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2879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B.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C.1molD2O与1molH2O中,中子数比为2∶1

D.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答案】D

【详解】A项,24g镁与27g铝均为1mol,所含质子数分别为12NA、13NA,故A项错误;

B项,1molCH3-CH3中,含共价键数为7NA;

1molCH2=CH2中,含共价键数为6NA,故B项错误;

C项,1mol重水(D2O)中,含中子数为10NA;

1molH2O中,含中子数为8NA,故C项错误;

D项,设质量均为m,则O2中电子数为

16=

,O3中电子数为

24=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SiO2+2NaOH

Na2SiO3+H2O

B.氢氧化铜溶于过量氨水:

Cu(OH)2+4NH3

[Cu(NH3)4](OH)2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3Fe+4H2O(g)

Fe3O4+4H2

D.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

2CaCO3+O2+2SO2

2CaSO4+2CO2

【答案】C

【分析】

A.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强碱反应;

B.氢氧化铜与氨水发生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

C.铁生锈生成氧化铁和氢气,不是生成四氧化三铁;

D.碳酸钙和氧气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

【详解】A.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将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所以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氢氧化铜溶于过量氨水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氢氧化四氨合铜(Ⅱ),反应为:

[Cu(NH3)4](OH)2,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不会生成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3O2+2xH2O═2Fe2O3•xH2O,故C错误;

D.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生成CaSO4,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CaSO4+2CO2,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C。

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B.0.1mo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A个P—Cl键

【答案】B

【详解】A.没有告诉pH=1的H3P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A错误;

B.11B中含有中子数=11-5=6,0.1 

mol 

的11B中含有0.6mol中子,含有0.6NA个中子,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PCl3与Cl2生成PCl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小于2NA,故D错误。

故选B。

5.向Cu、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可能显中性

B.反应停止后一定有固体剩余

C.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若只有Cu剩余,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

A.如果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如果酸不足生成的盐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B.如果酸过量,且n(Cu)+n(Fe)≤n(Fe2O3),无固体剩余;

C.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铁和铜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若只有Cu剩余,则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

【详解】A.溶液不可能显中性,因为如果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如果酸不足生成的盐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A错误;

B.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Cu+2Fe3+=Cu2++2Fe2+,Fe3+过量或恰好跟Cu完全反应,不会有固体剩余,故B错误;

C.根据选项B的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C正确;

D.若只有铜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2+,滴入铁氰化钾会产生蓝色沉淀,故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易错点为B项,解题时首先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再结合酸过量且Fe3+过量或恰好跟Cu完全反应,就不会有固体剩余进行判断。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然后通入少量Cl2,充分反应后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氧化性:

Cl2>Br2

B

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晒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小木条不燃烧

Na2SiO3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硝酸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未发生原电池反应

【详解】A.向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然后通入少量Cl2,充分振荡,静置,下层呈橙色,说明有溴单质生成,该反应中Br元素的化合价从+5变为0价,发生还原反应,则氯气表现了还原性,无法比较氧化性强弱,故A错误;

B.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小木条不燃烧,证明Na2SiO3不燃烧,可作防火剂,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随后加稀硝酸酸化,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因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

D.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Fe为正极,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SO42-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性判断等知识,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

7.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

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3CO2+4e−

2

+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

Na++e−

Na

【详解】A项,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A项正确;

B项,充电时有CO2生成,放电时消耗CO2,故B项正确;

C项,放电时,正极发生CO2得电子的反应,故C项正确;

D项,充电时,正极反应为:

C+2

-4e−

3CO2↑,故D项错误。

8.氮化镁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常用于制备其它超硬、高导热、耐高温的氮化物。

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2并与金属镁反应制取氮化镁。

已知:

Mg+2NH3

Mg(NH2)2+H2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

B、F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前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其他实验步骤如下:

①装药品②点燃C处酒精灯③点燃E处酒精灯④打开A中分液漏斗

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与分液漏斗相连通的橡胶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24.0g镁放入E装置中,实验结束后称得E增加了7.0g,则氮化镁的产率是_________。

(7)设计简单实验证明E中得到的固体中含有氮化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浓氨水

(2).干燥管(3).①④②③(4).平衡分液漏斗内外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5).3CuO+2NH3

3Cu+N2+3H2O(6).吸收氨气并干燥氮气(7).75.0%(8).取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蒸馏水,用镊子夹取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证明含有氮化镁

(1)装置A是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备NH3的装置;

由图中仪器结构可知,B、F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是干燥管;

(2)装置内含有空气,对E装置反应会有影响,所以要先点燃C处酒精灯,利用产生的N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E处酒精灯;

(3)橡皮管起气压平衡管的作用,使漏斗里面的气压与烧瓶的始终相等;

(4)C中反应为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的反应,根据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5)E中镁和氮气反应,NH3和水蒸气会干扰实验,用装置D除去;

(6)根据镁的质量计算氮化镁的理论产量,根据E增加的质量,即实际参加反应的氮气质量计算氮化镁的实际产量,氮化镁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100%;

(7)根据氮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氨气,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据此设计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详解】

(1)装置A是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备NH3的装置,所以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浓氨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浓氨水;

干燥管;

(2)根据实验装置和制备原理,装置内含有空气,对E装置反应会有影响,所以要先点燃C处酒精灯,利用产生的N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E处酒精灯,故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

①④②③;

(3)橡皮管起气压平衡管的作用,使漏斗里面的气压与烧瓶的始终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平衡分液漏斗内外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4)C中反应为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的反应,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uO被NH3还原为Cu,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

3Cu+N2+3H2O;

3CuO+2NH3

(5)根据E中镁和氮气反应制取氮化镁,NH3和水蒸气会干扰实验,要用装置D除去,故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并干燥氮气;

吸收氨气并干燥氮气;

(6)24.0g镁的物质的量为

1mol,由方程式3Mg+N2

Mg3N2可知,1molMg和足量的N2反应理论上能够生成

molMg3N2;

E增加了7.0g,是参加反应的N2质量,则参加反应的N2物质的量为

=0.25mol,则实际制得0.25molMg3N2,

所以氮化镁的产率=

×

100%=75.0%;

75.0%;

(7)由于氮化镁与水反应后能放出氨气,可以通过检测氨气的生成来测定是否有氮化镁。

方法为:

取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蒸馏水,用镊子夹取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证明含有氮化镁,

取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蒸馏水,用镊子夹取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证明含有氮化镁。

【点睛】本题为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金属镁的性质,氮化镁制备的实验分析是难点,注意把握反应的实质和各个仪器的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9.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电解后,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

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mL葡萄酒样品,用0.01000mol·

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____g·

L−1(以SO2计)。

【答案】

(1).2NaHSO3=Na2S2O5+H2O

(2).NaHSO3(3).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4).2H2O-4e-=4H++O2↑(5).a(6).S2O52-+2I2+3H2O=2SO42-+4I-+6H+(7).0.128

分析:

(1)根据原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2)①根据溶液显酸性判断产物;

②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据此判断;

(3)根据阳极氢氧根放电,阴极氢离子放电,结合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解答;

(4)焦亚硫酸钠与单质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书写方程式;

根据方程式计算残留量。

详解:

(1)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脱水生成焦亚硫酸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

(2)①碳酸钠饱和溶液吸收SO2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生成物是酸式盐,即Ⅰ中为NaHSO3;

②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因此工艺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并再次充入二氧化硫的目的是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

(3)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区是稀硫酸,氢氧根放电,则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阳极区氢离子增大,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a室与亚硫酸钠结合生成亚硫酸氢钠。

阴极是氢离子放电,氢氧根浓度增大,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所以电解后a室中亚硫酸氢钠的浓度增大。

(4)单质碘具有氧化性,能把焦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S2O52-+2I2+3H2O=2SO42-+4I-+6H+;

消耗碘的物质的量是0.0001mol,所以焦亚硫酸钠的残留量(以SO2计)是

点睛:

本题以焦亚硫酸钠的制备、应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流程的分析、电解原理的应用以及定量分析等,题目难度中等。

难点是电解池的分析与判断,注意结合电解原理、交换膜的作用、离子的移动方向分析电极反应、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变化。

易错点是最后一问,注意计算残留量时应该以二氧化硫计,而不是焦亚硫酸钠。

10.K3[Fe(C2O4)3]·

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

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

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

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

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加稀H2SO4酸化,用cmol·

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

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FeC2O4+2K3[Fe(CN)6]

Fe3[Fe(CN)6]2+3K2C2O4

(2).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3).CO2(4).CO(5).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6).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7).粉红色出现(8).

(1)根据亚铁离子能与K3[Fe(CN)6]发生显色反应解答;

(2)①根据氮气能隔绝空气和排尽气体分析;

②根据CO2、CO的性质分析;

③要防止倒吸可以根据外界条件对压强的影响分析;

③根据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解答;

(3)①根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红色;

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计算。

(1)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反应后有草酸亚铁产生,所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2)①装置中的空气在高温下能氧化金属铜,能影响E中的反应,所以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隔绝空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不会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反应中一定产生二氧化碳。

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即有还原性气体CO生成,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CO;

③为防止倒吸,必须保证装置中保持一定的压力,所以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即可。

④要检验Fe2O3存在首先要转化为可溶性铁盐,因此方法是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

(3)①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根离子,其溶液显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粉红色出现。

②锌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反应中消耗高锰酸钾是0.001cVmol,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cVmol,则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分解产物检验、元素含量测定等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关于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

有粉末状物质参加的反应,要注意防止导气管堵塞;

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11.有机物A可用于合成具有特殊用途的有机物D和E,其中E属于酯类,合成路线如下:

(1)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碳氧双键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数目最少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1,3-丁二烯(

),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_____

【答案】

(1).羟基、碳碳三键

(2).2

+O2

2

+2H2O(3).

(4).

(5).

A为环己醇,环己醇A和邻羟基苯甲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E;

环己醇A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B,则B的结构简式为

乙炔和钠在液氨条件下生成乙炔钠,乙炔钠和环己酮B在液氨条件下反应,产物经酸化后得到C为

,C和COCl2及NH3经两步生成D

,据此分析。

(1)根据以上分析,C为

,所含官能团的为羟基、碳碳三键,

羟基、碳碳三键;

(2)环己醇A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B,化学方程式为2

+2H2O,

+2H2O;

(3)环己醇A和邻羟基苯甲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E,化学方程式为

(4)

有一个不饱和度,由于碳氧双键也有一个不饱和度,所以含有碳氧双键的同分异构体为饱和一元醛或酮或烯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