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29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

8、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

直到今天,人格研究史已再次证明奥尔波特的这种直觉是有效的,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解中,“自我”起着一个核心的作用。

(三)人格的常规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

常规研究法(nomotheticapproach):

把所有被试都归并到研究者事先设计好的分类中而进行的研究。

特殊规律研究法(idiograph-icapproach):

是指对一个特定的人所进行的研究。

认为了解一个具体的人的人格特质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他本人的材料,如日记、自传、书信或谈话记录等。

(四)健康的成人人格

奥尔波特并不是个心理治疗家,但分极力主张健康的成人人格原则上不能由动物、儿童、神经症的研究引申而来,因为两者的动机不同,神经症在于动机的过去,而健康人格则在于未来。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capacityforselfextension);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三、评价

贡献:

1、解决心理学长期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

2、创立了动机功能的自主理论;

3、率先摆脱了精神分析论者的病态取向,而企图建立常态人格理论的做法;

4、他的纸笔测验对“支配-顺从”和价值类型进行的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局限:

1、强调个体研究而非寻求普遍规律;

2、奥尔波特的理论不易进行实证性研究;

3、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

4、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以损失潜意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意识层面,注重内部原因而忽视了外部作用;

第二节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论体系

卡特尔大部分工作的中心目标是要发现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人格特质,采用的是一种复杂的统计技术—因素分析。

(一)、因素分析及实例其简单说明

因素分析的基本要点是相关的概念,根据各测验间的相关可以提出这样假设:

1、两个测验若测得为同一种能力,则会有较高的相关;

2、两个测验相关程度表明所测的两种内容的类似程度;

六个测验的因素负荷:

焦虑(Ⅰ)和智慧(Ⅱ)

(二)、因素分析的材料来源

分为三种:

生活记录材料(L-data)、问卷材料(Q-data)和客观测试材料(T-data)。

(三)、特质分类

1、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uniquetraits):

某个人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commontraits):

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具有的特质。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traits):

“只是特质原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只是表现了许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聚集在一起而已。

根源特质(sourcetraits):

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根源特质控制着表面特质聚集的变量,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且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的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

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必须通过表面特质的中介,通过因素分析法才能发现。

例如:

独立、坚韧和大胆等特质都可以在个体身上直接表现出来,并能直接观察到,它们都是表面特质。

通过因素分析,这些表面特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通过因素分析可得出它们的共同根源特质—“自主性”。

3、动力特质(dynamictraits)

卡特尔提出三种主要的动力特质:

能、外能和辅助。

能(erg):

可以把卡特尔的能看作是本能的同义词,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其相似。

外能(metaerg):

也是一种动力性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及外界因素,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又可以分为情操和态度,态度比情操更具特异性。

能与外能的区别主要是来源不同,两者都是趋向于事物的动机性倾向,但前者为先天,后者为习得。

辅助(subsidization):

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辅助,情操是能的辅助者,态度是情操的辅助者。

(四)人格的发展

关于人格的成长和发展,卡特尔注重两大问题,即人格的决定因素和结构特质的发展形态。

强调人格发展受遗传和环境两者相互作用。

但他的理论的独到之处是对于每种特质都努力找到遗传及其特殊环境的影响程度。

卡特尔认为,特质发展涉及三种学习类型: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整合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中,个体建立起旧反应与新刺激间的联结。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是学习执行一种能产生强化的反应,个体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活动的。

整合学习则是在学习一套有层次组织的反应或反应的结合,给人最大的满足。

卡特尔还认为一种特质由环境和遗传的影响共同决定,从而创立“多重抽象方差分析法”(MAVA),遗传和环境造成的差异成负相关。

三、对卡特尔特质因素论的评价

贡献:

1、在因素分析过程中得出了许多特质因素;

2、在研究中兼顾存在于个体与环境中的行为因素;

1、卡特尔发现神经质退化因素中的遗传成分却很少;

2、因素分析法中假定变量间成线性关系,而实际中变量可能成曲线关系;

3、有些行为来自两个变量,变量间的关系是乘倍而非加成的。

第三节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

Ø

H.艾森克一直致力于揭示人格特质的潜在结构。

他从传统的特质理论出发,将因素分析方法和经典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相结合,长期致力于人格“类型”及特质的基本数量的研究,同时将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类型理论。

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neuroticism)、内外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以及精神质(psychoticism)三维特征的理论。

一、H.艾森克其人

艾森克(HansJ.Eysenck,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

1916年3月4日生于德国柏林

1934年全家迁至英国

1935年被伦敦大学录取,在西里尔·

巴特教授门下攻读心理学

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

1939年首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1940年获博士学位

二战期间,他曾以心理学家身份任职于弥尔山急救医院

1945年任伦敦莫兹利医院专职心理学家

1949首次出版了书籍《性格诸向度》

1955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并兼任莫兹利和贝思莱姆皇家医院心理学专家

在莫兹利医院建立了全英最主要的临床心理学部门

1997年病逝于英国伦敦

主要著作:

《人格的维度》(1947)

《人格的科学研究》(1952)

《人的人格结构》(1953)

《政治心理学》(1954)

《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1957)

《变态心理学手册》(1960)

《人格测量》(1976)

《智力的模型》(1982)

二、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体系

(一)人格等级模式

在研究策略方面,艾森克将人格要素分解成能够按等级排列的各种单元(见图1)。

该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特殊反应水平,其中包括特殊行为反应在内。

(1)艾森克人格等级模式

(补)对图1的说明: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属于层次性质的,它包括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称为人格层次模型[2]。

特殊反应(specificresponse,简称SR)是个体对一次实验中的反应或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应,这种反应见到过一次,可能是个体的特征,也可能不是个体的特征[2]。

习惯反应(habitualresponse,简称HR)是在相同环境中导致再次发生的特定反应[2]。

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将类型水平分为三个维度:

1、内外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

外倾的人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爱交际、渴求刺激、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的特点[2]。

内倾的人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很少发脾气等特点[2]。

艾森克认为,外倾的人和内倾的人不仅在使用术语方面不相同,而且其生理构造也不一样.在他看来,当处于无刺激﹑休息状态时,外倾和内倾的人有着不同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

外倾的人一般比内倾的人有着更低的皮层唤醒水平.外倾者寻求高度唤醒的社会行为。

内外倾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见黑板图)[2]

2、神经质(neuroticism)

艾森克模式中的第二个基本维度是神经质,这一维度表明人格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

在该维度上得高分的人“情感的易变性是外显的﹑反应过敏的,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在情感经历之后较难面对正常的情景”[1]。

这种人表现为高焦虑,喜怒无常,容易激动[2]。

得分较低的人容易恢复平静,这种人不容易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控制[2]。

3、精神质(psychoticism)

从正常范围过度到极度不正常范围。

它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该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往往被看成是“自我为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且通常不关心别人的权利和福利”(Eysenck,1982)。

低分者则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

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为明显程度,则容易导致行为异常。

(二)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

*按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假设,艾森克提出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是他认为只有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艾森克及其一些同事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

(1)内外倾(以前称为I因素,后来改称E因素)是人格的第三种因素,它与神经质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与精神质也可能有关系.

(2)智能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与前面的三个因素有极为复杂的关系.此外保守是第五个人格因素.守旧性和激进主义是相对的同一维度.因此每一个人都可定位于多维空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

(3)不论是用因素分析或其他类似的数学分析,不论所分析的是什么材料:

问卷﹑评定抑或客观人格测量,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4)这些因素的个人记分的分配并不表明符合传统精神疾病常用的诊断概念.全部分配都是连续的.因素的记分比传统的精神病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

(5)一般来说,一个病人常有数种高分的记录,这说明传统的做法即把一个病人只塞到一种兵种或诊断并不合适.病人的实际情况是处于多种状态的.

(6)传统所称的许多症状很少是单义的,实际上某些症状如抑郁在几种因素方面都有同样高的负荷.

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⑴情绪不良是高度神经质和高度内倾的结合;

各种类型的精神病态人格是高度外倾和高度神经质的结合。

⑵精神病并不是神经症的严重化,两者的发展不是同一方向的。

艾森克以内外倾、神经质与精神质三种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三)、人格结构

艾森克以神经活动中的兴奋—抑制过程为基础构建各水平的人格层次结构。

如下图就是他对人格结构的主要观点:

人格的结构主要包括人格的行为方式(如:

行为外倾)和人格的体质方面(如:

体质外倾)。

行为外倾可以通过量表如EPQ或MPI(MandsleyPersonalityinventory)等进行测定。

体质外倾则可以在各种程度上采用实验测得。

三、对艾森克理论的评价

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不仅为实验所证实,也得到数学统计和行为观察的证明,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

他提出人格就可分解为有据可查﹑有数可记的要素,解决了心理学家多年以来一直探讨而难以确定的问题。

尽管人格的生物倾向性仍是他理论的主要方面,但是他并没有排除环境的作用。

*人格的五因素结构

不难看出,无论是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论还是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关于用以说明所有人格特质维度的数量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或许永远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在最近,研究者们在人格因素分析研究中注意到了一种惊人的一致性结果:

一些使用不同人格材料的调查小组重复性地找到了五种基本人格维度的证据。

*表五种一般的人格因素

局限性:

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与传统的特质理论都是一买相承的。

传统特质论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人格类型理论也在所难免。

第四节关于特质论的争议与评价

一、对特质方法的批评

代表人物:

W.米歇尔

争论一:

特质测验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

是否是人格和情景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

注意考察特质、情景及行为三者之间关系的方法,叫“人格-情景并重法”。

争论的焦点还集中在使用人格特质分数预测行为的效度问题上。

争论二:

跨情景的一致性缺失

对这种跨情景一致性的证据,米歇尔也提出了质疑。

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以某种类型的情景或角色来看待别人,可是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是情景而不是人本身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如:

首因效应)

二、为人格特质论辩护

对米歇尔的批评的反驳集中围绕着两个问题:

其一是行为和特质的测量方式问题;

其二是这些特质所结实的变异百分比的重要性问题。

(一)材料收集(行为的测量)

S.艾普斯坦(SeymourEpstein)

艾普斯坦指出,研究者们之所以没能够找到人格特质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测量行为。

艾普斯坦建议研究者们要广泛收集材料,这样才能更好的测量行为。

(二)有关特质的证实

人格特质测验之所以经常停留在0.3~0.4的水平,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研究者们考察的是一些错误的特质。

(三)10%变异的重要性

对人格的最后一种争论是关于0.3-0.4相关系数的意义。

人格系数能解释10%行为变异。

三、对特质理论的简要评价

优点:

激发了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测量个体差异的更好更京戏的方法[2]。

人格特质论关注的焦点是行为的描述或干预,而不是行为的改变或发展,这使特质论有了特殊的优势。

特质法减少了其他方法因使用模糊材料而带来的偏见和主观性。

特质法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引起了对数据累加问题的关注和对相关特质的确认[2]

缺点:

特质论一般都没有对特质的形成过程作出解释,也没有解释它们对那些获得极端分数的人有何益处。

特质理论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

(二)、华生的基本主张

1、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个体行为而非意识;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客观观察与测量而非主观内省;

3、心理学研究目的在于预测、控制行为;

4、环境是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控制环境因素即可改造人的行为;

5、由动物行为研究获得的原理原则可用于解释人的行为。

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

“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就敢担保任意挑选其中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及其祖祖先的种族如何,都可把他们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

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

¡

±

(Watson,1930年)

(三)、对人格及行为的解释

1、情绪

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而已,可用客观的刺激情境、外显的身体反应及内脏变化来解释,如恐惧—无声和突然失去支持,愤怒—身体运动受阻,爱—抚摸皮肤、摇动和轻拍。

2、思维

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一连串的S—R,思维也是一连串的S—R,包含外显言语中学会的肌肉习惯,借助手势、皱眉、耸肩等为中介,从而把对情境的外显反应象征化。

3、人格

人格是习惯的综合,而习惯则是反应的综合,是我们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格

1、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斯金纳箱”,反应概率,学习即是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2、对人格的解释

人格就是通过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三)、强化

1、定义:

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2、类型:

正强化、负强化;

按间隔时间和频次分为:

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3、强化物的来源:

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

4、强化的安排

定比率强化方式(fixedratioreinforcementschedule)

定时距强化方式(fixedintervalreinforcementschedule)

变时距强化方式(variableintervalreinforcementschedule)

变比率强化方式(variableratioreinforcementschedule)

操作反应的最佳强化安排:

最初使用连续强化,然后是固定时间间隔的强化,最后是变化比率强化。

(四)、消退

对待不期望的行为的合适方法是消退,而不是惩罚。

(五)、自然恢复

(六)、类化

又称泛化、概括化,指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个体可能不反对条件刺激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且对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它刺激也作出相应的反应。

(七)、分化

又称辨别化,指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许多人格特征都与分化有关,合适时间和情境下做出合适的行为反应,“有分寸,机智”等。

(八)、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三、多拉德与米勒的刺激-反应学习论

(二)、理论观点

1、学习的四个要素:

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什么是学习;

3、精神现象与学习的关系;

(1)、恐惧

(2)、语言与二级泛化

(3)、冲突

冲突类型:

移置作用、挫折和攻击

4、潜意识、神经症和精神治疗

5、童年时代的四个关键训练期

四、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行为预测理论

一种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

(即多大的成功率)

行为潜势BP=f(预期E×

强化效价RV)

1、行为潜势(BehaviorPotentia,BP)

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预期(Expectancy,E)

表示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择了某种行为,它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即他自己在该情境下做出该行为会等到该结果有多大把握。

分为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

3、强化的效价(ReinforceValue,RV)

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

4、心理情境

(三)、控制点的人格理论

问题解决类化的预期:

人们在追求目标地过程中,基于各自面临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如何对情境作出最佳时期建构的类化的预期或态度。

其中人际信赖、利已倾向、内外控等方面的类化预期是比较常见的部分。

控制点(locusofcontrol)即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所得报酬间的关系所持的一种信念。

“当受试者知觉到某项强化跟随他的某些行动之后而来,但又非全凭其行为而定时,在我们的文化中,会将它们视为运气、

机会或命运的结果或在其他有力的控制之下,或无法预测一因为周遭有许多复杂的力量。

当一个人对条件做上述解释时,我们称之为外控的想法,如果个人将事件看成凭个人的行为或自己的特质而定时,则称为内控的想法。

(四)、适应不良与行为反应

认为一些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和适应性行为的学习十分重要。

人类存在六种心理需求:

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爱与情感、身体舒适。

行为适应不良可能的原因或表现类型:

低预期-高效价;

冲突;

缺乏能力;

不适当的最低目标水平;

无法区辨。

改变行为从两个方面:

个体的强化效价和行为预期。

五、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和社会认知论

(二)、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

1、概念:

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又称替代学习或模仿学习。

2、经典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1965年,66名4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

3、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

4、替代强化

影响我们是否将已经学会的行为的在同等的情境下表现出来。

树标兵立榜样杀一儆百

5、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颇丰。

(四)、交互作用论

个体、个体的行为和环境三个因素存在相互作用,每个成分都可以影响和改变其他成分并且这种影响极少是单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