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2511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目标版Word下载.docx

D.KOH、(NH4)2SO4、Na2O2、NaH

【答案】D

【解析】离子化合物(或离子键)判断确定的方法依据:

①由成键元素判断:

活泼的金属(如ⅠA、ⅡA族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如ⅥA、ⅦA族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②由物质类别判断:

强碱、大多数盐、低价金属氧化物等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非金属氧化物和酸类化合物等不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离子键)。

③易判错的化合物:

氯化铵、硫酸铵等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氯化铝等不是离子化合物。

6.下列反应中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

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C.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解析】判断可逆反应的关键是看“两同”,即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7.14C常用于测定生物遗骸的年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C含有14个中子

B.14C与14N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C.14C与C60互为同位素

D.14C与12C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解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14C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14N质子数为7,14N与14C质子数不相同(元素不同);

C60是一种单质,而不是原子,与14C不可能互为同位素;

14C与12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8.石油裂解的目的和原理是(  )

A.避免炭化结焦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C.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D.使具有长链的烃深度裂化,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不饱和烃和少量液态烃

【解析】A项,重油采用减压蒸馏是为了避免炭化结焦;

B项,与裂解原理和目的无关;

C项,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属于结构的重新调整;

D项,石油的裂解是深度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取大量石油化工原料。

作为合成原料的主要是气态烯烃,其中以乙烯量为最大,其次还有丙烯、丁二烯等。

裂化产物中还有芳香烃的液态产品:

苯、甲苯、二甲苯。

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激光笔(或小手电)照射烧杯中的鸡蛋清溶液,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B.不慎将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显黄色,这是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C.蛋白质变性后仍会保持原有的可溶性和生理活性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服用大量的鸡蛋白解毒

【解析】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鸡蛋清进行急救解毒,其原理是鸡蛋清中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盐作用,重金属盐不再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可失去原有的可溶性和生理活性。

10.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性质的是(  )

A.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B.它们几乎不溶于水

C.符合通式CnH2n+2且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它们是非电解质

【解析】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一定是烷烃(如乙醇);

不溶于的水,不一定是烷烃(如四氯化碳);

非电解质不一定是烷烃(如四氯化碳);

符合通式CnH2n+2,一定是烷烃。

11.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稳定性很强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解析】因为锗位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故其金属性、非金属性都很弱,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气态氢化物不稳定,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也较弱。

12.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A.KB.CaC.ID.Ne

【解析】只有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碘元素中碘化钠中形成离子键,在碘化氢中形成极性键,在碘分子形成非极性键。

13.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B.391

C.516D.658

【解析】 利用图示可知肼和氧气变成原子时断键需要的能量为2752kJ-534kJ=2218kJ。

肼和氧气断键变为原子时要断裂1个N—N,4个N—H,1个O===O键,所以1×

154+4×

(N-H键能)+1×

500=2218,解得断裂1molN—H键所需能量为391kJ。

1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离子半径:

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

S2->Cl->Br->I- ④氧化性:

Cl2>S>Se>Te ⑤酸性:

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

O>N>P>Si ⑦金属性:

Be<Mg<Ca<K

A.只有②⑤⑦B.②⑥⑦

C.②④⑤⑥⑦D.②④⑥

【解析】①S2-、Cl-、K+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l3+只有2个电子层,其半径比K+离子半径小;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P>Si,其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2S>PH3>SiH4;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S,其阴离子的还原性:

S2->I->Br->Cl-;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Cl>S>Se>Te,其单质氧化性:

Cl2>S>Se>Te;

⑤非金属性S>P>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2SO4>H3PO4>H2CO3(碳酸酸性比次氯酸强);

⑥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

O>N,P>Si;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

N>P;

⑦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

Be<Mg<Ca;

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

Ca<K。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B.聚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C.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均属化学变化

D.酒精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解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化合物,料酒中含有乙醇,醋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有香味,但乙酸乙酯属于酯类不属于油脂,A错误;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必须含有不饱和键,聚乙烯中不含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错误;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石油的裂化、裂解可以得到小分子化合物,所以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C正确;

酒精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酒精燃烧的过程不属于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过程,D错误。

16.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NaOHB.Na2OC.H2OD.CaCl2

【答案】A

【解析】Na2O、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

H2O中只含有共价键;

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17.下列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公报指标的是(  )

A.总悬浮颗粒B.硫氧化物含量

C.氮氧化物的含量D.水体的含氮量

【解析】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列入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HC)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

18.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乙酸为一元酸,而碳酸为二元酸

B.乙酸和碳酸都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乙酸和碳酸钠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

碳酸盐与乙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

物质酸性的强弱与其挥发性、热稳定性、几元酸等无关;

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只能说明二者都具有酸性,不能判断其酸性的强弱。

19.当今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不完全正确的是(  )

A.酸雨——SO2、NO2、CO2等

B.光化学烟雾——NO2、CxHy、CO等

C.温室效应——CO2、CH4等

D.白色污染——各种颜色的难降解的塑料膜、袋等

【解析】根据酸雨——SO2、NO2、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臭氧层空洞—氮氧化物、氟利昂等;

光化学烟雾——NO2、CxHy、CO等;

白色污染——各种颜色的难降解的塑料膜、袋等分析。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物质,但不是造成酸雨的物质。

20.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的变化是(  )

A.盐析B.水解

C.变性D.颜色反应

【解析】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过程(化学变化)。

21.如图所示,两电极一极为碳棒,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解析】在铁片、碳棒形成的原电池中,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可判断a为原电池的正极(碳棒),b为原电池的负极(铁片),电解质溶液为硫酸,不可能是硫酸铜溶液。

22.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

这个核反应如下:

N+

He―→

O+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

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2和O3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解析】

O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9;

H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通常情况下,He与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2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D.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解析】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英国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法国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24.防止煤矿“瓦斯”爆炸采取的措施:

①矿井内严禁烟火、②矿井内注意通风、③随时检查瓦斯的体积分数,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B.只有①

C.②和③D.①②③

【解析】“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5%~15%。

25.分子式为C6H12,分子中具有3个甲基的烯烃共有(  )

A.2种B.3种

C.4种D.5种

【解析】两端用去2个甲基,第三个—CH3位于支链上,主链为5个碳原子,有以下几种:

甲基位置移动还可得到如图箭头的另外两种。

两个甲基取代基,主链为4个碳的有2种: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点大小:

HI>HBr>HCl>HF

B.干冰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C.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解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则沸点:

HI>HBr>HCl,但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得HF的沸点相对较高,故A项错误;

干冰升华仅是CO2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B项正确;

HF分子很稳定与H—F键有关,与氢键无关,故C项错误;

水蒸气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水蒸气中不存在氢键,故D项错误。

27.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D.在化学变化中很难得到7个电子

【解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除锂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外,其余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为8;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

28.某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大量硝基苯泄漏,引起松花江水污染,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列关于硝基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基苯是一种油状物质,会浮在水面上

B.误食硝基苯或吸入硝基苯蒸气会使人中毒

C.硝基苯与人的皮肤接触不会引起中毒

D.由苯制取硝基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解析】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硝基苯为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有毒。

误食硝基苯、吸入硝基苯蒸气、硝基苯与皮肤接触都会使人中毒。

29.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NaCl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钠离子被还原,氯离子被氧化

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C.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mol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9mole-

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解析】Fe3O4中3个Fe共显+8价,故1mol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8mole-,C项错误。

30.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0.8mol·

L-1变为0.2mol·

L-1,则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02mol·

L-1B.0.02mol·

L-1·

s-1

C.0.06mol·

s-1D.0.06mol·

min-1

【解析】根据v=Δc/Δt,求出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

0.6mol·

L-1÷

10s=0.06mol·

s-1。

二、双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分卷II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5分)

31.乙烯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根据你的理解探讨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是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乙烯分子中比乙烷分子少2个氢原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填“是”或“否”)。

(4)氯乙烯(CH2===CHCl)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填“是”或“否”)。

(5)丙烯(CH2===CHCH3)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

(1)H

·

H CH2===CH2

(2)因为在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而在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相连,每个碳原子均比乙烷分子少连一个氢原子

(3)是 (4)是 (5)否

【解析】乙烯的结构特点:

32.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

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的。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上述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

不仅可以形成________,还可以形成碳环。

(3)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1)A、C 

(2)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碳链

(3)CH3CH2CH2CH3 C4H8

【解析】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既可形成碳碳单键,还能形成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

碳原子不仅能形成碳链,还能形成碳环。

33.已知某多核粒子的原子核外共有有10个电子。

(1)若为分子,请写出该分子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若为离子,请写出该离子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原子核外都为10个电子的两种离子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1)HF、H2O、NH3、CH4 

(2)NH

、H3O+、OH-等 (3)NaF、MgO、NH4F、NaOH等

【解析】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的多核粒子,主要是第二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分子(如HF、H2O、NH3、CH4)或离子(如NH

、H3O+、OH-等)。

34.分离乙酸乙酯(含乙酸、乙醇和水)粗产品的操作步骤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括号内的试剂a是________;

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方括号内的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

(3)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

(1)饱和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2)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

【解析】 分析解题的基点:

液体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

乙酸、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不溶解,应先萃取分液得到乙酸乙酯;

然后将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加热蒸馏,得到乙醇;

最后在留下的残液(乙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蒸馏得到乙酸。

35.根据乙烯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点燃乙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甲烷相比较,乙烯燃烧有较浓的黑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火焰明亮,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热

(2)C2H4+3O2

2CO2+2H2O

(3)乙烯的含碳量(85.7%)大于甲烷的含碳量(75%),易不完全燃烧,产生碳的黑色小颗粒

【解析】乙烯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产生;

乙烯因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