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662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docx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

兰山区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实行“直管”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1-02

兰山区把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作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采取“直管”措施,对新社会组织党员全方位、多层面、高标准地进行管理,保证新社会组织中每位党员都处于党组织的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对一些规模较小、政策性和专业性不是很强,与社区及居民关系紧密的新社会组织,将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管理。

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新社会组织则直接由街道党工委管理,并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指导。

对一些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挂靠到社区党组织管理,成立党员小组。

对一些行业特点不明显,无明确上级主管部门的新社会组织,则由上级组织部门指定实行属地管理或归口到性质相近的业务主管部门管理。

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但又有工作要求的新社会组织,从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或所在街道社区的党组织中选派熟悉业务和党务工作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以后组建工作创造条件。

深入非公制企业进行调研帮助组建党组织 

一是组建活动与提素工程相结合。

注重建设一支党性观念强,业务知识精,懂经营,善做群众工作的党组织书记队伍,新成立的10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7家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都是通过群众推荐、行业主管部门考察、党员大会推选等方式选任的,9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书记与工会主席实现了“一肩挑”。

坚持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结合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下派工作队活动,从县直部门挑选出了106名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懂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下派到93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13家新社会组织,对党建工作进行指导。

目前,举办了由企业业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200余人参加的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一期。

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通过各种形式,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企业业主进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疆工作座谈会等内容的培训。

二是组建活动与创先争优相结合。

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党员亮身份、做表率”、“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企业先锋”、“我为企业献一策”、“我为消费者来维权”、“我为协会出份力”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积极发动和号召党员在日常生产、重点工程、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中发挥表率作用,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活动开展以来,14名“隐形”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将组织关系转入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7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0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今年,“七一”表彰了3名企业优秀党员,1名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是组建活动与党内关怀相结合。

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内关怀机制,建立贫困党员花名册,制定贫困党员帮扶计划,采取企业出一点,党费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的方式,建立党内关怀基金,使贫困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产生归属感,主动亮出党员身份。

今年,共慰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贫困党员12户,送去了价值1392元的慰问品。

行业主管部门也在节日期间对贫困党员和老党员进行了慰问。

四是组建活动与发展相结合。

注重把党建工作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销售精英和企业领导,把业务骨干培和企业领导培养成党员,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持续快速发展,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

  

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

2010-06-2210:

12点击:

110次来源:

学习时报【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陈鹏键

1.建立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

这应包括:

参与重大问题决策。

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主要是涉及本单位经营和发展中带有方向性、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敏感性问题,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参与决策的方式,应从直接参与转变为“多渠道间接参与”。

通过加强对单位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积极推荐党员担任单位中层骨干,加强对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领导等办法,对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进行影响,保证党组织的正确主张转化为单位的决策行为。

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制度,主要是党组织书记参加单位管理层办公会议制度,党组织委员参加单位中层干部会议制度,单位党员负责人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等。

同时,要实行党政班子“双向进入”制度,依法保障党组织书记进入单位决策机构,为党组织参与单位重大问题决策提供组织保证。

2.建立方式灵活、注重实效的活动机制。

鉴于新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既要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做法,同时,又要创新符合党组织自身情况的方式方法,既要继承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又要根据新经济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新的创造。

党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中,一定要从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坚持按照“业余、小型、灵活、务实、创新”的原则,不断创新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3.建立党务工作者队伍培养机制。

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党务工作者是具体操办人,企业业主是直接相关人,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业主的态度,对党组织能否正常开展工作,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意识到,一是要加大党务工作者的选配力度。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搞好选配是关键。

首先,要明确配备要求。

其次,要拓宽选拔渠道。

强化“内选”,扩大“外聘”,完善“选派”。

再次,要扩充后备队伍,建立党务工作者人才库。

二是要加强党务工作者的教育管理。

在教育培训上,要分级负责,丰富内容,搞活形式。

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分级培训体系。

充实培训内容,把单一的政治理论学习转到政治理论与经济知识、技术培训相结合上来,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灵活运用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参观考察等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效果。

在管理激励上,要健全机制,正面鼓励,重在保护。

建立党务工作者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检查考核机制。

三是要客观看待党员业主兼任企业党支部书记问题。

我们认为,党员业主能否兼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应在坚持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对待。

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如果党员业主思想政治素质较好,企业内部其他党员确实难以胜任的,可以考虑由党员业主兼任党支部书记,作为一种过渡性的选择。

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尽可能选配其他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若一时确实无合适人选的,可由党员业主兼任党支部书记,另外再配一名专职副书记或党务工作者。

对那些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员业主,要加强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增强他们的组织观念和民主意识,引导他们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开展党组织的工作。

4.建立有效解决“隐型”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工作机制。

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部分党员或抱着临时就业观念,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党性观念淡薄,不愿公开党员身份,不想转入组织关系,产生了许多“隐型”党员。

这不但削弱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力量,更严重的是,这部分党员因得不到有效的教育管理,可能逐步丧失先进性。

为此,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管理,切实解决“隐型”党员问题。

一方面,要严格组织关系转接制度。

另一方面,要改进管理手段。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党员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工作的效能。

同时,要强化引导激励措施,对党员优先培训,优先转岗,优先提升职务,优先办理养老保险,鼓励“隐型”党员亮明身份,及时转接组织关系。

同时,我们还应着重研究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思考之一,把握党员流动的规律,实行不同的管理形式。

一是联络管理。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在全市、区(县)流动党员中建立联系卡,以便定期以文字或电话形式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

党员也要定期用书信向所在支部或党委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二是跟踪管理。

在外出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或设立外出党员教育管理点。

三是回归管理。

当流动党员节假日回乡镇、社区时,党支部应主动派人上门谈心。

逢年过节,组织外出党员座谈,进行民主评议,开展集中教育,使外出党员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教育。

思考之二,顺应党员流动的需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

有计划地试行党员身份证和流动党员活动卡制度,逐步实行党证制度。

思考之三,突出党员管理的重点,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

外出流动党员大多具有联系广、信息灵、懂技术、善经营的优势。

为此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要着力发挥外出党员的作用:

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带头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信息引进技术、资金和项目。

另一方面,要落实责任,建立“党员责任区”,引导外出党员认真做好责任区的各项工作,结对联系好几名外出青年,积极为党组织推荐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5.建立党工团共建机制。

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大党建的工作格局,党组织建设与工会、共青团组织建设通盘考虑,以党建带动群众组织建设,以群众组织建设服务于党的建设。

党、工、团组织的负责人可实行交叉兼职,工会主席一般由党组织负责人或班子成员兼任;符合条件的团支部书记一般应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不是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一般要列席党组织班子成员会议。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员工人数多、党员人数比较少或暂时没有党员、党组织组建条件暂不成熟的单位,可先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建立起来,在他们当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逐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关于新经济组织党员队伍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以青浦区新经济组织为例

◇沈迅 李继力

【摘要】通过对青浦区部分新经济组织党员队伍的调查显示,新经济组织党员基本能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管理,履行党员义务,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化、服务职工群众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得到了新经济组织经营层和职工群众的较高评价。

但新经济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党员队伍不稳定、党员党性意识薄弱、作用发挥不够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及分析,并从稳定壮大新经济组织党员队伍、加强对党员分层分类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对企业党组织的分类指导、拓展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渠道、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新经济组织党员队伍的现状和党员作用发挥如何,是新时期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对青浦区部分新经济组织进行了调查研究,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18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与不同类型新经济组织的书记、党员60余人进行了广泛接触深入交换意见,对青浦新经济组织党员队伍现状和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获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基本现状分析及其作用发挥情况

据统计结果,至2008年9月,青浦区有新经济组织近19983家,从业人员约29万人,共有党员5270人,占员工总数的1.8%。

其中男性4240人,女性1030人,流动党员413人。

新经济组织已建党组织752个,其中党委8个,党总支10个,独立党支部694个,联合党支部40个。

(一)党员队伍总体情况

1、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据统计,在新经济组织党员中,30岁以下的有654人,占总数的12.4%;31—45岁的1676人,占总数的31.8%;46—60岁的2520人,占总数的47.8%;61岁以上的党员420人,占党员总数的8%。

从这些统计的数据中,不难看出:

新经济组织党员,以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中青年为主,这批人年轻力壮,经验丰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但30岁以下党员所占比例偏少,需要加大基层党组织新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