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3601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书中国人民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

年龄

50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实验中心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包括:

组织中心的建设规划、长期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

组织中心各实验室之间的资源整合、知识共享,协调校内外相关资源,服务于实验室建设;

提出中心师资培养计划,根据中心发展需要,组织与中心实验教学、科研任务相适应的学术梯队等队伍建设。

教学科研主要经历

杜小勇教授1997年毕业于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担任助理教授。

1999年回国工作,受聘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系主任。

2005年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1999年参与创办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一任总经理至2004年。

2002年-2005年曾担任国家863计划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

2006-2008年是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核高基”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专家,具体负责数据库部分的实施方案的编制。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评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等职务。

杜小勇的研究兴趣在数据库与智能信息检索,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核高基”的项目或者课题,发表论文150多篇。

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第2获奖人),二等奖1次。

SIAMSDM2010最佳论文奖,ADMA最佳论文奖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多次。

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杜小勇教授的研究专注于解决Web中海量非结构数据的管理和非规范知识获取问题。

紧紧围绕“WhatYouGetIsWhatYouWant”目标,从提高互联网本身的智能和搜索引擎的智能两方面着手,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非结构数据管理;

(2)数据挖掘;

(3)语义Web与知识网格;

(4)知识服务。

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HGJ项目等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其他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在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和国际期刊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数据挖掘三大会议之一的SDM2010唯一最佳论文奖,所开发的基于搜索引擎日志挖掘热点事件的系统被微软2011全球教育高峰会选中,这也是国内被选中在大会上做演示的唯一的一个系统。

以下是近三年(2010-2013)的一些代表作,全部为本人所领导的数据库与智能信息检索实验室的工作,其中带*的为通讯作者。

近年代表性科研成果:

1.ChuitianRong,WeiLu,XiaoyongDu*,XiaoZhang:

Efficientandexactduplicatedetectiononcloud.ConcurrencyandComputation:

PracticeandExperience25(15):

2187-2206(2013).

2.JinchuanChen,YueguoChen,XiaoyongDu,CuipingLi,JiahengLu,SuyunZhao,XuanZhou:

Bigdatachallenge:

adatamanagementperspective.FrontiersofComputerScience7

(2):

157-164(2013).

3.ChuitianRong,WeiLu,XiaoliWang,XiaoyongDu*,YueguoChen,AnthonyK.H.Tung:

EfficientandScalableProcessingofStringSimilarityJoin.IEEETrans.Knowl.DataEng.25(10):

2217-2230(2013).

4.XiaoluZhang,YueguoChen,JinchuanChen,XiaoyongDu*,LeiZou:

MappingEntity-AttributeWebTablestoWeb-ScaleKnowledgeBases.DASFAA

(2)2013:

108-122.

5.BiaoQin,ShanWang,XiaoyongDu:

EfficientResponsibilityAnalysisforQueryAnswers.DASFAA

(1)2013:

239-253.

6.杜方,陈跃国,杜小勇,RDF数据查询处理技术综述,软件学报,24(6)1222-1242,(2013)

7.FangDu,YueguoChen,XiaoyongDu*:

PartitionedIndexesforEntitySearchoverRDFKnowledgeBases.DASFAA2012:

141-155.

8.荣垂田,杜小勇,基于划分的集合相似性连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9(10)2066-2076,(2012).

9.TaoLiu,XiaoyongDu,YongdongXu,MinghuiLi,XiaolongWang:

PartiallySupervisedTextClassificationwithMulti-LevelExamples.AAAI2011:

890-895.

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10.YueguoChen,WeiWang,XiaoyongDu*,XiaofangZhou:

Continuouslymonitoringthecorrelationsofmassivediscretestreams.CIKM2011:

1571-1576.

11.JianweiCui,HongyanLiu,JunHe,PeiLi,XiaoyongDu,PuweiWang:

TagClus:

arandomwalk-basedmethodfortagclustering.Knowl.Inf.Syst.27

(2):

193-225(2011).

12.WeiLu,JinchuanChen,XiaoyongDu*,JiepingWang,WeiPan:

Efficienttop-Kapproximatesearchesagainstarelationwithmultipleattributes.WorldWideWeb14(5-6):

573-597(2011).

13.WeiLu,GabrielPuiCheongFung,XiaoyongDu*,XiaofangZhou,LijiangChen,KeDeng:

Approximateentityextractionintemporaldatabases.WorldWideWeb14

(2):

157-186(2011).

14.BiaoQin,YuniXia,ShanWang,XiaoyongDu:

AnovelBayesianclassificationforuncertaindata.Knowl.-BasedSyst.24(8):

1151-1158(2011).

15.YanWang,XiaoyongDu,JiahengLu,XiaofangWang:

FlexTable:

UsingaDynamicRelationModeltoStoreRDFData.DASFAA

(1)2010:

580-594.

16.JunHe,HongyanLiu,BoHu,XiaoyongDu,PuweiWang:

SelectingEffectiveFeaturesandRelationsforEfficientMulti-RelationalClassificatio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26(3):

258-281(2010).

17.JiepingWang,XiaoyongDu,JiahengLu,WeiLu:

Bucket-basedauthenticationforoutsourceddatabases.ConcurrencyandComputation:

PracticeandExperience22(9):

1160-1180(2010).

18.PeiLi,HongyanLiu,JeffreyXuYu,JunHe,XiaoyongDu:

FastSingle-PairSimRankComputation.SDM2010:

571-582.

19.栾华,杜小勇,王珊.缓存敏感的封闭冰山立方体计算.软件学报,21(4):

620-631,(2010).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0-2011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子课题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627万

2.2012-2016国家“973”计划海量信息可用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500万

3.2009-2010国家“863”计划纯XML-关系数据库系统PXRDB研制与应用432万

4.2005-2006国家“863”计划数据库高可靠性技术研究50万

5.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计算环境下海量RDF数据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研究57万

6.2008-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RDF自适应存储的SPARQL查询优化技术研究31万

7.2009-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密集型计算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暑期学校40万

8.2006-2007国家发改委项目“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产业化”400万

9.2010-2012国际合作项目在线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推广15万美金

教师基本情况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它

硕士

学士

总人数

平均

人数

16

18

8

6

34

7

48

40.9

占总人数比例

33.3%

37.5%

16.7%

12.5%

70.8%

14.6%

0%

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课程数

面向专业数

实验学生

人数/年

实验人时数/年

20

19

5000

23000

2.

建设内容

2-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概况

(1)我校实验教学建设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自建校以来,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充分发挥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的建设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学校学科建设奠基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学校按照“十年基础、十年腾飞”的总体战略构想,以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奋斗目标,按照学校“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规划,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本着“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突出学科优势,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和优化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条件,拓展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设备资源利用率和实验室的综合效益。

学校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重要进展。

实验教学的比例在教学总量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创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重要实验与实践的支撑平台。

截止2012年12月,我校已建成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以及信息技术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5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为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文科实验教学训练中心。

这些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校实验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示范经验,带动了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鼓励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政策,鼓励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同时,在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稳定与不断提高;

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方面注意向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倾斜,以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第二、推动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

学校对实验教学中心的经费投入,主要通过“985”工程、“211”工程、修购专项等常设项目,使中心实验教学运行有了稳定的、制度化的经费支持。

除了硬件改善,学校还在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还通过制定相关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鼓励名师参加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实验教学的水平。

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水平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

第四、创新运行和管理机制。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对全校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则在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路线图的指导下,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具体工作。

各实验教学中心除由中心主任的直接管理外,还接受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专家委员会由相关学科的资深教师组成,他们参与实验教学的规划,指导实验课程的安排、实验项目的开发、设备购置等。

在运行和管理机制上,学校一方面督促实验教学中心加强规范和制度建设、并给予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在具体运行上充分发挥中心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发挥专业特色,特别是以创新、开放的模式实现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对接和资源整合。

实验中心在管理上强调人性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验中心的设备预约系统向全体学生实时开放所有设备、实验室信息,方便学生使用。

(2)中国人民大学开展虚拟实验教学的历史沿革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指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与通常的实验教学形式不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

对于大文科(包括人文社会学科,经济管理学科,艺术学科三大类)学生而言,除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灵活的市场领悟、分析能力和实际判断、操作能力。

这些仅仅依靠教师传授的课堂知识难以真正掌握,而通过实验教学,利用一系列相关课程的软件学习、模拟,逐步提高他们的市场敏锐力、风险预测能力、决策分析能力等,使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就业市场。

因此,虚拟实验对于大文科学生而言,也和理工学科的学生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的虚拟仿真实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

早在1994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仿照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经济科学实验室模式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并纳入了第一期211工程建设规划中.在211工程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信息学院陈禹教授和方美琪教授团队曾开发了一款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环境系统SIMEC(之前的名字叫SIMEDI),后来又开发了电子商务网上学习社区ECGAME,这两个模拟教学软件寓教于乐,可以使培训学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关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

该系统从C/S结构到B/S结构,软件不断升级。

先后有广东商学院,天津某学院,西安石油学院等数十个高校进行安装使用,用于电子商务的教学和培训。

在SIMEC平台上,任何两个注册企业之间都可以进行网上国际贸易,是一个B2B的电子商务模拟平台。

平台针对实际国际电子商务环境设计的严密的流程步骤,涵盖了实际国际电子商务中所有的票证单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并且亲身体验什么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我校从94年起一直使用这套软件用于信息学院的电子商务教学。

ECGAME是大约在2001年开始开发的。

整个系统是对现实生活和商业运行环境的模拟,模拟的角色有普通的消费者,制造商,销售商,运输商,商场,银行,学校,就业中心,股票中心,海关,保险中心,设计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用户进入到这个系统中后,如同进入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需要学习来充实自己,可以集资创办企业,利用商业策略来经营生意,需要合作扩大企业规模。

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学习到扎实的电子商务知识,体会到电子商务中B2B,B2C两种运营模式的内涵。

从2002年起一直用于信息学院的电子商务教学。

基于上述两个实验内容完成的教材《电子商务实验教程》已经于2010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ISBN:

9787300120553,16开本166页)。

该实验室还对SWARM平台进行了研究,开展基于多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在SWARM平台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宏观经济模拟环境SFEE.并建立了信息经济学,货币政策等经济模拟模型,用于有关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

上述工作得到了同行的肯定,1997年,“经济科学实验室的创立和建设”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发起和筹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商业决策模拟大赛”。

大赛吸引了商学院、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信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共15个学院36个专业的同学参赛。

比赛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认识世界的精彩平台。

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见识了世界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通过比赛,学生们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本知识和商业模型的理解,掌握了商业模式的操作和考评,学会利用实验模拟的方法去思考真实的商业问题、商业环境和商业成败,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

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不同于理工科的教学内容,因其难以重复与再现,不容易被学生切身体会,难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提前阅读案例材料与现场参加计算机模拟,身临其境,能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通过发掘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将其数据导入计算机系统,形成可视化程度高、学生参与性强的模拟案例。

我校的虚拟实验教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以下的建设基本思路:

第一,线下与线上结合,以线上为主。

有些课程实验,由于知识产权等原因,暂时不适合搬到网上去。

但是,发展的趋势是以网络方式提供服务,其目的在于利用现在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一些实验逐步搬到网上去,追求逼真的场景,实战的演练。

第二,分散与集中并存,以集中为主。

虚拟实验需要服务器资源,为了鼓励多方投入,目前的分散管理模式应保持。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虚拟实验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应加强集中管理,提高计算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

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完善,给与我们保存实验环境参数和结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学生无须独占资源,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从存储器中恢复执行环境,继续实验过程。

因此,将实验搬到云计算提供的虚拟计算平台上去,对于虚拟实验的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校内与校外适用,以校外为主。

目前的虚拟实验全部为校内学生使用,尚没有提供校外的访问服务。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发展势必会要虚拟实验向校外开放。

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缩短我国教育资源极度不平衡,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进行共享的需要,同时也是规模化运营的需要,可以鼓励社会企业进行前期投入,通过运营获得合理的收益的需要。

2-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实验项目、功能及效果等)

虚拟实验课程资源建设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校已经有数十门课程具备虚拟实验的要求。

我们将这些资源分为四大类:

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课外活动类。

按照线上还是线下又可分为两大类。

下表是这些虚拟课程的列表。

详细的课程信息见附件。

表:

目前虚拟实验中心提供的部分代表性实验

实验名称

所属课程

主讲教师

领域

分类

访问地址

营销模拟

陈智勇等

经管

线上

战略管理

宋华

金融市场机制设计与模拟

孙彩虹

信息

http:

//202.112.113.221:

12345

虚拟化技术与云服务

陆嘉恒

重点实验室行云计算虚拟化平台

模拟法庭实验

潘文军等

人文社科

线下

法律诊所实验

ERP软件应用

黄卫伟等

计算机会计学

赵宇斌

电子取证的虚拟实验

刘品新

音视频制作与数字传播技术

许建平等

新闻编辑学

蔡雯

数字传播技术应用

彭兰

广告效果测量

李彪

大数据分析:

方法与应用

王星

统计调查

金勇进等

统计计算

许王莉

经济学教学实验

西方经济学原理及其他相关科目

于泽等

行为及实验经济学

王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