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团队推荐表Word下载.docx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团队推荐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团队推荐表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
根据课程特点,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思路,围绕现有教材内容,融合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及时了解本课程的前沿进展。
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可视性、生动性、直观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5年来,团队成员共主持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其中973子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中重点项目和子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6项;
在核心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5篇,SCIE收录的论文8篇;
团队教师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共16项。
二、团队成员情况
1.带头人情况:
姓名
陆维松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
政治面貌
党员
民族
汉
性别
男
最终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授予单位
南京气象学院
授予时间
高校教龄
26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副校长
联系地址、邮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0044)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获奖情况(省部级和校级以上)
1.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政府。
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首批资助项目,江苏省政府。
3.第六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2004年1月。
4.1996年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5.1997年6月被江苏省劳动人事厅、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南京气象学院读学士
气象学/大气动力学
南京气象学院读硕士
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
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教
数值天气预报/大气动力学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
冬季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2.成员情况:
成员人数7
沈桐立
年龄
69
1961
学士
专业
气象学
48
职务
陈海山
35
研究生(博士)
10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闵锦忠
43
12
科技处处长
邵海燕
6
讲师
李忠贤
29
研究生(在读博士)
4
马红云
32
5
秦正坤
30
1
(根据人数复制、填写)
三、教学情况
1.近三年主要授课情况:
课程名称
授课人
总课时
数值天气预报
陆维松、沈桐立、陈海山、邵海燕、秦正坤
2005-2007
51学时/年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
大气动力学
动力气象
沈桐立、马红云
低纬大气动力学
2005-2006
34学时/年
流体力学
邵海燕、李忠贤
GrADS绘图与编程
短期气候预测
李忠贤、秦正坤
2.教材建设情况:
(主要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情况)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动力数值天气预报讲义
1970
数值天气预报讲义
1980
数值天气预报教程
田永祥、沈桐立、葛孝贞、陆维松
1995
沈桐立、田永祥、葛孝贞、陆维松、陈德辉
气象出版社
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
数值天气预报(第二版)
同上
2006
动力稳定性原理
1998
3.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间
数值天气预报课程建设
南京气象学院课程建设奖
三等奖
1996
数值天气预报课程建设
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
1997
数值天气预报课程建设成果(教材)
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2004
4.教学改革项目:
经费
项目来源
数值天气预报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精品课程二类课程
3
江苏省教育厅
数值天气预报获国家级一类精品课程
国家教育部
2007
5.教学改革特色:
(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
团队设置特色
这支教学团队包括教授四名,讲师四名。
团队中博士或在读博士有6人,占75%,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有7人,占%;
50岁以上的有2人,占25%;
30—45岁的有5人,占%;
30岁以下1人,占%。
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建设成果显著,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学团队。
主要教学团队成员均有从事数值预报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丰富经验,其中陆维松、沈桐立、闵锦忠教授和陈海山教授等曾在美国从事数值预报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国外的数值预报研究有十分深入的了解。
陆维松教授以及其他四名主讲教师多年从事本科生数值天气预报教学,教学效果优良,一直深受学生好评。
其他老师也都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优良的教学效果。
专业特色
我校定位为教学科研型,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我国高等气象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是我国气象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每年为我国气象系统提供80%左右的本科以上新增从业人员,目前,从中央到省、地(市)级气象业务部门大多数技术、业务、管理骨干都毕业于该校。
数值预报这门课程正是大气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它是兼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近代信息技术知识为一体的课程,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一步打好基础;
通过做习题与进行实习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也使他们把所掌握的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接轨。
本课程在这个培养目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特色
1.注重教材的建设。
参与编写本课程教材的编者都是我国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有着扎实的基础与丰富的经验,使本书能高质量的完成。
例如参加编写教材的除我校专家外,还有南京大学葛孝贞教授,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著名数值预报专家陈德辉研究员(他主持我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研制工作)
2.紧密联系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中能反映国内外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研究和业务应用的最新进展。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较普遍使用的MM5模式,谱方法,以及目前国际上为提高预报水平所采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四维同化技术等,此外,还介绍了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技术基础(即将投入业务使用)等。
3.在注重基础理论系统性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实践的环节。
课程教学密切结合我校大气科学系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物理基础、流体力学、热力学、数理方程等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也衔接较好,是一门系统介绍数值天气预报的课程。
在教学中安排了多次实习,使学生能加深理解数值天气预报的原理,并提高制作数值天气预报的能力。
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目前除传统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外,还有放映教学短片,用多媒体课件(ppt)讲授以及实验实习等方法。
对于基础知识仍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这样便于推导方程,便于学生记笔记,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基础知识掌握地比较牢固;
而对于近代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相关内容,则采用多媒体放映的方法,因为其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故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本教学团队为实验性教学环节做了如下准备:
1编制了准地转模式程序及上机实习材料。
2.编写了正压原始方程模式程序及上机实习材料。
3.引进了MM4模式的教学版本(我们为它编制了配套的资料处理,质量控制及图形显示全套程序),学生可以使用它进行一次实战的“数值天气预报”演习。
4.编写和研制了“最优插值客观分析系统及图形输出”软件系统。
以上软件使学生极大提高了实践的能力与编制程序的能力,使他们在做毕业论文时受益匪浅,毕业后工作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团队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是通过学校建立的“气象预报台”,学生可定期去实践,了解数值天气预报的作用;
第二是通过本课程的实习,学生在学校统一管理的机房中上机实习,可以一人一机,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资源建设、网络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气象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密切结合,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
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这门课程的课件及一些资源,包括三分之二的录像已经挂在网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浏览学习或复习这门课程,也可以了解我们课程的有关要求和实习的有关内容。
6.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课程建设,承担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值天气预报”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学课件等教改项目,完善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材,具备了完整的教学课件,提高了教学质量。
目前教学基本资源已经挂在网上。
主要研究成果:
年编写了“动力数值天气预报”讲义
年编写了“数值天气预报”讲义
年正式出版了“数值天气预报教程”一书
年正式修改出版了“数值天气预报”一书,增加了大量近代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内容。
年第二次修订出版了“数值天气预报”一书,又增加了近代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内容。
上网课程的资源名称列表:
1.有关介绍数值天气预报内容的动画;
2.有关本课程的简介;
3.教学大纲及教案;
4.课程大纲主要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5.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内容(包括习题);
6.实习指导材料及内容;
7.四位主讲教师讲课录像。
网址链接
参考路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页→网络教育资源→精品课程→数值天气预报
网络地址:
教学改革论文(限10项)
论文(著)题目
期刊名称、卷次
大气科学系海洋科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气象教育与科技、03期
气象台的气象实践教学体系
气象教育与科技、01期
四、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本教学团队作到以下4点:
(1)致力于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
目前,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比例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5岁以下整个师资的66%,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4人是博士,2人正攻读博士),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相对合理的完整的学科梯队。
(2)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为主讲教师。
近五年来,向国外派出访问学者3人。
他们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与学科带头人。
(3)鼓励教师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以及申报教学、科研成果奖项。
(4)设立了教学、科研奖励基金,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
从目前青年教师承担部分讲课任务的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
五、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限5项)
自由模和短期气候变化
30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欧亚中高纬植被覆盖的异常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
25万
有限区非静力伴随模式的新技术研究
20万
2001-2003
天气尺度系统与暴雨系统及与暴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18万
973项目子课题
模式的Bates降水参数方案伴随程序的设计
科研转化教学情况
团队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提升了学术水平,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并将《数值天气预报》不断的进行修订。
并于2004年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团队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课题,为学生毕业论文带来了丰富的题材,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具水准。
把本科毕业论文与科研和生产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保证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近三年大气科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来自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的比例分别为%、%、%,平均%。
学生既接受了实际的科研训练,又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毕业环节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
六、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1、加强团队成员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该方向的专家学者。
鼓励中青年教师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或在本校继续进修,促进科研水平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2、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材,提高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例,并开展双语教学。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扩充网络环境,做到授课内容时时吸收数值预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加强学生实习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编制程序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制作数值天气预报的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成为业务骨干。
4、设想5年内课程全部资源在网络上实现;
全部授课内容录像上网,可以实现远程网络教学。
2008~2009年:
第一、二章的教学资源上网;
2009~2011年:
第三、四章的教学资源上网;
2011~2012年:
其余章节的教学资源上网。
七、评价、推荐意见
院部意见
我院数值天气预报教学团队,依托气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是以老教授为指导,中青年教授为骨干成员组成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在相关领域中,这支教师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学队伍。
数值天气预报课程作为本校气象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该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注重教材的建设,并于2007年,“数值天气预报”获国家级一类精品课程。
而且该课程在教学中能反映国内外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研究和业务应用的最新进展。
而且该团队在教学中安排了多次实习,使学生能加深理解数值天气预报的原理,并提高制作数值天气预报的能力。
特此推荐该团队参加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
(公章)
负责人(签字)200年月日
手机:
电子信箱:
教务处意见
情况属实,同意申报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意见
负责人(签字)2007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