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6331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Word文档格式.docx

1古典金融危机:

投机、恐慌与崩溃

金融史上最初的危机与过度投机、市场恐慌有关。

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共出现了四次大的金融危机,其结果是建立了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以过度投机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的发生。

第一次金融危机是1637年郁金香狂热。

自1634年开始,郁金香成为投机者猎取的对象,1637年郁金香球茎价格的总涨幅已高达5900%。

这是金融史上第一次投机泡沫,结果是欧洲金融中心、世界头号帝国荷兰的衰落。

第二次是1720年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为刺激股票,承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置新股的方式,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其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但在国会通过《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后,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第三次是1837年大恐慌。

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同时对法国、德国产生了严重影响。

第四次是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

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危机之前,美国一直有强烈反对中央银行的传统,只有私人银行间的“清算所协会〞;

危机之后的1913年,美国建立了联邦储藏体系,从而设置了一个最后贷款人。

2新古典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下的世界性危机

此阶段金融危机是由实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传导到金融领域而引发的。

同时,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严密,金融危机开始成为世界性危机。

1929-1933年大危机是金融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世界性危机。

1929年金融危机由经济周期波动引发,是经济周期中长期潜伏的主要经济问题爆发而产生的结果。

当年6月,美国工业生产经历顶峰后下降,出现了生产严重过剩,10月24日,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纽约证券市场股市暴跌,金融危机猛烈爆发。

这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还表现在银行信贷业务陷入空前困境,美国数千家银行倒闭,各国众多银行相继停业、破产。

同时,各国货币危机迅速开展,货币纷纷贬值,英国、日本等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3开放经济中的金融危机:

超经济周期和超前性危机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的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以国际收支出现赤字为##特征的金融危机,危机发生国出口量下降金融或者资金外逃,导致国际收支逆转,传导为本国货币贬值并引起连锁反响;

二是“日本式〞金融危机,即由于资产价格泡沫化以与随后的泡沫破裂所带来的金融危机。

前者与国际最后贷款人有关,后者源于虚拟经济泡沫。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国际金融危机具有了超周期性和超前性,金融危机开始脱离经济周期,具有了独立性,主要特点是由金融领域传递到实体经济。

经过1929年大危机后,伴随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各国开始强调政府干预,经济危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确切说是经济危机

的周期波段得到延长。

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调整和恢复,延缓或化解了经济危机。

这一阶段,金融危机大多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而在兴旺国家那么较少出现。

如:

拉美债务危机前的1974-1980年,拉美经济年均增长5.1%,其中墨西哥、巴西分别达到6.3%和6.1%;

日本泡沫破灭前的1987-1990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比20世纪80年代初高近2个百分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前8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都高达8%~9%。

而欧洲的法、德、意、英等国很少发生经济危机,即便发生,也是局部的,不会引发全局性的混乱和社会动荡。

4次贷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体系不可持续,引发双重问题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出现了新动向:

一是危机发生在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美国,与前一阶段主要发生在新兴经济体的危机不同;

二是既有国际收支因素,也有“日本式〞经济泡沫因素,是两种形式的综合。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没有选择西方国家所希望的经济开展方式〔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并建立现代的、监管良好、有竞争力的金融市场〕,而是选择了低汇率、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和大规模积累外汇储藏的方式。

国际经济体系进一步演变成“布雷顿森林第二体系〞:

美国从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国家进口大量的商品,并从石油生产国进口大量的石油与石油产品,美国对上述出口国长期存在贸易融赤字;

亚洲国家货币尽可能盯住美元或者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低水平,大量购置美元债券等金融产品来消化不断增长的美元储藏。

美国负责发行债券,亚洲国家负责用外汇购置债券。

随着美国对外负债的积累,债权国总有一天会对美元失去信心,美元终将贬值,美国金融市场长期利率上升,迫使美国消费者改变借贷消费的模式。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危机并没有以美元贬值,而是以美国金融产品即次贷泡沫破裂的形式爆发出来。

二百年来全球主要四次金融危机的比拟

原因:

(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对1929—1933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和伯南克的观点。

凯恩斯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解释是总需求不足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总需求不足的原因那么来自人们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导致的自发消费不足和人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所导致的投资需求不足。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那么将..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变化,即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由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货币供给的不足所引起。

伯南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进展了解释,他认为总需求不足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对于需求不足的原因,伯南克从货币因素和非货币因素两个方面给出了解释,一方面是一战后重新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先天不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使古典金本位制时期稳定的汇率根底不复存在,各国竞相采用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来增加本国的就业和经济实力,这种状况造成了世界X围内的通货紧缩,从而引起了总需求的下降;

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内的银行业恐慌和企业不景气等问题的存在缩减了信贷业务,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

(二)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990年,日本的金融危机使日本陷进了萧条时代,至今尚无重大起色。

日本之所以爆发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理论界争论颇多,但一致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迎来了二战后的第二次持续高速增长期,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和乐观情绪导致过度投资,如从1987年到1991年,企业设备投资每年增长10%,5年问共增长60%。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形成泡沫。

其次是“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为防止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扩X的货币政策,其在1987到1990年问每年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根本都达到了10%,这给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各种衍生品种类繁杂。

与金融自由化进程相比,金融监管部门那么相对滞后,这也给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了隐患。

(三)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解释,余永定(2007)以泰国为例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他认为泰国本国货币相对日元的大幅升值、工资增长迅速和资本流人对非贸易品价格的抬高等原因使泰国的对外出口大幅下滑。

面对着泰国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国际投资者对泰国丧失了信心,外资大规模撤离,造成了泰国的金融危机。

##X(2007)那么认为亚洲国家外汇储藏的不足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他将一段时问内(例如6个月)进口所需的外汇、到期的外债数量和外商的证券投资三项之和与外汇储藏的比例称为LL比例,如果LL比例较高,那么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如在1996年和1997年的时候,泰国短期外债还没有加上进口的需求就已经超过外汇储藏;

而在1997年,韩国的LL比例超过500%,也就是说韩国能够撤离的外资是外汇储藏的5倍以上。

综合来看,本币高估、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汇率政策缺乏灵活、金融体系脆弱、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外汇储藏过低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

(四)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学术界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的探讨有很多,我们给出有代表性的三种解释。

索罗斯认为次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

以抵押品价值变动为根底的信贷状况循环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发生、政府对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不恰当的救助导致了道德风险的滋生以与虚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金融创新产品的复杂程度使得监管机构和评级机构把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任拱手让于金融机构自身。

RicardoJ.Caballem和EmmlFarhi(2008)将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全球经济失衡。

他认为,亚洲国家与石油输出组织国家通过大量顺差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但在这些国家内部缺乏较好的投资品,进而大量美元流入美国国内,推动了美国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产泡沫。

美国利率的上升,刺破了资产价格泡沫,爆发了金融危机。

X明(2008)认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联储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与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藏资金的流入营造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持续低利率环境,导致房价上涨并形成房价将会持续上涨的预期,监管缺位下的金融机构将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包装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产品(MBS、CDO),并在全球X围内对机构投资者公开销售。

经济指标波动情况:

(一)金融危机爆发前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比拟

图1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年末平均值)(T一4=1000)与金融危机

注:

(1)横坐标T代表危机爆发年份,4、3、2、1分别代表危机爆发前4年、

3年、2年和..1年。

资料来源:

各国国家统计局。

图1中给出了四次金融危机爆发前4年各国的房地产真实价格指数,图中T代表金融危机爆发的年份,时期4、3、2、1分别代表金融危机爆发前4年、前3年、前2年和前1年的房地产真实价格指数。

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金融危机前..1年或前2年都出现了房地

产真实价格指数的明显变动。

例如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前1年(2006年)房地产价格指数开始呈下行趋势,从2006年..8月到..2007年底,反映美国20个主要城市房价变动的S&

PCaseShiller下降了将近20点。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与以往金融危机相比,美国次贷危机前期,房地产价格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较晚,根本上开始于金融危机爆发前1年的晚期,而日本、韩国、印尼等国那么在金融危机爆发前4年,房地产价格指数就开始呈持续下降趋势,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房地产价格指数那么从前2年开始明显波动。

上述分析可知,每次金融危机前真实房地产价格必然呈下降趋势,但在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时期,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变化与先前的金融危机相比略显滞后。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真实股票价格指数比拟

图2真实股票价格指数(年末平均值)(T一4=100)与金融危机

横坐标T代表危机爆发年份,4、3、2、1分别代表危机爆发前4年、

前3年、前2年和前1年。

各国国家统计局雅虎财经:

//finance..

图2给出了四次金融危机爆发前4年各国真实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

由图可知,从T一4期开始,各个国家的真实股票价格指数都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在金融危机前一年,各个国家的真实股票价格指数的增长趋势停止并呈现陡然下降的趋势。

相比而言,美国1929~1933年金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印尼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前一年真实股票价格指数下降趋势更加严重。

对此,我们有如下结论:

(1)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真实股票价格指数的反响与以往金融危机相比具有极大相似性,都是在T一1时期明显下降;

〔2〕股市只是在金融危机即将爆发时才出现明显波动,而房价根本上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4年或前3年就开始出现预警,因此,以房价变动来判断金融危机的爆发将更加有效。

 

(三)危机爆发前GDP增长指数变化情况比拟

图3GDP指数变动情况(T一4=100)与金融危机..

(1)横坐标T代表危机爆发年份,4、3、2、1分别代表危机爆发前4年、前3年、前2年和前1年;

(2)年美国金融危机时的GDP用当时工业总产值代替。

图3中给出了这四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GDP增长的指数形式。

由图3可知,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各个国家的GDP增长指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

比照各个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前GDP的波动情况可知,从金融危机爆发前T一4期开始到金融危机爆发时刻,日本、印尼、泰国和韩国等国家的GDP增长指数呈下降趋势并且波动剧烈,与这些国家相比,美国1929年金融危机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期,GDP增长指数变动相对缓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由于美国经济结构完善,市场本身在金融危机时自我调控的能力较强,再加上其对金融危机反响迅速,因此美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其GDP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其他国家,其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也强于其他国家。

(四)危机爆发前经常项目逆差情况比拟

图4经常项目占GDP比例与金融危机具有调节作用

(1)横坐标T代表危机爆发年份,4、3、2、1分别代表危机爆发前4年、前3年、

前2年和前1年。

图4给出了四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从T一4期到危机爆发时刻的各国家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情况,由于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和日本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伴随经常项目的大量逆差,因此图中对这两次金融危机的经常项目赤字情况没有涉与,为增加样本容量,此处将经常项目逆差较大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引入分析对象。

通过已有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爆发的前4年,经常项目逆差根本上都在高位运行,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达到顶峰,但当金融危机爆发时,往往经常项目赤字都迅速降低。

对此,有如下结论:

经常项目赤字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充分条件,经常项目赤字的积累加速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而金融危机对经常项目赤字具有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使经常项目赤字得到短暂的调整。

经济指标恢复时间:

(一)房地产市场恢复时间情况

图5金融危机后房地产市场恢复情况(注:

美国次贷危机尚未完毕)

BIS.

图5给出了金融危机后各国房地产价格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所需时间。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年来主要金融危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恢复到危机前的时间大约需要6年。

日本从1992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房价一直低迷,尚未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后,房地产价格一直持续了7年才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大局部国家的房地产价格迅速恢复,平均3年左右就恢复到了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价格复苏所需时间较短,大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而兴旺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价格恢复那么需要较长时间。

美国次贷危机虽尚未完毕,但房地产价格复苏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二)股票市场恢复时间情况

图6给出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股票市场的恢复情况。

由图可知,百年来主要金融危机爆发后股票价格水平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

日本股票市场的恢复大约用了3年时间,美国1929年股票市场的恢复大约用了4年时间。

相比之下,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股票价格恢复时间较长,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大约用了5年时间股票市场才得以恢复。

由此可知,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爆发后,股票市场恢复的时间要大于历史平均水平,也大于兴旺国家金融危机后股票市场复苏所需时间。

究其原因,可能是兴旺国家的股票市场功能完善,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本市场,而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那么更多赋予了投机的含义。

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后股票市场恢复的时间要短于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恢复的时间。

图6金融危机后股票市场恢复情况(注:

作者根据ReinhartCarmenM,KennethSRogoff(2008)资料整理

(三)人均GDP恢复时间情况

图7金融危机后人均GDP恢复情况(注:

CarmenMReinhart,KennethSRogoff(2008).

图7给出了各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人均GDP水平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所需时间的比拟。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均GDP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需时间大约为4年,相比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各国家来说时间较长,也高出历史平均水平的1.9年。

1929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大多数国家人均..GDP的恢复时间都较短,大约为1.5年。

由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爆发后,人均GDP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所需时间呈不断下降趋势,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人均GDP水平也将很快恢复。

结论:

(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模式与先前金融危机并无显著差异

美国次贷危机虽然在爆发原因上与原来的金融危机存在着不同,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上如房地产价格波动、股票价格波动、GDP波动和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等方面与先前的金融危机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

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各项经济指标的波动幅度不同,但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4年内出现了显著的经济指标下降的情况。

(二)金融危机大多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

通过对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拟可知,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是发生在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

如日本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前都是本国GDP增长迅速阶段,美国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爆发前也大约经历了6年左右的快速增长。

经济快速增长使投资者盲目乐观,容易产生投资的冲动,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极易爆发。

(三)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

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2O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是由大规模的资本流动突然逆转引起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极大动荡,从而成为金融危机的源头。

在资本账户自由化成为潮流的今天,如何对大规模的资本流动进展有效监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

(四)各国摆脱金融危机的模式不同

各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恢复时问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主要是各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反响能力和所采取的对策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那些反响灵敏、对策得力的国家在经济恢复上表现出了较快的趋势,反映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上。

因此,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已经成为各国能否快速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启示

影响:

金融危机始于美国,因此美国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是首当其冲。

首先是美国华尔街投行时代的完毕,五大投行处境惨淡,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轰然倒塌、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行转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这些都标志着一个高杠杆金融时代的完毕;

其次是美国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在雷曼公司提交破产申请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并将引发经济持续衰退和动荡。

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带来巨大影响,也使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倒退,尤其是日本、欧盟等国的经济都受到沉重打击。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我国的对外贸易下降。

国家发改委主任X平表示,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回洛较快,投资增长有所放慢。

进口、出口增长速度分别从2008年9月份的21.3%和21.5%、l0月份的15.6%和..19.2%,转为11月份分别下降17.9%和2.2%。

在##、##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

长久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目前对外贸易下降而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形下,势必导致经济的增速放缓,主要表达在工业生产显著放缓,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

房地产和汽车市场低迷,消费热点降温.。

(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和就业势必受到影响。

全国财收入2008年上半年增长33.3%,三季度增长10.5%。

而四季度那么出现负增长。

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2008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人学生,预计将产生上千万的大学生待就业。

(三)对我国在国外的金融资产的安全性产牛影响。

我同外汇储藏、金融机构、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主要是投向债券,美国这些金融机构一旦破产,其债券与其他投资品的价值就急速下滑,市场风险极大。

例如中国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累计持有次级债额度近120亿美元,目前均已按30%一4O%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中国外汇储藏也有很大一局部投向了美国国债,这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四)对海外“热钱〞的存量、增量、流向产生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收紧,会对我国股市中海外..“热钱〞的存量、增量、流向产生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股市的走向。

在国际X围内出现持续信贷收缩的条件下,局部“热钱〞可能被迫退出中市场,从而对资本市场构成资金面的压力。

启示: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各国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以应对这场自二战以来的最严重的危机。

在共同抵御危机的根底上,各国也针对本国形势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遏制本国经济的下滑。

例如美国制定..7000亿美元的政府救市法案,而我国也适时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