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背景及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
《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背景及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背景及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高竞争力。
重组虽然有时势在必行,能够使企业“变小”以改善短期绩效,但这只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创立未来的市场。
一些精明的企业,在认识到重组企业是条死胡同后,转而进行再造工程。
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
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核心能力理论就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意义
1、它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
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
企业的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能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新产品的智力资本的结果。
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最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并把其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和行为。
因而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2、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
核心能力理论超越了企业之间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能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能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因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短视。
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大跃进。
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能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
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能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的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及早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并及早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中。
3、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
多角化战略作为企业寻求快速扩张的一种战略被广为使用,许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涉足众多行业,但效果不佳。
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界又兴起“回归主业”的潮流,众多大企业纷纷把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而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发展。
这就迫使人们去思考企业经营的边界在那里?
以及如何决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范围?
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则可以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较为圆满的解释。
第二节核心能力内涵界定的研究回顾
一、核心能力的内涵
由于对核心能力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和深入,目前尚缺乏关于核心能力的公认一致的定义。
从持有“资源观”的经济学家到近年发展出来的“能力观”(Competence-basedView)的学者,先后对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1.基于技术和创新观的核心能力界定
拉德和哈默(PrahaladandHamel)是从技术和创新角度研究核心能力理论的代表。
他们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并研究了核心能力思想,认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产品/技术平台是需要通过长时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企业特定性的专长。
作为组织的群体性学习,这种学习过程涉及:
企业中不同生产技巧的协调;
企业不同技术的整合;
组织中价值观的传递。
通过学习和核心能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发现产品和市场机会,因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能力紧密联系的,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其核心能力。
另外基于技术和创新观的代表还有梅约和厄特巴克。
他们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认为核心能力在更大的程度上就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
梅约和厄特巴克把企业核心能力分解为四个维度:
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分销渠道能力,以及制造能力。
他们还发现企业核心能力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对其因果关系产生影响。
2.基于知识观的核心能力界定
巴顿(Leonard-Barton)是基于知识观的核心能力理论的代表。
他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系统。
它包括四个维度:
技巧和知识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巴顿还认为,核心能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时间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
因此,企业为实现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能力的持续积累为条件。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凯文·
科因、斯蒂芬·
霍尔、帕特里夏·
克里福德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只是一个幻影?
》一文中也提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这一提法,强化了核心能力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各个方面的能力中的观点。
3.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核心能力界定
克里斯汀·
奥利佛(ChristineOliver)是资源观的核心能力理论的代表。
资源观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回报率和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作用。
基于这一观点,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的可能。
这些长期的、能获取高于正常利润回报的特性是企业在“有缺陷”和“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获取并开发战略性资产的能力所决定的。
因为企业在选择和积累资源上的决策是以在有限的信息、认识偏见等条件下最经济性的合理配置这些资源为特征的,所以,不同企业在获取这些战略性资源时在决策和过程上的“异质性”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基于这种观点,资源成为保证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最基本条件。
从资源的类型看,构成核心能力的资源具有稀缺性、独一无二性、持续性、专用性、不可模仿性、非交易性、无形性、非替代性等特征,企业只有拥有了这种资源,才能在同行业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基于资源观点,可以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并拥有这些特殊资源的独特的能力。
4.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企业核心能力界定
库姆斯(cooms)是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能力理论的代表。
组织与系统观认为,核心能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糅合,体现在这种组织中的核心内涵是企业所专有的知识体系,正是企业的专有知识使核心能力表现的独一无二和难以模仿。
核心能力建于企业战略和结构之上,以具备特殊技能的人为载体,涉及到众多层次的人员和组织的全部职能,因而,核心能力必须有沟通、参与和跨越组织边界的共同视野和认同。
库姆斯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结合的组织能力。
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既具有技术特性,又具有组织特性,它包括企业的技术专长和有效配置这些专长的能力。
5.基于平台观的企业核心能力界定
Meyerandlehnerd是基于平台观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代表。
该观点把企业核心能力表示为用户洞察力、产品技术能力、制造工艺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基于平台观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通过产品平台连接市场,强调市场,该观点的企业核心能力的四个模块中有两个与市场有关。
但是该观点不够全面,对组织文化因素考虑较少。
二、核心能力的特征
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归结起来,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性:
•有价值性:
核心能力对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用户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用户价值的来源。
•独特性:
这种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
•难以模仿性:
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路径依赖性和不可还原性,因而原因模糊,其他企业很难模仿。
•延伸性:
核心能力可以给企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服务,使企业得以扩展到相关的新的业务领域。
•动态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虽是其资源长期积累的结果,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予以重建和发展。
•综合性:
核心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
从知识角度来看,它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而是多学科知识在长期交叉作用中所累积而成。
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第三节核心能力识别的研究回顾
一、核心能力的识别准则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公司的核心能力,有如下四个准则:
1、用户价值:
核心能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
那些能够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利益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能力。
区分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带给用户的价值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
正是基于这种区别,我们可以把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为核心能力,而把其处理同经销商关系的能力看作是次要能力。
核心能力必须对用户所看重的价值起重要作用,但这并非意味着用户能够看到或很容易就理解到这种核心能力。
用户所看到的是享有的好处,如显著的可靠性(汽车、摄像与录象机),形象的清晰度(摄像与录象机),使用的方便性(计算机)等等,而不是提供这些好处的技术细节。
2、独特性:
可合格地定为“核心”的能力,必须具有竞争上的“独一无二”性,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相比,具有“独特的”风格/效用,而不是在产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
它必须是公司层次的、持续优异于其他竞争对手的。
例如,本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发动机,明显地优异于其他汽车公司的同类产品,其独特性的形成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不是在短短的1-2年或几年中所能形成的。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人员发现某种能力极其重要,在行业中尚未引起重视和发展,则可以把它定为“潜在”的核心能力,予以规划和开发。
3、延展性:
核心能力是通过未来市场的大门。
有的能力在某一业务部门看来可能是算得上核心能力,经得起用户价值和特殊竞争力的考验,但是,如果无法想象能从该项能力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或服务,那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该能力就够不上核心能力。
例如,本田公司的发动机上的独特能力,使它能进入各种不同的产品——市场。
4、难以模仿和替代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积累起来的,是许多不同单位和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具有特殊性和不可交易性,因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
二、核心能力的识别方法
关于如何识别核心能力,前人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众多的方法:
1、文字描述法:
文字描述法的特点是有助于企业内外的沟通,关于核心能力有共同的声音和语言。
PrahaladandHamel对一些企业的核心能力描述如下:
•NEC:
VLSI和系统集成能力。
•Honda:
发动机研制能力。
•Canon:
精密机械、精密化学、微电子、电子成像等集成的精密仪器研制能力。
•Sony:
微型化能力。
现在,我国一些企业在感受到“核心能力”的气息之后,也开始纷纷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例如: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
“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整合能力。
这种整合一方面是指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方面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
”厦新在美国建立了数字视频技术联合实验室,直接掌握了数字视频的核心技术,这正是推出高技术数字视频产品的基础。
珠海格力电器总经理朱江洪认为,珠海格力电器把模具设计、生产技术作为核心能力来培养,现在,整个模具的设计生产,已经形成一套独特能力。
长虹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赵勇认为,在劳动力成本、核心技术、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正是长虹核心能力之所在。
2、技能网络法:
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集合,可以用一个技能网络来表示核心能力。
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是,先找出产品-技能相互关系,确定技能-产品相关矩阵和产品-技能相关矩阵,把这两个矩阵相乘,即得到技能-技能相关矩阵,从而得到技能成组图,得到公司的技能网,从而识别公司的核心能力。
即:
产品-技能相互关系==→技能成组图==→技能网==→核心能力
•构建技能-产品相关矩阵和产品-技能相关矩阵。
根据每项技能对每个产品或部件的贡献程度,可以构建技能-产品相关矩阵。
再根据每个产品对各项技能的依赖程度,构建产品-技能相关矩阵。
•技能-技能相关矩阵:
把技能-产品相关矩阵与产品-技能相关矩阵相乘,即得技能-技能相关矩阵。
•技能成组图:
跟据技能-技能相关矩阵,重新排列各项技能位置,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程度可以得技能成组图。
•核心能力——技能网络:
根据以上技能与技能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核心能力技能网如图1.1所示:
图1.1核心能力是技能网络
建立公司的技能、产品数据库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技能到核心能力的过程实现计算机化,使核心能力的管理实现可视化。
这为公司信息网络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3、专利计量法:
PariPatelandKeithPavitt是英国世界著名科研政策研究机构SPRU的学者,他们从技术能力视角,根据美国专利局1969-1990授予专利,对世界400多家最大企业进行了数量分析。
经过对这些专利的数量分析,他们提出了一个二维分布图,如图1.2所示。
专利份额PS是企业每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数在这34个技术领域中所占份额,也就是说,它反映这些技术领域对企业的相对重要性,3%(约1/34)正好为平均水平。
显在技术优势RTA,用企业在每个技术领域中所获专利份额,来除以企业在这34个技术领域获得的总专利数占这些技术领域专利总数的份额得到。
设Xi为企业在某一技术领域获得专利数,Ci为某一技术领域所有专利数,则有:
II.Background
专利份额(PS)
PS>
3%
I.Core
显在技术优势(RTA)
2>
RTA>
0.5
III.Marginal
(RTA>
2)
IV.Niche
PS<
图1.2企业技术分布图
企业“独特”技术能力是那些RTA相对高,即第一象限(定义与描述能力核心)与第四象限(在相对小的技术领域有空隙优势)。
而第二象限为企业背景能力,企业分配给这些领域相对较多的技术资源,但相对于竞争者并没有优势。
在第三象限,为企业边缘能力,企业既没有分配大量资源,相对其它企业也没有独特优势。
例如,通过分析可以得到,有机化学与材料是五大产品类的核心能力:
化学、制药、纺织、矿业、橡胶。
第四节以往研究成果评述
尽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涌现出相当多的著述,而且对于核心能力的阐述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然而,研究人员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并不统一,尽管好象在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应深入解决哪些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成功地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分歧严重。
而造成这一理论不成体系,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状态的原因,在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内涵界定上不十分清楚。
同其他理论如契约论相比,当契约理论家们谈论“契约”、“激励”、“团队生产”、“剩余索取权”等问题时,他们都知道自己谈论的是什么东西,并知道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其他学者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这些概念来分析说明问题的。
相比而言,两个以企业能力为研究基础的学者最多只能在“能力”一词的精确涵义上达成共识,仅此而已。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观点研究核心能力,并提出了各自的论据论证及逻辑分析,这充分地说明了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新观念、新思想,它附着在企业、组织的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中。
由此可以认为,核心能力研究的发展,将从单一的子系统,转向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整个企业组织系统。
而且,不同角度的研究思想是相互渗透。
这些不同流派的观点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印证的关系。
正是由于不同观点的交叉,才使得核心能力的研究更快地走向完善。
同时我们注意到,现有的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阐释,它们都为人们了解企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但它们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以往的研究把企业内部除技术过程之外的过程均视为“黑箱”,而未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技术过程和其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解释力;
再如,包括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内的大多数企业核心能力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维度上,他们都假定企业在技术过程上的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与此相违的不乏其例,研究表明,尽管一些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它却在市场竞争中不能获得与此相称的经济绩效,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企业被迫退出其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产业。
此外,这些不同流派的能力理论也只是把核心能力的概念置于经济理论中来研究,缺乏从实证的角度来论证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与哪些要素相关。
国外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多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而目前中国的企业又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很多企业并没有核心能力,但这些企业均有自身发展的企业能力,如何把这些企业基于自身能力的发展纳入到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中,对于核心能力理论在中国发扬光大意义重大,但是目前中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少。
第五节本文的工作
一、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目的:
建立一个评价检测一个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状况的模型。
本文先通过研究国内外核心能力理论方面的文献,提出符合大、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界定模型假设,然后通过对模型进行理论论证以及实地调研论证、问卷调研论证来对模型进一步完善、修正。
二、研究内容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上来说,核心能力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它包含了企业的各个方面。
为了更深入的对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核心能力理论中的专一问题——核心能力内涵界定进行研究。
理论和实践表明,核心能力内涵界定在核心能力理论研究中的作用重大,它是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正是核心能力内涵界定的这种作用,本文将对如何更科学的对核心能力进行界定进行深入的研究。
全文总共包含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以往研究成果的回顾,主要从国内外对核心能力界定及识别研究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以往研究的缺陷,阐明了对核心能力进行界定的必要性。
第二章是核心能力界定模型假设。
该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能力界定的模型框架,并对该模型框架从理论上进行全方位的论证。
第三章是核心能力界定模型的实例验证。
在对万向集团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核心能力界定模型对万向进行个案分析以验证模型,并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做修正。
第四章是问卷调查分析,主要通过对回收的模型问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通过量化分析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同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修正。
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探讨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三、研究难点
首先,是研究人员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认识不一而带来的困难,为此需要在对核心能力界定的探讨过程中,对能力模型上的各个相关术语进行重新界定,以明确模型中各能力要素的含义。
其次,国外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而目前中国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很多企业还没有核心能力,如何把这些企业基于自身能力的发展纳入到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上,对目前许多企业意义重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如何通过界定模型来分析各个企业的能力状况,以有助于其核心能力的培育问题。
再次,我们在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都是采取量化的形式,但其实许多子项比如企业文化这一类能力要素是很难量化的,这就给实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研究方法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针对上述研究难点,先是通过文献阅读法对国内外学者在核心能力认识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核心能力界定模型框架。
对模型框架的论证则主要采用理论论证与案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论证是以核心能力公认的一些理论(比如核心能力的难以模仿性特征、有价值特征、独特性特征等等)结合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来对模型进行系统的推理论证。
案例论证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访谈法是从纵向角度来阐述核心能力的一个发展过程,从核心能力的发展中来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识别、界定进行实证;
问卷法是从横向的角度来论证企业能力要素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纵向横向两方面的论证来说明核心能力界定模型框架的科学性。
五、本文创新点
1.对国内外核心能力内涵界定进行系统的整合,提出了适合大、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界定和分析的理论框架。
2.本文在理论框架构建上的特点:
本文对核心能力内涵界定的模型框架从资源、知识、技术、管理、营销、生产、企业文化这七个一级维度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把这七个一级维度又划分成若干个二级维度。
本文对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子系统,转向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整个企业组织系统。
本文对核心能力研究的角度也已经不是只从某一方面出发而是从全方面、多阶段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核心能力,从而发展了已有的理论。
3.对今后研究的指导意义:
造成核心能力理论不成体系,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状态的原因在于企业能力理论在内涵界定上并不十分清楚。
本文就是想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分析,提出一个能够包容各个能力理论学派主要观点的界定模型,为核心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4.本文所提出的核心能力界定模型,不仅能够用于界定核心能力,而且可用于分析一个企业能力的发展程度,并为其加快核心能力的培育指明方向,在理论上为核心能力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核心能力界定模型框架及其解释
第一节核心能力模型框架
一、模型框架
根据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本文提出了如图2.1所示的核心能力等级图和如图2.2所示的企业能力要素图。
竞争优势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