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399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二次联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

B、相形见拙义愤填鹰栩栩如生迎刃而解

C、中流砥柱再接再厉吹毛求疵千姿百态

D、无动于衷通宵达旦迫不急待粗制烂造

3、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2分)

是需要用药物来补充营养,一定要接受医生的指导,严格掌握因缺而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能盲目,不能滥补。

A、因为所以因此B、如果就所以

C、即使也并且D、只要就但是

4、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2分)

A、作文,首先要构思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B、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群众的智慧无穷无尽,一个人的才能不过是沧海一粟。

5、修改病句(4分)

(1)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修改:

(2)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6、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3分)

汶川蓥华镇中学初一

(1)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

“在下面,我怕。

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叫罗瑶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

7、古诗文默写(10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表现作者送别友人后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2)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3)江山代有才人出,。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春蚕到死丝方尽,。

(6),化作春泥更护花。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称赞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诗词欣赏,完成下列各题(6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前二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说一说是怎样的形象?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诗人怎样的志趣?

9.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

请你做点赏析。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此人可就见()(4)由是先主遂诣亮()

11.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2.根据甲乙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三)最后一美元(12分)

这是一位著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故事。

20年前的那个雨雪霏霏、北风凛冽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纳升维尔,希望成为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然而,我却四处碰壁。

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

幸亏一位在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强度日。

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在原地。

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

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待在那里干吗?

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玻璃摇下来。

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

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来这里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工作。

口袋里又没有钱,只好待在车里不吃不喝。

他扭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

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

我想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

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他。

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

“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

”他说。

他没有留意那全是歌星的亲笔签名。

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

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

从那一时刻,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发愁。

我再没有见到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

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一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3.第

段中加点的“困境”具体指什么?

(2分)

14.文章哪些内容表现“我”对这“最后一美元”的珍爱?

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15.第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16.理解下面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17.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请结合故事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四)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12分)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

麦克古尔在其新书

《7年时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

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

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

要做到这一点,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

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8..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19.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20.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

为什么?

21.你生活的城市正在进行“双创双建”的活动,“双创双建”具体指什么?

作为六盘水的市民之一,你应该做点什么?

(五)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11分)

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

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

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

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

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最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

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

有人打了一个比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1滴。

我国又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

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

当水龙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紧修理:

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应该意识到它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

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

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

古人有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这里的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

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

今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让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

22.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

2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作者的观点的?

24.文章第④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25.第⑤段中谈到“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

请用与本段相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

答:

26.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倡。

请你为宣传节约拟一句标语或一副对联(或对偶句)。

三.语文综合性活动(13分)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

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

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成长见证】

三年时间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更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班上的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园”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27.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标语。

28.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班上的2198元捐款一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汇往灾区。

人民币大写:

29.在大地震中,许多少年儿童不幸成为残疾人和孤儿,他们的身心需要我们的抚慰。

作为学校赴灾区慰问团的一员,面对这些同龄人,你将怎么说?

【依依惜别】

30.你能仿照示例,抓住学科特点,以老师的身份给同学们写两句赠言吗?

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但绝不能有过去时。

历史老师——过去一切虽然成为历史,但书写历史的是我们自己。

()老师——

(2分)

31.即将惜别朝夕相伴的同学,班上计划于6月2号举办“共话友情畅想未来”的主题班会请你拟出此次班会的活动步骤。

(请写出三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2.离别难免伤感,请你用一句适宜作为赠言的古诗送给同学,以激励和劝勉同学。

四.作文(60分)

要求书写工整,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

含辛茹苦的父母,循循善诱的老师,慷慨相助的朋友......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600以上的文章。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D2、C3、C4、B(每题2分共8分)

5、每小题2分共4分

(1)在“是”后加“能否”

(2)把“使”字去掉

6、文学艺术使死神却步(或文学艺术使生命更坚强)(3分)

7、每空1分共10分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各领风骚数百年。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蜡炬成灰泪始干。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阅读与理解(52分)

(一)诗词欣赏(每题3分共6分)

8..悠闲自得。

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9..不一样。

参考:

“见”是无意看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突出悠闲之感。

“看”或者“望”是有意的行为,人和自然有距离感,效果不如“见”好。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0.(每空1分共4分)

(1)亲自

(2)身份低微,见识浅陋(3)接近

(4)拜访

11..(每题2分共4分)

(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2)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12..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

(三)《最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