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内蒙古赤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用“精粹”、“活化石”、“消纳地”等词来比喻传统村落,其目的是表明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
B.文窣笫③④⑤段从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村落文化、村落共同体这三个方面,依次论述了传统村落保护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C.文章论述了新乡贤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具有的“催化”与“聚合”功能及“燎原'
“领头羊”和“引阵雁”的核心作用。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新乡贤的优势,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向,最后论证了保护好传统村落的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保护好传统村落,科学有效地吸引新乡贤回乡,才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B.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如果没有新乡贤的启蒙、引导和指导作用,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
C.传统村落共同体向新的村落共同体“聚合”过程中,村落民众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D.习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保护中华大地的传统村落,传承中国农耕文明,有利于我们获得这种自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袭旧衣
简嫃
①母亲从衣柜提出两件同色衣服,搁在床上,我闻到樟脑九的呛味,像一群关了很久的小鬼,纷纷出笼呵我的痒。
②不准这个,不准那个,梳辫子好呢还是扎马尾?
外婆家左边的,是二堂舅,瘦瘦的,你看到就要叫二舅;
右边是大堂舅,比较胖;
后边有三户,水井旁是大伯公,靠路边是……竹篱旁是……进阿祖的房内不可以乱拿东西吃;
要是忘了人,你就说我是某某的女儿,借问怎么称呼你?
③我不断复诵这一页口述地理与人物志,把族人的特征、称谓摆到正确位置,动也不动。
多少年后,我想起五岁脑海中的这一页,才了解它像一本童话故事书般不切实际,妈妈忘了交代时间与空间的立体变化,譬如说,胖的大舅可能变瘦了,而瘦的二舅出海打鱼了。
他们根本不会守规矩乖乖待在家里让我指认,他们围在大稻埕,而我只能看到衣服上倒数第二颗钮扣,或是他们手上抱着的幼儿的小屁股。
④善缝纫的母亲有一件毛料大衣,长度过膝,黑底红花,好像半夜从地底冒出的新鲜小西红柿。
现在,我穿着同色的小背心跟妈妈走路。
她的大衣短至臀位,下半截变成我身上的背心。
⑤妈妈与我沉默地走着,有时我会落后几步,捡几粒白色小石子;
我蹲下来,抬头看穿毛料大衣的妈妈朝远处走去的背影,愈来愈远,好似忘了我,重新回到未婚时的儿女姿态。
那一瞬间是惊惧的,她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她。
终于快到了,已经听到海浪声了。
母亲也许被海涛声吸引,重新忆起少女时代在海边嬉游的情景。
待我长大后,偶然从邻人口中得知母亲的娘家算是当地望族,人丁兴旺,田产广袤,而她却断然拒绝祖辈安排的婚事,用绝食的手法逼得家族同意,嫁到远村一户常常淹水的茅屋。
⑥我知道后才扬弃少女时期的叛逆敌意,开始完完整整地尊敬她;
下田耕种,烧灶煮饭的妈妈懂得爱情的,她沉默且平安,信仰着自己的爱情。
我始终不明白,昔时纤弱的年轻女子从何处取得能量,胆敢与顽固的家族权威挑战?
后来忆起那条小路,穿毛料短大衣的母亲痴情的朝远方走去的背影,我似乎知道答案,她不是朝娘家聚落,我臆测那座海洋的能量,晓日与夕辉,雷雨与飓风,种种神秘不可解的自然力早已凝聚在母亲身上,随呼吸起伏,与血液同流。
我渐渐理解在我手中这份创作本能来自母亲,她被大洋与平原孕育,然后孕育我。
据说当阿祖把一颗金柑仔塞进我的嘴巴后,我开始很亲切地与她聊天,并且慷慨地邀请她有空、不嫌弃的话到我家来坐坐。
她故意考问这个初次见面的小曾孙,那么你家是哪一户啊?
我告诉她,河流如何如何弯曲,小路如何如何分岔,田野如何如何棋布,最重要的是门口上方有一条鱼。
⑦鱼?
母亲想了很久,忽然领悟,那是水泥做的香插,早晚两炷香谢天。
⑧鱼的家徽,属于祖父与父亲的故事,他们的猝亡也跟鱼有关。
感谢天,在完成诞生任务之后,才收回两条汉子的生命。
⑨我终于心甘情愿地在自己的信仰里安顿下来。
我明白土地的圣诗与悲歌必须遗传下去,用口或文字,耕种或撒网,以尊敬与感恩的情愫。
幸福,来自给予,悲痛亦然。
⑩母亲又从衣柜提出一件短大衣。
大年初一,客厅里飘着一股浓郁的沉香味。
台北公寓某一层楼,住着从乡下播迁而来的我们,神案上红烛跳逗,福橘与贡品摆得像太平盛世。
年老的母亲拿着那件大衣,穿不下了,好的毛料,你在家穿也保暖的。
黑色毛面闪着血泪斑斑的红点,三十年了,穿在身上很沉,却依旧暖。
⑪我因此忆起古老的事,在海边某一条小路上发生的。
(选自《女儿红》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意在说明母亲自从嫁到远村,好久没回家了,母亲对家里的记忆还停留在从前。
B.笫⑤段划线的句了写出了“我"
感觉到母亲回乡时复杂的心理,这或许和地当年毅然冲破家庭对自己婚姻的束缚有密切关联。
C.第⑧段既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家族背设,又表达自己的伤痛之情。
D.文章第⑨段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暗示了作者决心走文学道路的原动力。
5.身处叛逆年龄的“我"
为何对母亲心生敬意?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分)
6.文中多次提到“一袭旧衣”,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常委会经过评审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丈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歌在有文化的老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
事实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亊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它是古人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葱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光明口报》)
材料二:
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却很小,现在的农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
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导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②“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亊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民谚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民俗依旧流行。
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
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③“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016.12.8《兵团口报》〕
材料三:
①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
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②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
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栽体。
然而,也有不少人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③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当地自然的具体变化,进行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产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地域性知识。
④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亊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侯,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砑究所所长王才认解释道。
⑤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不新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方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酲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
”他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2016.12.8《南方日报》)
7.关于材料中的民歌、民谚和民俗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提到的“二十四节气”民歌在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相当陌生,意在表明“二十四节气”申遗的迫切性。
B.材料二中提到的民谚、民俗,竞在表明“二十四节气”己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C.材料一、二中提到的民歌、民谚和民俗,意在表明“二十四节气”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指异功能依然没有减弱。
D.作者在新闻材料中引用的民歌、民谚和民俗,意在唤起读者的鲜明感受,增添阅读的趣味,使材料内容具体生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三都表明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强调“二十四节气”应该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
B.“二十四节气”在时间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空间上形成于黄河流域,它所反映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与中国的气候环境是一致的。
C.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专家虽然对“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的作用认识不一,但对其在城市生产中的作用的认识达成一致。
D.“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也会使世界各国对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E.“二十四节气”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它是各地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的具体变化,产生的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9.作为农耕文化符号的“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有哪些价值和意义?
请全面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①郭琼,平州卢龙人。
祖海,本州两冶使。
父令奇,卢台军使。
琼少以勇力闻,事契丹,为蕃汉都指挥使。
后唐天成中,挈其族来归,明宗以为亳州团练使,改刺商州,迁原州。
清泰初,移阶州,城垒未葺,蜀人屡寇,琼患之,因徙城保险,民乃无患。
受诏攻文州,拔二十余砦,生擒数百人。
②晋天福中,移刺警州,属羌、浑骚动,朔方节度张希崇表琼为部署,将兵共讨平之。
连领滑、坊、虢、卫四州。
开运初,为北面骑军排阵使。
阳城之役,战功居多。
改沂州刺史,充荆口砦主兼东面行营都虞候,擒莫州刺史赵思以献,改刺怀州。
俄为北面先锋都监。
契丹陷中原,盗贼蜂起,山东为甚,契丹主命琼复刺沂州以御盗,琼即日单骑赴郡。
盗闻琼威名,相率遁去。
③汉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铢不自安,置酒召琼,伏壮士幕下,欲害琼。
琼知其谋,屏去从者,从容就席,略无惧色,铢不敢发。
琼因为陈祸福,铢感其言,遂治装。
俄诏至,即日上道。
琼改颍州团练使,又加防御使。
时朗州结荆、淮、广南合兵攻湖南,诏琼以州兵合王令温大军攻光州,寻以内难不果。
罢归朝,遣诣河北计度兵甲刍粮。
周祖祀南郊,召权知宗正卿事。
世宗征刘崇,为北面行营都监,历绛、蔡、齐三州防御使。
在齐州,民饥,琼以己俸赈之。
人怀其惠,相率诣阙颂其德政,诏许立碑。
④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归洛阳。
乾德二年,卒,年七十二。
琼虽起卒伍,而所至有惠政,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
B.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
C.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
D.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州,中闲先秦时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东汉以后开始作为行政冈划单位,所辖地区大小历代不同。
B.节度,古代官名,三国吳孙权始置,常管军粮。
到了唐代以后则成为领兵之官,也就是节度使。
C.碑,即功徳碑,用来记功载徳或颂扬政绩。
对于当时和后人来说是楷模和榜样,因而历代宮员无不重视。
D.致仕,指古代官员被罢免官职,即“还禄位于君”,古人还打用“乞骸骨”表达自请退职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琼能征善战,功绩显赫,担任亳州团练使期间,他多次打败蜀人。
在北面骑军排练使任上时,阳城之战立下大功。
B.郭琼有勇有谋,胆识过人。
在第二次担任沂州刺史时,他单人匹马吓退盗贼,后汉乾祐年间,他前往危机重重的平卢,并把握时机,成功劝服节度使刘铢,
C.郭琼恪尽职守,忠于国家。
沂州任上俘获莫州刺史赵思献给朝廷。
阶州任职期间,在城垒残缺、蜀军侵犯的不利情形下,他断然迁州城以保平安。
D.郭琼为人贤徳,心系百姓。
齐州任上时,百姓饥困,民不脚生,他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百姓,深受百姓的拥戴,朝廷也下诏允许为他立碑。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琼因为陈祸福,铢感其言,遂治装,俄诏至,即日上道。
(2)琼虽起卒伍,而所至有惠政,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结客少年场行①
孔绍安②
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
雁在弓前落,云从阵后浮。
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
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
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
【注】①结客少年场行:
是乐府旧题,多咏少年任侠游乐之事。
②孔绍安,越州山阴人,一生多不得志.
1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的两项是(5分)
A.“结客佩旲钩,桢行度陇头”,突出结客少年“侠客”的形象特征。
“横行”是走遍之意,“陇头”,古代指边疆。
B.“雁在弓前落”写结客少年本事高超。
“云从阵后浮”与“雁在弓前落”,描绘了一幅较为广阔的场景,烘托了战事的紧张氛围。
C.“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是用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战例,从正面表现结客少年的军取才华。
D.“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运用比输平法,写的是结客少年的境遇,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四处飘;
,时运不济,不被重用。
E.“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语言平实,简练,但感情丰富,“三边”,故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如果秦人一统天下后,对六国民众施以仁爱,就会改写速亡的命运:
“,,?
”
(2)李煜在《虞美人》中,以“,”来感慨故国的物是人非,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向桀骜不驯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6月2曰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科,技公司的大佬们纷纷出面反对。
②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存在教师编制紧张、减员人数多,招不到人等方面的问題,教师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越严重。
③七月流火,高温引爆了内蒙古的夏曰经济。
与往年不同的是,由于加入了“自治区七十年大庆”的元素,今年夏天的草原更加热闹。
④老兵记不起田家的路,却能回忆起60多年前的蹉跎岁月。
公安部门经过多方查询,将这位9旬老兵送到亲人身边。
⑤《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的主持人董卿落落大方,眼角眉梢带着盈盈笑意,诗词名句脱口而出,充分展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
⑥此举一出,立即招来加多宝公司的不满,两家公司为了商标使用权及归属问超再次对簿公堂。
A.①②④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7年德国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丁宁与队友苦战六局,历时一个多小时,最终以4:
2取胜,蝉联冠军。
B.美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做法,打破了地区的战略平衡和中国的战略利益。
影响了中美、中韩之间的战略互信。
C.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
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在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D.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党举行。
随着大会的召开,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您太客气了,既然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B.—位主管在工作分祈会做报告时说,“以上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C.在这次钢琴比赛中,令爱表现很出色,多亏您的悉心指分,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D.某同学在交流学习方法时对大家说:
“我殷切期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螺丝钉精神”到“工匠精神”,其一脉相承的是①,如何才算具备这种职业精神?
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需要②。
其中,敬业是前提,对工作要像“螺丝钉”那样忠于职守:
精业是基石,③。
一个人具备了这种职业精神,梦想的实现就会更近些。
21.下列三则广告,内容应该与对应的古代名人核心思想相契合,如单就文字意义而言,请判断每则广告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60字以内。
(1)请孔子代言“自由无极限”。
(2)请李密代言“母慈子亦孝”。
(3)请李白代言“祖国山河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②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张载)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④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
(霍兰顿)
⑤无聊是一种疾病,最好的处方是劳动。
(法国谚语)
⑥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
(雨果)
古今中外,智言睿语,无不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读了上面六句,联系生活经历,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赤峰市高二年级期末统一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项“政府的外援性力量”,表述错误。
原文说:
“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外援性力量“根本原因”表述错误,原文是“重要原因'
。
B项“如果……就”假设不成立,新乡贤的作用只是一方面。
C项只有“修复”,才能“再造”,两方面是条件关系,原文表述是并列关系。
)
2.C(C项“核心作用”错误,原文说:
核心在于发挥新乡贤的“领头羊”和“引阵雁”作用)
3.A(“保护好传统村落,科学有效地吸引新乡贤回乡,才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表述不完整,还需要加上“让这些回乡的新乡贤引领带动村落民众自觉珍惜、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进行‘文化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