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金岳霖先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岳霖先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求按段落思考。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的学生,也是金岳霖的学生,著名作家的汪曾祺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可以说是弟子眼中的老师。
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金先生的哪些事儿,写出了他的哪些特点?
(学生读书,5分钟)
3、分析归纳总结(10分钟)引入细节鉴赏的方法有什么样的特点?
如何来表现的?
(1)外貌:
古怪的样子
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
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
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
(1)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2)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
他身材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
(3)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
师:
请你在想象中体会一下“戴着呢帽,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的姿态”。
作者为什么对“脑袋总是微微仰着”这一姿态不厌其烦地强调了三次?
提示:
汪曾祺曾说,“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提示大家关注第2段第6行这句话:
“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大家用心去读读,看能读出点什么?
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金先生有疾患病痛,连走路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到处医治过但还是不大好,可见眼疾给他的苦痛是极深的。
但他并没有沉浸于自己的病痛而终日哀叹,甚至从未向人诉过病痛之苦,以至像汪曾祺这样的学生都不知道“他的眼睛有什么病”。
在病痛中真诚敬业,留下了总是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
汪曾祺先生在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并不太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病痛,而在67岁撰写此文的时候再回忆起恩师的这一姿态,一定是百感交集、心头温热的。
有赞美敬佩,也有愧疚自责。
但他的文字却是克制、平淡的,我们要学会体会平淡中的隽永和深味。
把自我放入文本的情境中去,我们透过有趣好笑的表象,看到了生命的苦痛,也看到了生命的坚韧执著。
这样的文本细读方法,我们可以概括为“设身处地去体验”,唤醒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我们体会到表象背后的真实。
大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去解读文本的其他地方,获得新的发现吗?
【追问】在具体的事件描写之前作这些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远近结合的观察手法写金先生的外貌的。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这是金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总体的肖像。
接着,作者写金先生常年戴帽,进屋也不脱下;
更奇怪的是他的眼镜镜片都不是一样的:
一片白,一片黑,以上是近观。
远观金先生却是一位身材高大,穿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西南联大的土路上。
这样一个很奇怪、很有意思的教授,很自然地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教学:
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穿红衣服的女同学回答)
幽默的问答(以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古怪的提问)
回答学生深浅不一的问题,有问必答
对话式教学(与王浩的随堂交流)(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觉得逻辑“很好玩”
得出“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的结论(文学沙龙《红楼梦》的交流)
扪虱而谈(不拘小节)(补充一:
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多变的,但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却是极度的自由。
由于政治的黑暗,知识分子心系朝廷却遭到了无情地屠杀,精神无所依托,于是他们回归自然,本真,形成一种名士风度:
放浪形骸,表现为饮酒、服药,不拘礼节,自由、率真,可谓真性情也。
)
【吃药可以长生,喝酒可以避祸】)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以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金先生“什么小说都看”,可见出业余生活丰富,兴趣广泛。
他说“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可见他不牵强附会,对专业理解严格,这出乎人意料但也恰特别值得赞赏。
金先生的独立精神和学术立场作者认为是值得推崇的。
追问:
“从脖颈捉出跳蚤捏在手指里看”,还原到生活情境中,你会为捉到了跳蚤而甚为得意的捏在手里看吗?
你会喜欢这样的人吗?
为什么阿Q身上捉出跳蚤来我们觉得恶心而金岳霖身上捉出跳蚤来我们就觉得率真可爱?
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
明确捉出跳蚤的根源是因为身处抗战期间,物质条件极为艰苦。
补充具体事例深化学生对“物质艰苦”的体验:
学生们几十人挤在铁皮屋顶、土坯墙的教室和宿舍里;
闻一多、华罗庚两家一度十几口人共居一室,中间用布帘隔开,形成“布东考古布西算”的奇特格局;
沈从文先生为学生寄稿子,为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
师小结:
捉出跳蚤,这并不是人所乐为愿为的,而且金岳霖留洋十几年,是很注重衣着的,只是生活艰难、国家危难,他们也就泰然处之了,这从第2段写联大教授们的穿着也可得到印证。
在这里,他诙谐地称跳蚤为“小动物”,安然处困、洒脱自得,表现了坚韧和刚健有为的精神。
汪曾祺是了解事实背景的人,所以他的文字描写本身就带着欣赏色彩。
“于反常处细探究,还原历史去体验”,可以说是我们这堂课概括出来的文本细读方法。
你觉得金岳霖先生的言行还有没有反常的地方,需要我们还原历史去体验的?
(3)生活:
与斗鸡共餐(补充二世说新语群猪共饮: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桮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
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世说新语》)
与小孩比水果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老顽童周伯通《射雕英雄传》
王府井大街东张西望(人虽老,心未老)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
”作者为什么用了“但是”这个词?
生设身处地去体验后明确:
因为一般的单身汉、光棍,都是生活得比较凄苦的。
比如说“鳏、寡、孤、独”,这四个字总是会自然而然引起我们的同情。
金先生终身未婚,冷清寂寞是肯定的,但他却不消沉,而是处处创造生活的快乐,在丰富的充满情趣的生活中化解寂寞,这使得他有了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
一个“但是”,暗含了作者的钦佩之情。
“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金岳霖先生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着在文中找出相关事例。
(4)情感:
因林国达淹死而痛苦伤悲(一个叫林国达的学生淹死了,金岳霖感到很不幸,很痛苦,上课也就没了笑容,这既是师生之情的真实流露,更是对生命的意外消逝所表现出来的悲悯。
金岳霖是哲学家,而哲学关注的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说,金岳霖不是仅仅在纸面上做学问,更能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他的学问。
为林徽因过生日(补充三: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
金岳霖一直倾慕着林徽因,从不掩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后因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
并终身未娶。
足见其深情厚谊。
如何理解金、林二人的感情?
爱情可以不存在,友情、亲情可以存在:
执着于认定的东西柏拉图的话
品读“有一年”“才”“徽音”这些词,读出金先生的深情。
林徽因死后,金先生请客给她过生日。
同学们觉得很反常:
他们是什么关系?
我想借用他们自己的三句话来让大家明晰他们的关系。
(PPT出示)
林徽因:
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
金岳霖:
“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
”
梁思成:
“我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甚至我和徽音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仲裁’……”
梁、林去世后,他们的儿子亲切地称金岳霖为“金爸”,金对林的爱恋之情终身不渝,林生前如此。
林死后更甚,爱恋林的徐志摩因为被拒而转向了陆小曼,成就了一段姻缘;
梁在林去世后夜续弦重新进入了二人世界,只有金岳霖为林痴守了一生。
了解了这些,大家的内心是否受到了震动,请写下你对金岳霖的人物点评。
(说明:
文中的细节描写不一定要全部分析到,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设身处地去体验”“发现反常细探究”的文本细读方法,读出一些自己初读时没有读到的东西,获得阅读愉悦。
4、通过以上了解,请学生概括“金岳霖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3分钟)
生自由发言
5、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在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
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
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这位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5分钟)
“一肚子学问”(8、9、13节)
理解:
天真:
①心地单纯,性情直率;
没有做作和虚伪;
②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
生自由讨论,老师适当引导。
补充: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小结:
文章事例虽然很多,但这正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围绕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而写。
作者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地写出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
(板书)
汪曾祺先生用细腻的笔触,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四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待人真诚、坦荡的大哲学家。
这篇文章处处从细节入手,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
生动的细节使整篇文章读来清新自然、内蕴深远,可以弹掉人世间的浮躁之气,能够荡涤人的心灵。
整篇文章看起来短小随意,却在精致中渗透人生,以小见大地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最美好的人性。
(过渡)课文读到此,金岳霖先生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血肉丰满起来,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满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更看到了一位面对生命的疾患、挫折、艰辛而幽默以对,“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的”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知识分子形象。
但文章仅仅是为了向我们展现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吗?
上课伊始,有同学提出文章还写了闻一多、朱自清、王浩这些人物,似乎有笔墨不集中的问题,现在你能理解了吗?
学生发言后明确:
闻一多、朱自清、王浩等都是联大人,他们身上也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说都很有个性,学术造诣高等,他们共同展现了联大的风采。
教授穿衣各式各样可以见出这是一所宽容个性、兼容并包的学校;
旗袍外套红毛衣成为时尚见出良好的学风;
“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让我们看到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恪守真知……
(PPT展示):
这是一座暂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
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汪曾祺
汪曾祺对西南联大饱含深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除了深切的情感外,似乎是在呼唤、期待,“应该有人好好写”但还没有人好好写,有失落和悲凉。
西南联大为什么会成为“空前绝后”的大学?
解放后,联大教授们的命运如何?
闻一多、朱自清死了,沈从文在文革中被剥夺写作权利醉心考古了,金岳霖晚年听毛主席的话每天到王府井“接触社会”……政治运动让学者远离学术,让文人磨灭个性和立场,让知识分子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在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作者含蓄也表达了对那一代知识分子悲苦命运的悲悯,展示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追问。
“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细细去品,联大时期的金岳霖先生远去了、消逝了,在欢笑背后我们读到的是深切的悲伤。
联系本文的创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大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有些人一夜之间信仰丧失,所以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呼唤人们关注西南联大,我想他是有深意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更需要有真实的大师来滋润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的成长。
在座的各位,就是未来大师的候选人,怎样先做好“人”,需要每位同学去思考。
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联大教授》(冯友兰等著,新星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和《绝代风流:
西南联大生活录》(刘宜庆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两本书。
补充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师从沈从文。
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
兼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
”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
而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中常会有一些文字似乎游离于主体内容之外的文字。
有评论家称其为“闲笔”,说这成为了他的写作的一种风格。
?
三、深入研习(10分钟)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记人散文,记得是西南联大的金岳霖先生,那么文章中为什么又写到了其他人?
比如,写到了闻一多、朱自清、王浩等,是不是闲笔呢?
那么同学们是怎么看待本文中的这些“闲笔”呢,提示是开头结尾(重点研讨第二节、第八节)
第二节:
闻一多、朱自清与金岳霖有何共同点:
贫穷
西南联大背景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师生为躲避战乱而南下至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史仅八年,1937年-1945年。
政治黑暗:
(闻一多大骂王八蛋)。
生活艰苦:
天冷了仍然只一件黄夹克,闻一多穿一件式样过时的、亲戚送的旧夹袍。
朱自清“一口钟”。
金岳霖的“跳蚤”。
这些都说明了联大生活的艰苦。
但无论政治环境怎么恶劣,生活条件怎么艰苦,他们都坚持教书育人,坚守文化阵地,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
无论是义薄云天、一身正气的闻一多,还是温文尔雅、一丝不苟的朱自清,抑或天真率直,大智若愚的金岳霖,他们身上都充分体现了联大思想自由,率真的精神。
不仅老师这样,西南联大的学生亦是如此,如“王浩”,“汪曾祺”……
第八节中:
作者没有写金先生如何上逻辑课,只说这门课很难学,学生也很少,但他还是认真教。
主要是写金先生的得意门生王浩的情况。
文章是回忆金先生,为什么要写王浩呢?
而且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王浩后来是一个名人,一个国际知名的学者,他“师承金先生”,则金先生的得意门生,学生如此,老师更应如此,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老师的功劳是不可抹灭的。
因此,在这里写王浩实际是写金先生,写金先生的学识对王浩的影响,这是衬托的手法。
另外,作者的笔墨并没有集中在王浩的成就上面,而是写他的打篮球、“练盲肠”、剪光头,其实也是展现联大学生的“真性情”。
同样,作者给王浩画像,也是非常独特的。
而作者也是联大学生。
(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在纷飞的战火中,联大师生和衷共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历尽艰辛而办学不辍,这是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也开创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联合办学之先河。
就是在这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
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其中联大学生有90人。
联大校友录上,还有两个更为耀眼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
正因为秉承了这一精神西南联大走出了90位两院院士、二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虽然作者记的是金岳霖先生一个人的事,但是,个体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与周围的人和世界发生联系,只有在此基础上,个体的形象才会丰富和充实起来;
而且与金先生有关系的人都是西南联大的同事和学生,这样一个群体的行为当然具备深入了解的意义。
回到文本的语言上,这小小的闲笔,其实大有深意。
看似平淡,实则隽永。
看似闲笔,实有深意。
一个人——一批人(板书)
2、品读文本开头、结尾。
(4分钟)
作者写的是自己老师的好友,对他了解并不多。
那为什么要写?
还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他好好写一写?
文章开头说“金岳霖先生是很多有趣的教授中的一个”,文末又说“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可见作者认为金先生值得被一写再写,是被一种情感推动着写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刻画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来展现西南联大的这种“真性情”。
因此,本文既怀念了金岳霖先生;
同时,也告诉我们金岳霖先生身上体现的这种“真性情”值得我们追寻。
四、总结:
(1分钟)
汪曾祺正是用这种淡而有味(看似闲笔,实有深意)的笔法,刻画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表达了对金岳霖的怀念之情,进而怀念西南联大及背后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
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五、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真性情
一个人一批人
风格:
“闲笔”—淡而隽永
【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人格魅力)汪曾祺(内蕴情感)
林国达事件人性美怀念
红毛衣风气学风好满足
逻辑好玩不慕名利赞美
小说和哲学恪守真知推崇
外貌怪病痛、艰难;
隐忍、执著敬仰、感动
捉跳蚤安然处困、名士风流欣赏、赞美
宴请痴情、坦荡钦佩
接触社会顺从政治,违反常态悲凉、失落
西南联大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追思、怀念
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期待、呼唤
阅读方法:
设身处地去体验
还原背景细探究
板书:
真性情
一个人——一批人
“闲笔”——淡而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