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1551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4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Word下载.docx

反应①、③、④从化合价角度来看都升高,但反应①N2→NO2不能一步反应就完成;

而反应③NO2→HNO3虽然氮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加氧化剂也能实现,如3NO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只有反应④N2→NO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

答案:

C

2.都能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注:

烧杯内为NaOH

溶液)(  )

A.HCl和CO2

B.NH3和CH4

C.SO2和CO

D.NO2和NO

在上述气体中,CH4、NO、CO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能做喷泉实验,而HCl、SO2、CO2可溶于NaOH溶液而且可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能形成喷泉。

A

3.(2011·

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某单质跟足量浓硝酸反应时(还原产物只有NO2)每有0.5mol的单质反应就消耗2molHNO3,则单质中的元素氧化后的化合价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1 ②+2 ③+3 ④+4(  )

A.②B.④

C.②④D.①③

若单质为金属M,则M+4HNO3(浓)===M(NO3)x+yNO2↑+H2O,则由化合价升降相等,x+y=4、x=y,解得x=2,即化合价为+2;

同样的方法解得非金属化合价为+4。

4.(2011·

汶上一中月考)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但无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气体无色排除NO2、Cl2,品红褪色证明含有SO2,剩余气体遇O2变红棕色,证明原气体中有NO,则一定没有O2,从而推断出混合气体为NO、SO2。

B

5.(2011·

山东师大附中检测)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

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

A.Cu+HNO3(浓)―→Cu(NO3)2

B.Cu

CuO

Cu(NO3)2

C.Cu+HNO3(稀)―→Cu(NO3)2

D.Cu

CuSO4

A、C、D项均消耗大量的原料且产生污染性气体,只有B符合题意。

6.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

根据题目信息,氨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N2+3H2O+3Cu。

因此装置A应是实验室制取NH3的装置,所用药品为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

B装置为NH3的净化装置,因此B中盛放的是碱石灰,NH3与CuO在C中发生反应,未反应的NH3与水在D中遇冷生成氨水,形成白雾,剩余的N2用排水法收集。

(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3气流中的水蒸气

(3)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N2+3H2O+3Cu

(4)出现白雾 氨水

[提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体积相等

D.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D

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列对这些实验或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一大试管氨气倒扣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充分吸收后试管中还有少量气体,该同学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中可能含有氨气

B.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C.因氨水中的氨主要以NH3·

H2O的形式存在,故25%的氨水是指每100g氨水中含NH3·

H2O25g

D.NH3·

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故A项中剩余气体中不含氨气,错误;

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B项错误;

虽然氨在其水溶液中主要以一水合氨的形式存在,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是氨气,C项错误;

NH3·

H2O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向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原因之一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水以及反应放热。

3.将2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HNO3中,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n(Fe)=

=0.4mol,铁粉加入稀HNO3中,首先被氧化为Fe3+,即:

Fe + 4HNO3(稀)===Fe(NO3)3+NO↑+2H2O

0.2mol0.8mol0.2mol0.2mol

HNO3完全反应后,过量的铁还会被Fe(NO3)3氧化,则:

2Fe(NO3)3+Fe===3Fe(NO3)2

0.2mol0.1mol

所以共溶解铁粉0.3mol,但后来没有气体放出。

4.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第①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导入少量石灰水;

第②份直接通入少量石灰水。

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  )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B.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

C.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来源:

学,科,网]

D.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碳与浓硝酸反应产生CO2和NO2的混合气体,而NO2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为强酸,故混合气体直接通过石灰水,会产生Ca(NO3)2溶液,难以得到CaCO3沉淀;

混合气体先通过水,NO2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则剩余NO和CO2的混合气体,再通过石灰水会产生CaCO3沉淀。

5.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B项,浓H2SO4易与NH3发生反应;

C项,该溶液也可能是MgCl2溶液等;

D项NH3·

H2O是碱,而NH3不属于碱。

6.(2010·

上海高考)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本题考查氯气和氨气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烧瓶中发生反应:

3Cl2+8NH3===6NH4Cl+N2,A项正确,B项错误;

反应中NH3作为还原剂,说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Cl2、HCl等有害气体,D项正确。

7.(2011·

山东师大附中检测)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A、B符合题给转化关系;

C项如浓HNO3与Cu反应生成的是NO2,而Y是NO,故C项正确;

D项NO2与H2O的反应也为氧化还原反应。

8.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D.NO、CO2、N2

无色气体甲,其中不会含有NO2,A、C选项被排除;

通过浓H2SO4后,气体体积减少了20mL,而在题给气体中,只有NH3能被浓H2SO4吸收,故其中含有NH3,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故不含N2,B项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a

b

c

Al

AlCl3

Al(OH)3

HNO3

NO

NO2

Si

SiO2

H2SiO3

NH3

A项,Al(OH)3→Al的转化必须经过Al(OH)3→Al2O3→Al这两步;

C项,SiO2→H2SiO3必须经过两步SiO2→Na2SiO3→H2SiO3,H2SiO3→Si也必须经过两步H2SiO3→SiO2→Si;

D项,NH3→NO2必须经过两步NH3→NO→NO2。

10.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NO2通入FeSO4溶液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能将Fe2+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A项错误;

CaCl2溶液显中性,向其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B项正确;

NH3通入AlCl3溶液中:

Al3++3NH3·

H2O===Al(OH)3↓+3NH

,产生Al(OH)3沉淀,C项错误;

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HNO3能将SO2氧化为SO

,最终得到BaSO4沉淀,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4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

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反应④中,当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G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mol。

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A可能为NaHCO3或NH4HCO3,B与Mg反应,B应为CO2,C与Na2O2反应生成G,C可能为H2O,D与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D应为NH3,则H为NO,I为NO2,J为HNO3,HNO3与F反应又生成B(CO2)、C(H2O)、

I(NO2),则F为C。

(1)NH4HCO3 

(2)①2Mg+CO2

2MgO+C

②4NH3+5O2

4NO+6H2O

(3)NH

+HCO

+2OH-

NH3↑+CO

+2H2O

(4)C+4HNO3(浓)

CO2↑+4NO2↑+2H2O

(5)0.2

12.(12分)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实验一: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

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

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

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1)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放出112mL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A为注射器,B为两端长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D处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K1、K2是止水夹。

(1)实验时,为在D处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

然后________K1(“关闭”或“打开”),从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当看到___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U形管中空气已被赶尽。

(2)然后给装置B微微加热,在装置D处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何证明D处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

(4)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混合气体被酸液压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环境污染。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此过程中1molCu参加反应生成1molSO2,转移2mol电子,故生成112mLSO2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二氧化硫可漂白品红溶液,但其漂白作用具有可逆性,加热又恢复红色。

NO易与氧气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应排尽装置内的氧气。

向U形管中加注稀硝酸时应加满,不留空隙。

当收集一定量的气体后,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注入U形管中,气体的颜色变为红棕色可确定是NO而不是H2。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0.01mol

(2)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褪色 滤纸变红

(1)关闭 U形管右端稀硝酸接触胶塞

(2)3Cu+8H++2NO

===3Cu2++2NO↑+4H2O

(3)打开止水夹K1,把注射器中的空气压入U形管中,若观察到D处气体变红棕色,则证明收集的是NO,而不是H2

13.(12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

(1)在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中,需要随时控制浓硝酸的流量,故采用分液漏斗,而不是一般的漏斗;

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2)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

(3)NO与氧气反应表现还原性,NO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4)试管D中的溶液为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

(1)分液漏斗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生成红棕色气体 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 3NO2+H2O===2H++2NO

+NO

(3)氧气

(4)黄 红(或“血红”)

14.(12分)(2011·

重庆高考,有改动)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

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

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

(2)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上述反应,2.5g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化合物A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经碱石灰干燥,与CuO反应生成红色的Cu,根据化合价守恒可知Cu的化合价降低,NH3中N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气体M(氮气)。

(3)经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NH3,收集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N2)=

0.025mol,所以A中含n(N)=0.05mol,设A的化学式为Q3N或QN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均为50,Q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或36,无意义;

设A的化学式为Q3N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A为Mg3N2。

(1)碱石灰 3CuO+2NH3

3Cu+N2+3H2O 浓H2SO4

(2)试纸变蓝 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水,使试纸变蓝

(3)Mg3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