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084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docx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五检测卷有答案

专题五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20分)

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荆轲嘿而逃去       

B.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C.召有司案图

D.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

解析 A“嘿”同“默”;B“豫”同“预”;C“案”同“按”。

答案 D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擅:

善于,擅长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驽:

劣马,喻人蠢笨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

叮嘱,嘱托

D.臣固将请之固:

坚决

解析 A应为“独揽,专权”;C应为“跟随”;D应为“本来”。

答案 B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羽背关怀楚不及汪伦送我情

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泽被后世

C.臣等不肖,请辞去故人西辞黄鹤楼

D.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微风燕子斜

解析 C均为“辞别,告辞”。

A分别为等到/比得上;B分别为遭受/覆盖;D分别为精妙,巧妙/微小。

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与籍避仇于吴中乃设九宾礼于廷

B.以故汉追及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C.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太子再拜而跪

D.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解析 A均为介词,在。

B分别为介词,表原因/连词,表目的;C分别为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分别为动词,当作/动词,弹奏。

答案 A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B.恐惧殊甚

C.齐威王横行D.足为寒心

解析 A指“地方方圆”;C指“率意而行”;D指“提心吊胆”。

答案 B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女为悦己者容 ②毕礼而归之 ③皆谦而礼交之 ④宁许以负秦曲 ⑤左右欲刃相如 ⑥使人止晋鄙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⑧故内惑于郑袖

A.①⑤/②④⑥/③⑧/⑦

B.①③/②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④⑥/③⑤⑧/⑦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解析 ①⑤名词用作动词/②④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③⑧名词作状语/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

7.下列句子全是被动句的一组是

(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智勇多困于所溺 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

A.①③④B.②④⑤

C.③⑤⑦D.②④⑥

解析 ①②④⑥为被动句,其余不是。

答案 D

8.名句填充。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本纪》)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太史公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滑稽列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刺客列传》)

答案 

(1)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2)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3)天道恢恢 岂不大哉 (4)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文段翻译(10分)

翻译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9.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1)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关中有山河为屏障,四方有要塞(或:

关中之地有山河和四方要塞为屏障),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

(2)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谁知道我富贵的事呢?

(3)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

【参考译文】

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

有人劝项王说:

“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

”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

“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谁知道我富贵的事呢?

”那个劝项王的人说:

“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

”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

10.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

“汝非豫让邪?

”曰:

“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

“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

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豫让曰: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1)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襄子)亲近宠幸你,你再做自己想做的事,难道不容易吗?

(2)但是我做这些的原因,是打算用这些来使天下后世那些做君主的臣子却怀有二心来侍奉他的君主的人羞愧啊!

【参考译文】

过了不久,豫让在身上涂漆造成恶疮,吞下炭块使声音喑哑,使别人看不出自己的本来模样。

在街市行乞,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

去见朋友,朋友认出了他,说:

“你不是豫让吗?

”豫让回答:

“正是我啊。

”朋友对着他掉泪说道:

“凭着您的才干,托身而侍奉襄子,襄子必亲近宠幸你。

他亲近宠幸你,你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难道不容易吗?

何必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以这种方式求得报复襄子,不是也太难了吗?

”豫让说:

“委身臣事他人却谋求杀了他,这是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的君上啊。

再说我要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让天下后世那些做人的臣子却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人羞愧啊。

三、课内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

“先生少之乎?

”髡曰:

“何敢!

”王曰:

“笑岂有说乎?

”髡曰:

“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

‘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

“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对曰:

“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其说可得闻乎?

”髡曰:

“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跽,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以讽谏焉。

齐王曰:

“善。

”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滑稽:

形容口齿流利,圆转自如

B.先生少之乎?

少:

意动用法,认为少

C.见道旁有禳田者。

禳田:

收割庄稼

D.不过一斗径醉矣。

径:

就、即

解析 C.禳田:

祭祀田神。

答案 C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先生饮一斗而醉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B.好为淫乐长夜之饮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C.乃罢长夜之饮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D.以髡为诸侯主客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解析 C均为“于是、就”的意思。

A项分别为表承接/表转折;B分别为助词,的/动词,到;D分别为介词,把/介词,用。

答案 C

1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

淳于髡用隐语劝说齐威王,于是齐威王振作起来,齐国也强大了。

B.楚国大举侵略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乘车。

楚国听到消息后连夜撤了军。

C.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

D.淳于髡出身低下,淫乐好饮,但他口齿流利,能说善辩,最后被任命为接待诸侯的主客。

解析 说“淳于髡淫乐好饮”没有根据。

答案 D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1)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其说可得闻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都城里有一只大鸟,落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为什么呢?

(2)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太少但想要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

(3)先生喝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酒呢!

这其中缘故能让我听听吗?

四、课外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9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