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661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管理西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印刷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课程建设成效明显……………………………………………………………29

四、教学改革卓有成效……………………………………………………………30

五、实践教学得以加强……………………………………………………………31

第五部分教学管理………………………………………………………………34

一、管理队伍务实高效……………………………………………………………34

二、制度完备管理规范……………………………………………………………35

三、保障体系切实有效……………………………………………………………35

第六部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38

一、学风建设全面推进……………………………………………………………38

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40

三、学生服务针对性强……………………………………………………………42

第七部分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45

一、思想教育特色明显……………………………………………………………45

二、专业知识技能扎实……………………………………………………………47

三、身心健康情趣高尚……………………………………………………………48

四、学校声誉不断提升……………………………………………………………49

五、就业工作成绩突出……………………………………………………………50

第八部分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5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52

二、学校未来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62

三、整改的具体措施………………………………………………………………64

学校概况

西昌学院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

凉山州资源富集,具有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

但是,凉山州又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17个县(市)中尚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并且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昌学院前身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至今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专、西昌师专、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建院后,学校立足地方需求,正视办学实际,开展了“办什么样的西昌学院,怎样建设西昌学院”的大讨论。

认识到学校是在一步跨千年的民族边远地区办学,既无地理优势,也无殷实投入;

面临着上有老牌大学,下有职业学院,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现实;

同时,又肩负着振兴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责任重大,不容懈怠。

面对西部开发和凉山“农业兴州”、“工业强州”的历史机遇,学校“立足凉山,面向四川,服务西南”,以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努力发展水利水电、应用化工、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专业,形成农、工、教、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以“明德、乐学、求实、至善”为校训。

形成了“艰苦创业,务实躬行,为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应用为本,提升素质,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优化专业,突出重点,打造农学和彝学学科品牌”的办学特色。

学校定位明确、目标清晰、规划科学、落实有力。

领导班子艰苦创业,团结务实。

经过7年努力,逐步实现了本科管理理念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学科专业布局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转变,逐步实现了本科办学条件的转变。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道路。

通过落实人才工程9大举措,建立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结构基本合理,师德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有专任教师718人,高级职称教师289人,其中教授45人;

博士和硕士376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州)学术带头人等28人。

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76项,投入研究经费228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译著89部。

学校确立了“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突出应用,增设方向,寻求突破”的专业建设思路,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

现有本科专业43个,覆盖7大学科门类,专业结构总体合理,规划科学,措施有力,特色明显。

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实践育人,应用为本”,实施“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占40%,理工类占45%,艺体类占50%。

学校与四川乾坤集团等35个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2009-2010学年,学生1693人次获36类职业技能证书。

“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已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特色专业、1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8项,建设项目及获奖数量位居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前列。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队伍稳定。

形成了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全力抓教学的局面。

重视管理队伍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成果丰硕。

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颇具特色。

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指导、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道德高尚,身心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3872人(其中本科生10180人),成教生8038人,外国成人教育进修生13名。

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

200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

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强化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合理配置资源。

投入2.96亿元,改善办学基本条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校园占地面积1851亩,建筑面积36.8万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4亿元,图书馆藏书158.57万册。

校园绿树成荫,环境舒适优雅,是省级“园林式校园”。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地处民族边远地区,在办学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学校将一如继往地发扬务实躬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虚心接受专家的意见,发扬优点,凸显优势,改进不足,为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本科学校而奋斗。

第一部分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学校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围绕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不断丰富办学指导思想的内涵,定位准确、目标清晰、规划科学、落实有力。

一、办学定位科学准确

(一)办学定位科学,发展目标清晰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

2003年合并升本以来,及时组织师生开展“专科办学向本科办学转变”和“办什么样的西昌学院,怎样建设西昌学院”的大讨论。

学校上下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符合校情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

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工作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立足凉山,服务四川,面向西南;

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教育、管理、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把学校建成在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型本科学校。

办学类型定位:

培养农科、工科、教育、管理等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

以农学、彝学为优势学科,根据凉山州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应用化工、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专业,农、工、教、管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为扎实的本科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凉山,服务四川,面向西南。

发展目标定位:

用4年左右的时间,整合资源,完成实质性合并,通过四川省政府学士学位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实现学校的转型;

用8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管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再用10余年的时间,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大学。

(二)立足学校实际,培育办学特色

特色定位:

艰苦创业,务实躬行,为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优化专业,突出重点,打造农学和彝学学科品牌。

学校定位准确,实事求是,既切合学校和民族地区实际,又切合新建院校发展的方向。

一是学校是在民族边远地区的背景下办学,既无地理优势,也无殷实的投入条件。

二是新建本科院校,底子薄、缺资金、缺经验,创业、规范和提升的压力很大。

三是有实践育人的传统和优势,只有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彰显自身的特色。

四是符合新建院校“错位竞争”的理念,只有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这二个“切合”,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并在“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已提前实现,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一)把握学校实际,凝聚人心谋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树立“以生为本,以师强校”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抉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组建西昌学院后,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没有区域优势,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探索独特的发展路径。

领导班子及时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向本科转变”和“办学特色”的研讨,坚持“积极、稳妥、审慎”的原则,把“合校合人心,合心干事业,实现四个统一”;

“直面办学困难,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全力构建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作为建院之初的重要工作来抓。

引导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团结和睦,宽宏包容,校兴为荣,校衰为耻,同心协力推进改革与发展”。

确立“一个中心,两项教育,三项改革,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加强民主法制和艰苦创业教育;

深化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

抓好师资队伍、干部作风、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

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强力推进实质性合并。

规范本科教学管理,构建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定期召开本科教学研讨会,学习有关本科教育的文件,到国内外考察学习本科办学经验。

鼓励各级干部攻读博士和硕士,提高教育管理能力。

每学期集中一周时间对科级以上干部进行领导素质、方法与艺术的专题培训,提高其水平和能力。

(二)着眼地方人才需求,狠抓内涵建设

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服务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着眼于高等教育和凉山经济社会现实,狠抓内涵建设。

2005年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型的本科学院;

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实践育人,应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思路;

2009年,学校邀请用人单位、行业负责人和普通高完中校长召开“人才培养社会评价会”和“教学质量师生面对面”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和师生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

带着“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考察学习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学校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学校定位的使然,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强校之基”。

实施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等,顺利实现了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

(三)求真务实干事业,敬业奉献带好头

学校的凝聚力、执行力如何,关键在领导班子。

学院组建后,学校领导以身作则,迅速营造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发挥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一是讲政治、重学习、守纪律。

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确保勤政廉洁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升本后,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目前校领导9人中有博士3人(1人在读)、硕士4人,二级教授1人,教授7人;

任实职的中层干部104人中有硕、博士36人,高级职称84人。

二是团结和谐,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事业的氛围。

三是求真务实,勤俭节约,敬业奉献。

倡导务实高效、恪尽职守、爱校敬校、厉行节约的良好作风。

四是坚持“三重一大”,民主决策。

建立了党委统领全局,校长全面负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充分说明领导班子是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坚强有力的。

在“保先”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中,群众对校领导测评满意率均在为96%以上。

2005年以来,对学校领导的年度民主测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三、教学中心地位巩固

(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

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理念,巩固和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通过制定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

校长为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把加强教学工作列入学校领导班子重要工作日程,把是否重视教学工作作为部门和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学校党政会议经常研究部署教学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校领导经常听课,召开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会,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顶层设计重视教学、领导干部关注教学、政策机制激励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教学、科研教研促进教学、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教学投入,健全激励机制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重点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仅2007-2009年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就达2482.2万元,图书资料购置579.1万元,用于教学日常运行、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的经费达4825.3万元,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经费达8365.9万元。

学校制订了教学奖励办法、学术带头人梯队建设办法等文件,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并在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评优评奖等方面向教学第一线教师倾斜。

同时,学校鼓励科研服务于教学,职能部门服务于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完善。

(三)实施十四项举措,千方百计提升质量

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施“三减两增”战略,逐步减少专科专业数和招生数、逐步减少专科预科招生数、逐步减少成人教育招生数,增加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本科专业和招生数以提升办学层次;

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工程9大举措;

⑶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⑷完善“3-4-5”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全程教学监控力度;

⑸推进“两项评估”(学士学位评估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促建;

⑹完善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

⑺注重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⑻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教学资源共享;

⑼稳步推进“双语”教学,拓宽专业学习和交流界面;

⑽打造精品课程,构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⑾稳步开展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⑿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强化综合训练;

⒀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服务凉山能力增强

西昌学院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惟一的一所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在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支撑地方科技创新,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学校的发展根基在凉山,只有站稳凉山,才能向外发展、向外延伸。

立足凉山、融入凉山、服务凉山、贡献凉山,发挥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三大职能,为凉山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学校定位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应尽的职责,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心系彝乡,服务三农,为民族地区提供科技支撑

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开展以攀西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科学研究,以凉山民族文化资源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主动投身地方重大农业项目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先后承担了“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凉山烤烟综合应用技术研究”、“邛海污染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等30余项研究项目。

立足凉山资源优势和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学校建立了高原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和彝族文化研究所,取得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研究成果。

近5年来,选育出适宜攀西地区推广应用的蚕豆、洋葱、苦荞麦、马铃薯等作物新品种(新品系)22个,开发新产品、新药品10余个。

科技成果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配合凉山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在盐源等地建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个,以此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5个,有力地促进了凉山农业经济发展。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实用农业科技知识的现状,组织校内专家编写了彝汉双语《凉山农业科普丛书》、《攀西地区实用农业科技丛书》和《新农村实用技术掌中宝丛书》等简明农业科普读物,通过“农村书屋”、“农技学校”等向广大农民无偿赠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2007年,在四川省“农民读书节”活动中,该丛书中的《菜用蚕豆栽培及加工利用》、《水稻优质栽培技术》等16本被评为“四川农民最喜欢的100本优秀图书”。

(二)立足凉山,培养人才,为民族地区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坚持培养适应凉山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培养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设置的专业(专业方向)与凉山州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吻合度达95%。

彝语言文学、农学、水利水电等与凉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

多途径培养在职人员。

2004年以来,以在职培训等形式对民族地区科技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凉山州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培养培训班”、“布拖县农技干部培训班”、“会理锌矿计算机辅助设计、行政管理、文秘培训班”等,培训人员1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凉山州在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

注重人才培养的民族性、地方性,培养了大批“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和其他高素质人才。

彝语言文化学院是四川省惟一的彝汉双语师资培养基地,为西南民族地区培养了1600多名合格的双语师资人才。

2005年以来,学校共招收少数民族学生3934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405人;

成人学历教育在民族地区共招收10526人,毕业944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7%。

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留在凉山,服务基层,不少成为当地的科技骨干和管理人才。

学校为凉山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凉山州中小学教师的32.92%、畜牧业从业人员的66.75%、农业从业人员的41.1%、烟草从业人员的51.1%、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的81.9%,凉山州农科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中90%以上由西昌学院培养,凉山州最大的畜牧业公司西昌华宁公司97.1%的科技人员是由西昌学院培养的。

(三)科教扶贫,开展彝族文化研究,为民族地区提供文化支撑

科教扶贫,为民族地区提供文化支撑。

自2004年以来,在凉山州喜德、美姑、布拖等县少数民族乡镇开展了长期的科教扶贫工作。

通过推广“优质烤烟种植技术”、“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等实用生产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等措施,实施“科教扶贫”新模式,促进了扶贫乡镇农民增产增收。

2005年以来,学校连续5年获“凉山州百乡教育扶贫工程先进集体”。

积极开展彝族文化研究,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抢救、保护和弘扬凉山彝族文化、开发彝族文化资源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凉山州彝学会、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20多个单位开展了31次彝族文化交流座谈会,举办9次全国、省、州级学术研讨会,搜集、整理、翻译15部彝文古籍,为弘扬彝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一)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4+1+1人才培养模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根据新建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我们努力探索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分析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借鉴国内外提高职业技能素养的成功经验,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为扎实的本科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生产一线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

在四川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提出并实施了“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搭建了学历(学位)教育和职业技能素养两个平台,实现了“专业人才”与“技能人才”的有机统一。

(二)重视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实训基地

学校注重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一是加大投入,近三年投入2482.2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充实实验室和实训室。

二是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构建实验、实习和实训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