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6556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Word文件下载.docx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

锐利如匕首投枪。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

1、《狂人日记》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

作品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2、《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

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阿Q的形象:

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他没有土地,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

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短工、做帮工维持生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

2、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的最突出的特点。

《阿Q正传》意义:

1、在《阿Q正传》中,鲁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耐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2、《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

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3、《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

1、外冷内热。

鲁迅把对阿Q的同情,对辛亥革命的痛惜,对封建权势者的憎恶深深埋在心里,以犀利的笔触灵境地解剖着这一切。

2、以讽抒情。

鲁迅善用讽刺手法,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3、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一出出喜剧,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形成悲喜剧色彩。

《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创作于1922至1935年。

包括八篇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三组:

第一类为一组,包括《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与传说。

主要是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精神,赞扬了那些淳朴、正直、坚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无情地嘲笑和鞭挞了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等等。

第二类都是对真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艺术表现。

可以分为两组:

《采薇》、《出关》、《起死》为一组,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各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倾向以及它们的代表人物的精神特征;

《非攻》、《理水》为一组,表现中国古代拯世救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奋斗精神。

 

《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1、《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在历史材料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改造和发展,将现代人的生活融人古人古事之中。

形成了古今交融的艺术特点。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这是《故事新编》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乡土小说”的艺术特色

首先,乡愁的情感基调。

乡土小说的作者都是离开自己的家乡,在都市中回忆自己的故乡。

因此,有一些作品往往带有一定的思乡情感,又由于乡村生活的凋敝、贫困,落后,往往流露出比较浓厚的伤感情调。

其次,浓郁的乡土风俗。

乡土作家在集中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展示某一地区的山川风物和民风民俗。

第三,乡土小说具有人道主义的主题。

即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同情和伸X人性自我意识,发掘国民的劣根性。

浪漫抒情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

这派作家多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

喜用第一人称叙事,染上了浓重的自我表现的色彩,真实地袒露作者一己的内心,完成自我文学形象,进行痛苦的自找暴露,自我反省乃至自我赎罪。

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

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3、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他写得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二)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三)反映农村劳苦大众的贫困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四)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叶绍钧小说的艺术成就

1、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2、同情与讽刺兼备。

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

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

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2、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3、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花街柳巷,秦楼楚馆……在郁达夫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地位。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风格特征

1、自我的写真。

郁达夫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在相当多的作品中,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乃至相貌的投影。

2、感伤的抒情。

郁达夫认为“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特别对忧伤的情感感兴趣。

3、结构的散文化。

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4、流丽、清新的文笔。

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

徐志摩诗作的思想内容

1、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

2、抒唱爱与美的追求。

3、收在《猛虎集》和《云游》两集中的后期诗作,也有一些不乏积极进取的篇章,技巧又趋于成熟。

徐志摩诗作的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

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闻一多诗歌“三美”的理论主X

1、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2、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3、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如何理解女神的成功

《女神》的成功在于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

《女神》共分三辑。

第三辑主要是郭沫若早期受泰戈尔影响而创作的一些清新恬淡的抒情小品。

它们写爱情、春愁、离绪,写飞禽、新月、XX,还有归国印象和记游。

既有感伤颓丧的情绪,也有青春期感情的真实流露与生活写照,让人窥见了青年诗人渴望爱情,热爱自然,而又不免烦闷寂寞的灵魂。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这小部分诗作还郁积着诗人的忧伤疾愤,格调哀婉低沉,那么占据《女神》一、二两辑主体部分的五四以后的诗作,则体现了五四狂飘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唱出了XX科学的时代最强音。

可以说,《女神》是诗化了的五四精神。

这正如闻一多所指出的那样,郭沫若的诗不仅艺术上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

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

《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

《女神》的思想内容

1、《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XX理想。

2、《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祟尚和对自然的礼赞。

3、《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女神》的艺术风格

1、这种自然神力的人格化,使整部《女神)表现出奇异的壮闰感和动态的诗化美。

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X、激越的音调、华瞻丰美的语言和浓烈瑰丽的色彩,赋予《女神》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2、《女神》在形式方面实践了诗人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主的艺术主X,这是与他的让感情“自然流露”的诗歇主X相一致的。

3、《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在于,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放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X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展现。

田汉20年代剧作的思想内容

综观田汉20年代的剧作,在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质是:

感应着那个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则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

这一主题贯穿在这个时期的所有剧作中,而尤以《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虽。

《咖啡店之一夜》通过盐商之子李乾卿对纯真爱情的背叛与亵渎,揭示了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市侩的丑恶畸脸,又通过白秋英与林泽奇的觉醒,体现了作者“由颓废向奋斗之增光”的理想。

《获虎之夜》的主题也直接融汇到了当时反封建的潮流之中。

《名优之死》通过X振声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更让人感到振奋、鼓舞。

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交互辉映,是田汉这一时期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2、把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田汉本时期剧作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现代散文的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容。

第二,扩大了表现生活的X围。

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主流是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这是文学革命兴起后散文作家的共同特点。

第三,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泰戈尔在20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新文学运动初期和20年代的散文,都表现着散文作者们的深厚的学养,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如何理解周作人散文冲淡平和的风格特征?

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内涵丰富,最突出的、为大家所公认的,便是它的冲淡乎和。

这是和他的性格一致的。

这要在文章中充分地表现出来,需要很高的审美品味、渊博的学识和甚深的艺术功力,而这些,周作人是具备的。

这样,在娓娓絮谈中,就将知识、哲理与趣味砌于一体。

冲淡平和,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就不只是写作上的特点,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境界,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吃茶》、《谈洒》、《乌蓬船》、《故乡的野菜》等名篇所写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平平常常的生活.然而经周作人细细品味,其中使另有一番情趣与哲理。

周作人就是用这种艺术的态度品味生活的。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这是周作人的生活艺术在他的言志小品中的表现。

这种将雅趣与野趣融合、提炼而成的闲适冲和的艺术真趣,是周作人散文的个性和灵魂。

一切都贯注着周作人的艺术涩味,一切都因艺术的精练而冲淡乎和,连“把天之虑”也只是谈谈的忧思。

这就是周作人的独立于人生的“人生艺术”,一种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自我表现的“言志”的艺术。

《野草》的思想内容:

(一)自我主观感情情绪的象征性表现。

(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三)对各种庸俗倾向的愤怒揭露和无情鞭挞。

(四)对反动政治统治者的揭露和控诉。

(五)对青年中某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和讽刺。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28-1937)

左联的文学活动: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运用。

2.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3.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4.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和发展。

30年代的文学论争:

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4、关于“大众语文论争”。

5、30年代还有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评。

6、左翼作家还与朱光潜、沈从文等发生过论辩。

X天翼小说的讽刺特色?

1.X天翼的讽刺对象主要是人而非事,所以他着力于人物刻画而疏于故事叙述,他所安排的情节主要是为人物形象刻画服务,当他的人物刻画完毕,他的

故事也就戛然而止,故事的高潮和结尾往往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最后也是最重要

的一笔。

2.由于X灭翼的讽刺总是针对具体的某些人的某些缺点,因此他常用的手法是抓特征,他总是强调重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的某个特征,将之突出、变形、夸X,他把他对这个世界所看到的并以为很重要的一面通过这种漫画式的方法表现出来,鲜明地传达出他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3.X天翼讽刺手法的高超之处在于巧妙地使用自相矛盾的方法。

在小说的开头他常常让人物亮出自己的盾,最后让自己的矛来攻破自己的盾。

新感觉小说的艺术特征?

1.从题材上来看,新感觉派小说表现中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

2.在艺术表现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3.在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林老板的形象?

茅盾小说《林家铺子》中的主人公林老板是一个熟谙生意经的老实本分的小商人,他的特性是:

精明而不强悍,能干而又懦弱。

作为一个小商人,他目光短浅,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时,一心只顾自己“做生意、度难关”。

作家的主要着眼点不在于写商人的“两重性”,而是要写出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的小商人在“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淡”的逆境中,又被敲诈勒索搞得倾家荡产的惨苦的结局,将主要矛头指向国民党党棍官僚为代表的罪魁祸首。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林老板不仅无法“唯利是图”,而且还在做“无利可图”,甚至“牺牲血本”的生意。

茅盾着重写他的剜肉补疮、饮鸩止渴的窘况。

“出逃’是林老板在万般无奈中的一种微弱的反抗形式,但他出走时没有将心放在朱三太、X寡妇等穷苦人身上,这是不可取的,尽管他以后也会被迫走入他们这一大群中去。

林老板这一形象是茅盾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创作的成功典X,它没有导致一个阶级或阶层只许有一个典型的不良后果。

这一形象血肉丰满:

真实生动,显示出作者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

老通宝的形象?

老通宝是茅盾《春蚕》中的人物,他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他勤劳俭朴,忠厚老实,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对生活十分执着的韧性和忍受精神。

虽然他搞不清是什么力量把他们一家推到水深火热的深渊,但是他仍然对前途抱有希望。

这种希望支撑着他在整个养蚕过程中焕发出一个农民虔诚的热情。

一直到彻底破产,他仍然不能够理解“世界变了,越变越坏”的原因。

他只能凭直去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之类。

老通宝的悲剧就在于时代变了,而他的思想一点未变,他因循守旧,仍处在一个僵化封闭的封建意识的王国里。

他的悲剧正在于中国老一代农民固有的历史惰性。

多多头的形象?

多多头是茅盾《春蚕》中的人物,他是一个正在觉醒之中的中国新一代农民的形象。

他具有朦胧的阶级意识,对本阶级的农民抱有同情心(从他对荷花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与众不同),虽然他还弄不清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恩恩怨怨的科学规律,但他毕竟对农民的命运开始有所认识:

“单靠勤俭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

”这个生活哲理使他日后走上了反抗之路。

他在勤劳这点上与老一代农民有着共通之处。

与老通宝相比,他显得豪爽、热惰、乐观,更有独立见解,与父辈冥顽不化的封建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虎妞的形象。

虎妞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仅次于祥子的重要人物,是个复杂的形象。

因为父亲的专横自私,耽误了她的青春,三十多岁还没有出嫁。

追求爱情而不能实现,这就形成了她的变态心理。

虎妞爱祥子的老实憨厚,还有充满青春活力的体魄。

为了嫁给祥子,她和父亲闹翻了,搬到大杂院里住。

她对祥子的这种感情是真诚的,她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对旧传统的反叛。

最后,她难产而死,成了黑暗社会的一个牺牲品。

但是,虎妞的性格里还有另外一面,她好逸恶劳、心狠手辣、泼野恣肆。

她控制祥子以满足自己的情欲,要使祥子成为车老板。

她对小福子残酷无情。

这一切和祥子的生活理想是相对立的,祥子恨她,她是祥子追求理想道路上的阻力。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艺术特色?

1.《激流三部曲》围绕高氏家族的盛衰史刻画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是作家感情的投射,他们的悲剧命运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2.“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巴金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从中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中国的整个社会动态,反映出时代的本质规律。

作品达到了很高的典型化程度。

3.注重发掘人情美与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

《激流三部曲》描写的人物性格鲜明,面目殊异。

巴金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灵美.人性美,重在传情上。

4.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的结构特点。

5.带有作家强烈道德判断的风俗画描写。

对吃年夜饭的描写.对放花炮的描写都异常精彩。

《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激流三部曲》是反映五四运动的长篇小说。

成为我国现代文学中描绘五四时代的一幅杰出的社会生活的插图。

2.《激流三部曲》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小说。

3.《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沈从文小说从题材上可划分为哪两类?

⏹1、都市小说。

写城市与知识分子阶级的,批判、嘲讽都市文明。

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

⏹2、乡土小说。

描写湘西风土人情的。

如《边城》、《萧萧》

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1.在诗歌对象的审美选择上,戴望舒成熟期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努力在微细的琐屑事物中发现诗。

2.戴望舒成熟期的诗歌传达是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手法,委婉地展现诗人的主观心境,把情绪客观化。

3.戴望舒成熟期的诗歌,摆脱了音乐的束缚,运用自然进展的现代口语,服从于诗人情绪展开需要的内在节奏,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

4.奇幻美的语言又是戴望舒成熟期诗歌的特征。

戴诗通过通感、隐喻等方式,形成出神人化的奇幻之美。

蘩漪的形象

蘩漪是剧中精神悲剧的核心人物。

从其命运上看,她首先是个受害者。

她聪明美丽,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强烈追求自由和爱情、追求个性独立,渴望美好的人生,充满了生命的热情,但与周朴园年龄悬殊,性格迥异,她不仅没有得到爱情,而且也从未得到过起码的人的自由和尊严。

她恨周朴园的伪善、自私和专制,恨命运的不公,并对周家令人窒息的生活、阴沉的气氛及精神上的压抑桎梏感到痛苦和难以忍受,在周公馆她孤立无援地抗争着,她对周朴园封建专断压制人性的反抗,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但她的性格和反抗也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她把挣脱束缚的希望寄托在周朴园的长子周萍身上,当周萍爱上四凤想要摆脱她时,她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她的爱与恨把个人与社会、自尊与道德、自我与他人、内心与外界等诸多不同层次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蘩漪是剧中真正的“雷雨式”的人物。

陈白露的形象

陈白露是个交际花,她年轻、漂亮、相当聪明,出身于书香门第,过惯了小姐生活,也有过在社会上“走红”的时候。

这些是她骄傲的资本,也是导致她走向深渊的陷阱。

家道中落,她一个人闯进十里洋场,靠色相维持着虚假的奢侈生活,以致越陷越深,无力自拔,最后走向自杀的绝路。

陈白露的悲剧有很深的社会的原因,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失去了某种生活依托,找不到正当的生活出路,又抵不住灯红酒绿生活的诱惑,有时便难免走她这条路。

但是,这一半又是与她的性格相联系的,倔强、自信、不甘寂寞,外加某种虚荣心的支配,使她清醒而又糊涂、任性而又怯懦,即使有了某种机缘,她也还是要走她原来走惯了的路,她鄙视有钱人,但又不得不与他们周旋,因为她需要钱。

下层社会的苦难,周围人的相互倾轧,使她对生活感到绝望。

离开这个圈子,她做不到,生活在这里,她又不甘心,这种心理矛盾使她讨厌自己,讨厌周围的一切,自杀成为她必然的结局。

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

首先,政冶内容大大增加。

其次,鲁迅后期仍然注意进行社会批评,写下了大量解剖中国社会思想的杂文。

再次,鲁迅后期以杂文形式扶正祛邪,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理沦斗争。

鲁迅后期杂文的艺术特点:

1.鲁迅的杂文是诗化的政论,是政沦化的诗,做到了绵密的逻辑和生动的形象的高度统—、思想家的卓识和文学家的才华的高度统一。

2.其次,从“砭锢弊”的立意出发,塑造出了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

3.鲁迅杂文的第三个艺术特点是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

林语堂散文的特点:

1.林语堂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小品文作家,他的小品题材丰富繁杂,大至宇宙之巨,小至苍蝇之微,无所不包。

2.林语堂的小品是一种智者的文化散文,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丰富。

3.林语堂小品凸现真诚的性灵。

4.林语堂小品显示出浓郁的幽默情味,这是他突山的艺术个性之所在。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40年代的文学论争:

1.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沦争。

梁实秋的文学“与抗战无关”论调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

2.对“战国策”派的批。

3.1939年至1941年展开的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4.1945年前后围绕《清明前后》和《芳草天涯》而展开的关于“唯政治倾向”和“非政冶倾向”的讨论。

5.1945年至1949年关于现实正义与主观论的长期论争。

6.1938年X天翼《华威先生》引起关于抗战文学暴露问题的讨论,建国前夕东北对萧军思想和XX对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等。

40年代小说的类型?

1.抗战题材小说,直接反映抗战现实,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