用电视遥控器发射红外线经墙面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利用了光的反射

16.下面对质量和长度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B.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C.体积为1.25L的可乐质量约为1250gD.一间教室的高度约为2.8m 

17.在图5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熔点℃

沸点℃

232

液态氧

-183

1083

液态氮

-196

固态酒精

-117

酒精

78

固态水银

-39

100

18.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右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和几种液体的沸点,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190℃氧为液态

B.可选用锡锅熔化铜块

C.-200℃的酒精为固态

D.水银温度计可测-50℃的气温

三、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1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950mm=m

(2)200m/s=km/h(3)15min=s

(4)0.6kg=g(5)0.8g/cm3=kg/m3

20.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以摄氏度为单位的温度计是把1标准

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Hz

蝙蝠

1000-120000

60-65000

15-50000

大象

1-20000

21.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次声波。

人对次声波

感受(选填“有”或“没有”),但次声波能够被

某些动物听到。

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对地震产生的次声

波有感受的动物是和狗。

22.人们发现:

将红光、光和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画面有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3.水结成冰,其质量。

已知冰的密度与水

的密度之比为9∶10,则质量为90g的水完全凝固

成冰,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cm3。

2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从某地同时同向

出发,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所示。

则两物体运动较快的是。

当运动30s时,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为m。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

25题每图2分;

36题3分;

其他小题每空1分。

25.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7所示,AO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OB。

(2)请根据图8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符号。

26.

(1)如图9所示,木块的

长度为cm。

(2)如图10所示,温度计

的示数为℃。

27.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1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0.8m,用来计时

的秒表每格表示1s。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

或“小”)。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

则:

小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cm/s。

28.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12

(1)小航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12甲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cm3。

(2)小航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12乙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向端移动。

(3)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12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kg/m3。

29.如图13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

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某同

学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

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3乙所示。

请根据图线回答下

列问题。

 

(1)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当温度为60℃时,它处于

态;

(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

(3)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4)如图14所示的图线中可反映此物质凝固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30.如图15所示,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

水正在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沸腾(填:

“会”或“不会”),

这是因为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

31.小丽和小强利用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实验台上已备有

如图16所示实验装置,并且还备有两支10cm高的蜡烛A1、A2,两支8cm

高的蜡烛B1、B2,两支5cm高的蜡烛C1、C2,火柴

一盒。

在实验中小强看到:

物体离玻璃板越近,物体

的像就越大。

于是小强认为: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

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但小丽质疑小强

的说法,她选用蜡烛C1和蜡烛(选填蜡烛对

应的字母)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

C1到的距离,观察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

总是重合的,因此证明了小强的观点不正确。

3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7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7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17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

灯机”或“放大镜”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大小情况

40

13

缩小

35

14

30

15

25

17

放大

33.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了

如右表的实验数据。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及成

像的大小情况,归纳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对所成像大小的影响是:

当物距像距时,所成像是放大的;

当物距像距时,所成像是缩小的。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4.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

气体的密度大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实验桌上备有的实验

器材有:

大小适中的橡皮膜1块,皮筋1个,小锥形烧瓶1只,装有适量热水和冰水的大烧杯各1只。

同学们将橡皮膜蒙在锥形烧瓶口处,用皮筋勒住橡皮膜封住烧瓶口,你认为这样操做的主要目的是。

同学们先将烧瓶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观察到橡皮膜现象;

将烧瓶从热水中取出,过一会儿,橡皮膜与瓶口相平;

再将烧瓶放入冰水中,观察到与放入热水中相反的现象,这个实验说明。

35.小亮和小刚同学做实验验证固体也能传声。

小亮用手捂住一只耳朵,然后把另一只耳

朵紧贴在桌面上,小刚用手敲击桌面,小亮听到小刚敲桌子的声音,旁边站着的同学

也听到了。

你认为这个实验的缺陷是:

可以如何改进:

36.小林向塑料袋内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将塑料袋挤瘪、封闭,放入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膨胀起来了。

于是他得到结论:

这说明塑料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

同学小丽则认为,这现象可能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请你帮小林进一步设计个实验证明:

塑料袋膨胀起来是因为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而不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五、计算题(共10分,每题5分)

解题

要求

(1)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依据的主要物理公式及必要的分析过程;

(2)计算过程应代入适当数据;

运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

37.甲、乙两山之间的距离为850m,小强在两山之间某处(距甲山较远)高声喊叫,他听

到两次回声之间的间隔是1s,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求:

小强到甲山的

距离。

38.将一容器内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g,再往此容器内装入石子后总质量为100g,取出石

子后容器和水总质量40g。

(1)加入容器内的石子的体积;

(2)石子的密度。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2014.1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A

D

A

B

B

(每题3分,共12分)

题号

16

18

答案

B、D

B、C、D

A、D

A、C

19

(1)0.95

(2)720

20

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3)900(4)600

(5)0.8×

103

21

没有;

22

绿;

23

不变;

10

24

乙;

8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

(共35分)

(4分)

(1)2分

(2)2分

(2分)

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31

(3分)

C2;

玻璃板;

C1的像

32

(1)大于;

(2)幻灯机

26

(1)4.30(或4.3);

(2)16

33

小于;

大于

27

小;

4;

20

34

使烧瓶中空气质量一定;

(1分)

28

(5分)

(1)30;

(2)平衡螺母;

向外凸起;

(1分)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密度增大)。

(3)63;

(4)1.1×

29

(1)晶体;

(2)固

(3)80;

(4)C

没有排除气体传声的因素,不能证明小亮听到的声音是固体传播的(1分)

小刚的手指轻轻在桌面滑动,使旁边站着的同学都不能听到手指滑动的声音,只有耳朵紧贴桌面的小亮能听到小刚手指在桌面上滑动的声音(1分)。

36

①取两只相同的塑料袋,向其中一只塑料袋内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

封闭;

另一只塑料袋内不滴入酒精,也将塑料袋挤瘪、封闭。

②将两只塑料袋都放入热水中,看到滴入酒精的塑料袋膨胀起来,而没有滴入酒精的塑料袋几乎没有变化。

③实验证明:

滴入酒精的塑料袋膨胀起来是因为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而不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五、计算题:

(共10分,每题5分)

37.已知:

s=850m;

v声=340m/s;

2t1-2t2=1s。

s1=?

解:

如右图所示,甲、乙两山之间的距离为s;

A为小强在两山之间某处高声喊叫的位置,

小强到甲山的距离为s1,到乙山的距离为s2。

………………(图1分)

∵v=s/t;

∴s=vtt=s/v…………………(1分) 

∴s1-s2=v声·

(t1-t2)=340m/s×

0.5s=170m①…………………(1分)

又∵s1+s2=s=850m②…………………(1分)

∴解①②式得:

2s1=850m+170m=1020m

∴s1=510m …………………(1分)

答:

小强到甲山的距离为510m。

38.已知:

m总1=70g,m总2=100g,m总3=40g求:

(1)V石=?

(2)ρ石=?

(1)∵m水+m器=m总1①

m剩水+m器+m石=m总2②……(三个方程1分)

m剩水+m器=m总3③

由①-③式得:

m水-m剩水=m排水=m总1-m总3=70g-40g=30g……………(1分)

ρ水=1g/cm3

∴V排水=

=

=30cm3=V石……………(1分)

(2)由②-③式得:

m石=m总2-m总3=100g-40g=60g……………(1分)

∴ρ石=

=

=2g/cm3……………(1分)

加入容器内的沙石的体积为30cm3,沙石的密度为2g/cm3。

说明:

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扣1分;

计算过程中缺少单位的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