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题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利益群体
B.压力集团
C.行政
D.社会团体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A.补充
B.协调
C.一致
D.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C
)。
A.基本掌握
B.选择
C.共识
D.互动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
14、(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C)。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16、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D)。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
B.事实
C.价值D.可行性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理智
B.理性C.情感
D.有限理性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A)所做的判断。
A.效果
B.方案C.结果
D.结论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A)”。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蒙C.克朗
D.戴维·
伊斯顿
26、“系统分析”最早是由(B)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C.麦克纳马拉
D.贝塔朗菲
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C)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C.发展型
D.综合型
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D)。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
A.社会问题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问题
31、(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B.政策方法论C.政策过程D.公共问题
32、公共利益是公众(B)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B.共享C.独享D.共同创造
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34、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C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C、完美主义
D、实用主义
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定量D、系统分析
3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整体性
B、超前性C、层次性
D、系统性
您的朋友☆冰枫/mg☆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下载
播放
播放器加载中...
正在发送...
此邮件已成功发送。
再回一封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BD)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4、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
A.社会名流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DE)。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E.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子系统。
A.监控
B.智囊
C.决断
D.信息
8、外部监控体系是由(BCD)等组成。
A.政党
B.人民群众
C.新闻舆论
D.社会团体
9、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A.界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选择政策方案
10、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有效协调
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目标具体明确
1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ABCD)。
A.多要素原则
B.多方案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排斥性原则
1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BCD)。
A.妥协
B.说服
C.强制
D.交换
1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
A.双重优化
B.非零起点
C.回溯分析
D.心理效应
14、史密斯认为,(ABCD)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环境因素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理想化的政策
15、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ABCDE)。
A.折扣型
B.结构型
C.滞后型
D.抵触型
E.僵化型
16、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
A.交叉性
B.动态性
C.突发性
D.多样性
17、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组成内容有(ABCD)。
A.建议
B.信息C.分析
D.规范
18、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9、(AC)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中产生。
A.客观
B.适度
C.全面
D.有效
20、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会(
BD)。
A.参与
B.支持
C.阻挠
D.反对
21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ABCD)。
A、潜在效果
B、直接效果C、附带效果
D、象征性效果
22、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BD)。
A.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
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
D.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2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
A.顿悟
B.灵感
C.判断
D.直觉
24、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25、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BCD)
A.随机决策
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26、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AC)
A.非程序化决策
B.战略决策C.程序化决策
D.策略决策
27、决策支持系统由(BD)提出。
A.贝塔朗菲B.斯科特C.克朗
D.基恩
28、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E)。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组织扁平化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E.社会主体知识化
29、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CDE)。
A.知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公共政策创新B.公共政策无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
C.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D.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
E.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公共政策的执行
30、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
A.效率优位观念
B.科学民主观念
C.公平优位观念
D.创新超前观念
E.人本观念
3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ABE)的公共决策体制。
A.多者博弈决策体制
B.民主参与决策体制
C.集权式决策体制
D.精英决策体制
E.网络化决策体制
32、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ABDE)。
A.产业政策
B.教育政策
C.科技政策
D.财政政策
E.金融政策
33、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A.信息化
B.民主化
C.高效化
D.科学化
E.多变化
34、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CD)。
B.可行性
C.公共性
D.管理性
35、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ABC)。
A.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B.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C.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D.风险型公共政策案例
36、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
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
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D.价值分析
37、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
A.全国性公共问题
B.国际性公共问题
C.管制性公共问题
D.服务性公共问题
38、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BCD)。
A.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
B.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
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三、判断题
1、公共政策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错)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对)
3、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环境。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不包括有效性、对称性。
5、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人。
6、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
思想观念是结果的真正决定者,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政策。
7、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8、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意味着一定要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
9、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独立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政策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
10、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12、中国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是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不独立行使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
13、中国的职业团体不属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
14、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15、心理效应在追踪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追踪决策的特征之一。
16、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是决策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并告知执行者不得随意机动。
17、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
因此,在决策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18、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是指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19、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20、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21、因果理论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
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2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2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制定是一个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24、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25、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26、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27、由于公共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宜放到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28、绩效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
绩效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但不包括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
29、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
30、顺序决策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31、头脑风暴法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32、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33、剧烈变革思维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
这种思维方法最初用于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后来逐渐用于其他领域。
34、在运用思维方法时,决策者一方面要注重理性选择的关键性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地发觉灵感和注重直觉。
35、在公共决策中,决策者必须首先具有职业行为的思维方法,将决策过程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来对待。
36、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
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37、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38、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39、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40、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
41.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42、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只要坚持使用系统分析法就可以解决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43、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44、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45、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46、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
47、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48、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49、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
(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
(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
(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50、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与他们对其个人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无关。
51、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5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53、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是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
54、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这些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55、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是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之一。
四、名词解释
1、监控系统: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2、决策权力:
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3、集权制:
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4、分权制:
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5、公共政策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6、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
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7、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
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8、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