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1652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②有性、无性抱子的观察:

灵芝担孢子水浸片观察;

羊肚菌子囊及子囊孢子水浸片观察;

草菇厚垣孢子水浸片观察;

银耳芽孢子水浸片观察(以上各类孢子的观察可用标本片代替)。

四、作业

1、描述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并画出所观察菌丝、无性孢子、担子及担孢子的形态结构图。

2、列表说明所观察各种类型的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如:

伞状、头状、耳状、花絮状、肾状、扇状、蛋形、钟形等。

3、绘制一种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图,用绘图笔或钢笔(黑)绘制生物图,要求图形真实、准确、自然,画面整洁。

实训二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了解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构造,了解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熟悉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掌握母种培养基(PDA或PSA的配制方法

1、配制培养基材料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水等。

2、仪器用具高压蒸汽灭菌锅(手提式或立式)、可调式电炉、铝锅(20cm、汤勺、切刀、切板、量杯、纱片、漏斗(带胶管和玻璃管)、止水夹、漏斗架、试管(18mM180mn或20mnh<

200mrh、1cm厚的长形木条(摆放斜面时垫试管用)、棉花(未脱脂)、捆扎绳、标签、天平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母种培养基(PDA或PSA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15〜20g,水1000ml,pH自然。

(二母种培养基配制

1、熬制。

先将马铃薯洗净,挖芽去皮,准确称取200g,然后将马铃薯切成玉米大小的颗粒或薄片。

用量杯量取1000〜1200ml水于铝锅内煮马铃薯,待水沸后计时20〜25min,当马铃薯酥而不烂时,用双层纱布进行过滤于量杯中,洗净铝锅滤渣,将滤液到回锅中继续以文火加热,加入葡萄糖(或蔗糖和琼脂,待琼脂溶化,不断搅拌,以免糊锅,注意补足水量。

2、分装。

将熬面的培养基保持文火,趁热分装。

用勺将培养基加入漏斗中,左手握2〜5支试管,右手持漏斗下面的玻璃管入试管口内,同时放开止水夹,让培养基逐个流入试管内,培养基高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6〜1/5,约10〜15ml,注意避免将培养基沾于试管口内外。

分装后的试管,在培养基凝固前必须立放。

3、制棉塞。

用叠放式将未脱脂棉做成棉球,塞入试管口,管口内棉塞底部要求光滑,棉塞侧面要求无褶皱,棉塞长度的2/3在管口内,1/3在管口外。

棉塞的松紧以手提棉塞轻晃试管不滑出为度。

捆把。

以10支试管为一捆,用捆扎绳扎紧。

贴上标签,准备灭菌。

(三)培养基的灭菌

1、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的构造。

锅体、提把、压力表、安全阀、排气阀、灭菌锅腔、筛架、锅盖、胶垫圈、紧固螺栓等。

2、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加水—灭菌物入锅—上盖—对称、均匀地扭紧螺栓f加热升温f压力至0.5kg/cm2时,打开排气阀排除锅内冷空气,压力降至0,排气阀有大量热蒸汽冲出时,关闭排气阀—继续升温,压力升至1kg/cm2,温度

过到121T时,开始调火稳压25〜30min—灭火,自然降压至压力为0.5kg/cm2时,可慢慢打开排气阀徐徐降压至0(若降压太快,试管中的培养基易沸腾浸湿棉塞)—锅盖半开,让锅内多余蒸汽逸出,锅内的余热烘干棉塞—开盖,取物—摆斜面—斜面试管上应覆盖洁净和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

1、试述母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培养基分装的要点

2、怎样正确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实训三食用菌菌种分离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纯菌种性状的优劣对食用菌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影响的重要性,掌握食用菌母种制作技术,学会母种的分离方法。

二、实训准备

斜面培养基、三角瓶培养基、平菇种菇、接种箱、酒精灯、接种针、接种铲、镊子、剪刀或刀片、金属丝等。

(一)种菇的选择从产量高、长势好、适应性强、无杂菌、无病虫害的群体中选择菇形正、

朵大、菌盖厚实、生长健壮、八成熟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种菇应保持菇体洁净备用。

(二)母种分离方法

1、组织分离。

此法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操作简便,菌丝萌发快,分离所得的菌种遗传性较稳定,在培养基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保持原有菇种的优良性状和特性。

操作方法:

在分离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菇体表面进行消毒,在接种箱内将菌菇撕开,用消毒镊子或剪刀或刀片在菌盖与菌柄的交接处的组织上取一小块(绿豆大小)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棉塞。

将分离的试管放在25%恒温箱内培养7〜8d,即可进行转管扩大繁殖成母种。

2、孢子分离。

此法是将子实体成熟后散出的孢子收集在培养基上萌发并长成菌丝而获得的纯菌种。

本实训中练习一种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三角瓶钩悬法:

取即将弹射孢子的鲜平菇,在菌盖边缘向里2/5处切取带有菌褶的菌盖组织一小块,金属丝钩悬持菌块于底部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内。

注意菌块不要碰瓶壁或培养基。

菌褶朝下,使孢子能散落在培养基上。

将三角瓶放在25C条件下,经1〜2d在培养基上即可见到白雾状的抱子印,此时以无菌操作,把悬挂于瓶内的菌块取出,再将三角瓶移入恒温箱只培养。

经2〜3d,培养基表

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的菌落。

1、试比较组织分离和抱子分离的优缺点。

2、组织分离和抱子分离的技术要点。

实训五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了解原种及栽培种常用培养基的种类,掌握食用菌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消毒灭菌方法,学会菌种的接种技术。

1、材料棉籽壳、杂木屑、酒糟、麸皮、蔗糖、石膏粉、过磷酸钙。

2、器具菌种瓶、棉塞、打孔棒、标签、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接种箱、接种用具等。

原种的生产是由母种移接入原种培养基,经培养而成,原种也称二级种。

栽培种是由原种移接入栽培种培养基,经培养而成,故称三级种。

二者生产程序是相同的。

即培养基的配制f装瓶f灭菌f接种f适温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

1、常用培养基有以下几种配方:

(1)谷粒培养基。

谷粒99%,石膏粉1%,过磷酸钙1%。

制作时先将谷粒洗净,浸泡4〜8h,放入锅内水煮20min,使谷粒吸足水分,但不煮开花为度。

然后捞出,稍冷后拌入1%石膏粉和1%过磷酸钙,即可装瓶。

(2)棉籽壳80%,杂木屑17%,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按比例称取原料,将棉籽壳用2%石灰水浸泡2〜6h,捞起滤水后,将各种原料混匀;

边加水边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直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不滴为度,培养料不宜过湿或过干。

(3)木屑77%,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4)酒糟63%,麸皮15%,木屑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以上培养料拌料时,应掌握“均匀、湿透”的原则,其含水量调至60%-

65%为宜。

手测方法如前。

配方

(1)多用于原种制作,谷粒是指麦粒、稻谷粒、玉米粒等总称;

配方

(2)、(3)、(4)多用于栽培种制作。

2、培养基的配制:

(1)称料:

先称主料,后称辅料

(2)拌料:

先将难溶于水的辅料与主料拌均,再将易溶于水的辅料溶解于水中制成母液,每次加水均从母液桶中取水,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将培养料的含水量调至65%为宜。

(3)调节PH值:

(4)装瓶培养料拌好后就可装瓶,边装边振动,料装至瓶肩处,再用手指或工具将料面压紧压平,用打孔棒从中由上至下打一通气孔。

然后清洁瓶口内外,塞上棉塞。

3、灭菌:

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则标准为1.5kg/cm2,128C,1〜2h。

如果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则标准为100°

C下8〜10h。

(三)接种将已灭菌的培养料瓶移入事先消毒过的接种箱内,母种管、用具及手要进行消毒。

等培养料温降至35C左右时,按无菌操作方法进行接种,用接种铲取菌种一块放入种瓶内培养料的孔隙边,并使菌丝紧贴在培养料上,塞上棉签,贴上标签,注明菌种名称和接种日期。

(四)适温培养接种后,将种瓶置于适温下培养。

菌种并行初放时,应直立于床架上,当菌丝吃料后,可将其横放。

经常检查,淘汰污染种瓶。

一般25〜35h左右菌丝可长满菌种瓶。

培养成的原种和栽培种,菌丝浓白健壮,菌丝紧贴瓶壁不干缩,生命力强,具有一定清香味,无任何杂菌污染。

1、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2、原种和栽培种的接种

实训六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

、目的要求

了解食用菌菌种容易变异和退化的特性,掌握利用低温、干燥、缺氧进行菌种保藏的原理,学会怎样保持食用菌菌种的生活力及优良性状的主要方法。

平菇母种试管、蘑菇或灵芝八成熟的子实体、木屑麸皮培养基(装入菌种瓶,经1.5kg/cm2高压蒸汽灭菌1h后备用)、液体石蜡(装入三角瓶中,经高蒸汽灭菌后,40C干燥箱烘干水分后备用)、滤纸条(装入培养皿中经1kg/cm2高压

蒸汽灭菌后备用)、灭菌插菇铁丝架、无菌空试管(带棉塞与变色硅胶)、接种箱、接种用具、无菌镊子、固体石蜡、坩埚、酒精灯、试管架或铁丝筐、塑料薄膜、牛皮纸、捆扎绳、标签、普通冰箱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先将接种箱和操作人手的表面进行消毒灭菌,分别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如下:

1、斜低温保藏法利用增加了氮源和&

HPO的保种培养基移接平菇母种,待菌丝长至斜面2/3时,选择菌丝生长粗壮整齐的母种试管,将试管口的棉塞用剪刀剪平。

利用酒精灯在坩埚里溶化固体石蜡,用以密封试管口,在外包扎一层塑料薄膜。

最后将试管斜面朝下,置入4C冰箱里保存。

2、木屑培养基保藏法提前两周,将平菇母种移接入已灭菌的木屑培养基的菌种瓶内,待菌丝长满培养基1/2时,剪平瓶口棉塞,用蜡密封,包扎牛皮纸后置于4C冰箱内保藏。

3、矿物油保藏法选择优良的平菇母种试管放进已消毒的接种箱内,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将种管竖立于试管架或铁丝筐内,将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种管内,淹没菌苔,液体石蜡的量高出斜面尖端1cm为宜。

最后用牛皮纸包扎试管口,立放,闭光保藏。

4、孢子滤纸保藏法将蘑菇或灵芝置入已消毒的接种箱里的插菇铁丝架上,插菇铁丝架立于装有灭菌滤纸条的培养皿内,待担孢子弹射在滤纸条上之后,用无菌镊子将载有担孢子的滤纸条移入灭菌的空试管内,塞入棉塞剪平,用石蜡融封,干燥、低温保藏。

1、液体石蜡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技术。

2、比较各种菌种保藏法的优缺点。

实训七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学会生料栽培食用菌的基本技术及管理方法

1、原料稻草、麸皮、木屑、石膏粉、地磷酸钙、石灰粉

2、用具菇床或竹筐、铡刀、铁锨、农用薄膜等

3、菌种平菇栽培种

(一)培养料配方稻草72%、木屑15%、麸皮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多菌灵0.1%。

(二)培养料配制与接种:

1称料、拌料先将稻草切成10cm左右的小节,再用2%有石灰水浸泡12〜24h,捞起沥干后拌和其他原料,注意培养料的水分适度,使其含水量为60%〜65%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不滴为度。

pH调至7〜7.5为宜。

拌料后最好进行堆料3〜5d使之成为半熟料,期间当堆温达70E时应翻堆。

2、铺料、播种可以用床式栽培或筐式栽培。

铺料前先在床架或筐底铺一层

农用薄膜,然后铺料,用木板稍拍紧,铺料的厚度以10〜15cm为宜,气温较高

时,培养料略薄,气温较低时,培养料略厚。

每平方米床在用干料约15〜20kg。

铺料后即可播种,以穴播方式,穴距5〜8cm,穴深3〜5cm,每平方米用菌种4〜5瓶。

最后再撒一层菌种覆面。

播种后在料床上盖一层报纸,再盖上一层农用薄膜即可。

3、发菌管理播种后菇房温度应控制在15〜20C,相对湿度为70%为宜。

若气温过高,应揭开薄膜通风降温。

播种10天后,每天可以揭开薄膜1〜2次,每次20分钟。

4、出菇管理播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此时料面出现桑葚状的平

菇子实体原基,此时可揭去覆盖料面的农有用薄膜,控制菇房里的温度在15C

左右,喷水保湿,将菇房相对湿度调至90%左右,加强菇房的通风换气,经5〜7天平菇长至八成熟时可采收。

1、平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技术。

2、减少平菇生料栽培杂菌污染的措施。

实训八金针菇熟料栽培技术

了解金针菇的生物学性,学习熟料瓶栽培或袋载方法,掌握栽培优质金针菇的技术。

1、原材料棉籽壳、稻草、麦秸、木屑、酒糟、玉米芯、黄豆秆、菜籽饼、麸皮或米糠、蔗糖、碳酸钙、石膏粉、过磷酸甲等。

2、菌种金针菇栽培种

3、用具罐头瓶或其他耐高温广口瓶、聚丙烯塑料袋(菌袋)、打孔棒、捆扎绳、竹筐、铡刀、铁锨、农用薄膜、接种工具、长压灭菌锅、消毒杀菌剂等。

(一)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85%,麸皮或米糠12%,蔗糖1%,碳酸钙1%,过磷酸甲1%。

(2)稻草或麦秸55%,麸皮或米糠12%,木屑15%,玉米粉3%,蔗糖1%,石膏粉1%。

(3)酒糟70%,木屑15%,麸皮或米糠12%,碳酸甲1%,过磷酸钙1%,石灰粉1%。

(4)玉米芯52%,豆秆屑20%,菜籽饼15%,麸皮或米糠5%,蔗糖1%,石灰粉1%,过磷酸钙1%。

(二)培养料的配制

1、拌料分小组各取一种配方,按常规称量,进行培养料的预处理(见实训

七、八)。

拌料时注意均匀、水分适宜(60%〜65%含水量预定方法见实训四)。

2、装瓶(袋)将拌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罐头瓶或菌袋(规格为38〜40cmX17〜20cm聚丙烯塑料袋)中。

注意边装料边压实,无须压的过紧。

装瓶料至瓶肩处即可,装袋至2/3即可。

装完后用打孔棒从上至下打一孔,清洁瓶口,再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和捆扎绳封口,菌袋则在袋口两端用捆扎绳扎活结。

3、灭菌将瓶料或料袋装入高压灭菌锅或土蒸灶里进行灭菌。

高压灭菌标准

为1.5kg/cm2,1.5〜2.0h;

常压灭菌标准为100C,8〜10h。

(四)接种灭菌后,待料温降至30C左右时,可移入接种箱或接种室进行接种。

接种方法见实训四。

(五)培养将接种后的菌种或菌种袋移入培菌室的菌架上进行培养。

室温应保持在23〜25C,空气相对适度为65%〜70%为宜。

注意避光、通风良好,翻堆检杂。

一般经25〜30d,菌丝可长满菌瓶或菌袋。

(六)搔菌当菌丝长满菌瓶或菌袋时,将菌瓶移入出菇室,可将瓶口或袋口打开,袋口向下反卷至离料面3cm处。

用消毒的小铲或手耙去掉表面的老菌皮,进行搔菌,促使菌丝结菇。

然后在上面覆盖湿报纸或塑料薄膜以保湿,但不要积水。

此时的温度应在10〜12C空气相对湿度以80%〜85%为宜。

(七)驯养当菇蕾出现后,可进行优质菇的驯养。

此时的室温应为5C左右,

利用排风扇吹以微风(风速为3〜5m/s)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为宜。

当菌柄长出瓶口或袋口2cm时,应在瓶口或袋口套上一个纸筒或塑料袋,可抑制菌盖

生长,促使菌柄直立向上生长。

(8)出菇管理出菇温度可保持在8〜15cm时可采收。

其方法是用手握住菌柄轻轻拔出,勿折断菌柄。

然后清理料面,覆湿纸养菌待出第二潮菇。

1、比较金针菇栽培方法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方法的异同。

2、培养优质金针菇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实训九香菇栽培技术

了解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学习香菇熟料长袋栽培的生产程序,掌握其关键技术。

1、原料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或米糠、蔗糖、石膏粉、过磷酸钙、石灰粉等。

2、菌种香菇栽培种。

3、用具聚丙烯塑料袋(菌袋)、捆扎绳、竹筐、铡刀、铁锨、水桶、磅秤、农用薄膜、接种箱、接种工具、常压灭菌锅、消毒杀菌剂等。

三、方法步骤

1、备料培养基配方。

(1)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40%,木屑38%,麸皮或米糠18%,玉米粉2%,蔗糖1%,石膏粉1%。

(3)玉米芯60%,木屑20%,麸皮或米糠17%,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4)甘蔗渣77%,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0.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

以上各配方中的原材料必须新鲜,霉变或腐烂的原料不能使用。

木屑要以硬质阔叶树种的为好,最好是堆放一年以上的陈木屑。

松木屑堆制发酵后晒干备用;

棉籽壳用1.5%的石灰水浸泡24h后,捞起沥干备用;

玉米芯粉碎成玉米大小的颗粒备用。

2、拌料与袋装分实训小组各取一配方,按比例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在50%〜55%为宜。

菌袋选用15〜17cmx50〜55cm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

装袋时要求压实,同时要防止料袋漏洞,穿孔等,以免杂菌污染。

捆扎扎口时最好将袋口反折扎第二道。

3、菌与接种为避免培养料变酸,装袋后要及时进行灭菌。

常压灭菌的温度要求尽快升至100C,并维持10〜12h,方能彻底灭菌。

当温度降至70T时,取出料袋置于接种室(箱),待料温降至30C时,准备接种。

接种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在接种箱内进行),用尖木棒在料袋两面打2〜3个2cm深的借位孔,接入菌种,再用灭菌的胶布或专用胶片封口。

接种后也可以直接在料袋外加套一个灭菌的菌袋,扎上口,此法能增氧,菌丝萌发快。

4、发菌与培菌接种后,将菌袋及时移入培菌室,以“井”字开堆叠,袋堆

约为1m高,便于散热。

室温控制在25C左右,若温度达30C,贝U要全开门窗,让空气流通,降低温度,以防烧菌。

空气相对湿度应在70%为宜。

接种后的3〜

4d,菌块生白色绒毛状菌丝。

每隔7〜10d要翻堆检查杂菌一次。

当菌丝长至8〜10cm时,可适当加大通风量,以利菌丝生长。

5、脱袋与排场香菇接种后,适温培养经60d左右,以达生理成熟,便可脱袋。

菌丝成熟的时间长短,除环境条件外,也因香菇品种不同而异。

脱袋的标志:

袋壁四周的菌丝体膨胀、皱褶、隆起的肿块状态占整袋面积的2/3;

在接种周围出现的微微的棕褐色,表明生理成熟,可将菌袋移至室内或室外脱袋排场。

用刀片直向割破菌袋,取出菌袋斜立排放于菇架上,立即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设阴棚防强光直射。

6、转色催蕾排放的菌筒,由于湿度增大、光照增强,菌筒的表面长出一层浓白色绒毛状菌丝,倒伏成菌膜,分泌色素,渐变成棕红色。

满足转色的生态条件是香菇增产的重要环节。

主要措施是拉大昼夜的温差、湿差,变温催蕾,同时要处理黄水。

7、出菇管理经催蕾后的菌筒龟裂花斑,孕育着大量香菇原基。

此时的管理主要措施是调节菇棚的湿度、通气及光照,使菇蕾顺利地发育成子实体。

8、采收一般以菌盖七八分、菌盖边缘仍内卷,菌褶下的内菌膜刚破裂时采收为最好。

9、后期管理采收后应给菌筒补水,加大湿度,昼盖夜露,造成温差,诱导第二潮菇产生。

1、试述香菇熟料袋栽的生产程序

2、并指出菇期的关键技术措施。

实训十木耳栽培技术

了解木耳的生物学特性,了解木耳熟料短袋栽培的生产程序,掌握其关键技术。

1、原料棉籽壳、稻草、麸皮、木屑、石膏粉、过磷酸钙、石灰粉等。

2、菌种黄背毛木耳栽培种。

3、用具聚丙烯塑料袋(菌袋)、捆扎绳、竹筐、铡刀、铁锨、农用薄膜、接种箱、接种工具、常压灭菌锅、消毒杀菌剂等。

(一)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90%,麸皮8.5%,石膏粉1%,石灰粉0.5%。

2杂木屑41.5%,松木屑20%,玉米芯20%,麸皮15%,黄豆粉2%,石膏粉1%,石灰粉0.5%。

3甘蔗渣61%,木屑20%,麸皮15%,黄豆粉3%,石膏粉0.5%,石灰粉0.5%。

4稻草68%,麸皮20%,木屑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1、培养料的预处理:

棉籽壳用1.5%的石灰水浸泡24h后,捞起沥干备用;

松木屑堆制发酵后晒干备用;

甘蔗渣用粉碎机粉细备用。

稻草切成3cm左右的小节,用0.5%石灰水浸泡6〜10h后,捞起沥干备用。

2、拌料分小组使用以上不同配方。

将不同原料的干料混合拌匀,逐渐加水,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60%为宜。

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不滴为度。

3、装袋选用直径为15〜17cm的聚丙烯塑料袋,切成33cm长的菌袋,将菌袋的一头用捆扎绳系活结,也可先将菌袋的一端用火烧凝封口,然后开始装袋。

粉料边装边振动袋子,辅以手轻压即可。

留6〜7cm长的菌袋用捆扎绳子系活结。

4、灭菌将已装好的料袋送入灭菌锅,分层排放,袋子不能互相挤压,要留有一定的缝隙。

采用常压灭菌,即100C条件下保持8〜10h,再闷12h。

(三)接种

料袋灭菌后,移入已消毒的接种箱内,待料温下降到35E左右时,即可进行抢温接种。

接种用具和菌种瓶及手都要进行表面消毒,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