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277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泸州市商务工作汇报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是扎实抓好外贸主体队伍的培育。

通过强化“点”对“点”的培训、上门培训、出口孵化等方式,新增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0户,新增出口零突破企业4户。

目前,全市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已达108户,四县三区均实现出口业绩,特别是叙永县实现外贸出口多年为零的历史性突破;

二是扎实抓好进出口平台的搭建。

充分利用商务系统的组织优势与网络优势,有针对性地组织我市50余户企业分别参加“广交会”、“昆交会”、“通用跨国采购会”、“波兰国际博览会”及“第七届西博会”等国内国际重要展会,为企业推出产品、推出品牌及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创造条件和机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七届西博会”期间,通过省厅的促成,成功举办了“泸州-俄罗斯经贸合作洽谈会”,为“泸洲造”产品开拓俄罗斯市场奠定一定基础;

三是扎实抓好企业进出口关键环节的跟进与协调。

主动配合国税、检验检疫、海关、银行等部门,积极实施“大通关”工程,在此基础上,争取市政府支持,建立了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由商务、财政、国税、外管、检验检疫、海关、口岸、国资等八个部门分别联系一户重点出口企业,并设立重点出口企业联系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实行定期召集制度。

通过努力,切实帮助解决了部分企业出口退税遗留问题、我市冻猪肉恢复出口准备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外汇核销单和原产地证申领等问题,发挥了商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

四是扎实抓好各项商务政策的争取与引导。

紧紧盯住“西部外经贸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出口系数补贴”、“出口孵化补助”等鼓励政策,及时研究政策、学习政策和解读政策,站在企业的角度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项目与落实项目。

长沱活塞环、四川维城磁能等22户企业共34个项目获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59.9万元;

审核下达西部外经贸发展资金项目4个,金额18.5万元。

(二)着力项目“落地”,抓好外商投资促进工作

围绕外商投资促进,着力在“落地”二字上狠抓落实。

一是切实做好我市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外资引进工作。

围绕煤、电、化、路、港综合开发,围绕化工、机械、酒业、港口物流等四大产业,突出做好泸天化、川天华、泸州北方、长江起重机、邦力重机、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外商投资促进工作。

先后主动联系并促成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美国特雷克斯公司、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等到泸投资洽谈。

且沃尔玛公司投资设立连锁店、日本三菱商事与泸天化股份公司合作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展良好。

二是切实做好在谈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实。

安排专人、明确责任,项目不落地不撤兵,狠抓在谈重点项目不放松。

促成了泸州新希望饲料、泸州利茹制衣、泸州市港龙置业落户泸州;

促成了赫克力士天普化工、合江瑞安水泥、锐佳科技陶瓷、泸州科氏沥青等四户企业的股份转让和增资工作;

目前,正在全力跟踪服务香港汇日集团及印尼金光纸业集团的在泸投资项目。

三是切实抓好外商投资促进机制建设。

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泸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商投资企业从申报、设立、审批、经营等的全过程作出明确规定,使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其次,外商投资促进信息平台建设已具雏形,成为我市对外引资的一个重要窗口;

再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三)着力推进外派劳务,拓展外经合作领域

围绕拓展外经合作领域,着力在“培训”二字上狠抓落实。

一是狠抓外派劳务培训工作。

把“培训”作为深化外派劳务工作的“牛鼻子”,作为外经和外派劳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经费上予以保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牵头举办外派劳务专门培训班3期,培训劳务人员430人次;

与市劳务开发办联合制订《市级外派劳务基地暂行管理办法》,初步建成护士、石化安装、服务人员、电子机械、建筑、缝纫、医疗美容、厨师等专业的8个市级外派劳务培训基地。

同时,力推泸州医学院卫生学校的护士外派劳务基地成为省级护士出国劳务培训基地。

二是狠抓外经合作领域拓展。

初步建成省级外派劳务基地县一个(泸县);

外派工种不断扩大,在巩固传统建筑工、厨师、渔工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外派工种的技术层次与专业化水平,石化安装、钻探工、驾驶员、护士出国劳务有了新突破,出国劳务的国家由去年的10个拓展为20个;

高度重视外派劳务优质订单的争取工作,与近6户“中”字号外经企业初步建立起长期协作关系;

高度重视外派劳务纠纷的防范与化解工作,制发《境外突发劳务纠纷应急处理办法》。

三是初步建成外派劳务基地“借船出海”的机制,积极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组织申办外经权。

今年,继泸天化、市一建司取得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泸县建筑安装总公司成为商务部批准的我市第三户对外承包工程外经企业。

四是加快“走出去”步伐。

通过宣传引导,市一建司在哈萨克斯坦签下合同金额为1260万美元的承包工程项目,已完成营业额560万美元,是我市目前最大的一项对外承包工程;

纳溪一业主在缅甸投资建设炼钢厂,已完成投资380万美元,年产5万吨,已投产2万吨,这是我市目前在境外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

(四)着力统筹城乡市场,开创流通业发展新格局

围绕开创流通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在“统筹”二字上狠抓落实。

一是探索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促进新农村建设。

集中力量,扎扎实实抓好“两大工程”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工程。

通过抓试点、抓培训、抓机制、抓宣传、抓督查、抓创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得到市上高度重视和省厅充分肯定,全市已建成标准化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农资农家店280家;

代市政府起草的《关于切实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即将下发;

通过抓调研、抓规范、抓服务,“双百市场工程”即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连锁经营开始起步,申报了1户国家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试点,申报了1户省级试点(古蔺下桥农贸市场),有10户企业申报为省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试点。

二是探索城市商业网络的构建,促进城乡统筹。

启动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制定《泸州市市级商业示范社区评价标准》,力争年内建成2-5家市级“双进”工程示范社区,已向省厅报送省级示范社区一个(刺园路社区);

着手编制我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为统筹城乡市场,推动城乡市场健康发展,代市政府起草的《关于加强泸州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已正式出台,《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代拟稿已报市政府。

三是探索市场运行监测体系的构建,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率先开通城市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初步完成“重要生产资料”及“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的建设,加强对市场供求信号的动态监测、分析与把握。

其次,草拟《泸州市市场运行监测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泸州市监测样本企业报送考核办法》,用机制保证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转。

四是加强特殊行业管理与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酒类行业管理。

制定《重点酒类企业联系制度》;

开展《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的专门培训,全面实施“备案登记制”和“随附单制”;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加我市白酒鉴评会,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全国糖酒交易会、西博会等会展,着力推进泸州酒业发展区建设的服务。

进一步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全面实施“放心肉”工程。

建成生猪定点屠宰厂(场)121个,城市屠宰厂(场)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目前,已在全市开展集中打击“注水猪”专项行动,正在着手进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等级资质认定工作,努力提高屠宰企业标准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二手车交易、拍卖、典当、茧丝绸等我市特许经营行业的整顿和规范。

五是打造活动品牌,促进消费增长。

元旦、春节期间,圆满完成“2006四川·

泸州迎春购物月”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与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首届烹饪技术大赛,组织近130名选手参赛,被业界誉为“我市餐饮界的一大盛会”。

三、今年工作的几个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的商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狠抓目标考核

建立健全商务系统目标考核机制。

一是在局机关,制定《泸州市商务局机关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工作月推进表》等目标考核制度,让每个科室、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责任。

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内部所有科室进行拉通站队排位,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培养、使用与激励相挂钩,奖惩逗硬。

二是在本系统,完善对区县、企业的目标考核机制,推行目标完成情况按月通报、季度小结、半年督察、年度考评制度,并要求各级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对照目标找问题、对照目标抓督查,努力做到用目标指导工作、用目标推进工作、用目标检验工作。

(二)狠抓机制建设

一是政策机制建设。

围绕外贸协作,实施“大通关”工程,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

围绕外商投资促进,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泸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围绕外派劳务拓展,制定出台《泸州市市级外派劳务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泸州市境外突发劳务纠纷应急处理办法》;

围绕商务流通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关于加强泸州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泸州市关于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切实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围绕市场运行监测与分析,制发《泸州市市场运行监测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围绕酒类行业监督管理,制定《泸州市重点酒类企业联系制度》。

二是管理机制建设。

修订和完善局机关党委工作、行政工作与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泸州市商务局行政效能监察重点事项试行办法》,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行政效能监察范围。

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理财,确保人性化管理与规范化运作。

(三)狠抓工作创新

注意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一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改版商务网站、搭建网上信息平台。

新网站7月份运行至今已有8000余人次登陆访问。

二是为解决内贸外贸两张皮问题,推动“四外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

将广交会、厦交会、糖酒交易会等重要展会,延伸为外商投资促进平台,把贸易促进与投资促进结合起来进行谋篇布局。

三是为解决工作合力的问题,推动扁平化组织的构建。

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成功完成“迎春购物月”、“泸州首届烹饪比赛”、“商务工作会”、“商务培训会”等大型商务活动;

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部门“一”对“一”联系重点出口企业的机制。

四是为解决统筹协调问题,推动机关月工作例会、区县局长联协会、重点部门情况通气会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四)狠抓队伍建设

一是狠抓机关队伍建设。

通过抓培训、抓培养、抓教育、抓监督,努力打造一支一流的工作队伍,努力做到既高标准严要求,又真诚关心热忱帮助。

通过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干部、大力支持干部职工参与各级各类培训、谋划探索干部轮岗交流、中层干部半年谈话等举措,实现机关队伍的优化与高效。

二是狠抓商务系统整体队伍建设。

“人才强商”是商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程,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分层次培训、现场培训、考察代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涉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商务行政工作者等的培训力度。

今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5期,组织外出参观考察70余次,参训人员近700名,努力实现了把重点酒类企业、重点外贸出口企业、重点流通企业、生猪定点屠宰场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者,市场运行监测系统监测人员及本系统商务行政人员全部轮训一遍的目标。

(五)狠抓商务调研

结合商务系统的实际设立了“泸州商务调研奖”,鼓励各区县、各部门、各企业积极参加调研工作。

一方面,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企业都应有调研课题与调研计划。

目前,已完成《泸州市“十五”对外贸易报告》、《创新泸州白酒产业的思考》、《泸州市茧丝绸生产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等多篇课题调研文章。

另一方面,注意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利用。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提出的建议,力求尽快解决、尽快转化、尽快落实。

“银企对接会”、“组建酒类行业协会”、“设立市级外派劳务基地”等大量举措,就是调研推动的直接结果。

四、后三个月的重点工作

商务工作线长、面广、量大,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及。

它从流通的角度切入生产、消费领域,经济运行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商务工作。

后三个月在统揽全局中重点突出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商务目标的督促检查工作。

根据“全市目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1-9月商务工作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距较大的区县和企业进行重点督促检查。

紧紧盯住省级目标、市级目标与部门目标不放松,力争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的商务目标任务。

(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商务部今年确定的一号工程,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四个难点。

一是要选准试点企业。

设立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进行双向选择。

把那些具备较强经济实力、配送能力、管理能力和真正想干实事的企业选为试点企业。

二是要大力探索“一网多用”。

充分释放农家店的“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功能,逐步扩展药品经营、烟草零售、科教文化用品下乡。

把农家店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

三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据测算,到乡村开店配送成本比在城市高出2成以上,在城市投资与在农村投资的毛利比约为3:

1。

因此,单凭市场化运作来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难度较大,还要依*政策的强力驱动。

各区县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出台与之配套的支持促进政策。

四是要加强运行监管。

坚持科学发展,力戒盲目扩张和滥竽充数。

把开办农家店进度、数量与农家店运行质量和农民满意程度,纳入工程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加强跟踪和后续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政策效果。

(三)“四外”联动

我们要用全局眼光审视泸州商务发展,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以吸引外资为重点,推进外贸、外资、外经、外事“四外联动”。

具体而言:

一是通过外商投资推动。

完善网上投资促进平台,完成外商投资协会换届,探索建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抓好沃尔玛、三菱商社、印尼金光纸业、香港汇日集团、凯华药业等项目的跟踪与落地工作,帮助赫克力士有限公司、长江起重机公司、锐佳科技陶瓷工业有限公司、维城磁能有限公司等外商投资企业着力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拉动外贸出口。

二是通过对外贸易推动。

把贸易伙伴变为合作伙伴,以商招商,带动外商投资。

召开两个会议,即银企协作座谈会和第二次重点出口企业联系部门联席会议;

组织好三个活动,即精心组织企业参加第100届广交会、第22届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美酒醉宝岛”等国内国外大型经贸活动,为企业扩大出口搭建平台;

三是通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

促成泸州医学院与成都天立宏科技公司建立护士外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开展第四期外派劳务专业培训,预计培训出国人员200人次;

积极推动到阿联酋、也门两批60人次的出国劳务;

组织参加京津川外派劳务对接会。

以对外承包工程为契机,带动我市成套设备、技术与材料的出口,带动外派劳务工作的开展;

四是通过外事平台推动。

充分利用各种外事活动平台,寻求新的对外合作渠道和贸易机会,形成以外事为平台,外资推动外贸、外经带动外贸、外贸促进外资与外经发展的协调发展机制。

(四)酒类产业管理

泸酒不仅是我市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我市的酒税占税收总额的近30%,创造就业岗位30000多个,并对广告、设计、包装、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加强对酒类产业的管理与引导:

一是建立和完善重点酒类企业联系制度。

加强与重点酒类企业的沟通联系,对重点酒类企业进行重点帮扶;

二是组建泸州酒类企业协会。

加强酒类企业的交流联系,发挥酒类行业自律作用,提升泸酒整体形象;

三是全面实施酒类“随附单”制度。

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保护名优产品;

四是研究制定促进酒类产业发展的意见。

从政策层面推动泸州酒业的做大做强与做优。

四、请求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外贸出口环境有待优化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外贸出口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十五”期间累计进出口23329万美元,占历史以来进出口总额28240万美元的82.6%,其中,出口16872万美元,占历史以来出口总额的84.5%。

但是,比起省内先进市州、甚至川南城市,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除了产业基础、产品结构、交通运输、信息化程度等等客观因素外,还反映在思想意识、服务效能等方面。

特别在服务效能方面,因为外贸出口工作牵涉众多职能部门,哪个环节有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出口。

近几年来,企业反映最多的,主要是个别直属部门,一是强调政策原则多,灵活解决问题少,凡事都依照法令法规,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二是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轮岗后,政策业务不熟悉,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影响企业办理程序化的手续,个别企业还因此来回跑几次;

三是部门领导人对涉及出口工作的具体科室重视不够,对科室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加强对企业服务问题上,强调不够;

四是个别区县职能部门,对外贸出口环节不了解,往往先入为主地对企业的出口持怀疑态度,导致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增加格外的麻烦和困难。

(二)流通业发展举步维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

商务部也提出了2006年进一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农贸市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培育”等一系列服务于“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全国各地掀起了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热潮,出台配套政策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省财政厅设立了内贸专项扶持金1500万元,用于流通业发展专项扶持发展资金。

宜宾、内江等周边城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为此,我局在代市政府起草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请求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泸州市流通业发展专项扶持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引导推动泸州市流通业的发展。

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扶持资金,那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培育”等举措将无力开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将举步维艰。

(三)工作缺乏主动权

我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接到企业反映时,只能进行协调,问题能否解决,没有主动权。

为此,建议:

恢复成立泸州市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对外开放协作机制,切实解决泸州对外开放软环境问题;

在适当时候,由市委领导主持召开一次涉外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座谈会,专门就如何扩大我市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贸易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达到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扩大出口的目的。

(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交通难

由于我市一些试点区县如古蔺、叙永等偏僻的边远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加之我市将在三年内建成近千家农家店,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乡级、村级农家店的指导,建设更符合规范、符合标准的农家店,恳请林书记帮助解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交通难的问题。

湖南祁阳县商务局2010年1-9月经济形势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9月,全县新批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14.29%,同比增长29.8%;

实际到位外资591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95.32%,同比增长22.1%。

内联引资21.06亿元,占年计划的100.28%,同比增长47.5%。

新拓展园区面积2平方公里,占年计划的100%。

新建标准厂房面积8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84.21%,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8个,占年计划的60%;

新增有加工贸易实绩企业4家,占年计划的133.33%;

提供劳动用工4660人,占年计划的66.57%;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5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67.65%,同比增长63.8%;

其中出口115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88.46%,同比增长69.4%;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占年计划的78.57%;

劳务外派256人,占年计划的91.43%,同比增长21.9%;

新核准境外企业1个,占年计划的100%,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75万美元,占年计划的78.95%。

二、主要特点

(一)内、外资到位形势较好。

由于祁阳海螺项目和湖南凯盛鞋业等重大项目投资带动,全县内、外资到位形势较好,合同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均已提前完成市定任务,其中实际到位外资和内联引资增幅和完成额均居全市第一。

(二)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1-9月,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150万美元,居全市第一,与去年同期增长63.8%。

(三)对接东盟初见成效。

祁阳金桥冶炼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投资创办了千山矿业冶炼合资公司,祁阳上字玻璃有限公司在越南河内市创办了长城实业公司,湖南天圣生物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企业签订了红薯粉丝贸易合同,湖南湘妹食品有限公司也计划开拓越南速冻食品市场。

(四)家电、汽摩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形势喜人。

1-9月,全县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5000台,总量排名全市第一位;

销售总额7500万元,同比增长174.5%,排名全市第一位;

财政已补35000台,补贴金额950万元。

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补贴11000台,销售金额2.2亿元,补贴金额1200万元。

举办了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启动仪式,现已备案家电以旧换新网点45家。

(五)商务行政执法稳步推进。

1-9月,对全县屠宰企业、农贸市场、超市肉品专柜、成品油市场、酒类市场等检查执法 

次,立案28件,结案28件,结案100%,查处没收白板肉、注水肉、带病肉600公斤,查处超范围经营成品油8起,无牌无证加油案件3起,查获无证经营酒类品种16起,未开具《酒类流通随附单》批发酒类违规行为9例,销售假冒伪劣高档白酒类商品案12例,查收高档假贵州茅台酒26瓶,假五粮液35瓶,假水井坊19瓶。

争创全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工作得到了市商务局、省商务厅的一致好评。

三、主要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