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 《孟子》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 《孟子》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 《孟子》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积累名句和文言词汇。
2.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
(学生回答)对,是揠苗助长。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
其实,很多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都来自这本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了解作者及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著有《孟子》一书。
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孟子》中的《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米粟(sù
) 亲戚(qi) 域(yù
)民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通假字]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一词多义]
利
[古今异义]
①三里之城(古义:
内城。
今义:
城市)
②池非不深也(古义:
护城河。
池塘)
③委而去之(古义: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④亲戚畔之(古义:
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学习新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步骤一: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3.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步骤二:
深入文本,品读赏析
1.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
最重要的是人和。
2.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
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
①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的角度);
②城高兵利粮足而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的角度)。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
4.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将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进行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
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推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步骤三:
拓展迁移,开阔思维
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取得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
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雪灾。
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四、课堂小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
“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同时也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文。
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
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认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呢?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从孟子与纵横家景春的对话中,看看他们对“大丈夫”的理解。
1.检测生字词
公孙衍(yǎn) 贫贱(jià
n) 丈夫之冠(guà
n)
不能淫(yí
n)往之女家(rǔ)妾妇之道(qiè
)
往之女家(同“汝”,你)
①得
②戒
③道
④居
①丈夫之冠也(古义:
对男子的通称。
已婚女子的配偶)
②父命之(古义:
教导、训诲。
生命;
命令)
③以顺为正者(古义:
准则,标准。
不偏斜,与“歪”相对)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①富贵不能淫(使……惑乱、迷惑)
②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动摇)
③威武不能屈(使……屈服)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三、学习新课《富贵不能淫》
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2.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
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3.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丈夫。
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1.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举例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人物形象。
富贵不能淫: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等;
贫贱不能移:
陶渊明、杜甫、朱自清等;
威武不能屈:
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等。
2.“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个时代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会因时代要求的不同,其内涵也各有侧重。
唐代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侧重于建功立业,元朝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侧重于民族气节,今天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侧重于社会责任与魄力。
但无论如何演变,大丈夫精神中的德行要求和社会责任感,却一直是这一精神的内核,也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颂的关键。
第三课时
有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但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因为环境只是外在因素,内因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造就人才?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畎亩(quǎn) 傅说(yuè
) 胶鬲(gé
曾益(zēng)拂士(bì
)忧患(huà
①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②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①发
②士
③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
指在国内。
进入)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
指在国外。
出去)
①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饥饿)
所以动心忍性(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
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
②动词作状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指在国外)
③名词作动词
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学习新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有何作用?
文章连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寒,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从正面论证了“生于忧患”,(或:
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一些磨炼)为下文进一步论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研读课文,了解思路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你能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吗?
先谈人,列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这是全文的重点;
后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最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结尾,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①总结全文,归纳主旨。
②照应题目,首尾呼应。
③强化情感,发人深思。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简要说明。
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先采用举例论证,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了“生于忧患”;
再采用道理论证,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
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磨炼的目的是什么?
思想——苦其心志;
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2.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示例:
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他强调艰难困苦的磨炼可以增长人的才能。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
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在任何时代都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想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其中“天将降大任”一段,对后世的有志之士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文章的论述,阐明了人必须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困难的处境中经受考验和磨炼,使身心更为坚强,能力有所提高,才有可能在机遇到来时,接受“大任”,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
同样的道理,国家也要经受内忧外患的考验,只有居安思危,时时保持警醒,警钟长鸣,不贪图享乐安逸,自强不息,才能强盛起来。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先从字音、词义等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对论证思路进行分析,对中心论点进行概括等,最后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进行体验和反思。
整体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学习也不是很吃力。
由于时间问题,只是匆忙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文言文翻译这个重要的环节有所疏忽,讲解不够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